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华盛顿,特伦顿战役,星条旗,质疑,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2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有一幅插图(图一),图下注释为“华盛顿率军横渡冰凌翻滚的特拉华河,袭击特伦顿”。经查证,这幅油画名为《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是美国画家曼纽尔·诺伊苏于1851年创作的。华盛顿位居画面正中,两眼注视前方,副手手擎美国国旗,周围一群水手在奋力划桨。教材选用此插图,笔者理解其用意有二:一是展现美国独立战争的壮烈场面,二是突显华盛顿英勇无畏、身先士卒的精神。但是,这幅插图存在着一个历史错误。
当然,我们还不能如此轻易得出这个结论。经过我的仔细观察,油画中的星条旗(图三)并不同于今日的美国国旗(图四)。在油画中,我们能看到在旗帜的左上角,共有4颗星星呈圆弧状排布,如果将画面中的旗帜“展开”的话,星星数量应在12颗左右;而今日美国国旗共有50颗星星,分9行平行排布。这是怎么回事呢?笔者翻阅《世界国旗图志》,发现美国最初的星条旗就只有13颗星星,呈圆环状分布,象征美国最初13个州的团结(图五)。随着美国独立后领土的不断扩张,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议案:“每当合众国接受一个州,一颗星星将于下一年的7月4日添入国旗”。现在的美国国旗就有50颗星星。代表今天美国的50个州。
由此,我们不能低估油画作者曼纽尔·诺伊苏的史学素养,至少他知道美国国旗的演进历史,因为如按他创作这幅油画的时间1851年来判断,当时美国国旗上的星星总数为32颗。但是,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画家还是在历史的细节上犯了错误——如按历史真实场景进行创作的话,画面中的旗帜应为“大陆彩条旗”。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油画的作者确实犯了错误,但历史教科书引用此油画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画面所出现的星条旗与教材插入此图的用意无关。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完全可以不向学生澄清这一点。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已经了解其中真相的教师,对于这个隐性知识错误还是不可视而不见。
二、利用这个错误进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大教材观”和“课程资源观”强调重视利用图片、影像资料,教材中出现的这类“错误”恰好可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来。于是,笔者在第二节课上对此“错误”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介绍课外知识,预设悬念。我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这节课先不上课本上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国旗的含义和由来。”学生们表现出诧异和好奇。接下来,我给学生出示了不同时期的美国国旗,从大陆彩条旗到星条旗,特别指出美国第一面星条旗产生于1777年6月14日。
第二步,提出探究任务,寻求答案。我向全体同学说道:“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4页,注意看这一页上的插图。昨天某某同学发现了其中的一处错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找到。”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图中的错误。我再进一步发问:“按照画面所反映的史实判断,当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旗帜才算合理?”学生们回答大陆彩条旗。我对此进行肯定。
第三步,类比相关案例,揭示本质。历史工作者可能都有所耳闻,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类似这种错误是时常有的,即“以今代古”的臆想型错误。如前些年就有报道,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出现了曹操吃玉米棒的镜头,而三国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玉米,玉米是明朝时从美洲引进的。如此严肃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的电视剧。鉴于此,历史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还以历史的真实。当然,影视、艺术作品中出现的此类错误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无意识错误”,即在创作中根本不考虑历史因素;另一种是“有意识错误”,即创作时尽管考虑了历史因素,但由于创作者的知识所限,未毹避免。《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就属于后一种类型。对于前一类错误,我们要予纠正;对于后一类错误’,我们要理解。
第四步,出示经典试题,形成意识。新课程的试题往往以情景化展现,类似于上述案例的命题在新课程高考、会考中已经出现过,值得关注。我给学生出示了以下案例:
例1:(2007年上海高考历史单科第3题)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 吃葡萄、喝肉羹 B 盖棉被、穿绸衣
C 放鞭炮、听说书 D 抽卷烟、烤甘薯
