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分析消费时代提喻在产品设计中被误用的情况及其本质原因。
关键词:符号化;设计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各种设计不断涌现。其中不乏优秀的设计,同时也有粗制滥造的产品。为了促进产品的流通,各种意义被赋予在了产品之上,提喻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修辞用在设计中使得设计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所以经常被商家用来蒙蔽消费者。它的流行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虽然就目前来看它促进了商品和资金的流通,但是提喻的使用陷入了一个误区,从长远来看这对我国的设计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提喻的使用本不应质疑,但是其滥用的情况却如此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借用它物的某一局部符号来表示己物具有与它物相应的特点,其标志就在于出现了“符号转移”。现代的电子产品上绘制中国传统的纹饰,以此表示此产品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事实上正好缺乏文化;在产品上附加以植物或者绿色来暗含此产品绿色环保,而背后是高污染与高耗能的产业链。这种做法是将其他整体的一部分借用到另一个整体中去,并通过这个“移动符号”表示接收符号的整体(移入整体)与移出符号的整体(移出整体)具有相同的品質。然后通过符号修辞的迷惑性,把“移动符号”与移入整体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看似合理的新的整体,从而赋予了它有名无实的意义。但这种做法其实发生了修辞方法的转换。在移出整体中,移动符号与此整体是有机结合的。因此完全可以用其中的某个部分来对整体进行提喻,例如漆器上的凤鸟纹。但是在移入整体中的情况却不同。移动符号与移入整体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标签。它试图通过对移动符号的联想来实现整体形象意义的表达。这则属于转喻(metonymy)的范畴。此时,移动符号是游离于移入整体之外的,具有遮蔽与掩盖并引导人们发生联想的作用。因为一旦移动符号缺失,移入整体便失去了它被赋予的本不应该有的意义。例如冰箱上印有饕餮纹以此表示冰箱的设计具有古典文化的性质,一旦把饕餮纹去掉,此冰箱很明显地就被看出来是个普通的设计而已。这又带有了强烈的反讽意味。虽然这种修辞方法并非绝对与提喻吻合,但是销售者肯定希望并努力让人们用提喻的眼光来接受它,因为提喻代能够表一种真实性,而转喻与反讽则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提喻误用的本质有以下几点:
一,语境的缺失。一个符号可看做一个整体,可以拆分为多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又是一个符号,所有的部分符号组合成的整体,是一个可以传达意义的文本(text编织)。文本本身虽然具有某种意义,但是其最终所表达的意义取决于文本与语境的结合。因此,没有相应的语境,就无法判读一个文本的含义。同样一款衣服,在翠微出售与摆在地摊上的意义就明显不同;即使在翠微与王府井之间也有所差别。此时文本虽然一样,但是语境不同,其意义也就不同。移动符号作为一个文本,移出整体是它的语境,它在此表达一种含义;同时,移出整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本又具有它自己的语境和含义。移出整体与移动符号共处在一定的语境下,虽然处于不同的符号等级,但是二者的含义却紧密相关。移入整体成为移动符号的语境时,移动符号本身的意义虽然还依稀可存,但是它所传达的意义随着语境会马上改变,更不可能把原来移出整体的意义转移到移入整体中来。发生转移之后的移动符号并非其原物,而成为一个不在场的“在场者”。洗衣机上印制饕餮纹,结合我们现在的语境来看,它的实际意义并非暗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传达了“缺失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文化与盲目的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信息。这种缺失语境的骗局有一个明显而又矛盾的特征,就是“泛语境化”,即产品具有适应多个语境而具有同一种意义的功能。商家经常采用这种手段进行宣传,因为此时商品的意义不在于文本与语境的相互结合,文本被人为地强加了一种意义,它脱离了某一确定的语境而具有普遍性,从而适应最广大的人群以提高销售。
