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油画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意大利人郎世宁在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成为宫廷画家,历任康、雍、乾三朝,为中国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
从民国时期才开始在美术学校始有了油画的说法,最早的画油画写生的画家是李铁夫,后来出现了许幸之等老一代的艺术家。之后的刘海粟先生,在巴黎留学,他的油画比国画好。
1949-1966年这段时间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作品和画家。董希文先生和他创作的《开国大典》是不可不说的经典,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术学院领导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当时只有37岁的中央美院教授、青年画家董希文。
董希文1914年6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杭州艺专毕业后,曾在敦煌临摹壁画达3年之久,其素描、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尤其擅长革命题材及人物画的创作,在此之前,他曾为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入画过像,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泽东油画像便出自他及其学生之手。1949年,他还受命为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的英雄代表画像,他创作的《北平人城式》等作品也受到了好评。
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资料片和一些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董希文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要反映开国大典这一重大事件必须要有一个共和国开国领导群体与广场群众囊括在同一画面中的“大团圆”构图,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开国大典所具有的“人民胜利”的伟大意义。董希文决定在创作中打破写实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在他构思的草图上,毛泽东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画面,右面则是广场上的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但它却因此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更好地突出了节日气氛。此外,按正常视觉规律,在毛泽东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大红柱子,但董希文在草图中却将这根柱子抽掉了,这一大胆突破使广场顿显阔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小的气势。建筑大师梁思成看后,称赞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为了适应作品特定的历史内容,董希文将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使蓝天与红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形成强烈对比,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在写实描绘中,董希文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在透视和光影的处理上。他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去处理,而是根据画面主题和总体需要以及民族审美情趣进行创作。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他还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其大胆创新由此可见一斑。对于画稿中如何表现毛泽东的身高问题,画家艾中信建议说:“里面的毛泽东再高大一些更好。”董希文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将毛主席的个头加高了一寸,效果果然不错。两个月后,高233厘米、长400厘米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诞生了。
《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1953年9月27日,油画《开国大典》在《人民日报》刊登,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5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开国大典》的图片,发行量数以百万计,成为现代美术史上一幅家喻户晓、影响深远的著名作品之一。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
后来董希文先生一直孜孜不倦的为中国入画中国油画而努力。1962年,中央美院的画家去了一次西藏,从西藏回来以后,他们的画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试图摆脱苏俄的灰色画法的影响,因为西藏这个地方是难以用俄罗斯的灰色来表现的。当时提出了一个“油画民族化”的口号。
