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散落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往往会成为海外华人心灵中的重镇。去国已久的中国人,常常会不约而同地到唐人街买东西、吃馆子,外国人每逢礼拜天上教堂,中国人则上唐人街。唐人街是老华侨的温床、新华侨的聚会所,也是外国人眼里的小中国。也许我们应该把唐人街的英文原名直译过来,干脆称它为“中国城(Chinatown)”更恰当一点。它是一个治疗思乡病的地方,也是多数华人实现异乡生活的起点。
线描唐人街
透过唐人街,我们能够追寻到华人在海外开拓与奋争的足迹,更可感受多元文化共处的艰难。这里是一个舞台,充满戏剧性与矛盾冲突,开场悲壮恢宏,剧情起伏跌宕,但结局是喜是悲,仍然等待世人来共同书写。
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内外的延续与断裂,探索华裔文化与华人文化身份的源流,可以看到唐人街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全球华人社会,是华裔文化与华人身份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长久以来,华人认同的既不是中国文化,也不是所在国家的主流文化,而是一个“第三度空间”。就美国而言,这也是美国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第三度空间的形成既有人们经常提到的中美文化及种族、性别、阶级等范畴的影响,也有社群与抵御等因素的作用。其他国家的唐人街也是一样,它们将深刻影响中国融入世界的方式,因为近百年来,唐人街已经奠定了华人与非华人共处的基调。
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673年,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日本,唐时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谓之‘大唐街’,今且长十里矣。”
1872年,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有:“金山为各国贸易总汇之区,中国广东人来此贸易者,不下数万。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国人呼之为‘唐人街’。建立会馆六处。”1887年,王咏霓在《归国日记》中也使用了“唐人街”:“金山为太平洋贸易总汇之区,华人来此者六七万人,租屋设肆,洋人呼为唐人街。六会馆之名曰三邑,曰阳和。”王咏霓的这句话与志刚的差不多。
1930年蔡运辰 《旅俄日记》:“饭后再赴旅馆,新章五时亦至,候余甚久,公事毕,同游中国城。城在莫斯科中心,女墙高底,完全华式,华人名之曰中国城。”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唐人街”还是要比“中国城”常用。
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各具特色,然而,梳理推敲其形成的历史也有显著的共性。华人初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因此他们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起初,他们开设方便华工的小茶馆、小饭铺,接着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渐形成了华工生活区。后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经常光顾这里,他们称这里为“中国镇”,爱上了这里的中国饭菜。
“唐人街”成了繁华街道,街上除了饮食业外,刺绣、中国古玩等也都在当地享有盛名。进而,唐人街办起了华人子弟学校,从事中文教育。还有各种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成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特殊街区。每逢春节,这里都要耍龙灯、舞狮子,爆竹声中除旧岁,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种种风俗。
总而言之,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时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在唐人街多数会看到很多华人餐馆,而餐馆和洗衣铺皆为早期华侨主要的营商行业。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于移民城市的旧区,环境较为挤迫,治安和种族问题亦是某一些华埠要面对的问题。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华人被视为异类,而唐人街就是贫民窟的代名词,给人以脏、乱、差的印象,街道布局凌乱,垃圾遍地、冲突不断,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住在里面的人功德意识、法律观念、参政意愿淡薄,穷困潦倒、地位低微,对当地社会防范心理和敌意较重,也是藏匿非法移民和罪犯的所在。主流社会的白人对唐人街极少涉足。近年来,随着华人的富裕、中国的壮大,华侨在外国的地位渐渐提高,唐人街开始呈现繁荣和文明的新态势,整体环境逐渐改善,特别是新生代华人越来越认同和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大家对唐人街的成见与误解慢慢地在消除。
新一代的华人移民会选择移民城市的其他地区居住,一些唐人街亦出现华人人口迁离﹑老化的现象。现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经成了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无论商业还是娱乐,以及各种文化设施,都是体现东方华夏色彩的,并没有华人聚居地的本意了。唐人街成了旅游业的新宠。数量庞大,消费能力超强的大陆游客也为唐人街带来了无数商机,为唐人街带来了新的繁荣。
近10年来,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将更多的新移民送到海外,他们在进入海外生活的过程中,大多得到了唐人街的帮助,老华人及当地土生华人既给了他们温暖,也给了他们信念,唐人街多多少少消解了新移民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恐惧和失落。世界各地的“中国城”是海外华人心灵上的“避难所”,大部分的中国人到中国城来别无他求,只求一“醉”,在酒足饭饱、剧终人散之后,又要打起精神,在异国的社会中“混”下去。这一种逃避式的朝圣心情,是身在远方的同胞和置身事外的当地人很难了解的。大城市里有中国城,没有中国城的小地方,则以中国餐馆代之,如果没有中国餐馆,则往往是在几家中国人家里轮流聚会。海外的华人,就靠了美国社会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孤岛”来延续他们的文化生命。
夜色中的唐人街一片安宁,你是否听到那些来自异国的喘息?
世界主要唐人街
泰国,曼谷
菲律宾,马尼拉
越南,胡志明市
马来西亚,槟城
马来西亚,吉隆坡
新加坡
日本,横滨
日本,神户
日本,长崎
韩国,首尔
韩国,仁川
澳大利亚,墨尔本
澳大利亚,悉尼
美国,纽约
美国,旧金山
美国,洛杉矶
美国,波士顿
美国,芝加哥
美国,费城
美国,波特兰
美国,西雅图
美国,华盛顿
加拿大,多伦多
加拿大,温哥华
加拿大,列治文
加拿大,蒙特利尔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旧金山唐人街:中国的味道
旧金山的唐人街大概是所有唐人街最有故事也最为典型的一个。1846年,美国战船钵士茂号在现在旧金山唐人街花园角的地方登陆,并升起第一面美国国旗。当时,旧金山还称为耶巴布纳。6个月后,旧金山市政府正式成立,耶巴布纳改名为三藩市。但在成立市政府之前,华人已在唐人街繁衍生息。
最早第一代华人到美国创业谋生的是广东人。1807年,广东籍商人到达美国,将中国的丝绸、陶瓷、海味、烟草等产品销往美国。在200年之前,中国人有这个想法真是了不起,这标志着华人迈向美洲大陆的第一步,旧金山的发展和辉煌与华人息息相关。开埠以来,唐人街一直是海外华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地,唐人街规模不断在壮大,为今天华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旧金山的唐人街以Grant Avenue和California Street交叉处为中心形成,这里大约有8万余名华侨居住。这里通行汉语和汉字,甚至还有中文的电视和报纸,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宛然一个小中国。
唐人街长宽约1公里,有16条街口。唐人街的入口在布什大街上格兰特街的南端,大门是一座中国式牌楼,绿瓦盖顶,几条生动的龙很有中国的味道。牌楼门框上方有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穿过牌楼,就进入唐人街了。门内门外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别具一格的中英文招牌,横挂在都板街上标示不同活动的中英文横幅,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的指示牌全部是由中英文标注。这里的人都会讲汉语,特别是广东话,粤语是这里的主要语言。
旧金山唐人街是全世界最有特色的唐人街。由都板街的“天下为公”牌楼进入唐人街,看到的是一块世外桃源。众多的礼品店、古董店、中药店﹑中医馆﹑参茸店﹑土特产店﹑中餐馆﹑西餐馆﹑工艺店﹑戏院﹑文化中心、百货店、教堂、剧院、书店、中文学校等等,展现着华夏古老和现代的文明。要说与本地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与都板街相隔一个街口的市德顿街,街上尽是杂货店、鱼店、肉店、鸡鸭店﹑菜店、银行、金铺、餐馆、熟食店,众多的报纸档龟缩在人行道边沿,向为谋生而奔忙的华人铺开一席之地。
士德顿街卖中国菜的商铺密密麻麻,多种多样的海鲜活鱼供人选购,烧腊店铺橱窗挂满了刚刚出炉的烧鸭﹑烧鸡﹑烧猪和叉烧,香喷喷,十分吸引人。许多卖蔬菜的店家把货物搬到门外的人行道上卖,据说只有中国人一直沿袭了旧中国的习惯,生怕别人不知道,十分传统的街市味。唐人街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保持传统中华文化,街上长年彩旗招展,各样商品百花齐放。这样的人文生态,怎能不让人惊叹。
唐人街由华人开的会馆、堂所也特别多,有超过200个堂所、同乡会、协会、耆英服务中心、华人服务社等等集中在唐人街周围,是华人联谊交流、了解家乡、支援家乡的信息中心。每年中国遇到水灾、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华人都集中在唐人街筹款。《爱的奉献》、《我的中国心》等歌曲响遍唐人街,激励华人将一笔笔善款捐回祖国。每年1月到8月,特别是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是堂所走马灯式的春宴和庆典,唐人街长年都有喜庆气氛⋯⋯
唐人街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国庆节、中秋节⋯⋯唐人街就摆街会,此时就更加热闹,舞龙、舞狮、粤曲表演、游戏抽奖等等应有尽有,数十万人涌向唐人街。从空中俯瞰唐人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一条刚刚苏醒的东方巨龙,极为壮观!