移动符号被剥离之后,它的时间向度和空间向度都发生了转变。但是为了让现有文本和原有文本时间和空间完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同样的作用,就需要编织一个巨大的谎言。这个谎言的力量足够影响绝大部分人的心智并相互达成共识。维特根斯坦认为:意义的构建是全社会成员形成的一种契约。这个编织工作看似困难但是在现在的网络媒体技术下却并不复杂。各个公司极度默契地抛出各种视听符号。人们在缺乏思考的状态下去跟随视听文化,使得原本相对稳定的社会契约快速地、经常地转换以接受各种商家抛出的新的理念。
二,有根据性的“非系统”。这种做法并非一个系统,但是却看起来是一个系统;它是任意武断的,但同时又具有根据性。当一连串有意义的符号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时,每个符号便成为这个系统的组分。作为一个全域的系统,他所具有的意义要比任何组分以及所有组分简单相加的和都要大。因为系统的意义是在组分之和的基础上,连同各组分之间的组合关系一同包含在内的。例如奈克的鞋、裤、上衣穿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意义,要大于三件物品分别穿三个人身上的意义。但是在提喻设计中,移动符号与接入整体并非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因为在这种手法中,产品的总体意义不会大于各组分意义的和。移入整体的意义逃不出商品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例如,理性、高科技等。移动符号是被赋予一种人们期望的意义,例如传统文化、绿色设计等。而这种组合方式的意义最多是此产品既具有高技术性又具有环保性。而不会出现真正的系统性的超越。事实上,人们更多的是看中移动符号的意义,它只是促进消费的一个噱头。
强行赋予的意义是脆弱的,无法沉稳地保持在一个系统当中。对于一个真正的系统来说,每一个组分所在乎的是全部的整体意义,其连结作用比单独的意义更加重要。组分在系统中不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但是却具有特殊性。例如,象棋中炮的功能变成马的功能,那么马则必定要变换原有的功能。与此同时,整体意义也具有稳定性与自我修复性。如果缺失了一个棋子,可以用其他的物体来代替其缺失部分的能指和所指,更主要的是他融入进了原来的连结关系。而在误用的提喻设计中却并非如此。因为在这样一个文本中,移动符号是一个游离的文本。当游离文本被删除时,剩下的文本依旧是一个完整的文本,而且表达的是真实的意义。缺乏系统也就意味着处处可以形成“系统”。“系统”的形成便带有任意性。产品可以被赋予任何的意义,任何的意义符号都可以与某产品联系在一起。如此一来,提喻的效果也是任意武断的。例如,龙的符号可以提示衣服,电子电器,车,船等。但同时他又是有根据的,因为移动符号本身指向了移出整体。在人们的习惯观念中,移动符号毋庸置疑地具有原来的意义,即使没有,人们也会在主体元语言的压迫下使其强行产生意义。
作者简介
翟政凯,山东省威海市。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
关键词:符号化;设计
随着消费社会的到来,各种设计不断涌现。其中不乏优秀的设计,同时也有粗制滥造的产品。为了促进产品的流通,各种意义被赋予在了产品之上,提喻是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这种修辞用在设计中使得设计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所以经常被商家用来蒙蔽消费者。它的流行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经济原因,虽然就目前来看它促进了商品和资金的流通,但是提喻的使用陷入了一个误区,从长远来看这对我国的设计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提喻的使用本不应质疑,但是其滥用的情况却如此比比皆是。主要表现在借用它物的某一局部符号来表示己物具有与它物相应的特点,其标志就在于出现了“符号转移”。现代的电子产品上绘制中国传统的纹饰,以此表示此产品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事实上正好缺乏文化;在产品上附加以植物或者绿色来暗含此产品绿色环保,而背后是高污染与高耗能的产业链。这种做法是将其他整体的一部分借用到另一个整体中去,并通过这个“移动符号”表示接收符号的整体(移入整体)与移出符号的整体(移出整体)具有相同的品質。然后通过符号修辞的迷惑性,把“移动符号”与移入整体粘连在一起,形成一个看似合理的新的整体,从而赋予了它有名无实的意义。但这种做法其实发生了修辞方法的转换。在移出整体中,移动符号与此整体是有机结合的。因此完全可以用其中的某个部分来对整体进行提喻,例如漆器上的凤鸟纹。但是在移入整体中的情况却不同。移动符号与移入整体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只是一种标签。它试图通过对移动符号的联想来实现整体形象意义的表达。这则属于转喻(metonymy)的范畴。此时,移动符号是游离于移入整体之外的,具有遮蔽与掩盖并引导人们发生联想的作用。因为一旦移动符号缺失,移入整体便失去了它被赋予的本不应该有的意义。例如冰箱上印有饕餮纹以此表示冰箱的设计具有古典文化的性质,一旦把饕餮纹去掉,此冰箱很明显地就被看出来是个普通的设计而已。这又带有了强烈的反讽意味。虽然这种修辞方法并非绝对与提喻吻合,但是销售者肯定希望并努力让人们用提喻的眼光来接受它,因为提喻代能够表一种真实性,而转喻与反讽则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提喻误用的本质有以下几点:
