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老公时常觉得颈椎酸痛,2012年春节,他的颈椎病越发厉害,有时候会觉得手指发麻。医生检查后说,他是骨巨细胞瘤,属于脊椎肿瘤,而且位置非常不好,肿瘤已经侵蚀了颈椎的第二、三、四节,需要做全置换手术,手术风险非常大。咨询了国内的医生,医生给出的答案是不能确定手术效果和术后情况。我们想,既然手术方法是美国人发明的,手术材料是美国人制造的,那我们就去美国动这个手术吧。
提前一个月预约
美国医院有详细的排行表,每年更新一次,由第三方发布,根据死亡率、治愈率、病人满意度、医疗事故发生概率等进行综合排名。
在美国,每个家庭都有专门的家庭医生,有各种病痛先找家庭医生,他做基本判断,需要的话他帮你转去专科医生那里检查、治疗,不行再转到更对口或者技术更好的医生那里。所以大型医院的所有专家都必须预约,这样一来避免到了医院却发现看错科室,或者医生不对路;二来,你上门时,你的医生已经研究过你的病历了,他可以和你讨论治疗方法,免得浪费大家时间。
我们选了东西部各一家医院,东部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全美连续二十多年综合排名第一,许多科室和手术都是这家医院发明的。西部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院医学中心(UCSF medical center),当时全美排名第五。选择这两家医院是因为它们实力都非常强,一个靠近纽约,一个靠近旧金山,交通相对方便。
前途未卜内心忐忑
6月1日,我们踏上了赴美的旅程,内心忐忑不安。
6月3日,我们坐车来到了UCSF,这基本看不出是一个医院,没有围墙,就是一片街区,附近三四条街范围内都是它的门诊楼、检查楼、教学中心、研究中心,还有多趟免费班车穿梭于各个区域。
来到指定门诊楼前,我们正在东张西望核对门牌时,一个手拿文件夹,穿衬衫、系领带,微胖的拉丁裔男人满面笑容迎上来。这就是罗伯特———UCSF国际中心专门负责接待我们的,所有的预约、病历整理、检查联络都由他负责。整个治疗期间,我们没有排过一次队,都是他事先联系的。每次看诊,他基本都会陪同。
来到神经外科,另一个华裔男子迎上来,他是国际中心指派的翻译。美国医院规定,对母语非英语的病人,看诊时都会提供专门的翻译,以防理解出错,耽误病情。这个服务是免费提供的。
做完一系列常规检查,翻译和我们被带入一个小房间,等待医生来临。去美国以前,我们已经查了Dr.Chou的简历,他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神经外科主诊医生,擅长复杂的脊椎外科手术,是脊椎微创手术方面的专家,曾经入选美国最佳100位医生。
不一会儿,Dr.Chou带着微笑推门进来。他四十多岁年纪,身材高大,穿着合体的西装,进来先和在场每个人握手,然后坐下开始聊病情。虽然是华裔,但Dr.Chou一句中文都不会,交流要通过翻译。
他详细询问了发病经过、现在的身体各项反应后,对我们说:“我研究了中国拍的MRI片子,觉得你最大的可能是骨髓瘤。如果是骨髓瘤,不需要做手术,放疗就可以。”一句话就把我们说蒙了。在中国跑了三四家医院,听了六七个专家的意见,从来没人和我们说过这种可能性。
他又接着说:“目前最重要的是确定肿瘤类型,尽快做一个穿刺活检,有了答案,我们再来讨论下一步治疗。”然后他问我老公:“现在感觉痛吗?需要我开止痛药给你吗?”
这句问话,当时让我们百感交集。在中国医院,很少有医生主动问及病人感受。
整个问诊时间,一个小时左右,费用500美元。因为我们没有保险,自己付现金,可以打六折,最后付款300美元。
放疗不掉头发
做完穿刺活检后,Dr. Chou的助手打电话通知我们,活检结果确认是骨髓瘤,不需要做手术。
压在心头几个月的大石头终于搬开。不用手术、不会痛苦、没有可怕的后遗症,还能想象比这个更好的结果吗?