天后古庙、旧金山好运饼干工厂、Portsmouth广场等都是唐人街的好去处。Portsmouth广场始建于1839年。原来以耶尔巴布埃纳镇的公共集会场开始,现在变为华人集合场所,早晨可见练习太极拳的人们,夜晚可见玩扑克牌打麻将的人们。从此朝北走一段距离,就可到达百老汇大街,这便是旧金山最佳夜生活地区。唐人街的中国文化中心常年举办华裔美国人的各种展览。华人历史会社讲述唐人街的历史和华人在美国的艰难岁月,各种文献记载也证明了华人社区对旧金山历史的贡献。
海外中国人的历史总是以悲情为地基,以磨难为梁柱,打造出安身立命的生根地,其间的辛苦和付出,你在唐人街看得到、听得到,也吃得到。19世纪末,中国移民像“卖猪仔”似的被运来加州修筑太平洋铁路和淘金,对当地的经济建设贡献厥伟,但他们却与意裔移民、黑人、穷白人、水手一块儿被当时的政府视为“次等公民”,并规定他们居住在特定区域内以免“污染”其他地方。他们只好在以都板街(Grant Ave.)为中心的小范围内活动,后来这里又迁入了新的移民,发展至今,便成了现在的“唐人街”,也是亚洲之外最大的华人社区。
满地的鞭炮纸屑,杂乱无章的各式招牌,唐人街被批为“脏乱差”之所在,正是外人眼里正宗的中国味道。
海外中国人的历史总是以悲情为地基,以磨难为梁柱,打造出安身立命的生根地,其间的辛苦和付出,你在唐人街看得到、听得到,也吃得到。
唐人街的牌楼:跨越时空的门
中国牌楼随着唐人街的兴盛而在海外闻名遐迩,成为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一道门,门外是异域主流文化,门内是华人世界,它将两种文化隔开,而同时也留下了一条通道,在某种意义上呈现了华人与当地文化欲拒还迎的一种矛盾心理。它们站在唐人街的入口,也站在华人的心头,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象征。目前海外等级最高、跨度最大的牌楼是美国华盛顿唐人街的“友谊牌楼”。
友谊牌楼坐落于华盛顿唐人街的中心,第七街和H街交叉口处,为两柱七楼一字型的木石结构,高14.3米,宽22.8米,总重128吨。顶上覆盖着7000块黄色琉璃瓦,表面用1000两黄金彩绘270条金龙,牌楼正中嵌着一块两米多长的汉白玉,上书“中国城”三个字。整个建筑自成风格,十分豪华壮观。华盛顿的唐人街形成于1851年。此后,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移居到这个华盛顿市的心脏地带。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与华盛顿市结为姐妹城市,作为文化交流项目之一,双方决定共同设计、联合投资唐人街兴建一座“友谊牌楼”。牌楼于1986年落成,是中美两国友谊的标志。
旧金山唐人街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唐人街,历史最悠久。凡来这里旅游的人都必定来“天下为公”牌楼看看并拍照留念。该牌楼建于1970年,一建成就成为旧金山华埠的标志性建筑。 横跨都板街和布斯特街的高大牌楼,耸立在游人如织的唐人街口——绿瓦盖顶,雕梁画栋,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4个大字熠熠生辉。穿过牌楼,就可以进入唐人街了,里面到处都是中国式建筑:八角楼、琉璃瓦、印着中国汉字的硕大牌匾⋯⋯
波士顿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这儿是早期华人移民聚居地之一。波士顿也有唐人街,里面华人开的商店鳞次栉比,街头的华人摩肩接踵。而最显眼的是竖立在街头的跨街牌楼,红柱金瓦,盘龙飞凤,气势非常雄伟。在这座中华传统风格建筑的楣头正反两边,又画龙点睛地雕刻了8个金字:一边是“天下为公”,一边是“礼义廉耻”,8个醒目的大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理想和传统美德。
费城唐人街跟洛杉矶或旧金山比小得多,不过边上的中国牌楼还是吸引了许多游人的目光。该牌楼是费城与天津友好姐妹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费城的重要地标和观光景点。上世纪80年代,天津的工匠们来到费城,以天津市文庙前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牌楼为蓝本,在唐人街第十街和拱门街交界的地方搭起了一座“友谊牌楼”。牌楼高40尺,重80吨,由费城华埠发展委员会发起及策划,由天津市及费城市政府分别提供工程人员和建设费用。建成后一直是当地华人聚集的重要地点,20多年来华人一直在牌楼前举行各种各样的大型活动。
2008年2月9日,西雅图唐人街南金街和南第五大道路口,45英尺长的拱形“中华门” 正式揭幕,结束了该地区长期没有标志性牌楼的缺憾。“中华门”以自古推崇的吉祥色“红、黄、蓝、绿”为主色调;其顶部有一火球状装饰物,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而在内部则以祥龙为主要装饰图案,龙代表神圣、尊贵、威武,更意喻华人是“龙的传人”。整个“中华门”用了5300多块瓦,3800多块瓦筒,1000多磅钢钉,装饰陶瓷板全长500英尺计300多块,可谓工程浩大。
当地行政长官希姆斯曾在牌楼的奠基典礼上表示:“牌楼是华裔社区一个永恒的文化遗产,象征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牌楼将成为西雅图华埠的标志性建筑,成为通向华裔社区的门户。”当地华侨华人希望新牌楼既要展现华裔的团结、自尊及归属感,同时也能促进旅游观光,增加唐人街的美观、活力及文化魅力。
位于伦敦西区的唐人街,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漫步唐人街,仿佛置身于香港或广州的小巷。道路两旁的花柱街灯和瓦檐画亭极富中国民族风格,主街上那3座著名的作为伦敦华埠最重要标志的大红牌楼,更提醒着每一个人,这儿是中国人的伦敦乐园。
3个牌楼分别建于1985年和1987年,它们的设计和建造由伦敦西敏市市议会负责,并参考华埠街坊及香港政府驻英办事处所提供的意见而建成。牌楼高10多米,红柱绿瓦配金边,显得美丽而有气势。大红牌楼上正面分别写着3副黑底金字对联,一副是:“伦肆遥临英帝苑,敦谊克绍汉天威”,另外两副对联内容相同:“华堂肯构陶公业,埠物康民敏寺钟”,所有对联的字头合起来就是横额:“伦敦华埠”。对联精巧地描述了华埠的位置以及埠内商业活动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牌楼的里面分别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象征了中国人对国家、对旅居地的诚挚心愿。唐人街内林林总总的餐馆和店铺大概有200来家,招牌上主写是汉字,辅写为英文。
说起现在的伦敦唐人街牌楼,可谓有喜有忧。忧的是,当地一家大地产商决定重新开发唐人街东部地区,牌楼等地可能受工程影响被迫搬迁或拆掉。喜的是,英国伦敦市唐人街将新建牌楼,设计方案已经初步敲定。此次伦敦唐人街牌楼的设计有两种方案,一种是过街牌楼,一种是庭院式牌楼,采用的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牌楼的最高形式——斗拱下五踩、中七踩、高九踩的方案,上部为木结构,下部为混凝土结构,不过具体采用哪种方案,将根据实地尺寸和西敏市政府有关规定来定夺。新牌楼将矗立在闹市中心华都街的路口,比邻伦敦最繁华地区之一的里斯特广场,设计风格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
曼彻斯特的牌楼更有特色,更有气势。牌楼高11.5米,木料取自大兴安岭红松,石墩是北京房山的青白石,整个建筑十分精美。牌楼为两柱三楼式,黄色琉璃瓦盖顶,坊壁雕飞舞盘龙,正面匾额上写着中英文的“曼彻斯特中国城”。五行学认为土为黄色居中代表国家,火能生土,所以柱子都用红色,以示兴旺发达之意。牌楼的边上有一处较大的街心公园,街道也很宽阔,两边是食品超市、旅行社、律师楼、中医诊所等,满目的中文标识使人感觉回到了故乡。每到周末,这里的超市、中药店和餐馆异常热闹,中国春节的舞狮表演是曼彻斯特每年一度的盛大节目。
利物浦唐人街位于利物浦大教堂的旁边,看起来有一种爽朗的感觉,跟伦敦和曼彻斯特唐人街的印象大不相同。负责设计伦敦新牌楼的郑晓阳也曾经负责设计过利物浦华埠的中式牌楼。他表示,高15米的牌楼是目前英国乃至全欧洲最大的。
利物浦的中式牌楼是由利物浦的姐妹城市上海市设计和建造的,它标志着欧洲最早的利物浦华人小区新的开始,也成为利物浦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建筑。而最重要的是,由英国伙伴公司拨款建立的中式牌楼,是利物浦市对华人小区的一个认可,认可华人对当地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此之前,许多利物浦发展计划都没有将华人小区和唐人街列入议事日程,华人常被认为是封闭式的,能自我生存的群体。而牌楼,某种意义上成了当地华人开放和融入的标志。
