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我能搏击蓝天,那是您给了我腾飞的翅膀;假如我是击浪的勇士,那是您给了我弄潮的力量;假如我是不灭的火炬,那是您给了我青春的火种!
“范同学,领读英语课文!”周老师指了指英语课代表说。同学们跟随课代表大声朗读起来。“砰!砰!砰!”周老师用力拍了几下桌子,“声音太乱了,重读!”同学们只好又从头读了起来。“不行,声音太小了!”周老师摇了摇头再次纠正道。同学们大声整齐地又一次开始读,声音仿佛铿锵的乐曲,抑扬顿挫,在教室里回荡,周老师这才欣慰地点了点头。
您是物理组的组长,今天只是代理一天的班主任,却真真切切地在为我们的英语学习操心,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
“你,来我办公室一趟!”班主任老师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指着我说。我的心一惊,难道老师回看监控了吗?不会看到我在数学课上吃东西吧!天哪,要是看到我抄同桌的作業可就惨了……从教室到办公室,短短十几米的距离,我却感觉无比漫长。到了办公室门口,我轻轻敲了几下门,故作镇定地挪进办公室。老师正在翻看手机,我偷偷地瞟了一眼,老师竟真的在查看监控,看来,我的“罪行”瞒不住了。“老师。我。”我鼓足勇气决定向老师坦白,可我刚开口,老师就挥挥手制止了我。“来,你过来看看。你写字时坐姿不正确,而且头很低,这样对颈椎和眼睛都不好,你回去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老师指着监控,和蔼地对我说。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羞愧地低下了头。
其他任课老师的课堂,您还在不断地回看班级监控,纠正我们的坏习惯,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
完成李主任交代的摘苹果任务后,我顺手拿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放进了兜里。我悄悄地走进教室,不料,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向我投来。“咦,她是小偷吗?看,她偷了苹果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每一句话都像锋利的刀子般向我刺来。“这怎么能算偷呢?人家帮忙摘了一节课苹果,拿一个作为奖励不可以吗?”语文老师走了进来,拍了拍桌子高声解释道,班上瞬间鸦雀无声。这时,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羞愧地低下了头。那天,我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写入日记,当我再次拿到日记时,上面已经写满了批语:“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孩子,你是看到别人这样做自己才这样做了,但是做人最重要的是讲诚信,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引以为戒的……”看着老师遒劲有力的笔体,我的眼前模糊了。
明明是我偷的苹果,您不但替我解了围,还为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渴望的目光;您不是演奏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了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记忆中有一种甜,它来自于家乡种有种甜,它来自于家种乡(辽宁宽甸县第二初级中学芳草文学社)
作者感言
如果有人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告诉他:我们的老师。也许你会说上课、批改作业、负责考试就是老师一天的全部生活,有什么可写的?那么我会告诉你,老师不仅是我们的师长,更是我们的朋友,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就会发现,其实每一天或者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就需要做一个有心人。藤野先生备受鲁迅尊重并不仅仅因为藤野先生过硬的专业知识,而是鲁迅先生真心感受到了一名医学老师对他全方位的关怀。其实我们的老师也是有这样的“越界”关怀的,如一位代班班主任的跨学科指导,如班主任查看同学们在其他课上的学情,如老师在我们窘迫时的仗义执言……这些素材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留心,用双眼去发现我们身边的真善美。
同窗评说
范昱莎同学的作文一向写得很好。她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材于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人和事,这些普通的人物和简单的小事在她的笔下都能成为最佳的写作素材,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范昱莎的这篇《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看似随机选取了三位老师很平常的教学故事,却真诚地表现了我们可敬的老师们对每一名同学的认真负责、循循善诱和真诚关怀。另外,她的语言生动幽默,从标题上看似乎是对老师的埋怨,其实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心疼和内心的感动,读来让人既想笑又想流泪。
老师评说
范昱莎同学的《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运用逆向思维,巧妙地在“埋怨”中赞美了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怀,读来既真实又令人感动。
作文选取了三位老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来赞美老师。首先是作为一位临时代班班主任的物理老师,在英语晨读时不断地“苛刻”要求同学们重新朗读英语课文,这样的“越界”行为恰恰证明了老师的认真负责。
然后写了班主任空闲时间巡查其他课上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一系列的误会与情节的反转,让“我”在化险为夷的同时也被老师的循循善诱所感动,最终羞愧地低下了头。