第一次放疗,进去不到十五分钟就出来了,我大吃一惊,以为出啥意外了。医生说,已经做完了。其实每次真正照射的时间不过两三分钟。
20天里,经常会有医生来见你,问你:“感觉好吗?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吗?”老公的回答一概是“很好”。
事实上,除了到第十次左右,他觉得喉咙有点痒,脖子上一块皮肤黑了点以外,没啥感觉。一度我甚至怀疑,真的每天去躺几分钟,颈椎肿瘤就能治好吗?
很快就到了8月底,20次放疗结束,费用约是五万美元。我们又一次回到了UCSF,又一次回到了Dr.Chou的诊室。好吧,一切从他开始,到他结束。美国是主诊医生负责制,第一个接诊医生负全责,由他来判定治疗效果。
Dr.Chou翻出两张片子,一张是刚刚做的,一张是三个月前在中国做的,他指着相应的位置示意我们:“肿瘤明显萎缩,说明放疗效果非常好,这个过程还会持续,直到肿瘤细胞完全失去活性。”
关照完这些,Dr.Chou不仅给中国医生写了一封详细介绍病症和治疗情况的信,还列了一张表,告知我们每三个月、每半年、每两年、每五年要做的各项检查,简洁明了。
信的最后,他留了邮箱和电话,表示:“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找我。我也会继续跟踪病人的情况进展。”
整个美国看病历时三个月,没有住过一天院,没有挂过一瓶水,甚至药也只吃了几粒,几乎没有感受过任何痛苦。花费是七万多美元,约合人民币45万元。
选择更多
两年过去了,我们在中国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按照医生嘱咐,按部就班地在浙一医院定期检查,目前一切都好,老公也完全恢复正常。
美国看病的经历是我和老公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回想起来,常常觉得恍惚。曾经准备接受生死考验,曾经准备经历未来长久的苦痛,在美国之旅中,一点痛苦挣扎都没有就解决了。这是我当时每天祈祷,都不敢去要求的结果。
当然,我也不知道,如果当初留在中国继续看下去,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陷入绝境时可能还有其他的选择。
提前一个月预约
美国医院有详细的排行表,每年更新一次,由第三方发布,根据死亡率、治愈率、病人满意度、医疗事故发生概率等进行综合排名。
在美国,每个家庭都有专门的家庭医生,有各种病痛先找家庭医生,他做基本判断,需要的话他帮你转去专科医生那里检查、治疗,不行再转到更对口或者技术更好的医生那里。所以大型医院的所有专家都必须预约,这样一来避免到了医院却发现看错科室,或者医生不对路;二来,你上门时,你的医生已经研究过你的病历了,他可以和你讨论治疗方法,免得浪费大家时间。
我们选了东西部各一家医院,东部的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全美连续二十多年综合排名第一,许多科室和手术都是这家医院发明的。西部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院医学中心(UCSF medical center),当时全美排名第五。选择这两家医院是因为它们实力都非常强,一个靠近纽约,一个靠近旧金山,交通相对方便。
前途未卜内心忐忑
6月1日,我们踏上了赴美的旅程,内心忐忑不安。
6月3日,我们坐车来到了UCSF,这基本看不出是一个医院,没有围墙,就是一片街区,附近三四条街范围内都是它的门诊楼、检查楼、教学中心、研究中心,还有多趟免费班车穿梭于各个区域。