解析:答案A。王昭君生活在西汉晚期。棉被出现在宋元时期,说书是宋元时期的曲艺,卷烟和甘薯都是明朝以后才传入中国的,而葡萄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后就传入中原。
例2:某编导在拍摄《孔子》的影片中,设计了如下一些孔子时期的场景,请你根据史实推断,下列设计正确的是
A 孔子与弟子们吃着葡萄
B 墙壁上挂着一柄青铜宝剑
C 孔子缓缓将纸铺在桌上
D 孔子用隶书写下“仁者爱人”
解析:答案B。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葡萄出现于西汉初年,纸最早产生于西汉晚期,隶书始于秦朝,汉魏时期正式通行,而青铜器在夏朝就已经出现,商周较为流行。
例3:在某地发现的一座古墓中,随葬品有青铜剑、丝织品、唐三彩、活字印刷品等。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有可能为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解析:答案B。青铜器商代流行,丝织品大致产生于商代,唐三彩流行于唐代,活字印刷品宋代才出现,据此推测这座古墓最早有可能为宋代。
这类试题是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极好体现:既有知识层面的考查,即学生必须明确掌握一些重要历史事物出现的时间;也有历史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如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史料辨伪的方法、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思想,甚至还有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这些案例可以认识到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随意篡改,历史是一门有用的科学。
三、几点有益的教学启示
第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材不是权威,教师亦不是。教材和教师都有可能存在着值得批判和质疑的地方。“初生牛犊不畏虎”,谁说我们的学生就不能发现教材中的错误?谁说我们的学生就没有资格质疑老师?经历此事,笔者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身上所具有的潜能。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挑战权威。
第二,要善于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及策略在教学界已被广泛关注,但课外的生成性问题呢?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历史学科的特点又决定了历史无处不在,所以历史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必要时,教师要敢于打破原先的教学计划,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或是由学生提出和发现的生成性问题。假如我对这位学生发现的问题置之不理,或仅作个别交流,那么就错失了一次绝好的史料教学机会,更遗憾将是将错失一个鼓励学生质疑教材、挑战权威的绝佳案例。
第三,历史教师往往会强调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绝不能代表真实的历史,但我们在阐述这一立场时,恐怕多是流于结论,缺少具体的案例,或者提供了一些具体案例,但缺少情感态度上的升华。笔者在课堂上总结这类错误时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要求艺术创作一定要还原真实的历史,但我们希望艺术作品中尽量减少一些低级的‘硬伤’。当然,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还有待全体国民历史素养的提升——这是我们历史老师的职责,同时也是你们全体同学的使命。”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1—0022—03
人民教育出版社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三单元《美国国父华盛顿》一课有一幅插图(图一),图下注释为“华盛顿率军横渡冰凌翻滚的特拉华河,袭击特伦顿”。经查证,这幅油画名为《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是美国画家曼纽尔·诺伊苏于1851年创作的。华盛顿位居画面正中,两眼注视前方,副手手擎美国国旗,周围一群水手在奋力划桨。教材选用此插图,笔者理解其用意有二:一是展现美国独立战争的壮烈场面,二是突显华盛顿英勇无畏、身先士卒的精神。但是,这幅插图存在着一个历史错误。
当然,我们还不能如此轻易得出这个结论。经过我的仔细观察,油画中的星条旗(图三)并不同于今日的美国国旗(图四)。在油画中,我们能看到在旗帜的左上角,共有4颗星星呈圆弧状排布,如果将画面中的旗帜“展开”的话,星星数量应在12颗左右;而今日美国国旗共有50颗星星,分9行平行排布。这是怎么回事呢?笔者翻阅《世界国旗图志》,发现美国最初的星条旗就只有13颗星星,呈圆环状分布,象征美国最初13个州的团结(图五)。随着美国独立后领土的不断扩张,美国国会通过一项议案:“每当合众国接受一个州,一颗星星将于下一年的7月4日添入国旗”。现在的美国国旗就有50颗星星。代表今天美国的50个州。
由此,我们不能低估油画作者曼纽尔·诺伊苏的史学素养,至少他知道美国国旗的演进历史,因为如按他创作这幅油画的时间1851年来判断,当时美国国旗上的星星总数为32颗。但是,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画家还是在历史的细节上犯了错误——如按历史真实场景进行创作的话,画面中的旗帜应为“大陆彩条旗”。
这是一个有意思的发现。油画的作者确实犯了错误,但历史教科书引用此油画并没有什么不妥,因为画面所出现的星条旗与教材插入此图的用意无关。历史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也完全可以不向学生澄清这一点。但是,笔者认为作为已经了解其中真相的教师,对于这个隐性知识错误还是不可视而不见。