这种形势发展到正好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发展中的中国油画受到丁极大的摧残。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个极端时代里强调的红、光、亮,也是在脱离苏联的灰色画法,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这十年间油画的题材虽然极为单一,但是在形式和技法上还在前进,没有停滞。
1976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流派的画册在国内基本上都可以看到。人们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喜好和发展的方向,有了让自己内心得到表现的机会,不甘心按照过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路一直走下去,而想要表现更广泛的题材,走到自然、人的关系或者是一个想法里面。在这个前提下,在1976年之后,就是我们所说的当代艺术的开始。
此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包括油画在内的艺术品也走向了市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现象。
如何看一幅油画
做油画的收藏和投资,除了看是否喜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画家的创作历程。了解一个画家的风格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发展变化的,才能理解作品好在哪里。这关系到你的眼光和判断能力。
家庭、教育以及个人的个性,都是影响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因素。法国的马蒂斯(1869-1954)和西班牙的毕加索(1881-1973)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他俩的作品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马蒂斯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最初他追求动感、表现强烈、无拘无束的观点,后来渐渐发展成追求一种平衡、纯洁和宁静感。他曾说:“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他评价自己的作品“好象一种抚慰,象一种稳定剂,或者象一把合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
2009年2月法国巴黎佳士得“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上,马蒂斯的《黄花九轮草》估价1200万-1800万欧元,以3590.5万欧元成交(含佣金)。画面内容就是简单的花瓶、花、桌布,从颜色安排、线的造型可以看出画家热情、干净,给人轻松的感觉。马蒂斯画的人物像和毕加索完全不一样。毕加索晚期的画看久了会让人感到有视觉上的压力。这和画家的心态也是有关的。对艺术家而言,悟性是第一。其次是个人心态,即个性。毕加索的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田园时期等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的形 成,也受到了他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心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比如,蓝色时期(1900—1903)是毕加索的人生低潮期,当时他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在西班牙受教育时染上的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马蒂斯的画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有不少人都试过,才知道其实很不简单。虽然是短短的几笔,但他对于线的造型的理解和颜色的安排。已经不是一般的级别了。这是画家以极其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才能达到的高度。
写生能力对于一个画家十分重要,写生,就是刻划描写生活或自然,现在数码相机的像素越来越高,很多人不屑于画写生了。但重要的是,写生和照片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法国印象主义大师马奈(1832-1883)的代表作《酒吧女侍》十分著名。画中人的表情,是作为服务人员应该有的,但是显得无可奈何。马奈捕捉到了这个模特的表情,然后就记在心里了。
画面中,玻璃杯里面盛着橘子。如果画家没有极高超的基本功,玻璃的质感就画不出来,画中的橘子,观赏者可以感觉到是一种薄皮的桔子,而且皮和肉之间应该是有缝隙的,酒瓶子都是玻璃的,香槟酒瓶则用一层金色的锡纸包着。仔细观察这些细节以及人物的眼神、头发的刻画方法,可以得到启示,原来画家信手拈来时是有他的基础的。收藏这样的画一定错不了。
左上的两图是法国印象主义女画家莫利索的作品,可以看出画中人应该和画家有一定的关系,观赏者可以感觉到画中人有等着画家画的感觉,也可以想象画家作画时告诉拿书的女子说,我画的时候你看书,我让你看我的时候再看我。背对着的小孩似乎也是按照画家的指示很勉强的站着不动。这就是写生过程的痕迹。
梵高的作品不少,但是都在收藏者的手里,谁也不想拿出来卖了。梵高的《自画像》,他画自己的眼睛,里面有惊讶、愤怒,让观赏者感到是一个百感交集的眼神。
提问环节
提问:请您介绍一下表现主义绘画。
钟鸣: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奧地利流行最广。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在理念上,它强调反传统,反对保守,要求变革,在创作上,它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揭示人的灵魂和内心的感情世界,试图引起观赏者的强烈震撼和共鸣,为人们提供看待周围世界的全新视角。