最后写了语文老师的仗义执言,化解了“我”的窘迫处境。老师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日记批语巧妙地为“我”指明了人生方向。
作文写作手法丰富。比如描写物理老师苛刻要求同学们时状语的运用,突出了老师的严厉负责;“我”面对班主任传唤时的大量心理描写,突出了“我”犯错的心虚;偷苹果被议论后的比喻句突出了“我”当时的窘迫,丰富而又生动的语言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焦贤波)
“范同学,领读英语课文!”周老师指了指英语课代表说。同学们跟随课代表大声朗读起来。“砰!砰!砰!”周老师用力拍了几下桌子,“声音太乱了,重读!”同学们只好又从头读了起来。“不行,声音太小了!”周老师摇了摇头再次纠正道。同学们大声整齐地又一次开始读,声音仿佛铿锵的乐曲,抑扬顿挫,在教室里回荡,周老师这才欣慰地点了点头。
您是物理组的组长,今天只是代理一天的班主任,却真真切切地在为我们的英语学习操心,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
“你,来我办公室一趟!”班主任老师一手拿着手机一手指着我说。我的心一惊,难道老师回看监控了吗?不会看到我在数学课上吃东西吧!天哪,要是看到我抄同桌的作業可就惨了……从教室到办公室,短短十几米的距离,我却感觉无比漫长。到了办公室门口,我轻轻敲了几下门,故作镇定地挪进办公室。老师正在翻看手机,我偷偷地瞟了一眼,老师竟真的在查看监控,看来,我的“罪行”瞒不住了。“老师。我。”我鼓足勇气决定向老师坦白,可我刚开口,老师就挥挥手制止了我。“来,你过来看看。你写字时坐姿不正确,而且头很低,这样对颈椎和眼睛都不好,你回去后一定要改掉这个坏习惯。”老师指着监控,和蔼地对我说。我的眼眶不由得湿润了,羞愧地低下了头。
其他任课老师的课堂,您还在不断地回看班级监控,纠正我们的坏习惯,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
完成李主任交代的摘苹果任务后,我顺手拿了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放进了兜里。我悄悄地走进教室,不料,同学们的目光齐刷刷地向我投来。“咦,她是小偷吗?看,她偷了苹果呢……”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每一句话都像锋利的刀子般向我刺来。“这怎么能算偷呢?人家帮忙摘了一节课苹果,拿一个作为奖励不可以吗?”语文老师走了进来,拍了拍桌子高声解释道,班上瞬间鸦雀无声。这时,我感到脸上火辣辣的,羞愧地低下了头。那天,我将自己的所作所为写入日记,当我再次拿到日记时,上面已经写满了批语:“我知道你不是这样的孩子,你是看到别人这样做自己才这样做了,但是做人最重要的是讲诚信,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引以为戒的……”看着老师遒劲有力的笔体,我的眼前模糊了。
明明是我偷的苹果,您不但替我解了围,还为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
您不是演员,却吸引着我们渴望的目光;您不是演奏家,却让知识的清泉叮咚作响;您不是雕塑家,却塑造了一批批青年人的灵魂……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记忆中有一种甜,它来自于家乡种有种甜,它来自于家种乡(辽宁宽甸县第二初级中学芳草文学社)
作者感言
如果有人问我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告诉他:我们的老师。也许你会说上课、批改作业、负责考试就是老师一天的全部生活,有什么可写的?那么我会告诉你,老师不仅是我们的师长,更是我们的朋友,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会老师对我们的关爱,就会发现,其实每一天或者每一节课的师生互动都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要想写好一篇作文,就需要做一个有心人。藤野先生备受鲁迅尊重并不仅仅因为藤野先生过硬的专业知识,而是鲁迅先生真心感受到了一名医学老师对他全方位的关怀。其实我们的老师也是有这样的“越界”关怀的,如一位代班班主任的跨学科指导,如班主任查看同学们在其他课上的学情,如老师在我们窘迫时的仗义执言……这些素材其实每天都发生在我们身边。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处处留心,用双眼去发现我们身边的真善美。
同窗评说
范昱莎同学的作文一向写得很好。她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取材于我们身边司空见惯的人和事,这些普通的人物和简单的小事在她的笔下都能成为最佳的写作素材,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范昱莎的这篇《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看似随机选取了三位老师很平常的教学故事,却真诚地表现了我们可敬的老师们对每一名同学的认真负责、循循善诱和真诚关怀。另外,她的语言生动幽默,从标题上看似乎是对老师的埋怨,其实表达的是对老师的心疼和内心的感动,读来让人既想笑又想流泪。
老师评说
范昱莎同学的《老师,让我怎么说您呢?》运用逆向思维,巧妙地在“埋怨”中赞美了老师对学生的真诚关怀,读来既真实又令人感动。
作文选取了三位老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来赞美老师。首先是作为一位临时代班班主任的物理老师,在英语晨读时不断地“苛刻”要求同学们重新朗读英语课文,这样的“越界”行为恰恰证明了老师的认真负责。
然后写了班主任空闲时间巡查其他课上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一系列的误会与情节的反转,让“我”在化险为夷的同时也被老师的循循善诱所感动,最终羞愧地低下了头。
最后写了语文老师的仗义执言,化解了“我”的窘迫处境。老师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用日记批语巧妙地为“我”指明了人生方向。
作文写作手法丰富。比如描写物理老师苛刻要求同学们时状语的运用,突出了老师的严厉负责;“我”面对班主任传唤时的大量心理描写,突出了“我”犯错的心虚;偷苹果被议论后的比喻句突出了“我”当时的窘迫,丰富而又生动的语言给读者身临其境之感。
(焦贤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