作为最具文化特质的建筑形式,牌楼在异乡守望着华人的荣辱与兴衰,在人们内心投射下传统文化的意象,只要牌楼还在,文化的血脉渊源就不会断。
作为最具文化特质的建筑形式,牌楼在异乡守望着华人的荣辱与兴衰,在人们内心投射下传统文化的意象,只要牌楼还在,文化的血脉渊源就不会断。
封杀唐人街:非主流声音
关于唐人街,发展、建设与文化融合无疑是最主流的声音。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华人为当地的稳定和繁荣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受到正面的评价和认可。每到华人的重大节日,当地政要都会光临唐人街与华人互动,每当选举来临,竞选者也必到唐人街来拉选票。华人也在自求多福之外开始从政治生活、宗教信仰、社会责任等方面与当地社会更加深刻地融合。这是华人之福,也是当地主流社会之福。
但在这些主旋律中,也偶有不和谐的音符,让人遗憾也带给人思考。近日,罗马尼亚中国城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位于布加勒斯特东北郊的“中国城”,主要由“红龙”和“尼罗”两个相邻的新旧市场组成,是罗马尼亚乃至中东欧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国服装百货等商品批发市场。2009年11月16日,市场管理方尼罗集团单方面决定对进入红龙和尼罗两个市场的除货车以外的机动车开征每天10列伊(约3.5美元)的停车费,引起在市场上数千中国、越南等国家商人的强烈抗议。
17日中午11时,200多名红龙市场开店的华商自发组织来到市场入口岗亭处,欲与管理人员就车辆“入场费”问题进行交涉,但双方未达成共识,现场一度混乱,在场警察与华商发生肢体冲突,两名华人受伤。当天下午,市场管理方借口华商的冲动行为,勒令管理人员对红龙和尼罗市场同时实行停电、停水等措施,并于当晚19时,撤出两大市场所有卫生、保安人员。至此,罗马尼亚华商集中经营的红龙、尼罗两大市场管理陷于瘫痪,6000多家店铺及大量仓库、财物安全面临极大危机。
24日早上7时,罗马尼亚海关总署、首都经济卫队等派出大量警力对尼罗市场进行封锁,警方声称尼罗市场存在偷漏税及假冒商品、卫生等问题,要对市场进行查封调查,并当场封闭100多家包括华商在内的店铺。至27日,罗马尼亚警方已对尼罗市场300多家店铺进行强制“查封”,经营商户生意大受影响,各种流言在市场上迅速传播,尼罗市场一片混乱。
事件发生后,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积极介入,使事态暂时平息。但好景不长,12月2日,布加勒斯特税务总局经济警察再度进入尼罗市场查封店铺,并与市场华商发生冲突,警察向商人们施放催泪弹,数名华人被打伤。尼罗市场当地警察和宪兵实行的暴力“执法”,给中国商户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中国驻罗使馆有关人员及市场维权委员会成员等迅速赶到现场进行调解。罗马尼亚警察向华商施放催泪瓦斯。激愤之下的尼罗市场华商及各国商人举着联合签名的横幅,强烈抗议罗马尼亚警察对尼罗市场商户的粗暴封店行为。
其实停车场收费只是导火索。近年来,尼罗公司在基本完成新市场红龙的开发后把眼光瞄向了尼罗市场,不断逼迫已经取得店铺永久使用权的华商搬迁,试图推倒旧店建新市场,但对华商在拆迁费方面的诉求却不予积极回应,尼罗市场最近几年因此一直纠纷不断。在尼罗市场经营的一些华商担心,管理方这次遭遇挫折后还会变换花样继续折腾。
在东欧国家经济转型期间,华商将廉价的中国商品销售到那些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今天,这些国家从政府层面开始调整和纠正过去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想重新规划经济。但他们比较生硬的做法对华商造成了很大冲击。另外,由于经济危机,这些国家出现排挤外国人的现象,华商也在其中。
罗马尼亚的做法可以看做是对俄罗斯的效法。2009年早些时候,俄罗斯以打击灰色清关为名,关闭了其最大的Cherkizovsky市场。这个市场的从业者以中国商人为主。6月29日,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市场因违反环境卫生规定而突遭俄罗斯有关当局关闭。有150多名中国商人被扣押,价值20多亿美元的货物被扣。“一只蚂蚁”市场的命运牵动着3万在俄华商的命运。7月7日,数十人在俄华商和越南籍商人联合举行抗议活动遭逮捕,这些华商随后被驱逐出俄罗斯。
这个曾繁荣一时的市场,在法律名义上已不复存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而爆发的“卢布危机”,再加上严厉的政府管制,各地市场的商品供应极为紧张,由此也产生了大量走私的黑市。此时,俄罗斯国内有权有势的官商勾结瞄准了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中国产品。于是,一个由俄罗斯官僚、俄罗斯国内商人结合的红顶官商联盟,再加上低廉产品竞争优势的中国商人,组成了俄罗斯众多的“灰色清关”市场。而这些市场中,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大市场是其中最典型的。
正因为此,尽管这些中国的出口商品因其低廉的价格能极大地改善当时俄罗斯日益恶化的民众生活水平,这样的商场因此受到当地广大居民的青睐,生意一直不错,但实际上对于这些中国商人来说,必须为了这些官商暂时的联盟付出沉重的成本和风险代价。而这些隐含的政治风险成本是俄罗斯政界、媒体以及国人不容易观察到的。
国内媒体在讨论这件事情时,把矛盾单方面地归结为海外经商的华商素质低下。一些权威人士也表示,“包括民间贸易在内的中俄贸易已到关键转型期,在俄罗斯的华商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经营活动也必须更加符合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反倒是俄罗斯国内的一些媒体评论不做评论。据一些俄罗斯媒体报道,这次关闭切尔基佐夫华商市场,与大佬捷尔曼·伊斯梅洛夫在土耳其投资15亿大兴土木修建“马尔丹宫殿”很有关系,同时也和莫斯科上层的政治矛盾直接相关联。很显然,在如此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投资,难免会加入很多不确定的成本因素。
很显然,这种意在弦外的市场整顿,不仅严重恶化了华商与其他投资者在俄罗斯的经营环境,也破坏了当地莫斯科人以及周边国家人民生活的一种低廉市场基础。也许将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其实早在2008年2月,俄罗斯政府就已经放出风来。俄罗斯移民官员说,俄国政府绝不允许中国以及其他外国移民在俄罗斯建立类似唐人街那样的移民社区。中国移民给俄罗斯带来问题,这包括中国人以旅游身份为掩护把俄罗斯当作跳板非法偷渡到西欧国家。
但他也强调,同那些来俄罗斯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居民相比,中国人比这些独联体国家的居民更难进入俄罗斯,也更难融入俄国社会。这无疑是在夸大中国移民的威胁。在俄罗斯国内排外情绪严重的情况下,俄国移民部门的主管官员最近两年来已经不止一次地警告不允许在俄罗斯出现中国城,这种言论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中国问题专家科吉马认为:“有关中国扩张和中国威胁的这些言论时常被夸大。既然被夸大,这说明有些人可能需要这样做,或者说是为了完成某些特定任务。”在对待中国移民问题上,俄罗斯应该改变心态。他说:“这样下去,我们将无法同中国竞争。其实我们应该完善和改革自己,但取而代之的却是我们把矛头对准中国移民,聪明人都清楚,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尽管在两个世界之间自成一隅,但唐人街从来都不是世外桃源。高举着字牌的唐人街也有话说。
在东欧国家经济转型期间,华商将廉价的中国商品销售到那些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今天,这些国家从政府层面开始调整和纠正过去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想重新规划经济。但他们比较生硬的做法对华商造成了很大冲击。
唐人街内外的文化认同
一条唐人街或者一座中国城就是一部移民史,他们的样子生动地呈现海外华人生活的状态,透过这些表象,进入唐人街的历史和华人的精神生活,会发现那里是一个更加丰满的世界。