挪威的蒙克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兴起。《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他们的表现手法和情绪宣泄都很激烈,有点极端的感觉,强调颜色,造型清楚。
提问:您认为仆么样的油画值得投资?
钟鸣:从收藏、欣赏的角度来说,和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有关系,按我的理解,能打动你的,符合你心里的追求的,都是你心里的艺术,如果是投资,你需要关心画家的发展,要看画家的创作过程,只看一幅画是没有用的。
油画对中国来说是个舶来品。意大利人郎世宁在清康熙帝五十四年(1715)作为天主教耶稣会的修道士来中国传教,随即入宫成为宫廷画家,历任康、雍、乾三朝,为中国带来了西洋绘画技法。
从民国时期才开始在美术学校始有了油画的说法,最早的画油画写生的画家是李铁夫,后来出现了许幸之等老一代的艺术家。之后的刘海粟先生,在巴黎留学,他的油画比国画好。
1949-1966年这段时间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作品和画家。董希文先生和他创作的《开国大典》是不可不说的经典,
1952年,中国革命博物馆委托中央美术学院组织完成一批表现新中国的油画,其中有巨型油画《开国大典》。中央美术学院领导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这个任务交给当时只有37岁的中央美院教授、青年画家董希文。
董希文1914年6月出生于浙江绍兴,杭州艺专毕业后,曾在敦煌临摹壁画达3年之久,其素描、油画功底在同行中有口皆碑,尤其擅长革命题材及人物画的创作,在此之前,他曾为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等党和国家领导入画过像,天安门城楼上第一幅毛泽东油画像便出自他及其学生之手。1949年,他还受命为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的英雄代表画像,他创作的《北平人城式》等作品也受到了好评。
通过对开国大典的电影资料片和一些摄影图片资料的研究,董希文认为资料里的领导人和广场上的群众不在一个图景中,不合乎自己的想法。在他看来,要反映开国大典这一重大事件必须要有一个共和国开国领导群体与广场群众囊括在同一画面中的“大团圆”构图,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开国大典所具有的“人民胜利”的伟大意义。董希文决定在创作中打破写实的限制,按自己的理解选择画面构图。在他构思的草图上,毛泽东侧身站在靠近中间位置,其他领导人都站在左边,并占据了三分之一的画面,右面则是广场上的群众。这样左实右虚相差悬殊的布局,按一般构图规律来看似乎有失平衡,但它却因此加大了领导人与广场群众一实一虚、一近一远、一少一多的对比效果,更好地突出了节日气氛。此外,按正常视觉规律,在毛泽东的右前侧应有一根天安门城楼的大红柱子,但董希文在草图中却将这根柱子抽掉了,这一大胆突破使广场顿显阔大,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不小的气势。建筑大师梁思成看后,称赞说:“画面右方有一个柱子没有画上去,这在建筑学上是一个大错误,但是在绘画艺术上却是一个大成功。”
为了适应作品特定的历史内容,董希文将西洋绘画的各种表现技法和民族绘画的长处结合起来,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在严谨的写实描绘中,借鉴了民间美术和传统工笔重彩的表现手法,使蓝天与红地毯、红柱子、红灯笼及红旗等形成强烈对比,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而在写实描绘中,董希文又进行了大胆的艺术加工,如在透视和光影的处理上。他没有严格地按西方写实绘画中的素描要求去处理,而是根据画面主题和总体需要以及民族审美情趣进行创作。为了增强地毯的质感,他还在颜料中掺上锯木的木屑,其大胆创新由此可见一斑。对于画稿中如何表现毛泽东的身高问题,画家艾中信建议说:“里面的毛泽东再高大一些更好。”董希文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将毛主席的个头加高了一寸,效果果然不错。两个月后,高233厘米、长400厘米的巨幅油画《开国大典》诞生了。
《开国大典》在油画艺术上的主要成就是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这是一个新型的油画,成功地继承了盛唐时期装饰壁画的风采,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使油画朝着民族化的方向发展。
1953年9月27日,油画《开国大典》在《人民日报》刊登,井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1954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开国大典》的图片,发行量数以百万计,成为现代美术史上一幅家喻户晓、影响深远的著名作品之一。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 。
后来董希文先生一直孜孜不倦的为中国入画中国油画而努力。1962年,中央美院的画家去了一次西藏,从西藏回来以后,他们的画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试图摆脱苏俄的灰色画法的影响,因为西藏这个地方是难以用俄罗斯的灰色来表现的。当时提出了一个“油画民族化”的口号。
这种形势发展到正好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发展中的中国油画受到丁极大的摧残。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那个极端时代里强调的红、光、亮,也是在脱离苏联的灰色画法,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这十年间油画的题材虽然极为单一,但是在形式和技法上还在前进,没有停滞。
