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摆放幕府将军的木偶,把玩日本忍者的仿真兵器,像是对曾经精神体验的回望。他会对一切精致的东西会心微笑,也会感叹日本的潮流变迁。他把历史挂在墙上,彷佛全球化也无法改变其信仰。
刷过碗,送过报纸;当过家庭教师,也做过装卸工人;曾跑去电视台当记者助理,还会到某些中国料理店里面去当厨师。宫殿巍的8年日本生涯,与同时代海归人一样甚至更为丰富。
生存三阶段
1992年。
这一年对宫殿巍来说,搭上第二波狂热的出国潮,就像中了大奖。
此时,曾任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的宫父已经归国,那个特殊的国度燃起了宫殿巍重新体验的冲动,去日本成了必然选择。“高中毕业以后,大学考上没去,当时的想法是脱离父母,走的远远的,再也不用听唠叨了”。
然而,这个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完全支持,父母拿出了所有的积蓄。60万日元,几乎是宫家的全部家产,寻找保人、交好学费,在92年的这个中国家庭中,正在用几万元人民币酝酿一个梦想。
“我母亲一个月能挣200多块钱,这是什么概念?当时在日本能吃3天早餐吧。”
为了能有足够的时间打工维持生计,在国内学理科出身的宫殿巍不得不选择稍微偏文科的政策学。“因为这样,不用每天被摁在实验室。”
宫殿巍把自己的日本岁月分为三个阶段。
最初,日本的大街上充斥着汉字广告,楼群还没有北京高,这让刚到日本的宫殿巍没有任何去国外的生疏感,好像感觉自己到了深圳。
“白天也谈不上有多繁华,白天大家都在写字楼工作,路上人流不多,在北京生活惯了,日本的大街基本上很不习惯。因为看不懂电视,你很难知道大街上的人在想什么,他们的表情与我们在国内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但这样的感触会被慢慢融化,过渡到“你了解一些情况,稍微懂一点日文,能够看懂一点电视的时候。”
“那时就已经非常喜欢那个地方了。这个时期会开始注重细节:楼虽然没有中国高,但是会很精致,一片楼房,有三、四十栋楼,但这其中没有哪个楼是一样的。”
开始认读日本的物质文明,这是宫殿巍日本生涯第二阶段的重要成果。
物质文明让那个时代的出国人感到了中外生存状态的巨大差距。归国之时甚至有些不适应急促变化中的国内生活:拥挤、不守规矩、食品没有统一包装……那段中外生活对比之强烈,让宫殿巍记忆强烈。
1994年,首次回国的宫殿巍去北京赛特买30块钱一桶的牛奶喝,因为他实在受不了,在一个大塑料箱子里面,大家去挑选黏黏的牛奶袋,看看哪个没破。
然而,与此同时,那个夏天还有更强烈的记忆:在二环外居住的宫家门口已经变成了三环,四环已经开始动工。
在日4年后,宫殿巍的日本生涯顺利进入了自己归纳的第三阶段。
“从不了解日本到了解,到深刻地了解日本,等你弄懂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根脉,你会发现自己的文化在和它的文化时刻对碰,很大程度是一种自己内心的博弈。”
文化冲撞
“崇尚强者而不同情弱者,这就是日本文化的本真。”宫殿巍把这归结为崇尚“武”文化的民族性格。
“日本是一个武士文化的国家,和中国文化有本质的区别。中国是农耕文化,是以和为贵,大家要同时耕耘在一片土地上,所以大家要互相帮忙,和和气气,要共享一个生产资料,但日本不是。本身作为国家的特点,日本一直是武士文化,分等级,很容易理解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战争那么残忍,在日本民族的概念里,弱者是一个懦夫,就应该死,不应该活着。”
“日本学生在学校受到欺负第一反应不是去告诉老师、寻求家长的帮助,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遭到欺负就说明自己在某方面是弱者,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现实。”
在东京、新宿,宫殿巍学会了逛街,几十家店铺,同样的价格,不同的种类。一边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供应、礼义至上的人文环境,一边感受两种文化最原始的差别。
“你越是对文化差异感兴趣,可能感受的冲突会更大。”在日本最后的日子,宫殿巍开始期盼归国。“明天能回国不能,明天能回我现在就收拾东西,呆不下去了。”
“日本的白天,像死一样沉寂,周末我在家睡一天都不会有人打搅我。而在中国,你早上起来,会听到楼下有鸣笛声,有早市上老头、老太太聊天的声音,有小贩的叫卖声,甚至有骑自行车的铃声、小孩的啼哭声,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在活着。中国让我觉得到处有生命力,有人情味。”
丰富的职业阅历让宫殿巍经历了不同阶层不同岗位的日本人,他们身上或浓郁或隐藏的武士性格让宫殿巍难以停止思考,也产生了文化生存的隐忧。
事实证明,在那个年代,远赴海外在大众的眼里是积累财富的手段。
1993年的春节,一个朋友给留驻日本的宫殿巍打电话。
“你准备四、五年挣多少钱回来啊?”
