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要将传统的方式与现代化的传播策略充分地融合起来,利用二者的优势增强整体的传播效果。在现阶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过程中,要具有一定的整体性策略,要通过各种现代技术与传统方式的融合,在根本上增强整体的传播效能。对此本文主要探究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性传播策略与方式,希望可以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时代,各种传播技术形式与方式不断地发展,对传统固有的传播形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要善于应用现代传播技术,摒弃固有模式的弊端,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一个具有整体性意义的传播策略与方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概述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进行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就是通过各个相关群体、团体以及相关个人所认为的文化遗产相关实践、表演活动、表现形式、相关知识体系与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实物、工艺品以及各种文化场所等。在公约意义中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相关内容:其一, 口头传统以及相关表现形式,包括作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各种语言内容; 其二,各种表演艺术;其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仪式以及节庆活动等;其四,有关自然界以及各种宇宙知识与相关实践;其五,各种形式的传统手工艺作品。
第二,构建系统化的非物质遗产大众媒体传播渠道。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占有主流的地位。对此在进行非物质遗产的传播渠道整合中,要善于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要通过各种报纸期刊、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媒体形式,充分地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构建一个系统的传播渠道。提高对各种保护理念的宣传,充分利用媒体自身的技术以及传播特征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传播,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在实践中,不同形式的大众媒体有着不同的职能与特色。在进行“非遗”的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传播。可以利用广播电台、网络直播等形式,对非物质遗产进行传播,通过固定的时间、不同的内容,对各种非物质遗产进行传播,使人们了解“非遗”的内涵与价值意义,进而为其传承奠定基础。例如,可以利用直播的形式对广西壮族民俗之一的非物质遗产——壮族歌圩进行展示,通过对其起源进行了解,通过对农历三月初三、农历八九月举办的歌圩活动的直播,让人们了解青年男女的倚歌择配、赛歌赏歌等相关核心内容,让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与了解,进而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二、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
第一,构建专业的非物质遗产数字图书馆。这是一种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数字化,并永久保留的形式。在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对各种形式、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观察,进而了解相关内容,这种形式对于非物质遗产的相关研究工作开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数字图书馆可以对各种形式与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收集与整理,进而将其转为数字化信息,并在网络上进行存储,形成一个网络数字化的图书馆,对此可以通过各种经典书籍、研究论文、地方文献以及音频、图像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进而为相关研究者资料的查询提供便捷。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是全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与途径。这是一项道阻且艰的道路,对此可以根据国家级“非遗”图书馆、省级“非遗”图书馆、市级“非遗”图书馆等级别形式构建;同时也可以将非物质数字图书馆与现代化的图书馆融合起来,便于读者查阅。
第二,善用各种新媒体社交软件。
在信息时代,各种手机应用终端的普及,使得各种媒体信息普及开来,各种手机软件以及APP程序的发展与更新,使得人们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直接起来,各种互动效果较为明显,对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要提高对各种时间碎片化的重视,通过各种精短的视频等网络形式,增强其整体效率,进而使其与现代人们的需求相契合。对此,在智能移动终端的高度普及之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此种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要基于网络与相关移动终端无处不在的优势,全面开展“非遗”传播。对此可以通过制作相关专业的手机APP、软件、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非遗”的传播。其中,广东省文化厅在2015年6月13日就上线了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APP项目,安卓手机用户就可以通过二维码的扫描进行安装,进而有效地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三、形成“非遗”品牌,拓展传播效应
