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通过研究山地居住建筑中环境设计及空间组织等,并在交通组织、山地建筑设计原则、城市轮廓、建筑群布置与环境关系等诸多方面进行阐述,希望有助于大家在山地建筑设计当中,建立环境意识和整体意识,创造出宜人的山地城市生活环境,宜居空间。
关键字 山地建筑 高差 错落 单体接地 视觉形态 山地景观
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就是所说的人居环境,是指人们居住、工作、休闲娱乐等等的空间环境总合,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不仅对居住单元、室内空间组织、室内设施、外立面等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建筑的空间环境和城市景观也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因此,对于建筑空间组织设计和与环境的协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山地城市,如西部的多山多丘陵的省市,如何去利用坡地地形,城市地理环境,创造更好更宜人的山地城市空间,更是一个值得去探讨的话题。
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笔者对从事山地建筑研究多年的一些观点:
1 山地建筑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山地多、人多、耕地少的农业大国,增加住房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发展农业同样需要耕地面积。因此,“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保护好每一寸耕地”是我国国策。同时,资源开采、旅游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进行山地建设。为此,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中,山地建筑的建设将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项目类型。因此,探讨山地建筑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树立正确的山地建筑设计观念
2.1维护山地生态平衡(即生态观)。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环境,山地建筑在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特殊性,其生态敏感性更强,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要比平地环境大得多[1]。而过去,沿袭平原地区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方法布局结构模式、经济指标体系等,使山地建设难以因地制宜,适应于千姿百态的山地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屡屡出现“建设性的破坏”——有的盲目追求平坦开阔的效果,依赖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削平整个山头,既增加造价,又破坏原有的地貌,丧失了山地建筑的特殊韵味。还有的建筑为了争取用地,竟然不惜开山填沟、改变水道、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因此,欲做好山地建筑设计,就必须改变原有的设计观念,树立起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维护山地生态平街的观念,做到“保护植被、保持水土、谨慎动土”。
2.2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即技艺观)。山地建筑技术与艺术结合是建筑师在山地建筑设计中的职业追求。对于山地建筑而言,一方面由于地形的特殊性,它对建筑技术的依赖性要比平地建筑更加明显。比如在山地建筑的交通组织方面,为了适应山地地形的起伏多变,人们常需要采取特殊的交通技术(设置爬坡或采取架桥、挖隧道、缆车、倾斜电梯等),而这些道路系统既是交通设施又是建筑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构成了群体空间的骨架;另一方面,由于地形的特殊,山地地表成了山地建筑的背景或组成部分,山地绿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山地建筑的景观效果。另外,山地建筑涉及的很多技术问题,也远超出一般平地建筑的技术问题。以往的建筑设计中,这些问题通常都由相关专业人员分项独立完成,建筑师关心得甚少,导致设计的整体性欠佳。例如挡土墙既是边坡稳定技术的具体体现,又是建筑立面的必要组成部分,并能在一定情况下充当空间围合物的角色,对于山地建筑的立面造型与空间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就参与,使项目从宏观的构思到细部的艺术融为一体一气呵成,更可能从多方面探索山水园林建筑在山地的各种表现形式。当然这对建筑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筑师熟悉各种专业知识,并将其融于建筑设计之中山地建筑的技艺观,既要提倡对建筑技术的尊重又要表现出山地建筑及其环境、对艺术的追求。