“1000万日元吧(相当于60万人民币左右)”
“啊?吹牛了吧,那就继续在日本好好混吧”
1997年,两个人4年后的对话。
“香港都回归了,你怎么还不回来?赚了多少钱是够啊?”
“差不多800万了(相当于50万人民币)”
“那你还是呆在日本吧,你回北京可能连房子都买不起!”
4年,是宫殿巍日本生涯的一半历程,却让他体尝了中日经济和精神生活此起彼伏的发展状态。
如今,宫殿巍是个中日生活方式的“混搭产品”:
每天早上洗澡,时刻注重自己的头发;
往返中日再也不用带家里的咸菜,口味变得吃不了辣椒;
家里的东西坏了,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动手修,而是打电话给物业。
即便如此,也只有在北京,宫殿巍才觉得自己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在大阪我住的那个区,一直到2004年又一次回去,就只多了一栋楼。而在北京,我92年出国前住的那个地方,到我94年第一次回家,已经完全不认识了。在海外呆过的人,都觉得中国没有理由不会更好!”
被异域文化放逐的一代留日人群做事谨慎、内心丰富,游走在“仁”与“武”的文化精神中。在北京亦庄,宫殿巍充满设计感的家里,他游刃有余地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比或者归宿感,他不间断地讨论趋势、探索未来,又好像努力在寻找回来的世界,寻找幸福的起点。
宫殿巍
日产中国公关品牌部经理
1992年——2000年留居日本
“崇尚强者而不同情弱者,这就是日本文化的本真。”宫殿巍把这归结为崇尚“武”文化的民族性格。
刷过碗,送过报纸;当过家庭教师,也做过装卸工人;曾跑去电视台当记者助理,还会到某些中国料理店里面去当厨师。宫殿巍的8年日本生涯,与同时代海归人一样甚至更为丰富。
生存三阶段
1992年。
这一年对宫殿巍来说,搭上第二波狂热的出国潮,就像中了大奖。
此时,曾任中国驻日本大阪总领事的宫父已经归国,那个特殊的国度燃起了宫殿巍重新体验的冲动,去日本成了必然选择。“高中毕业以后,大学考上没去,当时的想法是脱离父母,走的远远的,再也不用听唠叨了”。
然而,这个想法得到了家人的完全支持,父母拿出了所有的积蓄。60万日元,几乎是宫家的全部家产,寻找保人、交好学费,在92年的这个中国家庭中,正在用几万元人民币酝酿一个梦想。
“我母亲一个月能挣200多块钱,这是什么概念?当时在日本能吃3天早餐吧。”
为了能有足够的时间打工维持生计,在国内学理科出身的宫殿巍不得不选择稍微偏文科的政策学。“因为这样,不用每天被摁在实验室。”
宫殿巍把自己的日本岁月分为三个阶段。
最初,日本的大街上充斥着汉字广告,楼群还没有北京高,这让刚到日本的宫殿巍没有任何去国外的生疏感,好像感觉自己到了深圳。
“白天也谈不上有多繁华,白天大家都在写字楼工作,路上人流不多,在北京生活惯了,日本的大街基本上很不习惯。因为看不懂电视,你很难知道大街上的人在想什么,他们的表情与我们在国内的人没有什么区别。”
但这样的感触会被慢慢融化,过渡到“你了解一些情况,稍微懂一点日文,能够看懂一点电视的时候。”
“那时就已经非常喜欢那个地方了。这个时期会开始注重细节:楼虽然没有中国高,但是会很精致,一片楼房,有三、四十栋楼,但这其中没有哪个楼是一样的。”
开始认读日本的物质文明,这是宫殿巍日本生涯第二阶段的重要成果。
物质文明让那个时代的出国人感到了中外生存状态的巨大差距。归国之时甚至有些不适应急促变化中的国内生活:拥挤、不守规矩、食品没有统一包装……那段中外生活对比之强烈,让宫殿巍记忆强烈。
1994年,首次回国的宫殿巍去北京赛特买30块钱一桶的牛奶喝,因为他实在受不了,在一个大塑料箱子里面,大家去挑选黏黏的牛奶袋,看看哪个没破。
然而,与此同时,那个夏天还有更强烈的记忆:在二环外居住的宫家门口已经变成了三环,四环已经开始动工。