在美国谈“中国文化”,比较困难,也很复杂。“中国城”里的中国文化,如果仔细分析起来,非但与大陆地区的中国文化有不同之处,而且更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脱了节,虽然不少古老的习俗仍存,然而也只有老一辈的华侨才能体会到这些习俗的真正意义。年轻一代的华侨眼中的唐人街和留学生眼中的唐人街,在意义上就有显著的不同。年轻一代的华侨在唐人街长大,所以对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久而生厌,极思反抗,他们最初都很想挣脱“中国城”的桎梏而打入美国社会,他们计划于飞黄腾达、娶妻生子之后,在美国大城市的郊区买幢房子,和大多数美国中上阶级的人一样,安度其郊区安逸生活。
然而,由于美国国内各少数民族运动的风起云涌,不少土生土长的美籍华人,在心灵上突然感到一种“认同”的危机,他们觉得不论自己如何美化,在美国白人的眼里,他们毕竟还是黄面孔的华人,但是在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眼里,他们又不禁太过美化了,言谈举止,与美国人无异,只不过虚有其华人之“表”而已。身处在这两种“歧视”的狭缝之中,不少年轻的ABC就主动向唐人街认同,因为唐人街既非中国也非美国,而是美国社会中的“中国城”,正适合他们少数民族运动分子的心理。大学里的ABC,更成群结队到各大城的唐人街去义务服务,他们访问年老的华侨,拍摄唐人街的纪录片,组织义诊中心,为老华侨看病,并出版刊物,为唐人街也更为他们自己说话。
他们这一腔热诚,表现了不少年轻人的朝气和干劲,也反映出不少心理上的烦恼和不安。他们虽然口口声声地说要为唐人街献身,但是这种课余的献身工作也多少带给他们一点自我情绪上的满足,也许,他们这种“认同”上的“利己”需要,远超过他们真正“利他”的服务精神。正如19世纪末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深入民间”运动一样,美国华侨青年的“唐人街”运动,并未引起“中国城”里老一辈华人的激烈反应。在老华侨的眼中,这种深入唐人街的运动,是对于他们既成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威胁,他们宁愿在美国人面前唱“唐人戏”,而不愿受同是黄种人的干涉。
老华侨对于ABC 青年的行动尚能谅解,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年轻人本是唐人街的后裔,然而如有留学生参加这种运动,却会引起老华侨的极大反感,因为他们总觉得这些留学生高高在上,处处以发扬中华文化自居,而向他们发号施令。老华侨愿意把唐人街作为留学生的“避难所”,却不愿让留学生和土生华侨把唐人街变成文化或种族运动的大本营。
“唐人街”里的中国文化,本来是一种早已变形的移植文化,老华侨的乡土观念似乎重于国家民族的热情。然而,情绪激昂的留学生和ABC青年却偏偏不满于老华侨的这种安身立命的态度,一部分青年要华侨认同祖国文化,另一部分青年却又要华侨掀起少数民族运动反对美国社会,交相夹攻之下,老华侨反而不胜其扰。这是唐人街里的“代沟”现象。
华人运动的另一个对象是美国社会,在这一方面,成效最大的不是留学生,而是土生华侨青年。近几年来,他们搜集了不少资料,也出版了不少书籍,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华移民的惨痛历史,他们历数19世纪华侨在美国西部筑路时所遭受的虐待、美国移民法的不公和美国各公司行号对黄种人的歧视等等详情。这一股“控诉”的激流,在美国社会上已产生了若干积极的反应,不少大学纷纷成立“美籍亚洲人”或“美籍华人”研究中心,报纸和电视广播界也纷纷起用美籍华人。此外,电视影集“功夫”的流行,也可以说是受了华人运动的影响。
土生华侨中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文化工作上干得非常有声有色,他们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远非留学生可以望其项背。这几年来,土生华侨文化显然已经抬头,并且日益茁壮。这一种新文化,在本质上既非中国文化,亦非美国文化,它的语言是英语,它的社会渊源是唐人街,它的发言人是土生华侨,它的对象是美国社会。许多留学生对之不屑一顾,认为它不是中国文化,但是却也不免忽略了这一种新文化所藏有的丰富内涵和动力。
唐人街走出来的剧作家Frank Chin在美国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怪人,留了一头长发,在头后盘了一个辫子,讲话的时候喜欢把辫子一挥,然后滔滔不绝。他在接受一位留学生的采访时说过:“什么中国文化?你们这些留学生满脑子就是中国文化,其实在美国社会哪里有中国文化?我是在唐人街出生长大的,我不会说国语,我的母语是英文,我的国籍是美国,我的文化背景就是这又脏又乱、为白人所耻笑的唐人街!我现在要以唐人街为荣,把唐人街的真相用戏剧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不像‘新闻周刊’中的那位华人记者,他根本是‘白化’了,他哪里能代表唐人街?我现在刚写好一个剧本,正在排演,就是在讽刺他,也讽刺白人!”
这一席话让听者目瞪口呆,作为一个黄面孔的华人,难道你对于中国的文化毫无向往吗?“什么向往?这都是废话!”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根本不懂中国文化,也没有时间搞中国文化,更没有什么兴致。请问你,在美国社会谈中国文化又有什么用?”
事隔数年以后,他的剧本在纽约上演,得到不少好评,这些作品,几乎完全以唐人街为背景,但是剧中的人物却是个个有血有泪,他们把在白人误解和歧视下的满腔愤怒,像山洪暴发一样,倾泻无遗。他和《纽约时报》的Frank Ching不同,二人观点也各异,而且还在一本纽约唐人街的杂志上打过笔仗。剧作家Frank Chin认为这位名记者Frank Ching早已与白人妥协,成了当权派,而后者则认为前者除了愤怒以外,仍然无济于事。且不论二人孰是孰非,这位美国剧坛上的“愤怒的年轻人”,却给人们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Frank Chin虽然代表土生华侨文化的一个极端,然而他已在美国艺坛争得一席之地,他的成就,早已凌驾在“花鼓歌”黎锦扬之上。黎锦扬笔下的唐人街,是美国电影中的布景,“花鼓歌”中的人物是白人脑海里的浪漫意象,黎锦扬为了讨好美国人、做美国人的生意,遂不惜助长美国人的偏见。Frank Chin虽然矫枉过正,但是华人宁愿接受他的唐人街,即使生他的气,也比看黎锦扬的电影痛快得多。也许,在美国的社会中产生这种愤怒的作品是理所当然的, Frank Chin的戏剧,使人想起美国黑人作家LeRoi Jones的作品,二人的基调同是愤怒和热情。近年来美国的黑人运动,已使白人几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对于黑人的印象大为改观,黑人已不再是木讷无知、惟命是听的奴隶,而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土生华侨的文化运动,虽不见得能改变唐人街老华侨的心理,但至少也会使美国白人对美国社会中的“中国城”另眼相看:美国的华人,也不仅是餐馆或洗衣店中的人物而已,他们除了勤俭朴实、默默地以笑脸迎人之外,也有无尽的辛酸和血泪。
作为土生华侨文学中的中心意象,唐人街的意义似乎更大了。走笔至此,不能不提一部曾获奥斯卡奖的名片:波兰斯基的《唐人街》。这部电影的故事与唐人街全然无关,然而却以唐人街为片名,似乎颇有寓意。我认为这部影片的主题是人性的败落,片中人物的罪恶是洗不清的,所以波兰斯基在片中屡用清水和浊水来表现。《唐人街》片中的灌溉之水,却权操在老奸巨猾的约翰·休士敦之手,休士敦和自己的亲生女儿费唐娜薇通奸,因而引出一连串冤孽。
当故事发展到费唐娜薇的豪华住宅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宅中的仆人都是华人,似乎女主人对华人颇有偏爱,直到片终的高潮──在洛杉矶唐人街的一场枪杀──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片中的华仆就是罪恶的代表人物,女主角体尝罪恶,所以特别亲近华人,最后所有的罪恶人物都齐集在唐人街,如此看来,“唐人街”岂不成了罪恶的渊薮?
波兰斯基一向偏重人性中的罪恶一面,据说他特别修改了片中的结局,使万恶之首的约翰.休士敦扬长而去,这显然是他的悲观哲学的表现。我不反对波兰斯基的悲观,但却不禁为他心目中的“唐人街”摇首兴叹!“唐人街”一直是西方人眼中的罪恶之地,这一个观念,原非波兰斯基的创见,而是渊源已久,Sax Rohmer笔下的“傅满洲”小说和电影,不是已经把唐人街视为罪恶世界吗?也难怪身历其境的Frank Chin要愤怒了!
看完《唐人街》的华人发现自己对于美国的“中国城”的感情更深了,外国人越把它视为罪恶之源,我们越想把它作为心目中的圣地。
内有年轻ABC一代的设法挣脱,外有热情高涨的留学生极力煽动,在“内忧外患”的前后夹击下,唐人街文化却像钉了钉一样站住了脚跟:是的,我来自唐人街!
