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星条旗诞生于何时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000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华盛顿,特伦顿战役,星条旗,质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2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有一幅插图(图一),图下注释为“华盛顿率军横渡冰凌翻滚的特拉华河,袭击特伦顿”。经查证,这幅油画名为《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是美国画家曼纽尔·诺伊苏于1851年创作的。华盛顿位居画面正中,两眼注视前方,副手手擎美国国旗,周围一群水手在奋力划桨。教材选用此插图,笔者理解其用意有二:一是展现美国独立战争的壮烈场面,二是突显华盛顿英勇无畏、身先士卒的精神。但是,这幅插图存在着一个历史错误。
  
  当然,我们还不能如此轻易得出这个结论。经过我的仔细观察,油画中的星条旗(图三)并不同于今日的美国国旗(图四)。在油画中,我们能看到在旗帜的左上角,共有4颗星星呈圆弧状排布,如果将画面中的旗帜“展开”的话,星星数量应在12颗左右;而今日美国国旗共有50颗星星,分9行平行排布。这是怎么回事呢?笔者翻阅《世界国旗图志》,发现美国最初的星条旗就只有13颗星星,呈圆环状分布,象征美国最初13个州的团结(图五)。随着美国独立后领土的不断扩张,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议案:“每当合众国接受一个州,一颗星星将于下一年的7月4日添入国旗”。现在的美国国旗就有50颗星星。代表今天美国的50个州。
  由此,我们不能低估油画作者曼纽尔·诺伊苏的史学素养,至少他知道美国国旗的演进历史,因为如按他创作这幅油画的时间1851年来判断,当时美国国旗上的星星总数为32颗。但是,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画家还是在历史的细节上犯了错误——如按历史真实场景进行创作的话,画面中的旗帜应为“大陆彩条旗”。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油画的作者确实犯了错误,但历史教科书引用此油画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画面所出现的星条旗与教材插入此图的用意无关。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完全可以不向学生澄清这一点。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已经了解其中真相的教师,对于这个隐性知识错误还是不可视而不见。
  
  二、利用这个错误进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大教材观”和“课程资源观”强调重视利用图片、影像资料,教材中出现的这类“错误”恰好可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来。于是,笔者在第二节课上对此“错误”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介绍课外知识,预设悬念。我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这节课先不上课本上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国旗的含义和由来。”学生们表现出诧异和好奇。接下来,我给学生出示了不同时期的美国国旗,从大陆彩条旗到星条旗,特别指出美国第一面星条旗产生于1777年6月14日。
  
  第二步,提出探究任务,寻求答案。我向全体同学说道:“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4页,注意看这一页上的插图。昨天某某同学发现了其中的一处错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找到。”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图中的错误。我再进一步发问:“按照画面所反映的史实判断,当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旗帜才算合理?”学生们回答大陆彩条旗。我对此进行肯定。
  
  第三步,类比相关案例,揭示本质。历史工作者可能都有所耳闻,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类似这种错误是时常有的,即“以今代古”的臆想型错误。如前些年就有报道,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出现了曹操吃玉米棒的镜头,而三国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玉米,玉米是明朝时从美洲引进的。如此严肃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的电视剧。鉴于此,历史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还以历史的真实。当然,影视、艺术作品中出现的此类错误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无意识错误”,即在创作中根本不考虑历史因素;另一种是“有意识错误”,即创作时尽管考虑了历史因素,但由于创作者的知识所限,未毹避免。《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就属于后一种类型。对于前一类错误,我们要予纠正;对于后一类错误’,我们要理解。
  
  第四步,出示经典试题,形成意识。新课程的试题往往以情景化展现,类似于上述案例的命题在新课程高考、会考中已经出现过,值得关注。我给学生出示了以下案例:
  例1:(2007年上海高考历史单科第3题)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 吃葡萄、喝肉羹 B 盖棉被、穿绸衣
  C 放鞭炮、听说书 D 抽卷烟、烤甘薯
  解析:答案A。王昭君生活在西汉晚期。棉被出现在宋元时期,说书是宋元时期的曲艺,卷烟和甘薯都是明朝以后才传入中国的,而葡萄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后就传入中原。
  例2:某编导在拍摄《孔子》的影片中,设计了如下一些孔子时期的场景,请你根据史实推断,下列设计正确的是
  A 孔子与弟子们吃着葡萄
  B 墙壁上挂着一柄青铜宝剑
  C 孔子缓缓将纸铺在桌上
  D 孔子用隶书写下“仁者爱人”
  解析:答案B。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葡萄出现于西汉初年,纸最早产生于西汉晚期,隶书始于秦朝,汉魏时期正式通行,而青铜器在夏朝就已经出现,商周较为流行。
  例3:在某地发现的一座古墓中,随葬品有青铜剑、丝织品、唐三彩、活字印刷品等。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有可能为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解析:答案B。青铜器商代流行,丝织品大致产生于商代,唐三彩流行于唐代,活字印刷品宋代才出现,据此推测这座古墓最早有可能为宋代。
  这类试题是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极好体现:既有知识层面的考查,即学生必须明确掌握一些重要历史事物出现的时间;也有历史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如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史料辨伪的方法、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思想,甚至还有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这些案例可以认识到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随意篡改,历史是一门有用的科学。
  
