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小RNA-520b靶向调节肝脏磷酸果糖激酶抑制胰腺癌细胞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来源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jinwei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小RNA(miR)-520b靶向调节肝脏磷酸果糖激酶(PFKL)在胰腺癌细胞侵袭及凋亡中的机制。

方法

将细胞分为空白组、阴性对照组、miR-520b阳性组、miR-520b抑制组和siRNA-PFKL组,每组重复3次。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miR-520b和PFKL基因相对表达量;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PFKL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分子蛋白分子水平;细胞体外侵袭实验(Transwell)和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细胞侵袭和凋亡能力。

结果

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发现,在野生型PFKL中,miR-520b阳性组(0.25±0.04)的荧光素酶活性较阴性对照组(0.92±0.09)显著降低(P<0.05),而在突变型PFKL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PFKL:1.72±0.13,N-钙黏蛋白(N-cadherin):1.36±0.10,E-钙黏蛋白(E-cadherin):1.27±0.09、β-连环蛋白(β-catenin):0.36±0.04、Snail:1.35±0.12、侵袭:(23.27±3.18)个/HF、凋亡:(9.89±0.72)%]和阴性对照组[PFKL:1.61±0.12,N-cadherin:1.40±0.11,E-cadherin:1.26±0.08、β-catenin:0.38±0.05、Snail:1.30±0.10、侵袭:(21.92±3.65)个/HF、凋亡:(10.67±0.69)%]比较,miR-520b阳性组[PFKL:0.12±0.01,N-cadherin:0.30±0.03,E-cadherin:2.42±0.21、β-catenin:0.19±0.02、Snail:0.40±0.07、侵袭:(12.13±1.39)个/HF、凋亡:(25.83±2.15)%]和siRNA-PFKL组[PFKL:0.11±0.01,N-cadherin:0.25±0.02,E-cadherin:2.53±0.24、β-catenin:0.26±0.05、Snail:0.22±0.04、侵袭:(13.91±1.10)个/HF、凋亡:(23.91±1.99)%]E-cadherin蛋白和CFPAC-1细胞凋亡水平显著增高,PFKL、N-cadherin、β-catenin、Snail蛋白和细胞侵袭水平显著减低(P<0.05);miR-520b抑制组[PFKL:3.47±0.25,N-cadherin:3.39±0.20,E-cadherin:0.49±0.03、β-catenin:2.11±0.15、Snail:2.05±0.22、侵袭:(43.22±7.85)个/HF、凋亡:(2.41±0.18)%]E-cadherin蛋白和CFPAC-1细胞凋亡水平显著降低,PFKL、N-cadherin、β-catenin、Snail蛋白和细胞侵袭水平显著增高(P<0.05)。

结论

miR-520b可抑制胰腺癌细胞的侵袭并促进其凋亡,其机制与调控靶基因PFKL密切相关。

其他文献
目的构建携带大鼠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基因的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脂肪干细胞(ADSCs)来获得治疗的种子细胞。方法从已构建好的含BDNF的质粒克隆模板pEGFP-C-BDNF中,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提取目的基因BDNF,将该基因克隆到慢病毒载体表达质粒GV287(含Flag基因)中,得到重组的UBI-BDNF,通过PCR、酶切、测序和分析比对验证BDNF基因后,将UBI-B
目的探讨过表达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心脏移植小鼠心肌保护机制。方法30只BALB/c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小鼠经尾静脉注射心肌特异性表达的SIRT1-Flag腺相关病毒,对照组小鼠经尾静脉对照腺相关病毒。在表达4周后,分别以两组小鼠心脏作为供体,C57BL/6作为受体,采用Cuff血管吻合术进行异位心脏移植。观察术后移植心脏的成活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析两组受
炎症小体是固有免疫的重要内容,通过识别病原体,细胞应激,损伤信号活化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诱导炎症因子的释放以及细胞焦亡。大量研究证实,炎症小体广泛参与肝脏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并已成为重要的药物研发靶点。本文讨论了近期炎症小体在肝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和凋亡相关因子配体(FasL)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78例HCC组织及癌旁组织,同时取18例肝脏正常组织作为对照。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标本中Ki-67和FasL表达;结合临床资料分析Ki-67、FasL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SP免疫
目的探讨Yes相关蛋白(YAP)与转录共激活因子(TAZ)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108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YAP与TAZ的表达。应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及相应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YA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1.3%,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10,P<0.05)。Ⅰ、Ⅱ期(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在C57B6N小鼠中利用快速心房起搏联合卡巴胆碱技术建立房颤/房扑模型。方法选取14周龄C57B6N雄性小鼠62只,体重(25±3) g,连接肢体导联记录体表心电图,经颈静脉插入八电极导管到右心记录心内心电图,各随机选择20只小鼠作为假手术组和两次单纯心房起搏组,余22只小鼠行心房猝发(Burst)刺激起搏作为单纯心房起搏组,联合诱导组小鼠经球后静脉注射卡巴胆碱(50 ng/g)后重复上述心房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在体外与同种异体肋软骨细胞共培养的微坏境中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可行性。方法分离、培养BMSCs和肋软骨细胞,取第二代BMSCs和肋软骨细胞2∶1混合为实验组,终质量浓度为3×108/L;另取相同浓度的单纯肋软骨细胞为对照组,1×108/L浓度的单纯肋软骨细胞为低浓度组,体外培养3个月,观察细胞形态变化,2周时取混合细胞进行组织学鉴定;1、2、3个月后取标本,行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