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照整体,提升阅读策略单元教学实效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yang062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策略单元的单独设置是统编本教材的一大特色,“有目的阅读”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阅读策略。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视角出发,统整单元教学目标,提炼阅读方法,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了帮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统编本教材从三年级开始进行了阅读策略单元的专门设计,这些阅读策略主要包括学会预测、学会提问、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的阅读等。其中,有目的阅读作为一种单元认知策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整体视角对学生进行阅读策略的具体指导,以真正发挥出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价值,提升阅读教学质量。笔者主要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目的阅读”策略单元为例,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依托文本教材,统整单元教学目标
  1.基于具体学习任务下的阅读目标统整
  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不能单单用某个阅读策略进行教学,而要从整体视角把学生习得的阅读策略进行整合,构建出整体化、多维化的立体策略。
  “有目的阅读”阅读策略编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并不是随意而为的,而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的,并且是对学生前面学过的阅读策略的延伸与巩固。因此在本单元阅读策略的教学中,教师既需要前伸,又需要后延,还要对整个跟“有目的阅读”策略相关的内容进行整理与梳理,以使学生能根据需要灵活运用策略。另外具体到单篇课文的时候,教师还要围绕“有一定的阅读速度”这个目标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实现学生阅读策略之间的融会贯通。
  由此可见,在“有目的阅读”策略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对学生学过的阅读策略进行统整,可以深化学生对阅读策略中“有目的阅读”的深刻理解与认识,提升学生有目的阅读的能力。
  2.基于单元目标整体下的内部策略统整
  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一共编排了三篇文章,要求的学习任务目标也有所不同,在难度上呈现出了层层递进的编排特点。基于此,在这个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从单元视角出发对学习内容进行整合。
  如教学《竹节人》一课时,教师要从关注内容、阅读目的以及阅读策略如何选择等方面进行教学。在《宇宙生命之谜》这一文中,教学重点是在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定了解与认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对宇宙之谜探索的兴趣。《故宫博物院》一文虽然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在语文要素的落实上同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阅读提示中阅读材料的出示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也是一种比较新奇的阅读方法。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学生有了衡量的标准,有助于教师统筹安排,提升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实效。
  在“有目的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基于整体视角对单元内部的内容进行统整,这时候学生就不再是以单篇阅读策略的学习为标准,而是带着一定的阅读目的与阅读需求参与整个学习活动,力求达到最优的阅读效果。
  二、整体关照,借助类比提炼阅读方法
  1.在不同学习任务的对比中提炼方法
  “有目的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要想让学生真正习得,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提出不同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对比提炼,以得出最优的阅读方法。
  以《竹节人》这一课为例,教材中安排了三个不同的学习任务:(1)写玩具制作指南……(2)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3)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先从整体让学生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再说说故事内容与人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在学生整体阅读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再让学生分别找出三个学习任务分别应该聚焦在哪些自然段里面,这样学习任务不同,学生选择的阅读内容或者对象的侧重点也就不同,也就使得每个学生的阅读目的性更加明确,直奔目的,整体提升。
  由此可见,不同的学习任务需要关注文本素材的不同类型,教师以整体视角为基础,可以使学生明白任务不同阅读策略自然不同,进而依据阅读策略提炼出“有目的阅读”的具体方法,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2.在不同学习方法的对比中提炼要素
  在“有目的阅读”阅读策略单元中,《宇宙生命之谜》是一篇说明文,为了促进学生有目的阅读,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紧扣说明文的特点,从不同角度对说明对象与方法进行剖析与概括,并让学生就这两篇课文的阅读方法进行对比,以使学生清楚地感受到两种阅读方法的不同。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实现有目的阅读,教材旁边还特意编排了一些批注,这就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导向,教学时教师要致力于教给学生可以带得走的有目的阅读的策略方法,并让学生从批注中提炼出合适的阅读方法,再与自己掌握的阅读方法相结合,形成多元化的学习方法。
  在以对比为主的有目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把阅读方法渗透到多个方面,这些阅读方法不仅包括学生前面学过的阅读方法,还包括学生在由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各个阶段积累到的各种学习经验方法等,引导学生就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对比,可以让学生根据需要而选择,并提供切实可行的路径方法,从整体上对阅读策略进行优化。
  三、融会贯通,依托共性形成认知成果
  1.设计阶梯,快速完成阅读策略
  在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学生对阅读策略的认知是一个由零散到深入的过程,教师要能够对学生的阅读策略进行随时检测与调整,以促进单元教学任务的整体完善,促进单元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故宫博物院》一文为例,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几个不同的学习阶梯。第一阶梯:带着阅读目的,通读阅读材料。第二阶梯: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材料进行有目的阅读,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提出自己的阅读疑难。第三阶梯:教师检查落实学生有目的的阅读效果。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之后,教师再让学生依据文本内容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即:“你喜欢这种以阅读材料进行有目的阅读的方法吗?”“你在学习此类文章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你最想得到哪方面的帮助?”如此在学前有任务,学后有交流有反馈,可以使学生对阅读策略的认识更加深刻,并使其逐步成为自己今后阅读的一大助力,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内外链接,广泛拓展阅读范畴
