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化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包括网络、通信、遥测、数据库等技术的综合。信息化已成为水资源配置和管理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即通过先进的水量水质测报技术,能够及时掌握水资源动态信息,结合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利用有关的方法、模型,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水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水利;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350-01
1 信息技术在水务信息化的作用
1.1、信息采集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水务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使得采集手段多样化。通过自动监测站点可及时获取水资源量、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及可利用水量的实时信息;建立重点用水户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整个地区用水量的变化。建设了雨情、水情、水环境、地下水、工情、水土流失、墒情七类信息采集系统,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地区的水务基础信息监测采集网络,为全面掌握全市水资源状况提供了基础支撑。
1.2、水资源评价方面。现代化信息手段为同步和连续观测不同水文要素提供了技术手段,使人们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水、地下水情的动态信息;利用3S技术能够全面掌握大区域内水资源量的动态布局,从而合理调整水资源开发布局。
1.3、来水预报方面。综合运用先进的雨水情遥测技术、3S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对水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建立模型进行中长期来水预报,针对供水及防洪提前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预案,为领导决策争取时间并提供有力的依据。
1.4、需水预测方面。信息化技术为进行科学的需水预测提供了有力的方法和工具。比如可以开展不同行业的需水预测方法和模型研究,如利用旱情监测技术测定农作物的需水时段及需水量,从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有效地避免浪费,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回归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区域需水预测模型,计算不同用水部门的需水量,为水资源配置提供合理的依据。
1.5、水资源配置方面。在及时掌握区域水资源与水需求的动态信息基础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和优化模型,分析研究不同条件下的配置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合理的配置方案建议,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6、供水调度方面。信息化技术为实现地表水库群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合调度提供了有力工具。通过建立城市供水调度监控系统,对各个自来水厂进行管理,并对远程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控,实现管道压力、水流量的数据传送及阀门开关的自动控制,及时发现远端故障点,提高供水系统的服务水平。
2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现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考虑以下几个部分:①网络通信系统;②数据采集系统;③综合数据库系统;④专家决策系统。
2.1.网络通信系统。网络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应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
2.2.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信息采集网络的建设选用无线扩频、数字超短波等通信方式,建立区域性信息传输专用通信链路,配置相关的VHF数传电台、RCU遥测控制终端、SCADA应用软件和水情、工情遥测传感器,由此构成一个基本的实时信息采集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网络的建设拟采用4C技术即:控制Control、通訊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图形显示CRT,集影像、语音于一体,借助于有线无线传输媒体,实现对水情、工情状态实时图形动态显示。
2.3.综合数据库系统。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数据是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大量应用的基础,专家决策系统也基于数据库系统。通过建立公共数据库与专用数据库组成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2.4.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建设需要完成相关的专用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预报分析水情、工情动态趋势,制定相应的优化管理和调度方案,满足建设、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网上办公、资源共享的需要,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建设现代智能型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
3 CAD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绘图应用
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工程的绘图管理。传统的手工绘图操作起来是非常不方便的,工作人员手里必须经常拿着好几只不同粗细的笔、直尺、三角尺等等操作工作在手中不停的更换,有时候出现一点问题修改起来是非常困难、麻烦的,甚至有时候必须重新开始,这样的操作不仅烦躁而且劳动量还是非常庞大的,就算是绘制出来的图面也是修修改改好几次,图面不整洁。而在CAD绘图中操作起来是非常方便的,只需要一直鼠标就可以做我们任何想做的事,CAD中甚至有统一标准的线型库、字体库,这样绘制出来的图面是非常整洁的。如果你绘制错了一步也是不必担心的,CAD软件中的UNDO功能可以帮你解决,你只要点击它返回到上一步就可以轻松解决。所以在CAD软件在进行水利工程的绘制工作是非常方便的,而且绘制出来的图面是非常整洁、清晰的。
4 数据库技术
水利工程管理的核心就是对庞大的数据进行管理。数据管理技术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人工管理阶段;二是文件系统管理阶段;三是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现在数据库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对象型数据库技术,它不仅吸收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设计方法中的核心部分,更吸收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学中的基本思想,这就使数据的分析、处理变得更加简洁、可靠。而且在我们以后对存储的数据库进行分类、编写、改正、查阅时只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就能快速、简便的查找出来,这样的水利管理工作也就变得非常高效。另外还可以建立数据库系统,这样不仅能够使大量的数据在存储、编辑、改正方面变得简便、可靠,还能够提供一个平台使里面的资源可以得到共享,使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更加有效的整合数据资源。
5 结语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综合数据库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并可以管理人员在建设管理中体现出更高的效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可以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防止庞大工程中信息堵塞的现象出现,并可以及时进行整合和资源配置,从而可以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高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实现管理决策的时效性以及科学性。所以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强.试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若干关键问题[J]节水灌溉,2006,(05).
[2] 李伟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2010,(05).
[3] 郭武山.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式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02).
[4] 李明新,乔吉仁,卜祥海,张红花.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05,(09).
