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a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本文从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出发进行分析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字:数学;兴趣
  Abstract: In the teaching, if teachers want to make students study maths and learn maths, even be eager to research maths. It is necessary to obey the children perceive regulation and start from sstudents’ actual situa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ll analysis and research from developing students’ maths intere for references.
  Key Words:maths; interest
   在教學中,要想使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就应当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下面谈谈我的教学体会。
  一、联系生活,引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出示了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同实际事物进行对比。熟悉的生活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对比、讨论,学生认识到实际事物与图片的形状是相同的,而大小不同,并且它们大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照片和平面图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成的,从而理解了比例尺的内涵。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动手进行了实验,自学了课本,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掌握了圆的特征。此时,我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又如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把100公顷土地平均分给东风村1至5组村民耕种公不公平?把土地等分成5份,分别种上葱、姜、蒜、青菜、稻谷等合不合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熟知土地要根据人数多少来分,农作物要根据需求来播种,从而懂得了等分有时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新的分配方法,这样,自然就引出了“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内涵也不言而喻了。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这样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加强体验,突破教学难点。
  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在学习《相遇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站成两排,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指令实际走一走,学生在走走停停中很快理解了这些概念,再回到课堂上讲解“相遇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体积”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杯里倒入相等体积的水,一只杯子里放入一把铁锁,另一杯里放入一个螺丝帽,让他们观察水平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领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为物体挤占了一部分空间,铁锁占据空间大,水平面就上升得高,螺丝帽占据空间小,水面就上升得少,从而懂得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物体体积。这种实验的方法比教师简单叙述和学生机械背诵效果要好得多。又如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容易忽视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这一条件,为排除障碍,我有意准备了几组不完全等底,不完全等高的空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实验,学生因为忽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结果得不到V=1/3sh。书上的结论错了吗?学生陷入深深的思索。通过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忽视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教学难点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不攻自破。此外,我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计算家里的水电费、存款利息、装修所需地板砖的块数等等。总之,凡有适宜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也感觉学起来轻松、实在、有趣。如此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
  三、坚持语言表达,锻炼智力
   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做”,还要关注学生是否“会说”。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如,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观察等式0.1=0.10=0.100,让学生讨论:“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再从右往左看,小数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什么规律?”,“怎样概括这一规律?”等等。这样,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也只有让他们去表达,才能暴露思维过程中的缺陷。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因势利导,给予点拨,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学生通过观察几组算式,概括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这时可出示6÷2=(6×0)÷(2×0)=3这一式子让学生判断对错。学生很快发现2×0=0,而除数不能为零,原来总结的规律不严密,应补充条件“零除外”才完善。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切忌剥夺不善表达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
   四、进行多元评价,激发情感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圆柱的特征。生1说:“圆柱是由三个面组成的图形。”我当即赞扬他观察能力强。生2通过与同桌比较圆柱的高矮,发现了圆柱的高,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发现真伟大。”生3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验证上下底面相等的方法,我称赞他思维灵活,想象独特。当生4用手比划着提出“上下是两个相等的圆,四周一样粗的倾斜图形(指的是斜圆柱)是不是圆柱”的疑问时,我激动得握住他的手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呢!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生5概括圆柱的高的定义时,出现了错误,脸羞得通红,我当即说:“虽然你答错了,但你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学生的学习过程,需受教育者主动完成。作为教师,我们必须遵循儿童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以新课标理念来指导我们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仅“学会”数学,而且“会学”数学,“爱学”数学,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特别是他说的“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因此“ 凡有适宜的内容,我都尽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也感觉学起来轻松、实在、有趣。如此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在评价学生的“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言,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多引导、切忌剥夺不善表达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 教师要满怀爱心,用多维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孩子,用爱的评价来唤醒学生的爱。通过对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学习态度、情感和创造力等的评价,激励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了学生可持续发展。”都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其他文献
汉语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少数民族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听说读写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少数民族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汉语朗读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功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汉语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
期刊
幼儿期是学习语言最敏感、最关键的时期,也是储存词汇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幼儿期语言的训练值得重视,幼儿园语言教育工作刻不容缓。然而我们知道词汇量的多少是直接影响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幼教第一线的工作者,必须有意识、有目的地帮助幼儿积累和丰富词汇。然而,在语言教学中,如何丰富幼儿的词汇呢?怎样使幼儿的语言训练取得较好的效果呢?作为班主任,我一直都坚持以身作则,树立榜样,积极与配班
期刊
《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着名特级教学孙双金也曾指出:\"书声琅琅应当成为一堂好课的首要特征。\"由此可见朗读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的朗读能力呢?现结合个人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做法。 一、创设情境,注重课堂气氛的渲染提倡开放性朗读。 指导学生
期刊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虽然属于第二语言教学的性质,但它仍然是汉语教学,那就必然与母语教学有很多的相通性。近些年来,母语教学从思想到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么,母语教学究竟有哪些变化,我们应该从中吸收哪些适合第二语言教学特点的东西呢?  1. 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  第二语言教学(少数民族汉语教学)虽然应该以语言技能的训练为主,但也不应该忽视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  语文素质,我们也叫它语文综合素养。语文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悅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了学生情感、想象、领悟等多方面的发展,忽视了生命的存在,我们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制约了儿童的嘴巴、双手、头脑,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得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缺乏生命活
期刊
摘要:科学课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提高科学课的实验教学水平对每一位教职工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这点开始做出分析和研究,仅供大家参考。  关键字: 科学课;实验; 教学  Abstract:Scientific knowledge course is the one pays a
期刊
摘要:当今时代健美操运动正在蓬勃兴起,风靡全球,它跨体育、文化和教育三大领域,集体操、舞蹈、音乐于一体,要求练习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对美与艺术的追求及鉴赏能力。本文将根据如何提高健美操的训练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字:健美操; 训练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aerobics sports is rapid developing all over the worl
期刊
摘要: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要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时,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关键字:思维能力;培养  Abstract: It needs a long cultivation and training process for students’ primary logical thought ability, the
期刊
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环境、社會环境、学校综合环境的影响更多,表现出的差异更大,其中以后进生居多。因此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素质高低,毕竟他们是未来的建设者,转化不好,小则影响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大则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  作为教师,自感对学生担负的责任很大。学生入校,带着稚气、天真、好奇。过了几年,有些同学的表现却让人很惋惜,很惊讶。我时常感慨:孩子从呱呱坠地,仿佛白纸一张,以后的
期刊
摘要:兴趣是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向,是引起 和维持人的注意力的主要内部因素。本文主要介绍如何培养语文的学习兴趣及其作用。  Abstract: Interest is a kind of intent to active inquiry some things or perform an activity, is the main internal factors to caus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