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网络化的时代,引导着社会生产、思维、工作、学习方式乃生活方式的重大改变。这种变革,已在高校教育领域突出地显现出来。本文着重分析了网络化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着重探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网络化条件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对策。
关键词:网络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及应用,高校校园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的重要载体,网络文化正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高校不再是封闭式的,大学生也根本无法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数量巨大且来源广泛的信息凭借网络直接到达学生身边,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心理发展,也影响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面着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条件。
1.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大大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促进学生在一个很宽广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网络还为广大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交的同学提供了思想交流和人际交往的大舞台。这种“戴着面具”的交往方式使人们可以在宽松平等的社会环境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直抒苦闷之事、流露真情实感。
2.更新了自我教育的方式。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网络资源丰富,对于业已成年且具有自学能力的大学生而言,为其获取知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赋于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
二、网络化给大学生带来可能负面影响。
网络在为高校的教学、管理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全新的问题。网络化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学习及生活中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网络既是一个大型的信息库,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在网络中,多元化的文化信息生产缺乏道德价值的整合。学术、娱乐、经济信息、新闻动态以及各种各样的暴力、黄色、反动等信息混杂在一起。尤其是一些反党反国家的信息,非常有伪装性和迷惑性,例如,法轮功组织的成员,就利用互联网在上面刊登反动信息,还有些反政府、反国家的信息也利用聊天互动方式大肆进行传播,企图把一些年轻人拉下水.总之,大学生各种观念还不是很成熟,对一些事情有时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被“洞穴力量”所诱惑。被有人说它是“希望”和“陷进”并存。
2.传统教育主体的权威受到挑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单向性和可控性,教育者经过严格的筛选将有益的信息传输给大学生们。教育工作者具有知识和信息优势,他们处于制度权威和教育权威的地位,这种教育方式强化了教育主体的权威,而网络则打破了这种单向的传输模式,在网络平台上,信息的多向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较多选择,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加强。有时甚至出现教育者所接受的信息迟于或少于被教育者的现象。
3.学校网站建设亟等改进。目前各高校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普遍存在设计不够精细的问题,如位置不突出、内容比较简单、媒体形式较为单一、界面无吸引力等,这些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大学生对有关思想教育网站或网页的点击率及相关思想教育信息交流工具的利用率。管理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一是内容更新不及时,更新周期较长,内容滞后现象严重;二是对网站或栏目中的信息,特别是可以互动的信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另外,对于大学生们关心和咨询的问题,时常无人予以及时引导和回答。有的大学生甚至说“我们几乎从来就不上学校设立的一些‘说教’网站,即使偶尔“光顾”,也是为了看看校情通告。”
三、强化网络阵地意识,加强校园网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
1.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的品牌栏目。树立鲜明的历史文化传统或时代特征的主题,把网站(栏目)设计精细。信息更新要及时、全面,尽量使内容贴近学生,让学生将其视为自己的网上家园。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的服务功能,提高网络的吸引力。积极尝试网上德育和服务的综合配套,通过更有效、更快捷的网络服务, 增强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的认同。如建立勤工助学信息、学生生活和工作信息、毕业生就业信息、志愿者活动信息、心理咨询活动等栏目;利用 E--mail、BBS 等有效途径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开发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形象的栏目,寓教于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教育还可以将其他大众媒体信息移置到网络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教育引导作用。
2.打造过硬的网络管理队伍,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成立由负责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或学生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的队伍,专门负责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并对全院各级领导和教职工进行有关网络知识的培训,让所有教育者都有能力介入网络,从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多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民主讨论、学生参与的方法,多用学生的语言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正确利用好网络这一现代化信息手段,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重要组织保证。组织一批过硬的网络工作队伍,可以保障思政教育网络阵地的安全。通过技术手段,过滤、屏蔽掉网络上的有害信息,给大学生一个洁净的空间。同时保障网络正常良好的运转,给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 提供硬件平台。有了过硬的技术保障队伍就给校园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时时阻挡有害信息的入侵与破坏。在用技术手段防范有害信息的同時,更要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思想上为大学生筑起一道心灵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p.229