在日4年后,宫殿巍的日本生涯顺利进入了自己归纳的第三阶段。
“从不了解日本到了解,到深刻地了解日本,等你弄懂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根脉,你会发现自己的文化在和它的文化时刻对碰,很大程度是一种自己内心的博弈。”
文化冲撞
“崇尚强者而不同情弱者,这就是日本文化的本真。”宫殿巍把这归结为崇尚“武”文化的民族性格。
“日本是一个武士文化的国家,和中国文化有本质的区别。中国是农耕文化,是以和为贵,大家要同时耕耘在一片土地上,所以大家要互相帮忙,和和气气,要共享一个生产资料,但日本不是。本身作为国家的特点,日本一直是武士文化,分等级,很容易理解日本人为什么会发动战争那么残忍,在日本民族的概念里,弱者是一个懦夫,就应该死,不应该活着。”
“日本学生在学校受到欺负第一反应不是去告诉老师、寻求家长的帮助,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遭到欺负就说明自己在某方面是弱者,他们更容易接受这种现实。”
在东京、新宿,宫殿巍学会了逛街,几十家店铺,同样的价格,不同的种类。一边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供应、礼义至上的人文环境,一边感受两种文化最原始的差别。
“你越是对文化差异感兴趣,可能感受的冲突会更大。”在日本最后的日子,宫殿巍开始期盼归国。“明天能回国不能,明天能回我现在就收拾东西,呆不下去了。”
“日本的白天,像死一样沉寂,周末我在家睡一天都不会有人打搅我。而在中国,你早上起来,会听到楼下有鸣笛声,有早市上老头、老太太聊天的声音,有小贩的叫卖声,甚至有骑自行车的铃声、小孩的啼哭声,就会觉得这个世界在活着。中国让我觉得到处有生命力,有人情味。”
丰富的职业阅历让宫殿巍经历了不同阶层不同岗位的日本人,他们身上或浓郁或隐藏的武士性格让宫殿巍难以停止思考,也产生了文化生存的隐忧。
事实证明,在那个年代,远赴海外在大众的眼里是积累财富的手段。
1993年的春节,一个朋友给留驻日本的宫殿巍打电话。
“你准备四、五年挣多少钱回来啊?”
“1000万日元吧(相当于60万人民币左右)”
“啊?吹牛了吧,那就继续在日本好好混吧”
1997年,两个人4年后的对话。
“香港都回归了,你怎么还不回来?赚了多少钱是够啊?”
“差不多800万了(相当于50万人民币)”
“那你还是呆在日本吧,你回北京可能连房子都买不起!”
4年,是宫殿巍日本生涯的一半历程,却让他体尝了中日经济和精神生活此起彼伏的发展状态。
如今,宫殿巍是个中日生活方式的“混搭产品”:
每天早上洗澡,时刻注重自己的头发;
往返中日再也不用带家里的咸菜,口味变得吃不了辣椒;
家里的东西坏了,第一个想到的不是自己动手修,而是打电话给物业。
即便如此,也只有在北京,宫殿巍才觉得自己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在大阪我住的那个区,一直到2004年又一次回去,就只多了一栋楼。而在北京,我92年出国前住的那个地方,到我94年第一次回家,已经完全不认识了。在海外呆过的人,都觉得中国没有理由不会更好!”
被异域文化放逐的一代留日人群做事谨慎、内心丰富,游走在“仁”与“武”的文化精神中。在北京亦庄,宫殿巍充满设计感的家里,他游刃有余地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比或者归宿感,他不间断地讨论趋势、探索未来,又好像努力在寻找回来的世界,寻找幸福的起点。
宫殿巍
日产中国公关品牌部经理
1992年——2000年留居日本
“崇尚强者而不同情弱者,这就是日本文化的本真。”宫殿巍把这归结为崇尚“武”文化的民族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