线描唐人街
透过唐人街,我们能够追寻到华人在海外开拓与奋争的足迹,更可感受多元文化共处的艰难。这里是一个舞台,充满戏剧性与矛盾冲突,开场悲壮恢宏,剧情起伏跌宕,但结局是喜是悲,仍然等待世人来共同书写。
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唐人街内外的延续与断裂,探索华裔文化与华人文化身份的源流,可以看到唐人街多年来一直影响着全球华人社会,是华裔文化与华人身份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长久以来,华人认同的既不是中国文化,也不是所在国家的主流文化,而是一个“第三度空间”。就美国而言,这也是美国多元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个第三度空间的形成既有人们经常提到的中美文化及种族、性别、阶级等范畴的影响,也有社群与抵御等因素的作用。其他国家的唐人街也是一样,它们将深刻影响中国融入世界的方式,因为近百年来,唐人街已经奠定了华人与非华人共处的基调。
唐人街最早叫“大唐街”。1673年,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日本,唐时始有人往彼,而居留者谓之‘大唐街’,今且长十里矣。”
1872年,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有:“金山为各国贸易总汇之区,中国广东人来此贸易者,不下数万。行店房宇,悉租自洋人。因而外国人呼之为‘唐人街’。建立会馆六处。”1887年,王咏霓在《归国日记》中也使用了“唐人街”:“金山为太平洋贸易总汇之区,华人来此者六七万人,租屋设肆,洋人呼为唐人街。六会馆之名曰三邑,曰阳和。”王咏霓的这句话与志刚的差不多。
1930年蔡运辰 《旅俄日记》:“饭后再赴旅馆,新章五时亦至,候余甚久,公事毕,同游中国城。城在莫斯科中心,女墙高底,完全华式,华人名之曰中国城。”但不管怎么说,现在“唐人街”还是要比“中国城”常用。
世界各地的唐人街各具特色,然而,梳理推敲其形成的历史也有显著的共性。华人初来异国,人生地疏,言语不通,因此他们便集中住在一起,团结互助,休戚与共。起初,他们开设方便华工的小茶馆、小饭铺,接着是豆腐坊、洗衣店等等,逐渐形成了华工生活区。后来,越来越多的当地人也经常光顾这里,他们称这里为“中国镇”,爱上了这里的中国饭菜。
“唐人街”成了繁华街道,街上除了饮食业外,刺绣、中国古玩等也都在当地享有盛名。进而,唐人街办起了华人子弟学校,从事中文教育。还有各种同乡会、俱乐部、影剧院等,成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特殊街区。每逢春节,这里都要耍龙灯、舞狮子,爆竹声中除旧岁,保留着中国传统的种种风俗。
总而言之,唐人街的形成是因为早期华人移居海外,成为当地的少数族群,在面对新环境时需要同舟共济,便群居在一个地带,故此多数唐人街是华侨历史的一种见证。在唐人街多数会看到很多华人餐馆,而餐馆和洗衣铺皆为早期华侨主要的营商行业。一些历史较悠久的唐人街,皆位于移民城市的旧区,环境较为挤迫,治安和种族问题亦是某一些华埠要面对的问题。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华人被视为异类,而唐人街就是贫民窟的代名词,给人以脏、乱、差的印象,街道布局凌乱,垃圾遍地、冲突不断,治安案件时有发生。住在里面的人功德意识、法律观念、参政意愿淡薄,穷困潦倒、地位低微,对当地社会防范心理和敌意较重,也是藏匿非法移民和罪犯的所在。主流社会的白人对唐人街极少涉足。近年来,随着华人的富裕、中国的壮大,华侨在外国的地位渐渐提高,唐人街开始呈现繁荣和文明的新态势,整体环境逐渐改善,特别是新生代华人越来越认同和融入当地主流文化,大家对唐人街的成见与误解慢慢地在消除。
新一代的华人移民会选择移民城市的其他地区居住,一些唐人街亦出现华人人口迁离﹑老化的现象。现在很多地方,唐人街已经成了中华文化区的代名词。无论商业还是娱乐,以及各种文化设施,都是体现东方华夏色彩的,并没有华人聚居地的本意了。唐人街成了旅游业的新宠。数量庞大,消费能力超强的大陆游客也为唐人街带来了无数商机,为唐人街带来了新的繁荣。
近10年来,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将更多的新移民送到海外,他们在进入海外生活的过程中,大多得到了唐人街的帮助,老华人及当地土生华人既给了他们温暖,也给了他们信念,唐人街多多少少消解了新移民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恐惧和失落。世界各地的“中国城”是海外华人心灵上的“避难所”,大部分的中国人到中国城来别无他求,只求一“醉”,在酒足饭饱、剧终人散之后,又要打起精神,在异国的社会中“混”下去。这一种逃避式的朝圣心情,是身在远方的同胞和置身事外的当地人很难了解的。大城市里有中国城,没有中国城的小地方,则以中国餐馆代之,如果没有中国餐馆,则往往是在几家中国人家里轮流聚会。海外的华人,就靠了美国社会中这些大大小小的“孤岛”来延续他们的文化生命。
夜色中的唐人街一片安宁,你是否听到那些来自异国的喘息?
世界主要唐人街
泰国,曼谷
菲律宾,马尼拉
越南,胡志明市
马来西亚,槟城
马来西亚,吉隆坡
新加坡
日本,横滨
日本,神户
日本,长崎
韩国,首尔
韩国,仁川
澳大利亚,墨尔本
澳大利亚,悉尼
美国,纽约
美国,旧金山
美国,洛杉矶
美国,波士顿
美国,芝加哥
美国,费城
美国,波特兰
美国,西雅图
美国,华盛顿
加拿大,多伦多
加拿大,温哥华
加拿大,列治文
加拿大,蒙特利尔
英国,伦敦
法国,巴黎
旧金山唐人街:中国的味道
旧金山的唐人街大概是所有唐人街最有故事也最为典型的一个。1846年,美国战船钵士茂号在现在旧金山唐人街花园角的地方登陆,并升起第一面美国国旗。当时,旧金山还称为耶巴布纳。6个月后,旧金山市政府正式成立,耶巴布纳改名为三藩市。但在成立市政府之前,华人已在唐人街繁衍生息。
最早第一代华人到美国创业谋生的是广东人。1807年,广东籍商人到达美国,将中国的丝绸、陶瓷、海味、烟草等产品销往美国。在200年之前,中国人有这个想法真是了不起,这标志着华人迈向美洲大陆的第一步,旧金山的发展和辉煌与华人息息相关。开埠以来,唐人街一直是海外华人生存与发展的根据地,唐人街规模不断在壮大,为今天华人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旧金山的唐人街以Grant Avenue和California Street交叉处为中心形成,这里大约有8万余名华侨居住。这里通行汉语和汉字,甚至还有中文的电视和报纸,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随处可见,宛然一个小中国。
唐人街长宽约1公里,有16条街口。唐人街的入口在布什大街上格兰特街的南端,大门是一座中国式牌楼,绿瓦盖顶,几条生动的龙很有中国的味道。牌楼门框上方有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穿过牌楼,就进入唐人街了。门内门外仿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别具一格的中英文招牌,横挂在都板街上标示不同活动的中英文横幅,令人目不暇接。这里的指示牌全部是由中英文标注。这里的人都会讲汉语,特别是广东话,粤语是这里的主要语言。
旧金山唐人街是全世界最有特色的唐人街。由都板街的“天下为公”牌楼进入唐人街,看到的是一块世外桃源。众多的礼品店、古董店、中药店﹑中医馆﹑参茸店﹑土特产店﹑中餐馆﹑西餐馆﹑工艺店﹑戏院﹑文化中心、百货店、教堂、剧院、书店、中文学校等等,展现着华夏古老和现代的文明。要说与本地居民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是与都板街相隔一个街口的市德顿街,街上尽是杂货店、鱼店、肉店、鸡鸭店﹑菜店、银行、金铺、餐馆、熟食店,众多的报纸档龟缩在人行道边沿,向为谋生而奔忙的华人铺开一席之地。
士德顿街卖中国菜的商铺密密麻麻,多种多样的海鲜活鱼供人选购,烧腊店铺橱窗挂满了刚刚出炉的烧鸭﹑烧鸡﹑烧猪和叉烧,香喷喷,十分吸引人。许多卖蔬菜的店家把货物搬到门外的人行道上卖,据说只有中国人一直沿袭了旧中国的习惯,生怕别人不知道,十分传统的街市味。唐人街有浓郁的中国特色,保持传统中华文化,街上长年彩旗招展,各样商品百花齐放。这样的人文生态,怎能不让人惊叹。
唐人街由华人开的会馆、堂所也特别多,有超过200个堂所、同乡会、协会、耆英服务中心、华人服务社等等集中在唐人街周围,是华人联谊交流、了解家乡、支援家乡的信息中心。每年中国遇到水灾、风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华人都集中在唐人街筹款。《爱的奉献》、《我的中国心》等歌曲响遍唐人街,激励华人将一笔笔善款捐回祖国。每年1月到8月,特别是星期六和星期天,都是堂所走马灯式的春宴和庆典,唐人街长年都有喜庆气氛⋯⋯
唐人街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国庆节、中秋节⋯⋯唐人街就摆街会,此时就更加热闹,舞龙、舞狮、粤曲表演、游戏抽奖等等应有尽有,数十万人涌向唐人街。从空中俯瞰唐人街熙熙攘攘的人群,就像一条刚刚苏醒的东方巨龙,极为壮观!