1976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各种流派的画册在国内基本上都可以看到。人们可以自主决定自己的喜好和发展的方向,有了让自己内心得到表现的机会,不甘心按照过去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路一直走下去,而想要表现更广泛的题材,走到自然、人的关系或者是一个想法里面。在这个前提下,在1976年之后,就是我们所说的当代艺术的开始。
此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包括油画在内的艺术品也走向了市场,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是一个正常的发展现象。
如何看一幅油画
做油画的收藏和投资,除了看是否喜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画家的创作历程。了解一个画家的风格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发展变化的,才能理解作品好在哪里。这关系到你的眼光和判断能力。
家庭、教育以及个人的个性,都是影响艺术家创作风格的因素。法国的马蒂斯(1869-1954)和西班牙的毕加索(1881-1973)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他俩的作品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
马蒂斯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最初他追求动感、表现强烈、无拘无束的观点,后来渐渐发展成追求一种平衡、纯洁和宁静感。他曾说:“我所梦想的艺术,充满着平衡、纯洁、静穆,没有令人不安、引人注目的题材,”他评价自己的作品“好象一种抚慰,象一种稳定剂,或者象一把合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
2009年2月法国巴黎佳士得“伊夫·圣罗兰与皮埃尔·贝尔热珍藏”专场拍卖会上,马蒂斯的《黄花九轮草》估价1200万-1800万欧元,以3590.5万欧元成交(含佣金)。画面内容就是简单的花瓶、花、桌布,从颜色安排、线的造型可以看出画家热情、干净,给人轻松的感觉。马蒂斯画的人物像和毕加索完全不一样。毕加索晚期的画看久了会让人感到有视觉上的压力。这和画家的心态也是有关的。对艺术家而言,悟性是第一。其次是个人心态,即个性。毕加索的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田园时期等各个时期的不同风格的形 成,也受到了他的经济状况、生活环境、心理情绪等因素的影响。比如,蓝色时期(1900—1903)是毕加索的人生低潮期,当时他的生活条件很差,又受到在西班牙受教育时染上的西班牙式的忧伤主义,这时期的作品弥漫着一片阴沉的蓝郁,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老与孤独的苦难。
马蒂斯的画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有不少人都试过,才知道其实很不简单。虽然是短短的几笔,但他对于线的造型的理解和颜色的安排。已经不是一般的级别了。这是画家以极其扎实的基本功为基础才能达到的高度。
写生能力对于一个画家十分重要,写生,就是刻划描写生活或自然,现在数码相机的像素越来越高,很多人不屑于画写生了。但重要的是,写生和照片给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法国印象主义大师马奈(1832-1883)的代表作《酒吧女侍》十分著名。画中人的表情,是作为服务人员应该有的,但是显得无可奈何。马奈捕捉到了这个模特的表情,然后就记在心里了。
画面中,玻璃杯里面盛着橘子。如果画家没有极高超的基本功,玻璃的质感就画不出来,画中的橘子,观赏者可以感觉到是一种薄皮的桔子,而且皮和肉之间应该是有缝隙的,酒瓶子都是玻璃的,香槟酒瓶则用一层金色的锡纸包着。仔细观察这些细节以及人物的眼神、头发的刻画方法,可以得到启示,原来画家信手拈来时是有他的基础的。收藏这样的画一定错不了。
左上的两图是法国印象主义女画家莫利索的作品,可以看出画中人应该和画家有一定的关系,观赏者可以感觉到画中人有等着画家画的感觉,也可以想象画家作画时告诉拿书的女子说,我画的时候你看书,我让你看我的时候再看我。背对着的小孩似乎也是按照画家的指示很勉强的站着不动。这就是写生过程的痕迹。
梵高的作品不少,但是都在收藏者的手里,谁也不想拿出来卖了。梵高的《自画像》,他画自己的眼睛,里面有惊讶、愤怒,让观赏者感到是一个百感交集的眼神。
提问环节
提问:请您介绍一下表现主义绘画。
钟鸣: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盛行于欧美一些国家的文学艺术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德国和奧地利流行最广。表现主义一词最初是1901年在法国巴黎举办的马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一组油画的总题名,用来与自然派和印象派相区别。在理念上,它强调反传统,反对保守,要求变革,在创作上,它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揭示人的灵魂和内心的感情世界,试图引起观赏者的强烈震撼和共鸣,为人们提供看待周围世界的全新视角。
挪威的蒙克是表现主义绘画的代表,他的画展推动了德国表现主义的兴起。《呐喊》是蒙克的代表作。他们的表现手法和情绪宣泄都很激烈,有点极端的感觉,强调颜色,造型清楚。
提问:您认为仆么样的油画值得投资?
钟鸣:从收藏、欣赏的角度来说,和你喜欢什么样的风格有关系,按我的理解,能打动你的,符合你心里的追求的,都是你心里的艺术,如果是投资,你需要关心画家的发展,要看画家的创作过程,只看一幅画是没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