  三、几点有益的教学启示
  
  第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材不是权威,教师亦不是。教材和教师都有可能存在着值得批判和质疑的地方。“初生牛犊不畏虎”,谁说我们的学生就不能发现教材中的错误?谁说我们的学生就没有资格质疑老师?经历此事,笔者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身上所具有的潜能。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挑战权威。
  第二,要善于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及策略在教学界已被广泛关注,但课外的生成性问题呢?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历史学科的特点又决定了历史无处不在,所以历史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必要时,教师要敢于打破原先的教学计划,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或是由学生提出和发现的生成性问题。假如我对这位学生发现的问题置之不理,或仅作个别交流,那么就错失了一次绝好的史料教学机会,更遗憾将是将错失一个鼓励学生质疑教材、挑战权威的绝佳案例。
  第三,历史教师往往会强调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绝不能代表真实的历史,但我们在阐述这一立场时,恐怕多是流于结论,缺少具体的案例,或者提供了一些具体案例,但缺少情感态度上的升华。笔者在课堂上总结这类错误时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要求艺术创作一定要还原真实的历史,但我们希望艺术作品中尽量减少一些低级的‘硬伤’。当然,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还有待全体国民历史素养的提升——这是我们历史老师的职责,同时也是你们全体同学的使命。”
其他文献
[摘 要:在探究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又迎来了新一轮的改革创新。基于此,本文将针对转型发展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创建综合实验课程、独立研制实验设备、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课程设计与学科竞赛相结合、增强校企之间的合作等改革策略,希望对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有所帮助。  关键词:探究转型;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专业实践]  现阶段,转型发展
摘 要 自先秦以来,王朝对于“天下”政治秩序的观念存在着一个丰富变化的过程。具体而言,楚人以文化特征的改变,一直在华夏和蛮夷两种称呼间摇摆;吴人对楚人的牵制作用,使得他们被赋予了周王室后裔的身份;越人在自身实力强大的背景下,逐渐摆脱了楚人的控制,为自己构建出大禹子孙的形象。伴随着国家的一统,楚人、吴人和越人所依托的政治体依次消失,但他们所蕴含的文化概念却持续存在。   关键词 自我认同,他者认同
[摘 要]代秦而起的西汉王朝,认识到“夫民者,万世之本也”的重要意义,于是一改秦以“尚威”为特点的多欲寡恩之治,转而倡导以安民为中心的仁政孝治。赐民爵、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和奖掖孝悌等政策措施皆为汉初统治者以“民之父母”形象實行的保民、安民之策。这些措施与汉初的建立郡国庙、分封同姓王等共同构成了汉“以孝治天下”的前奏序曲和重要组成部分。贾谊提出的“守威定功”思想实际是对秦汉之际由文治替代武功,从“尚
为进一步推动“3亿人上冰雪”目标的实现,对冬季冰雪课程进行深入挖掘与探索,整合冰雪课程资源优势,梳理归纳民族、民间优秀冰雪体育文化,探究学科核心素养下冬季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强化冬季体育课和冬季课外体育活动,形成“融合、交流、推动”的冬季冰雪课堂新局面,让每一名学生掌握至少一项冰雪技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体育学科名师工作室教研团队依托阿城区、松北区、道里区名师工作室的优势,于2017年12月28日在哈
西漢著名活动家陆贾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有人会说,他是有身份的人,建立西汉前参加工作,“从高祖定天下”,之后又“游汉廷公卿间”,这样的人再老无所养,还有规矩吗?  言外之意,陆贾是吃公家饭的。但陆贾高就高在这个地方,他根本不靠朝廷养老。陆贾晚年,既不麻烦朝廷,也不麻烦纳贡庶民,探索出了一条有特色的养老之路。  作为一个活动家和统战高手,陆贾知道,再怎么探索,再怎么有特色,这事也离不开关键一
公元747年,大唐帝国响起一声春雷。李隆基号召天下读书人来长安,参加一场特别的考试:“只要有本事就能录取,分房子给编制。”并且让宰相李林甫主持,够诚意、够分量吧。  杜甫看着手中的宣传册心绪难平,尽管他表现得很淡定,起伏的胸膛却出卖了他激动的内心。他相信自己的机会来了,从此以后将纵横四海。  那一年,杜甫已经35岁,耗不起了。他趁着考试前的宁静时光,又一次重温了课本和复习题,然后信心满满地走入考场
雅诗兰黛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公司之一,公司的创始人雅诗·兰黛夫人的一生近乎传奇。  雅诗·兰黛原名埃斯泰·劳德,出生于美国纽约的‘个普通家庭,靠父亲经营的一家五金店维系生活。然而,贫寒没能抵挡一个女孩子爱美的心,埃斯泰·劳德梦想着长大后当一名演员,她觉得“女演员是美丽的缩影”。  埃斯泰·劳德一直朝梦想努力着,后来她还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雅诗”,并偶尔在街道的剧院中参加演出。不过,叔叔改变了她的人生轨
[关键词]詹天佑,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育人,历史核心素养  接到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委员会的通知,在2016年安阳年会上浙江省需要出一节名师示范课,既能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落地”,又能让大家感受到浙江省正在进行的高考改革推动下的课堂变化。于是,我找到磐安中学的申屠兴山老师。十年前,他的“甲午战争”一课获得过全国一等奖,有良好的历史功底与教学经验,尽管副校长的行政职务令他诸事繁多,但
1935年,杨绛婚后不久即随丈夫钱钟书去英国读书。因为钱钟书有一颗顽固的中国胃,她练就了一手好厨艺。可以这么说,源于对钱钟书的爱,杨绛心甘情愿放下大小姐身段,“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汤羹”。  在《聽杨绛谈往事》-书中写道:钟书的饮食习惯比较保守,英国的奶酪、牛排、浓汤,不合他的胃口,如他在诗巾所叹“嗜膻喜淡颉羹浑,夷味何能辨素荤”。杨绛担心他吃不饱,就想改租一套带炉灶炊具的住房,自办伙食,让
把家里的白炽灯换成节能灯泡,一盖灯一年能节省227千克煤。  风能  风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风刀发电厂的风车能捕获微风,并将其转化为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