天后古庙、旧金山好运饼干工厂、Portsmouth广场等都是唐人街的好去处。Portsmouth广场始建于1839年。原来以耶尔巴布埃纳镇的公共集会场开始,现在变为华人集合场所,早晨可见练习太极拳的人们,夜晚可见玩扑克牌打麻将的人们。从此朝北走一段距离,就可到达百老汇大街,这便是旧金山最佳夜生活地区。唐人街的中国文化中心常年举办华裔美国人的各种展览。华人历史会社讲述唐人街的历史和华人在美国的艰难岁月,各种文献记载也证明了华人社区对旧金山历史的贡献。
海外中国人的历史总是以悲情为地基,以磨难为梁柱,打造出安身立命的生根地,其间的辛苦和付出,你在唐人街看得到、听得到,也吃得到。19世纪末,中国移民像“卖猪仔”似的被运来加州修筑太平洋铁路和淘金,对当地的经济建设贡献厥伟,但他们却与意裔移民、黑人、穷白人、水手一块儿被当时的政府视为“次等公民”,并规定他们居住在特定区域内以免“污染”其他地方。他们只好在以都板街(Grant Ave.)为中心的小范围内活动,后来这里又迁入了新的移民,发展至今,便成了现在的“唐人街”,也是亚洲之外最大的华人社区。
满地的鞭炮纸屑,杂乱无章的各式招牌,唐人街被批为“脏乱差”之所在,正是外人眼里正宗的中国味道。
海外中国人的历史总是以悲情为地基,以磨难为梁柱,打造出安身立命的生根地,其间的辛苦和付出,你在唐人街看得到、听得到,也吃得到。
唐人街的牌楼:跨越时空的门
中国牌楼随着唐人街的兴盛而在海外闻名遐迩,成为世界各地的唐人街的标志性建筑。它是一道门,门外是异域主流文化,门内是华人世界,它将两种文化隔开,而同时也留下了一条通道,在某种意义上呈现了华人与当地文化欲拒还迎的一种矛盾心理。它们站在唐人街的入口,也站在华人的心头,不仅仅是一种装饰更是一种象征。目前海外等级最高、跨度最大的牌楼是美国华盛顿唐人街的“友谊牌楼”。
友谊牌楼坐落于华盛顿唐人街的中心,第七街和H街交叉口处,为两柱七楼一字型的木石结构,高14.3米,宽22.8米,总重128吨。顶上覆盖着7000块黄色琉璃瓦,表面用1000两黄金彩绘270条金龙,牌楼正中嵌着一块两米多长的汉白玉,上书“中国城”三个字。整个建筑自成风格,十分豪华壮观。华盛顿的唐人街形成于1851年。此后,越来越多的华侨华人移居到这个华盛顿市的心脏地带。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与华盛顿市结为姐妹城市,作为文化交流项目之一,双方决定共同设计、联合投资唐人街兴建一座“友谊牌楼”。牌楼于1986年落成,是中美两国友谊的标志。
旧金山唐人街是美国规模最大的唐人街,历史最悠久。凡来这里旅游的人都必定来“天下为公”牌楼看看并拍照留念。该牌楼建于1970年,一建成就成为旧金山华埠的标志性建筑。 横跨都板街和布斯特街的高大牌楼,耸立在游人如织的唐人街口——绿瓦盖顶,雕梁画栋,孙中山先生“天下为公”4个大字熠熠生辉。穿过牌楼,就可以进入唐人街了,里面到处都是中国式建筑:八角楼、琉璃瓦、印着中国汉字的硕大牌匾⋯⋯
波士顿是马萨诸塞州的首府,这儿是早期华人移民聚居地之一。波士顿也有唐人街,里面华人开的商店鳞次栉比,街头的华人摩肩接踵。而最显眼的是竖立在街头的跨街牌楼,红柱金瓦,盘龙飞凤,气势非常雄伟。在这座中华传统风格建筑的楣头正反两边,又画龙点睛地雕刻了8个金字:一边是“天下为公”,一边是“礼义廉耻”,8个醒目的大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政治理想和传统美德。
费城唐人街跟洛杉矶或旧金山比小得多,不过边上的中国牌楼还是吸引了许多游人的目光。该牌楼是费城与天津友好姐妹城市的象征,同时也是费城的重要地标和观光景点。上世纪80年代,天津的工匠们来到费城,以天津市文庙前建于明万历年间的牌楼为蓝本,在唐人街第十街和拱门街交界的地方搭起了一座“友谊牌楼”。牌楼高40尺,重80吨,由费城华埠发展委员会发起及策划,由天津市及费城市政府分别提供工程人员和建设费用。建成后一直是当地华人聚集的重要地点,20多年来华人一直在牌楼前举行各种各样的大型活动。
2008年2月9日,西雅图唐人街南金街和南第五大道路口,45英尺长的拱形“中华门” 正式揭幕,结束了该地区长期没有标志性牌楼的缺憾。“中华门”以自古推崇的吉祥色“红、黄、蓝、绿”为主色调;其顶部有一火球状装饰物,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而在内部则以祥龙为主要装饰图案,龙代表神圣、尊贵、威武,更意喻华人是“龙的传人”。整个“中华门”用了5300多块瓦,3800多块瓦筒,1000多磅钢钉,装饰陶瓷板全长500英尺计300多块,可谓工程浩大。
当地行政长官希姆斯曾在牌楼的奠基典礼上表示:“牌楼是华裔社区一个永恒的文化遗产,象征数千年的中华文化。牌楼将成为西雅图华埠的标志性建筑,成为通向华裔社区的门户。”当地华侨华人希望新牌楼既要展现华裔的团结、自尊及归属感,同时也能促进旅游观光,增加唐人街的美观、活力及文化魅力。
位于伦敦西区的唐人街,现在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漫步唐人街,仿佛置身于香港或广州的小巷。道路两旁的花柱街灯和瓦檐画亭极富中国民族风格,主街上那3座著名的作为伦敦华埠最重要标志的大红牌楼,更提醒着每一个人,这儿是中国人的伦敦乐园。
3个牌楼分别建于1985年和1987年,它们的设计和建造由伦敦西敏市市议会负责,并参考华埠街坊及香港政府驻英办事处所提供的意见而建成。牌楼高10多米,红柱绿瓦配金边,显得美丽而有气势。大红牌楼上正面分别写着3副黑底金字对联,一副是:“伦肆遥临英帝苑,敦谊克绍汉天威”,另外两副对联内容相同:“华堂肯构陶公业,埠物康民敏寺钟”,所有对联的字头合起来就是横额:“伦敦华埠”。对联精巧地描述了华埠的位置以及埠内商业活动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而牌楼的里面分别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象征了中国人对国家、对旅居地的诚挚心愿。唐人街内林林总总的餐馆和店铺大概有200来家,招牌上主写是汉字,辅写为英文。
说起现在的伦敦唐人街牌楼,可谓有喜有忧。忧的是,当地一家大地产商决定重新开发唐人街东部地区,牌楼等地可能受工程影响被迫搬迁或拆掉。喜的是,英国伦敦市唐人街将新建牌楼,设计方案已经初步敲定。此次伦敦唐人街牌楼的设计有两种方案,一种是过街牌楼,一种是庭院式牌楼,采用的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牌楼的最高形式——斗拱下五踩、中七踩、高九踩的方案,上部为木结构,下部为混凝土结构,不过具体采用哪种方案,将根据实地尺寸和西敏市政府有关规定来定夺。新牌楼将矗立在闹市中心华都街的路口,比邻伦敦最繁华地区之一的里斯特广场,设计风格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特色。
曼彻斯特的牌楼更有特色,更有气势。牌楼高11.5米,木料取自大兴安岭红松,石墩是北京房山的青白石,整个建筑十分精美。牌楼为两柱三楼式,黄色琉璃瓦盖顶,坊壁雕飞舞盘龙,正面匾额上写着中英文的“曼彻斯特中国城”。五行学认为土为黄色居中代表国家,火能生土,所以柱子都用红色,以示兴旺发达之意。牌楼的边上有一处较大的街心公园,街道也很宽阔,两边是食品超市、旅行社、律师楼、中医诊所等,满目的中文标识使人感觉回到了故乡。每到周末,这里的超市、中药店和餐馆异常热闹,中国春节的舞狮表演是曼彻斯特每年一度的盛大节目。
利物浦唐人街位于利物浦大教堂的旁边,看起来有一种爽朗的感觉,跟伦敦和曼彻斯特唐人街的印象大不相同。负责设计伦敦新牌楼的郑晓阳也曾经负责设计过利物浦华埠的中式牌楼。他表示,高15米的牌楼是目前英国乃至全欧洲最大的。
利物浦的中式牌楼是由利物浦的姐妹城市上海市设计和建造的,它标志着欧洲最早的利物浦华人小区新的开始,也成为利物浦市的一个重要标志性建筑。而最重要的是,由英国伙伴公司拨款建立的中式牌楼,是利物浦市对华人小区的一个认可,认可华人对当地的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在此之前,许多利物浦发展计划都没有将华人小区和唐人街列入议事日程,华人常被认为是封闭式的,能自我生存的群体。而牌楼,某种意义上成了当地华人开放和融入的标志。
