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出错的问题时常困扰着广大师生,本人就这一现象做了详细分析总结,结合本人教学经验对此进行研究,发现小学生计算错误大致是知识上,技能上和心理上的原因,并详细寻找了相应解决办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51-01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问题时常困扰着老师和家长:学生的计算始终要出错。半期结束后,我分析了学校好几个班的学生试卷后发现:孩子们的计算丢分相当严重。是孩子们不会吗?我用原题让他们重新做,而且把做错的后果说的相当严重:错一个要罚做十个。结果好多班上只有一两个孩子有错,其他的孩子都能全对。我把这一现象告诉了学校的数学老师,他们都说:就是这样。您说他不会做吧,当你说严肃些学生又能做全对;您说会做吧,当你稍微一松,他又能做得相当糟糕。好多老师都表示:这是一个怪现状,一直困擾着老师、学生还有家长。
小学生计算错误大致是知识上,技能上和心理上的原因,防止和纠正错误也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
一、理解运算法则,正确应用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就是用文字表述的运算规律(或方法),如:笔算加法要注意的三条,笔算减法要注意的三条,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事项……这些事进行运算时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和方法。所以,能否掌握运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是学生准确、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的关键。而要掌握运算法则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先理解运算法则。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住;只有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而“记牢”的东西却不一定理解。例如:整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有的学生能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并能按照法则进行一些计算。但是他们不懂得运算法则的本子意义,更不懂得为什么在运算中必须要遵守这一条运算法则。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为什么个位乘以第一个因数所得结果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乘以第一个因数所得结果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为什么在做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如果被除数左边的第一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左边的两位?商就要写在被除数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位上……这些问题,应该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或加以解释,并能够举例说明。这样才算真正理解了运算法则,在以后的运算中就能灵活运用。
二、重视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决定着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前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升学生的练习兴趣,可以变换口算的形式,如:试算、听算、开火车、组织竞赛、比正确率、比运算的灵活性、比运算的合理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口算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四则运算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上课时一味的干巴巴的讲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的讲授也就没有效果。相反如果想办法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有规律的几个数相加的简便运算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讲德国数学家高斯解决1+2+3+4+……+100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展开对“10+15+20+25+……50”和“10+15+20+25……+55”等题目的讨论。这时学生审题会比以前更加认真,对数学的特点分析更为仔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规律、法则,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越学越有兴趣。
四、加强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算技能的基本途径,但是练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活动。在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认真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中要善于抓住学生运算中出现的典型问题,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促使学生改正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学生容易混淆小数和整数的运算;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时,学生容易把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读成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抓住这种典型错误,设置练习,及时评讲学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要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算法
要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能口算就不笔算,能简算的就不用一般方法算。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怎样简便怎样算”。比如:计算99×85=?如果学生不分析数的特点一味的去笔算就会又费时又费力还容易错;若养成了灵活选用算法的习惯,计算本题就可以很快的口算出来。即99×85=(100-1)×85=100×85-1×85=8500-85=8415。对于算的“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养成爱动脑,多动脑,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良好习惯。
六、采取正确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
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要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纠正。
1.帮助学生自己找出发生错误的原因,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简单地打“×”就了事,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典型的错误,老师可以做出标识,以便提醒学生检查计算过程,找出错误原因。班上普遍的错误,老师应在班上进行评讲分析,跟学生一起寻找错误原因,提醒学生做类似的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教给检查作业的方法,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认真按步骤检查。