一,语境的缺失。一个符号可看做一个整体,可以拆分为多个小的单元。每个单元又是一个符号,所有的部分符号组合成的整体,是一个可以传达意义的文本(text编织)。文本本身虽然具有某种意义,但是其最终所表达的意义取决于文本与语境的结合。因此,没有相应的语境,就无法判读一个文本的含义。同样一款衣服,在翠微出售与摆在地摊上的意义就明显不同;即使在翠微与王府井之间也有所差别。此时文本虽然一样,但是语境不同,其意义也就不同。移动符号作为一个文本,移出整体是它的语境,它在此表达一种含义;同时,移出整体作为一个独立的文本又具有它自己的语境和含义。移出整体与移动符号共处在一定的语境下,虽然处于不同的符号等级,但是二者的含义却紧密相关。移入整体成为移动符号的语境时,移动符号本身的意义虽然还依稀可存,但是它所传达的意义随着语境会马上改变,更不可能把原来移出整体的意义转移到移入整体中来。发生转移之后的移动符号并非其原物,而成为一个不在场的“在场者”。洗衣机上印制饕餮纹,结合我们现在的语境来看,它的实际意义并非暗示了中国传统文化,而是传达了“缺失了传统文化的当代文化与盲目的经济效益相互结合”的信息。这种缺失语境的骗局有一个明显而又矛盾的特征,就是“泛语境化”,即产品具有适应多个语境而具有同一种意义的功能。商家经常采用这种手段进行宣传,因为此时商品的意义不在于文本与语境的相互结合,文本被人为地强加了一种意义,它脱离了某一确定的语境而具有普遍性,从而适应最广大的人群以提高销售。
移动符号被剥离之后,它的时间向度和空间向度都发生了转变。但是为了让现有文本和原有文本时间和空间完全不同的语境中发挥同样的作用,就需要编织一个巨大的谎言。这个谎言的力量足够影响绝大部分人的心智并相互达成共识。维特根斯坦认为:意义的构建是全社会成员形成的一种契约。这个编织工作看似困难但是在现在的网络媒体技术下却并不复杂。各个公司极度默契地抛出各种视听符号。人们在缺乏思考的状态下去跟随视听文化,使得原本相对稳定的社会契约快速地、经常地转换以接受各种商家抛出的新的理念。
二,有根据性的“非系统”。这种做法并非一个系统,但是却看起来是一个系统;它是任意武断的,但同时又具有根据性。当一连串有意义的符号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时,每个符号便成为这个系统的组分。作为一个全域的系统,他所具有的意义要比任何组分以及所有组分简单相加的和都要大。因为系统的意义是在组分之和的基础上,连同各组分之间的组合关系一同包含在内的。例如奈克的鞋、裤、上衣穿在同一个人身上的意义,要大于三件物品分别穿三个人身上的意义。但是在提喻设计中,移动符号与接入整体并非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因为在这种手法中,产品的总体意义不会大于各组分意义的和。移入整体的意义逃不出商品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例如,理性、高科技等。移动符号是被赋予一种人们期望的意义,例如传统文化、绿色设计等。而这种组合方式的意义最多是此产品既具有高技术性又具有环保性。而不会出现真正的系统性的超越。事实上,人们更多的是看中移动符号的意义,它只是促进消费的一个噱头。
强行赋予的意义是脆弱的,无法沉稳地保持在一个系统当中。对于一个真正的系统来说,每一个组分所在乎的是全部的整体意义,其连结作用比单独的意义更加重要。组分在系统中不具备较强的独立性,但是却具有特殊性。例如,象棋中炮的功能变成马的功能,那么马则必定要变换原有的功能。与此同时,整体意义也具有稳定性与自我修复性。如果缺失了一个棋子,可以用其他的物体来代替其缺失部分的能指和所指,更主要的是他融入进了原来的连结关系。而在误用的提喻设计中却并非如此。因为在这样一个文本中,移动符号是一个游离的文本。当游离文本被删除时,剩下的文本依旧是一个完整的文本,而且表达的是真实的意义。缺乏系统也就意味着处处可以形成“系统”。“系统”的形成便带有任意性。产品可以被赋予任何的意义,任何的意义符号都可以与某产品联系在一起。如此一来,提喻的效果也是任意武断的。例如,龙的符号可以提示衣服,电子电器,车,船等。但同时他又是有根据的,因为移动符号本身指向了移出整体。在人们的习惯观念中,移动符号毋庸置疑地具有原来的意义,即使没有,人们也会在主体元语言的压迫下使其强行产生意义。
作者简介
翟政凯,山东省威海市。助教、硕士,主要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
(作者单位:威海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