作为最具文化特质的建筑形式,牌楼在异乡守望着华人的荣辱与兴衰,在人们内心投射下传统文化的意象,只要牌楼还在,文化的血脉渊源就不会断。
作为最具文化特质的建筑形式,牌楼在异乡守望着华人的荣辱与兴衰,在人们内心投射下传统文化的意象,只要牌楼还在,文化的血脉渊源就不会断。
封杀唐人街:非主流声音
关于唐人街,发展、建设与文化融合无疑是最主流的声音。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等国家,华人为当地的稳定和繁荣做出的贡献越来越受到正面的评价和认可。每到华人的重大节日,当地政要都会光临唐人街与华人互动,每当选举来临,竞选者也必到唐人街来拉选票。华人也在自求多福之外开始从政治生活、宗教信仰、社会责任等方面与当地社会更加深刻地融合。这是华人之福,也是当地主流社会之福。
但在这些主旋律中,也偶有不和谐的音符,让人遗憾也带给人思考。近日,罗马尼亚中国城事件就是这样的一个不和谐音符。
位于布加勒斯特东北郊的“中国城”,主要由“红龙”和“尼罗”两个相邻的新旧市场组成,是罗马尼亚乃至中东欧地区规模最大的中国服装百货等商品批发市场。2009年11月16日,市场管理方尼罗集团单方面决定对进入红龙和尼罗两个市场的除货车以外的机动车开征每天10列伊(约3.5美元)的停车费,引起在市场上数千中国、越南等国家商人的强烈抗议。
17日中午11时,200多名红龙市场开店的华商自发组织来到市场入口岗亭处,欲与管理人员就车辆“入场费”问题进行交涉,但双方未达成共识,现场一度混乱,在场警察与华商发生肢体冲突,两名华人受伤。当天下午,市场管理方借口华商的冲动行为,勒令管理人员对红龙和尼罗市场同时实行停电、停水等措施,并于当晚19时,撤出两大市场所有卫生、保安人员。至此,罗马尼亚华商集中经营的红龙、尼罗两大市场管理陷于瘫痪,6000多家店铺及大量仓库、财物安全面临极大危机。
24日早上7时,罗马尼亚海关总署、首都经济卫队等派出大量警力对尼罗市场进行封锁,警方声称尼罗市场存在偷漏税及假冒商品、卫生等问题,要对市场进行查封调查,并当场封闭100多家包括华商在内的店铺。至27日,罗马尼亚警方已对尼罗市场300多家店铺进行强制“查封”,经营商户生意大受影响,各种流言在市场上迅速传播,尼罗市场一片混乱。
事件发生后,中国驻罗马尼亚使馆积极介入,使事态暂时平息。但好景不长,12月2日,布加勒斯特税务总局经济警察再度进入尼罗市场查封店铺,并与市场华商发生冲突,警察向商人们施放催泪弹,数名华人被打伤。尼罗市场当地警察和宪兵实行的暴力“执法”,给中国商户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
中国驻罗使馆有关人员及市场维权委员会成员等迅速赶到现场进行调解。罗马尼亚警察向华商施放催泪瓦斯。激愤之下的尼罗市场华商及各国商人举着联合签名的横幅,强烈抗议罗马尼亚警察对尼罗市场商户的粗暴封店行为。
其实停车场收费只是导火索。近年来,尼罗公司在基本完成新市场红龙的开发后把眼光瞄向了尼罗市场,不断逼迫已经取得店铺永久使用权的华商搬迁,试图推倒旧店建新市场,但对华商在拆迁费方面的诉求却不予积极回应,尼罗市场最近几年因此一直纠纷不断。在尼罗市场经营的一些华商担心,管理方这次遭遇挫折后还会变换花样继续折腾。
在东欧国家经济转型期间,华商将廉价的中国商品销售到那些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今天,这些国家从政府层面开始调整和纠正过去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想重新规划经济。但他们比较生硬的做法对华商造成了很大冲击。另外,由于经济危机,这些国家出现排挤外国人的现象,华商也在其中。
罗马尼亚的做法可以看做是对俄罗斯的效法。2009年早些时候,俄罗斯以打击灰色清关为名,关闭了其最大的Cherkizovsky市场。这个市场的从业者以中国商人为主。6月29日,莫斯科切尔基佐沃市场因违反环境卫生规定而突遭俄罗斯有关当局关闭。有150多名中国商人被扣押,价值20多亿美元的货物被扣。“一只蚂蚁”市场的命运牵动着3万在俄华商的命运。7月7日,数十人在俄华商和越南籍商人联合举行抗议活动遭逮捕,这些华商随后被驱逐出俄罗斯。
这个曾繁荣一时的市场,在法律名义上已不复存在。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苏联解体而爆发的“卢布危机”,再加上严厉的政府管制,各地市场的商品供应极为紧张,由此也产生了大量走私的黑市。此时,俄罗斯国内有权有势的官商勾结瞄准了具有低成本优势的中国产品。于是,一个由俄罗斯官僚、俄罗斯国内商人结合的红顶官商联盟,再加上低廉产品竞争优势的中国商人,组成了俄罗斯众多的“灰色清关”市场。而这些市场中,切尔基佐夫斯基集装箱大市场是其中最典型的。
正因为此,尽管这些中国的出口商品因其低廉的价格能极大地改善当时俄罗斯日益恶化的民众生活水平,这样的商场因此受到当地广大居民的青睐,生意一直不错,但实际上对于这些中国商人来说,必须为了这些官商暂时的联盟付出沉重的成本和风险代价。而这些隐含的政治风险成本是俄罗斯政界、媒体以及国人不容易观察到的。
国内媒体在讨论这件事情时,把矛盾单方面地归结为海外经商的华商素质低下。一些权威人士也表示,“包括民间贸易在内的中俄贸易已到关键转型期,在俄罗斯的华商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经营活动也必须更加符合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商业模式”。反倒是俄罗斯国内的一些媒体评论不做评论。据一些俄罗斯媒体报道,这次关闭切尔基佐夫华商市场,与大佬捷尔曼·伊斯梅洛夫在土耳其投资15亿大兴土木修建“马尔丹宫殿”很有关系,同时也和莫斯科上层的政治矛盾直接相关联。很显然,在如此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投资,难免会加入很多不确定的成本因素。
很显然,这种意在弦外的市场整顿,不仅严重恶化了华商与其他投资者在俄罗斯的经营环境,也破坏了当地莫斯科人以及周边国家人民生活的一种低廉市场基础。也许将是一个双输的结局。
其实早在2008年2月,俄罗斯政府就已经放出风来。俄罗斯移民官员说,俄国政府绝不允许中国以及其他外国移民在俄罗斯建立类似唐人街那样的移民社区。中国移民给俄罗斯带来问题,这包括中国人以旅游身份为掩护把俄罗斯当作跳板非法偷渡到西欧国家。
但他也强调,同那些来俄罗斯的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居民相比,中国人比这些独联体国家的居民更难进入俄罗斯,也更难融入俄国社会。这无疑是在夸大中国移民的威胁。在俄罗斯国内排外情绪严重的情况下,俄国移民部门的主管官员最近两年来已经不止一次地警告不允许在俄罗斯出现中国城,这种言论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中国问题专家科吉马认为:“有关中国扩张和中国威胁的这些言论时常被夸大。既然被夸大,这说明有些人可能需要这样做,或者说是为了完成某些特定任务。”在对待中国移民问题上,俄罗斯应该改变心态。他说:“这样下去,我们将无法同中国竞争。其实我们应该完善和改革自己,但取而代之的却是我们把矛头对准中国移民,聪明人都清楚,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尽管在两个世界之间自成一隅,但唐人街从来都不是世外桃源。高举着字牌的唐人街也有话说。
在东欧国家经济转型期间,华商将廉价的中国商品销售到那些国家,解了燃眉之急。今天,这些国家从政府层面开始调整和纠正过去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想重新规划经济。但他们比较生硬的做法对华商造成了很大冲击。
唐人街内外的文化认同
一条唐人街或者一座中国城就是一部移民史,他们的样子生动地呈现海外华人生活的状态,透过这些表象,进入唐人街的历史和华人的精神生活,会发现那里是一个更加丰满的世界。
