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支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资料选自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艾滋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行心理支持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其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的总结分析,以探究心理支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组间比较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心理支持护理能够较好的改善艾滋病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是艾滋病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
关键词:心理支持护理;艾滋病;生存质量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传染病,一旦感染艾滋病就会是终生的,艾滋病患者的不同性格、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心理素质以及不同年龄等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采用心理支持护理方法进行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有效的提升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艾滋病6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其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2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50.5±13.5)岁;根据WHO提出的艾滋病分型进行分类:Ⅰ期患者4例,Ⅱ期患者16例,Ⅲ期患者8例,Ⅳ期患者2例;按感染途径分:异性或者同性接触史患者13例,静脉吸毒患者7例,其他10例,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1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49.5±12.4)岁;根据WHO提出的艾滋病分型进行分类:Ⅰ期患者3例,Ⅱ期患者18例,Ⅲ期患者6例,Ⅳ期患者3例;按感染途径分:异性或者同性接触史患者14例,静脉吸毒患者5例,其他11例,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用心理支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进行性别、艾滋病分期以及年龄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应用心理支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依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艾滋病患者容易出现偏激、悲观、愤怒以及厌世等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先要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克服悲观、偏激以及厌世等不良情绪;加强和艾滋病患者的沟通交流,并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患者更多鼓励,以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有效帮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
(2)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患者在感染艾滋病的时候会出現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杀、否认以及愤怒等,这时医护人员就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心理支持护理方案,以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从而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基本保障。
(3)采用放松疗法转移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放松疗法能够极大的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得到放松[3]。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心理支持护理过程中应对放松疗法给予科学、合理的使用,鼓励患者多看喜剧、电视及小品等来转移不良情绪,忘却疾病的痛苦,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3评定标准
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SF-36评分及生命体征明显改善;一般:患者的临床症状、SF-36评分及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SF-36评分及生命体征无任何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的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统计学分析及其处理,用( ±s)来表示一般资料,计量资料使用进行t检验,应用χ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当P<0.05的时候表示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经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为93.3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0.00%高,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较好 一般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对照组 30
30 16(53.33)
9(30.00) 12(40.00)
15(50.00) 2(6.67)
6(20.00) 93.33*
80.00
注:有效率=(较好+一般)/组例数×100%;表中,*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SF-36评分情况比较
护理之前,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50.21±9.78)分及(51.19±9.88)分,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与研究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没有可比性(P>0.05);护理之后,研究组患的SF-36评分为(80.14±8.55)分,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65.47±9.14)分,研究组的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艾滋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人体一旦感染艾滋病以后,免疫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器官功能的衰竭,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感染艾滋病以后,患者会出现抑郁、恐慌以及焦虑等心理,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因此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支持护理就十分重要。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和艾滋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进行心理护理在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4]。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护理过程中要对心理支持护理给予充分应用,以减轻艾滋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支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SF-36评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大兰,唐仕萍,陈建英.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34(4):s8-s9.
[2]王英.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1,18(21):172.
[3]李琼华.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6):805.
[4]曾骄.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1(11):143.
关键词:心理支持护理;艾滋病;生存质量
艾滋病是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传染病,一旦感染艾滋病就会是终生的,艾滋病患者的不同性格、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心理素质以及不同年龄等都会呈现出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医护人员在艾滋病患者护理过程中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采用心理支持护理方法进行艾滋病患者的护理,有效的提升了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现将结果做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选择2012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艾滋病60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60例艾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及其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在22岁-79岁之间,平均年龄(50.5±13.5)岁;根据WHO提出的艾滋病分型进行分类:Ⅰ期患者4例,Ⅱ期患者16例,Ⅲ期患者8例,Ⅳ期患者2例;按感染途径分:异性或者同性接触史患者13例,静脉吸毒患者7例,其他10例,该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在21岁-78岁之间,平均年龄(49.5±12.4)岁;根据WHO提出的艾滋病分型进行分类:Ⅰ期患者3例,Ⅱ期患者18例,Ⅲ期患者6例,Ⅳ期患者3例;按感染途径分:异性或者同性接触史患者14例,静脉吸毒患者5例,其他11例,该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采用心理支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进行性别、艾滋病分期以及年龄等一般性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性的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1.2方法
在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应用心理支持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依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护理。艾滋病患者容易出现偏激、悲观、愤怒以及厌世等情绪,因此医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先要帮助患者树立生活的信心,克服悲观、偏激以及厌世等不良情绪;加强和艾滋病患者的沟通交流,并认真倾听患者的心声,给予患者更多鼓励,以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有效帮助,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2]。
(2)了解患者的心理需要。患者在感染艾滋病的时候会出現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如自杀、否认以及愤怒等,这时医护人员就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心理支持护理方案,以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从而为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提供基本保障。
(3)采用放松疗法转移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放松疗法能够极大的减轻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使患者的心理和生理得到放松[3]。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心理支持护理过程中应对放松疗法给予科学、合理的使用,鼓励患者多看喜剧、电视及小品等来转移不良情绪,忘却疾病的痛苦,从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1.3评定标准
较好:患者的临床症状、SF-36评分及生命体征明显改善;一般:患者的临床症状、SF-36评分及生命体征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SF-36评分及生命体征无任何改善。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的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19.0软件完成相关统计学分析及其处理,用( ±s)来表示一般资料,计量资料使用进行t检验,应用χ2进行计数资料检验,当P<0.05的时候表示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经护理,研究组患者护理的有效率为93.33%,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0.00%高,组间比较差异较为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n/%)
组别 例数 较好 一般 无效 有效率
研究组
对照组 30
30 16(53.33)
9(30.00) 12(40.00)
15(50.00) 2(6.67)
6(20.00) 93.33*
80.00
注:有效率=(较好+一般)/组例数×100%;表中,*表示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SF-36评分情况比较
护理之前,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50.21±9.78)分及(51.19±9.88)分,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与研究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没有可比性(P>0.05);护理之后,研究组患的SF-36评分为(80.14±8.55)分,对照组患者的SF-36评分为(65.47±9.14)分,研究组的SF-36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艾滋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传染病,人体一旦感染艾滋病以后,免疫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引发器官功能的衰竭,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感染艾滋病以后,患者会出现抑郁、恐慌以及焦虑等心理,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因此对艾滋病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支持护理就十分重要。相关研究表明,心理应激和艾滋病之间的关系较为复杂,进行心理护理在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患者机体的免疫力[4]。因此,医护人员在进行艾滋病护理过程中要对心理支持护理给予充分应用,以减轻艾滋病对患者生存质量的不良影响,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心理支持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其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SF-36评分,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值得在艾滋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胡大兰,唐仕萍,陈建英.护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34(4):s8-s9.
[2]王英.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内蒙古中医药,2011,18(21):172.
[3]李琼华.心理护理对艾滋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0,31(6):805.
[4]曾骄.心理护理干预在艾滋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21(11):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