“非遗”具有浓重的地方特征,是城市地域的内在价值與素质涵养的彰显,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非遗”是城市历史与价值的沉淀,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自身韵味的独特表现形式,蕴含着城市发展与改革中的精髓。对此在进行“非遗”传播过程中,要提高对其品牌效应的重视,要深入发掘其内在价值,通过各种合适的开发与利用,延伸出各种具有“非遗”特征的商品,通过这些具有一定商业价值与艺术气息的产品,充分地拓展其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应。例如,可以通过对壮剧、彩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元素与城市建设融合起来,在城市的建设与设计中充分地应用此种形式,使人们感受到城市自身韵味的同时,逐本溯源,探究壮剧、彩调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将“百鸟衣”“布洛陀”刘三姐,等“非遗”元素制作成相关手工艺术品,形成本地的服装设计品牌,在各种家具与瓷器设计中应用此种元素;在一些地方标志建筑物中充分地融入地方“非遗”文化因素,通过这些有意识无意识的文化渗透,提升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理解,通过这种具有浓重地方色彩的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与传播。 四、各种影视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各种影响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们生活在各种影像技术之中,人们通过影像技术进行情感的表达与传递,通过影像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情感的交流,影像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对此在进行“非遗”物质传播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影视技术,通过各种影视技术对其进行传播。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各种“非遗”纪录片、宣传片的拍摄,让人们了解非物质遗产的自身价值,深入探究其内涵;也可以通过各种电视剧、电影形式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对其进行系统的传播。例如,通过电视剧《刘三姐》人们对于刘三姐有着系统的认知,同时对刘三姐歌谣这种非物质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播,人们通过电视剧可以了解到,在广西民间,人们将刘三姐视为“歌仙”,其故乡宜州是最具有刘三姐歌谣代表性的地区;人们通过电视剧可以了解到刘三姐歌谣主要涵盖了生活歌谣、生产歌谣、爱情歌谣、仪式歌谣、谜语谣歌、故事歌谣以及相关创世古歌谣等。刘三姐歌谣具有浓重的诗性特点与民族性,其传承相对较为完整,传播形式相对较为广泛。刘三姐歌谣显示了广西民间传统艺术的活态文化魅力,其具有一定的民族历史以及情感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具有浓重文化研究价值、美学研究价值等。
在各种影视技术的高度发展中,各种拍摄设备逐渐普及,其拍摄成本也在逐渐地降低,各种全新的艺术形式逐渐地发展起来,微电影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炙手可热的影视艺术形式,微电影的创造有着一定的自由性,其成本相对较为低廉,对于艺术与技术要求也较为宽松,但是其市场效果却较为突出,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的传播效果,可以通过此种模式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
五、结束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要制定整体性的传播策略。对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指导分析,探究各种传播方式的运作规律与市场可行性,进而构建一个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根据“非遗”自身的特征与方式,综合其系统性与复杂性特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具体的传播资源配置,探究最为合适的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黄仲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传播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4(12):90-94.
[2]宁峰,侯景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研究[J].南昌師范学院学报,2016(1):26-31.
[3]孟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选择[J].兰台世界,2016(7):31-33.
[4]韦干鹏,范莎莎.论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的媒体传播策略[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8-103.
作者简介:邹颖(1985-),女,广西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任非遗信息部副主任,中级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遗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在信息时代,各种传播技术形式与方式不断地发展,对传统固有的传播形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对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要善于应用现代传播技术,摒弃固有模式的弊端,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应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一个具有整体性意义的传播策略与方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概述
第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基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对“非遗”进行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就是通过各个相关群体、团体以及相关个人所认为的文化遗产相关实践、表演活动、表现形式、相关知识体系与技能以及相关工具、实物、工艺品以及各种文化场所等。在公约意义中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涵盖了以下几个相关内容:其一, 口头传统以及相关表现形式,包括作为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各种语言内容; 其二,各种表演艺术;其三,相关社会实践活动、仪式以及节庆活动等;其四,有关自然界以及各种宇宙知识与相关实践;其五,各种形式的传统手工艺作品。
第二,构建系统化的非物质遗产大众媒体传播渠道。在现代社会中,大众传媒占有主流的地位。对此在进行非物质遗产的传播渠道整合中,要善于利用各种大众传播媒体。要通过各种报纸期刊、电视、广播以及互联网媒体形式,充分地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构建一个系统的传播渠道。提高对各种保护理念的宣传,充分利用媒体自身的技术以及传播特征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传播,对其进行传承与发展。在实践中,不同形式的大众媒体有着不同的职能与特色。在进行“非遗”的传播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传播媒体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进行传播。可以利用广播电台、网络直播等形式,对非物质遗产进行传播,通过固定的时间、不同的内容,对各种非物质遗产进行传播,使人们了解“非遗”的内涵与价值意义,进而为其传承奠定基础。例如,可以利用直播的形式对广西壮族民俗之一的非物质遗产——壮族歌圩进行展示,通过对其起源进行了解,通过对农历三月初三、农历八九月举办的歌圩活动的直播,让人们了解青年男女的倚歌择配、赛歌赏歌等相关核心内容,让人们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与了解,进而促进其传承与发展。