二、利用这个错误进行教学
新课程理念下的“大教材观”和“课程资源观”强调重视利用图片、影像资料,教材中出现的这类“错误”恰好可作为一种特殊的课程资源来。于是,笔者在第二节课上对此“错误”做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介绍课外知识,预设悬念。我说:“同学们,我们今天这节课先不上课本上的内容,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国国旗的含义和由来。”学生们表现出诧异和好奇。接下来,我给学生出示了不同时期的美国国旗,从大陆彩条旗到星条旗,特别指出美国第一面星条旗产生于1777年6月14日。
第二步,提出探究任务,寻求答案。我向全体同学说道:“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第44页,注意看这一页上的插图。昨天某某同学发现了其中的一处错误,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找到。”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图中的错误。我再进一步发问:“按照画面所反映的史实判断,当时应该使用什么样的旗帜才算合理?”学生们回答大陆彩条旗。我对此进行肯定。
第三步,类比相关案例,揭示本质。历史工作者可能都有所耳闻,在影视、艺术创作中,类似这种错误是时常有的,即“以今代古”的臆想型错误。如前些年就有报道,在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出现了曹操吃玉米棒的镜头,而三国的时候中国还没有玉米,玉米是明朝时从美洲引进的。如此严肃的历史题材电视剧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的电视剧。鉴于此,历史教师有责任向学生还以历史的真实。当然,影视、艺术作品中出现的此类错误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无意识错误”,即在创作中根本不考虑历史因素;另一种是“有意识错误”,即创作时尽管考虑了历史因素,但由于创作者的知识所限,未毹避免。《华盛顿渡过特拉华河》就属于后一种类型。对于前一类错误,我们要予纠正;对于后一类错误’,我们要理解。
第四步,出示经典试题,形成意识。新课程的试题往往以情景化展现,类似于上述案例的命题在新课程高考、会考中已经出现过,值得关注。我给学生出示了以下案例:
例1:(2007年上海高考历史单科第3题)一位历史研究者想要编写《昭君出塞》一书,涉及长安民众生活的情景,他可以利用的素材是
A 吃葡萄、喝肉羹 B 盖棉被、穿绸衣
C 放鞭炮、听说书 D 抽卷烟、烤甘薯
解析:答案A。王昭君生活在西汉晚期。棉被出现在宋元时期,说书是宋元时期的曲艺,卷烟和甘薯都是明朝以后才传入中国的,而葡萄早在张骞出使西域后就传入中原。
例2:某编导在拍摄《孔子》的影片中,设计了如下一些孔子时期的场景,请你根据史实推断,下列设计正确的是
A 孔子与弟子们吃着葡萄
B 墙壁上挂着一柄青铜宝剑
C 孔子缓缓将纸铺在桌上
D 孔子用隶书写下“仁者爱人”
解析:答案B。孔子生活在春秋晚期。葡萄出现于西汉初年,纸最早产生于西汉晚期,隶书始于秦朝,汉魏时期正式通行,而青铜器在夏朝就已经出现,商周较为流行。
例3:在某地发现的一座古墓中,随葬品有青铜剑、丝织品、唐三彩、活字印刷品等。这座古墓的朝代最早有可能为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解析:答案B。青铜器商代流行,丝织品大致产生于商代,唐三彩流行于唐代,活字印刷品宋代才出现,据此推测这座古墓最早有可能为宋代。
这类试题是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极好体现:既有知识层面的考查,即学生必须明确掌握一些重要历史事物出现的时间;也有历史思维和技能的训练,如历史发展的时序性原则、史料辨伪的方法、论从史出史由证来的思想,甚至还有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通过这些案例可以认识到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不能随意篡改,历史是一门有用的科学。
三、几点有益的教学启示
第一,“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教材不是权威,教师亦不是。教材和教师都有可能存在着值得批判和质疑的地方。“初生牛犊不畏虎”,谁说我们的学生就不能发现教材中的错误?谁说我们的学生就没有资格质疑老师?经历此事,笔者更为深刻地认识到学生身上所具有的潜能。作为历史教师必须放下架子,信任学生,鼓励他们去发现问题,挑战权威。
第二,要善于利用一切课程资源,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问题及策略在教学界已被广泛关注,但课外的生成性问题呢?在新课程理念下,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历史学科的特点又决定了历史无处不在,所以历史课程资源也无处不在。必要时,教师要敢于打破原先的教学计划,充分开发和利用学生感兴趣的、或是由学生提出和发现的生成性问题。假如我对这位学生发现的问题置之不理,或仅作个别交流,那么就错失了一次绝好的史料教学机会,更遗憾将是将错失一个鼓励学生质疑教材、挑战权威的绝佳案例。
第三,历史教师往往会强调文学、艺术、影视作品绝不能代表真实的历史,但我们在阐述这一立场时,恐怕多是流于结论,缺少具体的案例,或者提供了一些具体案例,但缺少情感态度上的升华。笔者在课堂上总结这类错误时是这样说的:“我们不要求艺术创作一定要还原真实的历史,但我们希望艺术作品中尽量减少一些低级的‘硬伤’。当然,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类似现象的发生,还有待全体国民历史素养的提升——这是我们历史老师的职责,同时也是你们全体同学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