[2][美]迈克尔.德图估斯.周昌忠译,未来的社会----信息新世界的展望[J]北京.p. 337(指“人之本性的需要”)
杨姗姗(1980-)女,陕西兴平人,现任西安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长。
关键词:网络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挑战;对策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发展及应用,高校校园网络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的重要载体,网络文化正日益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高校不再是封闭式的,大学生也根本无法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数量巨大且来源广泛的信息凭借网络直接到达学生身边,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和心理发展,也影响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正面着巨大的挑战。
一、网络化给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便利条件。
1.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教育手段,大大丰富了教育内容,拓宽了教育途径。促进学生在一个很宽广的环境中学习和积累知识。网络还为广大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交的同学提供了思想交流和人际交往的大舞台。这种“戴着面具”的交往方式使人们可以在宽松平等的社会环境中淋漓尽致地展现自我、发挥个性,直抒苦闷之事、流露真情实感。
2.更新了自我教育的方式。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也是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网络资源丰富,对于业已成年且具有自学能力的大学生而言,为其获取知识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和方式。与传统的教育方式不同的是,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来完善自己的学习方式,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从而赋于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
二、网络化给大学生带来可能负面影响。
网络在为高校的教学、管理提供方便的同时,也为高校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全新的问题。网络化又是一把双刃剑。它在学习及生活中所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网络既是一个大型的信息库,也是一个信息垃圾场。在网络中,多元化的文化信息生产缺乏道德价值的整合。学术、娱乐、经济信息、新闻动态以及各种各样的暴力、黄色、反动等信息混杂在一起。尤其是一些反党反国家的信息,非常有伪装性和迷惑性,例如,法轮功组织的成员,就利用互联网在上面刊登反动信息,还有些反政府、反国家的信息也利用聊天互动方式大肆进行传播,企图把一些年轻人拉下水.总之,大学生各种观念还不是很成熟,对一些事情有时还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很容易被“洞穴力量”所诱惑。被有人说它是“希望”和“陷进”并存。
2.传统教育主体的权威受到挑战。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单向性和可控性,教育者经过严格的筛选将有益的信息传输给大学生们。教育工作者具有知识和信息优势,他们处于制度权威和教育权威的地位,这种教育方式强化了教育主体的权威,而网络则打破了这种单向的传输模式,在网络平台上,信息的多向性为大学生提供了较多选择,学生的自主学习得到加强。有时甚至出现教育者所接受的信息迟于或少于被教育者的现象。
3.学校网站建设亟等改进。目前各高校的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普遍存在设计不够精细的问题,如位置不突出、内容比较简单、媒体形式较为单一、界面无吸引力等,这些问题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大学生对有关思想教育网站或网页的点击率及相关思想教育信息交流工具的利用率。管理不够到位。主要表现为:一是内容更新不及时,更新周期较长,内容滞后现象严重;二是对网站或栏目中的信息,特别是可以互动的信息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另外,对于大学生们关心和咨询的问题,时常无人予以及时引导和回答。有的大学生甚至说“我们几乎从来就不上学校设立的一些‘说教’网站,即使偶尔“光顾”,也是为了看看校情通告。”
三、强化网络阵地意识,加强校园网建设,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网络化。
1.开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红色网站)的品牌栏目。树立鲜明的历史文化传统或时代特征的主题,把网站(栏目)设计精细。信息更新要及时、全面,尽量使内容贴近学生,让学生将其视为自己的网上家园。另一方面,要加强网络的服务功能,提高网络的吸引力。积极尝试网上德育和服务的综合配套,通过更有效、更快捷的网络服务, 增强学生对其中所包含的德育内容的认同。如建立勤工助学信息、学生生活和工作信息、毕业生就业信息、志愿者活动信息、心理咨询活动等栏目;利用 E--mail、BBS 等有效途径实现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 开发设计思想政治教育软件,融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使抽象的理论转换成形象的栏目,寓教于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络教育还可以将其他大众媒体信息移置到网络上,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教育引导作用。
2.打造过硬的网络管理队伍,加强网络信息的管理。成立由负责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或学生工作的领导任组长的队伍,专门负责校园网络的建设和管理,并对全院各级领导和教职工进行有关网络知识的培训,让所有教育者都有能力介入网络,从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入手,多联系学生身边的事例,多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民主讨论、学生参与的方法,多用学生的语言引导和支持大学生正确利用好网络这一现代化信息手段,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重要组织保证。组织一批过硬的网络工作队伍,可以保障思政教育网络阵地的安全。通过技术手段,过滤、屏蔽掉网络上的有害信息,给大学生一个洁净的空间。同时保障网络正常良好的运转,给思政教育的顺利开展 提供硬件平台。有了过硬的技术保障队伍就给校园网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火墙。时时阻挡有害信息的入侵与破坏。在用技术手段防范有害信息的同時,更要加强大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在思想上为大学生筑起一道心灵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1]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J].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0.p.229
[2][美]迈克尔.德图估斯.周昌忠译,未来的社会----信息新世界的展望[J]北京.p. 337(指“人之本性的需要”)
杨姗姗(1980-)女,陕西兴平人,现任西安文理学院党委宣传部宣传教育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