在美国谈“中国文化”,比较困难,也很复杂。“中国城”里的中国文化,如果仔细分析起来,非但与大陆地区的中国文化有不同之处,而且更与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脱了节,虽然不少古老的习俗仍存,然而也只有老一辈的华侨才能体会到这些习俗的真正意义。年轻一代的华侨眼中的唐人街和留学生眼中的唐人街,在意义上就有显著的不同。年轻一代的华侨在唐人街长大,所以对于自己所熟悉的环境久而生厌,极思反抗,他们最初都很想挣脱“中国城”的桎梏而打入美国社会,他们计划于飞黄腾达、娶妻生子之后,在美国大城市的郊区买幢房子,和大多数美国中上阶级的人一样,安度其郊区安逸生活。
然而,由于美国国内各少数民族运动的风起云涌,不少土生土长的美籍华人,在心灵上突然感到一种“认同”的危机,他们觉得不论自己如何美化,在美国白人的眼里,他们毕竟还是黄面孔的华人,但是在来自中国的留学生眼里,他们又不禁太过美化了,言谈举止,与美国人无异,只不过虚有其华人之“表”而已。身处在这两种“歧视”的狭缝之中,不少年轻的ABC就主动向唐人街认同,因为唐人街既非中国也非美国,而是美国社会中的“中国城”,正适合他们少数民族运动分子的心理。大学里的ABC,更成群结队到各大城的唐人街去义务服务,他们访问年老的华侨,拍摄唐人街的纪录片,组织义诊中心,为老华侨看病,并出版刊物,为唐人街也更为他们自己说话。
他们这一腔热诚,表现了不少年轻人的朝气和干劲,也反映出不少心理上的烦恼和不安。他们虽然口口声声地说要为唐人街献身,但是这种课余的献身工作也多少带给他们一点自我情绪上的满足,也许,他们这种“认同”上的“利己”需要,远超过他们真正“利他”的服务精神。正如19世纪末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深入民间”运动一样,美国华侨青年的“唐人街”运动,并未引起“中国城”里老一辈华人的激烈反应。在老华侨的眼中,这种深入唐人街的运动,是对于他们既成的生活方式的一种威胁,他们宁愿在美国人面前唱“唐人戏”,而不愿受同是黄种人的干涉。
老华侨对于ABC 青年的行动尚能谅解,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年轻人本是唐人街的后裔,然而如有留学生参加这种运动,却会引起老华侨的极大反感,因为他们总觉得这些留学生高高在上,处处以发扬中华文化自居,而向他们发号施令。老华侨愿意把唐人街作为留学生的“避难所”,却不愿让留学生和土生华侨把唐人街变成文化或种族运动的大本营。
“唐人街”里的中国文化,本来是一种早已变形的移植文化,老华侨的乡土观念似乎重于国家民族的热情。然而,情绪激昂的留学生和ABC青年却偏偏不满于老华侨的这种安身立命的态度,一部分青年要华侨认同祖国文化,另一部分青年却又要华侨掀起少数民族运动反对美国社会,交相夹攻之下,老华侨反而不胜其扰。这是唐人街里的“代沟”现象。
华人运动的另一个对象是美国社会,在这一方面,成效最大的不是留学生,而是土生华侨青年。近几年来,他们搜集了不少资料,也出版了不少书籍,向美国读者介绍中华移民的惨痛历史,他们历数19世纪华侨在美国西部筑路时所遭受的虐待、美国移民法的不公和美国各公司行号对黄种人的歧视等等详情。这一股“控诉”的激流,在美国社会上已产生了若干积极的反应,不少大学纷纷成立“美籍亚洲人”或“美籍华人”研究中心,报纸和电视广播界也纷纷起用美籍华人。此外,电视影集“功夫”的流行,也可以说是受了华人运动的影响。
土生华侨中的知识分子,在他们的文化工作上干得非常有声有色,他们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远非留学生可以望其项背。这几年来,土生华侨文化显然已经抬头,并且日益茁壮。这一种新文化,在本质上既非中国文化,亦非美国文化,它的语言是英语,它的社会渊源是唐人街,它的发言人是土生华侨,它的对象是美国社会。许多留学生对之不屑一顾,认为它不是中国文化,但是却也不免忽略了这一种新文化所藏有的丰富内涵和动力。
唐人街走出来的剧作家Frank Chin在美国是个大名鼎鼎的人物。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个怪人,留了一头长发,在头后盘了一个辫子,讲话的时候喜欢把辫子一挥,然后滔滔不绝。他在接受一位留学生的采访时说过:“什么中国文化?你们这些留学生满脑子就是中国文化,其实在美国社会哪里有中国文化?我是在唐人街出生长大的,我不会说国语,我的母语是英文,我的国籍是美国,我的文化背景就是这又脏又乱、为白人所耻笑的唐人街!我现在要以唐人街为荣,把唐人街的真相用戏剧的方式表现出来,我不像‘新闻周刊’中的那位华人记者,他根本是‘白化’了,他哪里能代表唐人街?我现在刚写好一个剧本,正在排演,就是在讽刺他,也讽刺白人!”
这一席话让听者目瞪口呆,作为一个黄面孔的华人,难道你对于中国的文化毫无向往吗?“什么向往?这都是废话!”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根本不懂中国文化,也没有时间搞中国文化,更没有什么兴致。请问你,在美国社会谈中国文化又有什么用?”
事隔数年以后,他的剧本在纽约上演,得到不少好评,这些作品,几乎完全以唐人街为背景,但是剧中的人物却是个个有血有泪,他们把在白人误解和歧视下的满腔愤怒,像山洪暴发一样,倾泻无遗。他和《纽约时报》的Frank Ching不同,二人观点也各异,而且还在一本纽约唐人街的杂志上打过笔仗。剧作家Frank Chin认为这位名记者Frank Ching早已与白人妥协,成了当权派,而后者则认为前者除了愤怒以外,仍然无济于事。且不论二人孰是孰非,这位美国剧坛上的“愤怒的年轻人”,却给人们留下一个非常深刻的印象。
Frank Chin虽然代表土生华侨文化的一个极端,然而他已在美国艺坛争得一席之地,他的成就,早已凌驾在“花鼓歌”黎锦扬之上。黎锦扬笔下的唐人街,是美国电影中的布景,“花鼓歌”中的人物是白人脑海里的浪漫意象,黎锦扬为了讨好美国人、做美国人的生意,遂不惜助长美国人的偏见。Frank Chin虽然矫枉过正,但是华人宁愿接受他的唐人街,即使生他的气,也比看黎锦扬的电影痛快得多。也许,在美国的社会中产生这种愤怒的作品是理所当然的, Frank Chin的戏剧,使人想起美国黑人作家LeRoi Jones的作品,二人的基调同是愤怒和热情。近年来美国的黑人运动,已使白人几百年来遗留下来的对于黑人的印象大为改观,黑人已不再是木讷无知、惟命是听的奴隶,而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土生华侨的文化运动,虽不见得能改变唐人街老华侨的心理,但至少也会使美国白人对美国社会中的“中国城”另眼相看:美国的华人,也不仅是餐馆或洗衣店中的人物而已,他们除了勤俭朴实、默默地以笑脸迎人之外,也有无尽的辛酸和血泪。
作为土生华侨文学中的中心意象,唐人街的意义似乎更大了。走笔至此,不能不提一部曾获奥斯卡奖的名片:波兰斯基的《唐人街》。这部电影的故事与唐人街全然无关,然而却以唐人街为片名,似乎颇有寓意。我认为这部影片的主题是人性的败落,片中人物的罪恶是洗不清的,所以波兰斯基在片中屡用清水和浊水来表现。《唐人街》片中的灌溉之水,却权操在老奸巨猾的约翰·休士敦之手,休士敦和自己的亲生女儿费唐娜薇通奸,因而引出一连串冤孽。
当故事发展到费唐娜薇的豪华住宅的时候,人们突然发现宅中的仆人都是华人,似乎女主人对华人颇有偏爱,直到片终的高潮──在洛杉矶唐人街的一场枪杀──过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片中的华仆就是罪恶的代表人物,女主角体尝罪恶,所以特别亲近华人,最后所有的罪恶人物都齐集在唐人街,如此看来,“唐人街”岂不成了罪恶的渊薮?
波兰斯基一向偏重人性中的罪恶一面,据说他特别修改了片中的结局,使万恶之首的约翰.休士敦扬长而去,这显然是他的悲观哲学的表现。我不反对波兰斯基的悲观,但却不禁为他心目中的“唐人街”摇首兴叹!“唐人街”一直是西方人眼中的罪恶之地,这一个观念,原非波兰斯基的创见,而是渊源已久,Sax Rohmer笔下的“傅满洲”小说和电影,不是已经把唐人街视为罪恶世界吗?也难怪身历其境的Frank Chin要愤怒了!
看完《唐人街》的华人发现自己对于美国的“中国城”的感情更深了,外国人越把它视为罪恶之源,我们越想把它作为心目中的圣地。
内有年轻ABC一代的设法挣脱,外有热情高涨的留学生极力煽动,在“内忧外患”的前后夹击下,唐人街文化却像钉了钉一样站住了脚跟:是的,我来自唐人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