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學生的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的阶段,一些距离他们的生活较远的学习内容,他们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给予学生观察和体验的机会,加强他们对文本语文教材内容的理解,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认知。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
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习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学生被动听却依然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新课标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出来,教师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此背景下,激发学生的课堂体验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不断进行尝试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不仅能满足小学生的课堂体验,还能锻炼小学生的课堂思维,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成。那么,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该如何执行体验式教学呢?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培养学生的体验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之眼,对学生顺利进入正式课堂有直接的带领和影响作用,所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要努力钻研课堂的内容,不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为学生体验课堂带来全新的感受。
例如,在学习《迷人的九寨沟》这篇文章时,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笔者事先通过在网络中搜集了一些关于九寨沟的景点画面,然后拿到课堂给学生们播放。当学生看到那形式不一、形状多变的水沟时,个个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在阳光的照射下,那湖里的各种沉石五颜六色、互相映衬,顿时让学生赞叹:“好美啊!”看到学生们看得如此入神,笔者及时分享了自己所了解的九寨沟,然后激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以来学生们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谈九寨沟的印象,有的谈父母所描述过的九寨沟形象。看到学生们热火朝天的样子,笔者顺势问学生:“看来大家对九寨沟的印象是各有千秋,我们接下来学习《神奇的九寨沟》一文,看看文中描述的景色和我们自己见到或听到的九寨沟是否一样。”这样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其后的视频播放和让学生自由表达的环节都让学生的体验悄然升温,最后走入课堂主题,更是将学生的感受体验再次加深。
二、在正文讲解中增加学生的体验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需要品味的角色和人物性格,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尤其是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体验,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文章时,笔者先学生阅读了这篇文章,并让学生试着理解文章中的主人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通过阅读基本都已经掌握了主人公的性格等特征,这时笔者给学生指定了一个任务: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将主人公的性格尽情演绎。学生们一听要进行表演,大家再次认真寻找文中相关主任公的对话等,并在表演中除了运用原文的句子之外,还适当增加了自己的语言成分。这样的体验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体验的意识,让学生在亲自感受中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使学生建立了勤于体验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运用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
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多实践,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所以,语文教师不应只注重课堂的开端和课堂环节的体验教学,更应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课后体验,即鼓励学生在课下经过复习或运用的方式,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春晓》这首诗时,笔者先让学生精读了这首诗,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情绪情感,体会诗歌朗读的感觉。在诗朗读中,学生被“春眠”“啼鸟”“风声”“雨声”等景象所吸引。学生不仅体会到古代诗人智慧和中华知识的博大精深,在短小精悍的文字中间,更是感受到了春晓的自然风光和魅力。为了加深学生对本首诗的体验,笔者在为学生进行了讲述和分析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训练:结合整首诗的意象,将其中的画面进行整理和描绘,形成一幅独有的自然风光图。这样以来,学生兴趣上来了,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动手操作,在描绘不同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对文中自然景色的整体认知和热爱。这样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将画作展示出来,有的学生还为自己画作起了一个很好的名字《春晓图》《春意正浓》等,显示学生们的别致用心和精巧构思。
总之,小学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的关键期,要加强小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课堂的正式讲解和课堂的巩固复习阶段,都要将学生的体验放在学习的重要位置,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人物角色特征,提升他们的语文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发现语文的规律。
参考文献:
[1]任相全.体验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运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8(05):63.
[2]单成蔚.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情境创设
传统的教学中,语文教师习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学生被动听却依然难以理解其中的深层含义。新课标将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凸显出来,教师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学形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在此背景下,激发学生的课堂体验成为广大语文教师不断进行尝试的教学方式。体验式教学不仅能满足小学生的课堂体验,还能锻炼小学生的课堂思维,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促进高效语文课堂的形成。那么,在具体实施中,教师该如何执行体验式教学呢?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培养学生的体验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中的课堂之眼,对学生顺利进入正式课堂有直接的带领和影响作用,所以,在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要努力钻研课堂的内容,不仅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要为学生体验课堂带来全新的感受。
例如,在学习《迷人的九寨沟》这篇文章时,在课堂的导入环节,笔者事先通过在网络中搜集了一些关于九寨沟的景点画面,然后拿到课堂给学生们播放。当学生看到那形式不一、形状多变的水沟时,个个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在阳光的照射下,那湖里的各种沉石五颜六色、互相映衬,顿时让学生赞叹:“好美啊!”看到学生们看得如此入神,笔者及时分享了自己所了解的九寨沟,然后激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这样以来学生们活跃起来,有的学生能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谈九寨沟的印象,有的谈父母所描述过的九寨沟形象。看到学生们热火朝天的样子,笔者顺势问学生:“看来大家对九寨沟的印象是各有千秋,我们接下来学习《神奇的九寨沟》一文,看看文中描述的景色和我们自己见到或听到的九寨沟是否一样。”这样的课堂导入,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其后的视频播放和让学生自由表达的环节都让学生的体验悄然升温,最后走入课堂主题,更是将学生的感受体验再次加深。
二、在正文讲解中增加学生的体验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场所,也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在课堂教学中,对于一些需要品味的角色和人物性格,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表演的形式,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尤其是将体验式教学运用到课堂中,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体验,还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在学习《爱因斯坦和小女孩》这篇文章时,笔者先学生阅读了这篇文章,并让学生试着理解文章中的主人爱因斯坦和小女孩的性格特点,学生们通过阅读基本都已经掌握了主人公的性格等特征,这时笔者给学生指定了一个任务: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将主人公的性格尽情演绎。学生们一听要进行表演,大家再次认真寻找文中相关主任公的对话等,并在表演中除了运用原文的句子之外,还适当增加了自己的语言成分。这样的体验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意识,还培养了学生自主体验的意识,让学生在亲自感受中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使学生建立了勤于体验的良好习惯。
三、知识运用加深学生的课堂体验
实践出真知,只有让学生多实践,才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知。所以,语文教师不应只注重课堂的开端和课堂环节的体验教学,更应加深学生对教材的课后体验,即鼓励学生在课下经过复习或运用的方式,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在学《春晓》这首诗时,笔者先让学生精读了这首诗,体会诗中作者表达的情绪情感,体会诗歌朗读的感觉。在诗朗读中,学生被“春眠”“啼鸟”“风声”“雨声”等景象所吸引。学生不仅体会到古代诗人智慧和中华知识的博大精深,在短小精悍的文字中间,更是感受到了春晓的自然风光和魅力。为了加深学生对本首诗的体验,笔者在为学生进行了讲述和分析之后,鼓励学生进行拓展性训练:结合整首诗的意象,将其中的画面进行整理和描绘,形成一幅独有的自然风光图。这样以来,学生兴趣上来了,因为大部分学生都喜欢动手操作,在描绘不同的自然风光的同时,还提升了学生对文中自然景色的整体认知和热爱。这样学生都能结合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将画作展示出来,有的学生还为自己画作起了一个很好的名字《春晓图》《春意正浓》等,显示学生们的别致用心和精巧构思。
总之,小学生思维还处于形象思维的关键期,要加强小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教师需要增加学生的课堂体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在课堂的导入环节、课堂的正式讲解和课堂的巩固复习阶段,都要将学生的体验放在学习的重要位置,让学生发现文本中的人物角色特征,提升他们的语文感受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让学生发现语文的规律。
参考文献:
[1]任相全.体验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运用研究[J].新课程(中),2018(05):63.
[2]单成蔚.小学语文体验式教学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