[关键词]水利;现代信息技术;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TL3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9-0350-01
1 信息技术在水务信息化的作用
1.1、信息采集方面。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了水务信息的自动化采集,使得采集手段多样化。通过自动监测站点可及时获取水资源量、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及可利用水量的实时信息;建立重点用水户用水量自动监测系统,实时掌握整个地区用水量的变化。建设了雨情、水情、水环境、地下水、工情、水土流失、墒情七类信息采集系统,形成了一个覆盖全地区的水务基础信息监测采集网络,为全面掌握全市水资源状况提供了基础支撑。
1.2、水资源评价方面。现代化信息手段为同步和连续观测不同水文要素提供了技术手段,使人们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地表水、地下水情的动态信息;利用3S技术能够全面掌握大区域内水资源量的动态布局,从而合理调整水资源开发布局。
1.3、来水预报方面。综合运用先进的雨水情遥测技术、3S技术、通信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等对水情信息进行自动采集、传输、处理、存储和查询,建立模型进行中长期来水预报,针对供水及防洪提前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预案,为领导决策争取时间并提供有力的依据。
1.4、需水预测方面。信息化技术为进行科学的需水预测提供了有力的方法和工具。比如可以开展不同行业的需水预测方法和模型研究,如利用旱情监测技术测定农作物的需水时段及需水量,从而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有效地避免浪费,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利用回归分析、人工神经网络等方法建立区域需水预测模型,计算不同用水部门的需水量,为水资源配置提供合理的依据。
1.5、水资源配置方面。在及时掌握区域水资源与水需求的动态信息基础上,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发水资源配置模拟模型和优化模型,分析研究不同条件下的配置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合理的配置方案建议,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6、供水调度方面。信息化技术为实现地表水库群及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联合调度提供了有力工具。通过建立城市供水调度监控系统,对各个自来水厂进行管理,并对远程现场的运行设备进行监控,实现管道压力、水流量的数据传送及阀门开关的自动控制,及时发现远端故障点,提高供水系统的服务水平。
2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现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考虑以下几个部分:①网络通信系统;②数据采集系统;③综合数据库系统;④专家决策系统。
2.1.网络通信系统。网络通信传输链路的建设应采用有线、无线兼容,多链路迂回的基本原则,其骨干性传输链路拟选择技术先进成熟、性能稳定可靠的光纤、卫星或数字微波等通信方式,以确保通信畅通、传输可靠和安全运行。
2.2.数据采集系统,包括信息采集系统以及视频监控系统。信息采集网络的建设选用无线扩频、数字超短波等通信方式,建立区域性信息传输专用通信链路,配置相关的VHF数传电台、RCU遥测控制终端、SCADA应用软件和水情、工情遥测传感器,由此构成一个基本的实时信息采集网络。远程视频监控网络的建设拟采用4C技术即:控制Control、通訊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图形显示CRT,集影像、语音于一体,借助于有线无线传输媒体,实现对水情、工情状态实时图形动态显示。
2.3.综合数据库系统。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数据是提供服务的主体,是大量应用的基础,专家决策系统也基于数据库系统。通过建立公共数据库与专用数据库组成的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
2.4.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系统的建设需要完成相关的专用管理应用软件的研制开发,预报分析水情、工情动态趋势,制定相应的优化管理和调度方案,满足建设、施工和管理等单位网上办公、资源共享的需要,由此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工程建设现代智能型自动化管理控制系统。
3 CAD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绘图应用
水利工程管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就是对工程的绘图管理。传统的手工绘图操作起来是非常不方便的,工作人员手里必须经常拿着好几只不同粗细的笔、直尺、三角尺等等操作工作在手中不停的更换,有时候出现一点问题修改起来是非常困难、麻烦的,甚至有时候必须重新开始,这样的操作不仅烦躁而且劳动量还是非常庞大的,就算是绘制出来的图面也是修修改改好几次,图面不整洁。而在CAD绘图中操作起来是非常方便的,只需要一直鼠标就可以做我们任何想做的事,CAD中甚至有统一标准的线型库、字体库,这样绘制出来的图面是非常整洁的。如果你绘制错了一步也是不必担心的,CAD软件中的UNDO功能可以帮你解决,你只要点击它返回到上一步就可以轻松解决。所以在CAD软件在进行水利工程的绘制工作是非常方便的,而且绘制出来的图面是非常整洁、清晰的。
4 数据库技术
水利工程管理的核心就是对庞大的数据进行管理。数据管理技术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人工管理阶段;二是文件系统管理阶段;三是数据库系统管理阶段。现在数据库技术已经发展成为对象型数据库技术,它不仅吸收了面向对象数据库技术的设计方法中的核心部分,更吸收了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学中的基本思想,这就使数据的分析、处理变得更加简洁、可靠。而且在我们以后对存储的数据库进行分类、编写、改正、查阅时只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就能快速、简便的查找出来,这样的水利管理工作也就变得非常高效。另外还可以建立数据库系统,这样不仅能够使大量的数据在存储、编辑、改正方面变得简便、可靠,还能够提供一个平台使里面的资源可以得到共享,使水利工程的管理部门更加有效的整合数据资源。
5 结语
现代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应借助于现代的通信、计算机、遥测遥控、图文视讯等先进技术,建立专用的通信传输链路、高效的计算机网络、实时的信息采集网络、动态的远程监视监控网络、综合数据库和实用的专家决策支持系统,配置和研制开发相关的应用软件系统,实现水情、工情信息的实时监测、水工建筑物的远程监视监控、水利工程的优化调度、工程建设管理办公自动化和工程管理视讯异地会商等综合业务的现代化、信息化、自动化管理。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对各种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可以帮助工程管理人员做出及时、正确的决策,并可以管理人员在建设管理中体现出更高的效率。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一方面可以实现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防止庞大工程中信息堵塞的现象出现,并可以及时进行整合和资源配置,从而可以实现工程建设管理的高效性;另一方面还可以帮助实现管理决策的时效性以及科学性。所以相关管理人员一定要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有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 张强.试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若干关键问题[J]节水灌溉,2006,(05).
[2] 李伟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法[J]科技信息,2010,(05).
[3] 郭武山.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构建方式探讨[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6,(02).
[4] 李明新,乔吉仁,卜祥海,张红花.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水利工程建设监理中的应用[J]山东水利,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