来到指定门诊楼前,我们正在东张西望核对门牌时,一个手拿文件夹,穿衬衫、系领带,微胖的拉丁裔男人满面笑容迎上来。这就是罗伯特———UCSF国际中心专门负责接待我们的,所有的预约、病历整理、检查联络都由他负责。整个治疗期间,我们没有排过一次队,都是他事先联系的。每次看诊,他基本都会陪同。
来到神经外科,另一个华裔男子迎上来,他是国际中心指派的翻译。美国医院规定,对母语非英语的病人,看诊时都会提供专门的翻译,以防理解出错,耽误病情。这个服务是免费提供的。
做完一系列常规检查,翻译和我们被带入一个小房间,等待医生来临。去美国以前,我们已经查了Dr.Chou的简历,他是在美国出生的华裔,神经外科主诊医生,擅长复杂的脊椎外科手术,是脊椎微创手术方面的专家,曾经入选美国最佳100位医生。
不一会儿,Dr.Chou带着微笑推门进来。他四十多岁年纪,身材高大,穿着合体的西装,进来先和在场每个人握手,然后坐下开始聊病情。虽然是华裔,但Dr.Chou一句中文都不会,交流要通过翻译。
他详细询问了发病经过、现在的身体各项反应后,对我们说:“我研究了中国拍的MRI片子,觉得你最大的可能是骨髓瘤。如果是骨髓瘤,不需要做手术,放疗就可以。”一句话就把我们说蒙了。在中国跑了三四家医院,听了六七个专家的意见,从来没人和我们说过这种可能性。
他又接着说:“目前最重要的是确定肿瘤类型,尽快做一个穿刺活检,有了答案,我们再来讨论下一步治疗。”然后他问我老公:“现在感觉痛吗?需要我开止痛药给你吗?”
这句问话,当时让我们百感交集。在中国医院,很少有医生主动问及病人感受。
整个问诊时间,一个小时左右,费用500美元。因为我们没有保险,自己付现金,可以打六折,最后付款300美元。
放疗不掉头发
做完穿刺活检后,Dr. Chou的助手打电话通知我们,活检结果确认是骨髓瘤,不需要做手术。
压在心头几个月的大石头终于搬开。不用手术、不会痛苦、没有可怕的后遗症,还能想象比这个更好的结果吗?
第一次放疗,进去不到十五分钟就出来了,我大吃一惊,以为出啥意外了。医生说,已经做完了。其实每次真正照射的时间不过两三分钟。
20天里,经常会有医生来见你,问你:“感觉好吗?有任何不舒服的地方吗?”老公的回答一概是“很好”。
事实上,除了到第十次左右,他觉得喉咙有点痒,脖子上一块皮肤黑了点以外,没啥感觉。一度我甚至怀疑,真的每天去躺几分钟,颈椎肿瘤就能治好吗?
很快就到了8月底,20次放疗结束,费用约是五万美元。我们又一次回到了UCSF,又一次回到了Dr.Chou的诊室。好吧,一切从他开始,到他结束。美国是主诊医生负责制,第一个接诊医生负全责,由他来判定治疗效果。
Dr.Chou翻出两张片子,一张是刚刚做的,一张是三个月前在中国做的,他指着相应的位置示意我们:“肿瘤明显萎缩,说明放疗效果非常好,这个过程还会持续,直到肿瘤细胞完全失去活性。”
关照完这些,Dr.Chou不仅给中国医生写了一封详细介绍病症和治疗情况的信,还列了一张表,告知我们每三个月、每半年、每两年、每五年要做的各项检查,简洁明了。
信的最后,他留了邮箱和电话,表示:“有任何问题,随时可以找我。我也会继续跟踪病人的情况进展。”
整个美国看病历时三个月,没有住过一天院,没有挂过一瓶水,甚至药也只吃了几粒,几乎没有感受过任何痛苦。花费是七万多美元,约合人民币45万元。
选择更多
两年过去了,我们在中国回到了正常的生活轨道。按照医生嘱咐,按部就班地在浙一医院定期检查,目前一切都好,老公也完全恢复正常。
美国看病的经历是我和老公人生中宝贵的经历,回想起来,常常觉得恍惚。曾经准备接受生死考验,曾经准备经历未来长久的苦痛,在美国之旅中,一点痛苦挣扎都没有就解决了。这是我当时每天祈祷,都不敢去要求的结果。
当然,我也不知道,如果当初留在中国继续看下去,等待我们的是什么。我只是想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陷入绝境时可能还有其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