3.注意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很多错误是因为不良习惯造成的,老师应该在纠正学生不良习惯上下功夫。如:记作业、做作业要注意力集中专心做一件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能知难而退;克服马虎、粗心、不认真的毛病;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同时,老师也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某些错误看成是正常的事,把功夫用在帮助学生分析出错原因上,不能过分的指责、批评。
只要我们不懈努力,讲究方法,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推动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251-01
在数学教学中,有一个问题时常困扰着老师和家长:学生的计算始终要出错。半期结束后,我分析了学校好几个班的学生试卷后发现:孩子们的计算丢分相当严重。是孩子们不会吗?我用原题让他们重新做,而且把做错的后果说的相当严重:错一个要罚做十个。结果好多班上只有一两个孩子有错,其他的孩子都能全对。我把这一现象告诉了学校的数学老师,他们都说:就是这样。您说他不会做吧,当你说严肃些学生又能做全对;您说会做吧,当你稍微一松,他又能做得相当糟糕。好多老师都表示:这是一个怪现状,一直困擾着老师、学生还有家长。
小学生计算错误大致是知识上,技能上和心理上的原因,防止和纠正错误也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
一、理解运算法则,正确应用运算法则
运算法则就是用文字表述的运算规律(或方法),如:笔算加法要注意的三条,笔算减法要注意的三条,小数加减法要注意的事项……这些事进行运算时必须要遵守的规则和方法。所以,能否掌握运算法则并能灵活运用是学生准确、迅速、灵活地进行计算,形成熟练的运算技能的关键。而要掌握运算法则不能靠死记硬背,要先理解运算法则。只有理解了,才能记得住;只有理解了,才能灵活运用。而“记牢”的东西却不一定理解。例如:整数乘法、除法的计算法则,有的学生能一字不漏的背下来,并能按照法则进行一些计算。但是他们不懂得运算法则的本子意义,更不懂得为什么在运算中必须要遵守这一条运算法则。所以,在教学中,可以进一步要求学生回答:为什么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用0乘这一步可以省略?为什么个位乘以第一个因数所得结果的末位要和个位对齐,十位乘以第一个因数所得结果的末位要和十位对齐?为什么在做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时,如果被除数左边的第一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左边的两位?商就要写在被除数从左往右数的第二位上……这些问题,应该让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或加以解释,并能够举例说明。这样才算真正理解了运算法则,在以后的运算中就能灵活运用。
二、重视口算训练,提高计算速度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的熟练程度决定着笔算的速度和准确性。因此,在每一节课的教学前利用5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口算练习,是十分必要的。为了提升学生的练习兴趣,可以变换口算的形式,如:试算、听算、开火车、组织竞赛、比正确率、比运算的灵活性、比运算的合理性……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地进行口算练习,提高口算能力,进而达到提高四则运算的目的。
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如果上课时一味的干巴巴的讲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我们的讲授也就没有效果。相反如果想办法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们就会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望去探索新知识。例如:在教学有规律的几个数相加的简便运算时,可以先给学生讲讲德国数学家高斯解决1+2+3+4+……+100的故事,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展开对“10+15+20+25+……50”和“10+15+20+25……+55”等题目的讨论。这时学生审题会比以前更加认真,对数学的特点分析更为仔细,并能灵活利用有关规律、法则,找到解决问题的规律,越学越有兴趣。
四、加强练习,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练习是培养学生运算技能的基本途径,但是练习不是机械的重复,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活动。在教学中需要精心设计练习题,认真指导学生进行练习。在练习中要善于抓住学生运算中出现的典型问题,通过有目的的练习,促使学生改正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时,学生容易混淆小数和整数的运算;在教学小数的读法时,学生容易把小数部分和整数部分读成一样……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抓住这种典型错误,设置练习,及时评讲学生并纠正学生的错误。
五、要鼓励学生灵活地运用算法
要计算得又对又快,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能口算就不笔算,能简算的就不用一般方法算。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怎样简便怎样算”。比如:计算99×85=?如果学生不分析数的特点一味的去笔算就会又费时又费力还容易错;若养成了灵活选用算法的习惯,计算本题就可以很快的口算出来。即99×85=(100-1)×85=100×85-1×85=8500-85=8415。对于算的“巧”的学生要及时表扬、鼓励,让学生养成爱动脑,多动脑,培养学生灵活选用计算方法的良好习惯。
六、采取正确的方法纠正学生的错误
针对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要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方法予以纠正。
1.帮助学生自己找出发生错误的原因,对待学生的错误,不能简单地打“×”就了事,要使学生明白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典型的错误,老师可以做出标识,以便提醒学生检查计算过程,找出错误原因。班上普遍的错误,老师应在班上进行评讲分析,跟学生一起寻找错误原因,提醒学生做类似的题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2.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教给检查作业的方法,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后认真按步骤检查。
3.注意培养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很多错误是因为不良习惯造成的,老师应该在纠正学生不良习惯上下功夫。如:记作业、做作业要注意力集中专心做一件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不能知难而退;克服马虎、粗心、不认真的毛病;要树立信心,相信自己能取得好成绩。同时,老师也要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既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又要把学生在学习中的某些错误看成是正常的事,把功夫用在帮助学生分析出错原因上,不能过分的指责、批评。
只要我们不懈努力,讲究方法,对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错误不抛弃、不放弃,就一定能推动学生计算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