二、充分利用新兴媒体进行传播
第一,构建专业的非物质遗产数字图书馆。这是一种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为数字化,并永久保留的形式。在应用过程中,相关人员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对各种形式、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详细的观察,进而了解相关内容,这种形式对于非物质遗产的相关研究工作开展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数字图书馆可以对各种形式与内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系统的收集与整理,进而将其转为数字化信息,并在网络上进行存储,形成一个网络数字化的图书馆,对此可以通过各种经典书籍、研究论文、地方文献以及音频、图像等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记录,进而为相关研究者资料的查询提供便捷。数字图书馆的构建是全民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与途径。这是一项道阻且艰的道路,对此可以根据国家级“非遗”图书馆、省级“非遗”图书馆、市级“非遗”图书馆等级别形式构建;同时也可以将非物质数字图书馆与现代化的图书馆融合起来,便于读者查阅。
第二,善用各种新媒体社交软件。
在信息时代,各种手机应用终端的普及,使得各种媒体信息普及开来,各种手机软件以及APP程序的发展与更新,使得人们的沟通交流变得更加直接起来,各种互动效果较为明显,对此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要提高对各种时间碎片化的重视,通过各种精短的视频等网络形式,增强其整体效率,进而使其与现代人们的需求相契合。对此,在智能移动终端的高度普及之下,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利用此种现代化的新媒体技术,要基于网络与相关移动终端无处不在的优势,全面开展“非遗”传播。对此可以通过制作相关专业的手机APP、软件、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非遗”的传播。其中,广东省文化厅在2015年6月13日就上线了全国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APP项目,安卓手机用户就可以通过二维码的扫描进行安装,进而有效地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
三、形成“非遗”品牌,拓展传播效应
“非遗”具有浓重的地方特征,是城市地域的内在价值與素质涵养的彰显,是城市形象的代表,在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可以说,“非遗”是城市历史与价值的沉淀,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自身韵味的独特表现形式,蕴含着城市发展与改革中的精髓。对此在进行“非遗”传播过程中,要提高对其品牌效应的重视,要深入发掘其内在价值,通过各种合适的开发与利用,延伸出各种具有“非遗”特征的商品,通过这些具有一定商业价值与艺术气息的产品,充分地拓展其传播途径,增强传播效应。例如,可以通过对壮剧、彩调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文化元素与城市建设融合起来,在城市的建设与设计中充分地应用此种形式,使人们感受到城市自身韵味的同时,逐本溯源,探究壮剧、彩调的文化内涵;也可以将“百鸟衣”“布洛陀”刘三姐,等“非遗”元素制作成相关手工艺术品,形成本地的服装设计品牌,在各种家具与瓷器设计中应用此种元素;在一些地方标志建筑物中充分地融入地方“非遗”文化因素,通过这些有意识无意识的文化渗透,提升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理解,通过这种具有浓重地方色彩的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宣传与传播。 四、各种影视技术的应用
在信息时代,各种影响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人们生活在各种影像技术之中,人们通过影像技术进行情感的表达与传递,通过影像技术进行信息的传递与情感的交流,影像技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重要的影响。对此在进行“非遗”物质传播过程中,要善于利用各种影视技术,通过各种影视技术对其进行传播。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各种“非遗”纪录片、宣传片的拍摄,让人们了解非物质遗产的自身价值,深入探究其内涵;也可以通过各种电视剧、电影形式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对其进行系统的传播。例如,通过电视剧《刘三姐》人们对于刘三姐有着系统的认知,同时对刘三姐歌谣这种非物质遗产进行有效的传播,人们通过电视剧可以了解到,在广西民间,人们将刘三姐视为“歌仙”,其故乡宜州是最具有刘三姐歌谣代表性的地区;人们通过电视剧可以了解到刘三姐歌谣主要涵盖了生活歌谣、生产歌谣、爱情歌谣、仪式歌谣、谜语谣歌、故事歌谣以及相关创世古歌谣等。刘三姐歌谣具有浓重的诗性特点与民族性,其传承相对较为完整,传播形式相对较为广泛。刘三姐歌谣显示了广西民间传统艺术的活态文化魅力,其具有一定的民族历史以及情感价值,在研究过程中具有浓重文化研究价值、美学研究价值等。
在各种影视技术的高度发展中,各种拍摄设备逐渐普及,其拍摄成本也在逐渐地降低,各种全新的艺术形式逐渐地发展起来,微电影就是其中之一。作为一种炙手可热的影视艺术形式,微电影的创造有着一定的自由性,其成本相对较为低廉,对于艺术与技术要求也较为宽松,但是其市场效果却较为突出,在网络上具有一定的传播效果,可以通过此种模式对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播。
五、结束语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过程中,要制定整体性的传播策略。对此相关政府部门要对其进行系统的指导分析,探究各种传播方式的运作规律与市场可行性,进而构建一个系统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根据“非遗”自身的特征与方式,综合其系统性与复杂性特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明确具体的传播资源配置,探究最为合适的传播策略。
参考文献:
[1]黄仲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传播策略研究[J].中州学刊,2014(12):90-94.
[2]宁峰,侯景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研究[J].南昌師范学院学报,2016(1):26-31.
[3]孟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策略选择[J].兰台世界,2016(7):31-33.
[4]韦干鹏,范莎莎.论非物质民俗文化遗产的媒体传播策略[J].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98-103.
作者简介:邹颖(1985-),女,广西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任非遗信息部副主任,中级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