2.3建筑不是凌驾于环境之上,而是融于环境之中(即环境观)。建筑脱离不开环境,建筑必须依附于环境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师的创作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的过程。直接地说,就是要在建筑所处的总体环境中去为建筑寻求到一个恰当的“坐标点”[2]。因此,也可以说是环境创造了建筑。当然,“环境”的涵义如果是广义的话,就还应该包含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等方面的环境要素,建筑就应当看作是这些环境要素综合作用下的最终体现和生成物。但无论如何自然环境却是建筑创作所面临的最为直接、最为具体也可能是最具影响力的环境要素。建筑所处的环境,事实上已经向建筑师提示了各自特有的创作空间,环境则孕育着无穷的创造力,一个建筑作品的成败如何,往往取决于建筑师的环境意识和对环境特征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固然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大自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己成为当今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建筑所处的山形地貌,与其密切的相契合以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建筑总是要落脚于某个特定环境之中,受到这一环境定势的包容和制约,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建筑的形体、空间和风格[3]。因而环境是建筑创作的起点和源泉。反过来,建筑创作的成果又应表现为环境、建筑与其所处环境共生共融,和谐共处,成为新的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环境又是建筑创作的终点、归宿。
3 突出山地城市的形态特征
山地城市的形态特征中城市的轮廓是一道不可忽略的因素,它是山地城市实体的质感、密度、空间特征和城市生态特征的状况、文化的体现,在建筑设计中要注意突出山地城市的形态特征。
3.1整体性的要求。山地城市的轮廓是多重轮廓的叠加,在视野开阔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最远的山脊线和建筑的总体轮廓是城市风貌特点的重要构成因素。在这景观形态中,人们感受的是城市整体风貌。中间层次和近处的城市形态则将观景视线由远拉近,感知到城市具体的形态,对于山地建筑的轮廓,各层之间要保持有序的变化,做到底座与轮廓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不可孤立看待。
3.2注重环境的绿化。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比平原城市更加敏感和脆弱,城市绿色系统如果包括了山体——城市——水体为联系的循环有序的人工环境,就大大提高了城市环境水平。大面积的绿地使跌宕起伏的建筑轮廓似断非断,山地城市风貌犹如妙笔丹青。
3.3合理处理山体与建筑的关系。对于城市地域内能反映大的地形走向的山体,建筑应该以散点式布置,以突出山体。单独出现的高层建筑会在视觉上形成中心,其高度和形体都要认真考虑,是否与山体和谐,与其他建筑的关系以及对视觉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美).城市形态.林庆怡译.北京:华夏出版设,2001
[2]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3]郑沂.山地风景区的建筑空间组织,建筑师,28,29期
[4]黄光宇著.山地建筑城市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关键字 山地建筑 高差 错落 单体接地 视觉形态 山地景观
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就是所说的人居环境,是指人们居住、工作、休闲娱乐等等的空间环境总合,随着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不仅对居住单元、室内空间组织、室内设施、外立面等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对于建筑的空间环境和城市景观也赋予了更高的期望,因此,对于建筑空间组织设计和与环境的协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于山地城市,如西部的多山多丘陵的省市,如何去利用坡地地形,城市地理环境,创造更好更宜人的山地城市空间,更是一个值得去探讨的话题。
在此,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一下笔者对从事山地建筑研究多年的一些观点:
1 山地建筑的现实意义
我国是山地多、人多、耕地少的农业大国,增加住房需要大面积的土地,发展农业同样需要耕地面积。因此,“合理地开发利用土地,保护好每一寸耕地”是我国国策。同时,资源开采、旅游业以及房地产业的发展,也需要进行山地建设。为此,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中,山地建筑的建设将会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项目类型。因此,探讨山地建筑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树立正确的山地建筑设计观念