  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不应让学生把目光仅仅局限于文本,而要能够树立大语文教学观。对于阅读策略的教学来说,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完成单元课文内的学习任务,还要鼓励学生积极进行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继续延伸与落实学到的阅读策略。
  如在教學《宇宙生命之谜》一课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宇宙的认识,自己了解宇宙中的哪些星球,这些星球有哪些特点,自己对哪些星球感兴趣,想去探索哪些星球的奥秘等。再如,在教学完《故宫博物院》一课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导游”的身份,任选故宫博物院的一处景点进行介绍。为了让学生的介绍更加生动、翔实,还可以鼓励学生从网络或者图书馆搜集一些关于景点介绍的资料,以丰富学生的认知,为学生介绍好景点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有目的阅读”这个阅读策略单元的教学中,教师要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并站在整体视角,把每篇课文的导读提示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对单元课文内容目标进行统整,以帮助学生从中感受到运用阅读策略阅读在阅读时效、阅读质量以及阅读能力提升方面发生的变化,那么,学生学策略、用策略阅读的意识会更强,最终实现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 宋园弟
其他文献
统编本教材三年级上册中编入了许多故事类课文,精彩有趣的对话使课文变得生动活泼。为了体现各个角色说话时的表情、动作、心理活动等,作者在描述对话时还用上了很多提示语,形象地揭示了各个角色的性格特征。对话提示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形式所起的作用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掌握并学会对话提示语的用法是教学的一大任务,也是提升学生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认识对话提示语的类型  对话一般由提示语和引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阅读教学和习作教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当前,识字教学存在片面化、孤立化的问题,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与课标的要求也有所违背。那么,如何才能实现高效的识字教学呢?  一、字理识字法  汉字的产生是有迹可循的,我国古代就有关于汉字结构的研究——“六书”理论。如果从字理的角度来开展识字教学,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学生对生字的接受度也会更高。对此,教师可以
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阅读教学,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习语言表达的过程。学生学习课文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立足文本又依据学生认知的“文本解读”。下面以《妈妈的账单》一课为例,我谈谈精准解读对教学带来的精彩。  环节一,导入出新,引出账单  师:五代时期,出现了我国最古老的货币——贝壳,它象征着吉祥、富贵,便于携带。聪明的古人造字时就用“贝”字作偏旁,表示与钱有关的物品(板书:账),这个“账”字与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如何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导学生自主习作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美食是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也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之一。当充满亲土气息的乡情美食与学生的习作相遇,就会碰撞出别样的火花和精彩。  一、亲土美食习作课程的研究背景  亲土美食,它的食材主要来自于家乡的田间地头,经过当地百姓的巧手
群文阅读是指以教材中的文本为支点,拓展补充与教材文本相关的类型文本,并紧扣能够统领所有问题的议题,借助精读、粗读或比读等方式,进行感悟分享、探寻发现的一种教学策略。群文阅读是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了以下四种有效的方法。  一、运用关联思维,在群文阅读中相机整合  在文化世界中,文本数量可谓浩如烟海。任何一篇文本都不会单独存在,它会与其他类型的文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群文阅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因此,语文核心素养将“语言的建构和运用”作为首位目标,需要与“发展思维能力”进行有机融通,为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提升服务。  一、激活思维,品味语言的丰富内涵  词语是语言中最细微的意义单元,就像是整栋高楼大厦中的一块块砖瓦一样。语文教学需要从基础入手,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做到字音准确、停頓得当。  2.能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章的意思。  3.借助具体的语言文字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想法。  4.领悟“要想对一个方面有深入的了解,一定要请教行家里手”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导发现,接触新颖题材  1.师生对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竹外桃花三两枝——”“水光潋滟晴方好——”……发现这些都是苏轼的诗句。  2.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指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语”是“文”的基础,因此统编本教材就非常关注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编排了大量契合儿童口头表达的故事。  对于小学生来说,爱听故事、爱讲故事是与生俱来的天性。课标指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
课堂设问是集设疑、激趣和引思等功能于一体的学习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活动,在课堂占着重要位置。在教学中,掌握课堂设问技巧可以极大地提升阅读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要找准课堂设问的着力点,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于课题处进行设问  文章的课题一般是作者独具匠心之所在,是文章的眼睛。教学中从课题处入手进行课堂设问,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探究,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
为了发展学生的说话能力,编者在统编本教材的课后习题中设计了不同形式的说话训练题。笔者以为,落实这类指向于学生说话能力的课后练习题,就应该创设鲜活的语境。所谓语境说到底就是语言交际时的环境,即与交际过程相伴、与语言行为密切相关、对交际活动产生直接影响的背景与资源。一般情况下,语境可以划分为课文语境、生活语境和想象语境。为了切实落实统编本教材的用意,教师要巧妙利用语境,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笔者以统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