2.1维护山地生态平衡(即生态观)。相对于一般的建筑环境,山地建筑在地质、地形、地貌、土壤、植被和气候等方面均有较大的特殊性,其生态敏感性更强,其对生态系统的变化做出反应的可能性要比平地环境大得多[1]。而过去,沿袭平原地区的城镇规划理论与方法布局结构模式、经济指标体系等,使山地建设难以因地制宜,适应于千姿百态的山地生态环境条件的变化,屡屡出现“建设性的破坏”——有的盲目追求平坦开阔的效果,依赖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削平整个山头,既增加造价,又破坏原有的地貌,丧失了山地建筑的特殊韵味。还有的建筑为了争取用地,竟然不惜开山填沟、改变水道、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因此,欲做好山地建筑设计,就必须改变原有的设计观念,树立起保护山地生态系统、维护山地生态平街的观念,做到“保护植被、保持水土、谨慎动土”。
2.2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即技艺观)。山地建筑技术与艺术结合是建筑师在山地建筑设计中的职业追求。对于山地建筑而言,一方面由于地形的特殊性,它对建筑技术的依赖性要比平地建筑更加明显。比如在山地建筑的交通组织方面,为了适应山地地形的起伏多变,人们常需要采取特殊的交通技术(设置爬坡或采取架桥、挖隧道、缆车、倾斜电梯等),而这些道路系统既是交通设施又是建筑群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构成了群体空间的骨架;另一方面,由于地形的特殊,山地地表成了山地建筑的背景或组成部分,山地绿化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山地建筑的景观效果。另外,山地建筑涉及的很多技术问题,也远超出一般平地建筑的技术问题。以往的建筑设计中,这些问题通常都由相关专业人员分项独立完成,建筑师关心得甚少,导致设计的整体性欠佳。例如挡土墙既是边坡稳定技术的具体体现,又是建筑立面的必要组成部分,并能在一定情况下充当空间围合物的角色,对于山地建筑的立面造型与空间形态具有重要的意义,需要建筑师在设计初期就参与,使项目从宏观的构思到细部的艺术融为一体一气呵成,更可能从多方面探索山水园林建筑在山地的各种表现形式。当然这对建筑师也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建筑师熟悉各种专业知识,并将其融于建筑设计之中山地建筑的技艺观,既要提倡对建筑技术的尊重又要表现出山地建筑及其环境、对艺术的追求。
2.3建筑不是凌驾于环境之上,而是融于环境之中(即环境观)。建筑脱离不开环境,建筑必须依附于环境而存在。从某种意义上讲,建筑师的创作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创造环境的过程。直接地说,就是要在建筑所处的总体环境中去为建筑寻求到一个恰当的“坐标点”[2]。因此,也可以说是环境创造了建筑。当然,“环境”的涵义如果是广义的话,就还应该包含社会、文化甚至心理等方面的环境要素,建筑就应当看作是这些环境要素综合作用下的最终体现和生成物。但无论如何自然环境却是建筑创作所面临的最为直接、最为具体也可能是最具影响力的环境要素。建筑所处的环境,事实上已经向建筑师提示了各自特有的创作空间,环境则孕育着无穷的创造力,一个建筑作品的成败如何,往往取决于建筑师的环境意识和对环境特征的理解和把握程度。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一方面固然为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另一方面也给大自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保护大自然、保护环境”己成为当今人类共同的呼声。因此,因地制宜巧妙地利用建筑所处的山形地貌,与其密切的相契合以尽量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和自然景观。建筑总是要落脚于某个特定环境之中,受到这一环境定势的包容和制约,在某种程度上就决定了建筑的形体、空间和风格[3]。因而环境是建筑创作的起点和源泉。反过来,建筑创作的成果又应表现为环境、建筑与其所处环境共生共融,和谐共处,成为新的环境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因此环境又是建筑创作的终点、归宿。
3 突出山地城市的形态特征
山地城市的形态特征中城市的轮廓是一道不可忽略的因素,它是山地城市实体的质感、密度、空间特征和城市生态特征的状况、文化的体现,在建筑设计中要注意突出山地城市的形态特征。
3.1整体性的要求。山地城市的轮廓是多重轮廓的叠加,在视野开阔天气晴朗的条件下,最远的山脊线和建筑的总体轮廓是城市风貌特点的重要构成因素。在这景观形态中,人们感受的是城市整体风貌。中间层次和近处的城市形态则将观景视线由远拉近,感知到城市具体的形态,对于山地建筑的轮廓,各层之间要保持有序的变化,做到底座与轮廓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不可孤立看待。
3.2注重环境的绿化。山地城市的生态系统比平原城市更加敏感和脆弱,城市绿色系统如果包括了山体——城市——水体为联系的循环有序的人工环境,就大大提高了城市环境水平。大面积的绿地使跌宕起伏的建筑轮廓似断非断,山地城市风貌犹如妙笔丹青。
3.3合理处理山体与建筑的关系。对于城市地域内能反映大的地形走向的山体,建筑应该以散点式布置,以突出山体。单独出现的高层建筑会在视觉上形成中心,其高度和形体都要认真考虑,是否与山体和谐,与其他建筑的关系以及对视觉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美).城市形态.林庆怡译.北京:华夏出版设,2001
[2]卢济威,王海松.山地建筑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1
[3]郑沂.山地风景区的建筑空间组织,建筑师,28,29期
[4]黄光宇著.山地建筑城市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