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典范正在世界之林里迅速崛起,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高速发展和在国际上的地位提升,而中国的未来,更是充满无限希望与可能。
关键词:CPI;通胀;失业;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25-02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起到了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在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据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9%,达1.372万亿美元;中国三季度GDP达1.415万亿美元,中国由此连续第二个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数据无疑是让国人高兴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宏观经济状况仍然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何做好相应的宏观调控工作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组成。
下面就2010年中国经济的8个关键数据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现状:
――8%: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3%: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3%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0年10月我国的CIP涨幅已经达到了4.4%,而11月份则高达5.1%。人民生活幸福感开始下降,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高涨的物价红了网络上各种讽刺物价上涨的视频,其实这只是老百姓表达自己无奈的方式罢了。对整个社会而言,通货膨胀并没有降低人们的购买能力,因为物价的上涨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是同幅度增长的,但是就单个市场主体而言,通货膨胀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格局。因此,目前我国面临的物价上涨以及通货膨胀问题是值得我们提高警惕的。对于GDP,中国传统上总是对数字很在意,尽管我们一再强调绿色GDP,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使用的仍然是纯数字的衡量方式。诚然,GDP反映了各国家的经济繁荣程度,但是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相应的提高的话,那么GDP也就仅仅是数字。则单纯的GDP数字不能反映社会成本,比如赌博和黄色交易盛行的地方很可能GDP很高,但人民生活水平不见得会很高,它更不能反映出经济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另外,中国过去高速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投资,长期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的模式让央行的货币政策对货币调控能力局限在了一定的范围内,政府的财政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往往还具有时滞性。在物价涨幅明显,经济面临通胀危险的现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到依靠消费拉动越来越重要,只有百姓消费得起买得起,经济的增长才是有意义的。让人惊喜和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单纯的GDP数字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8000万: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这个数据是中国经济开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900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4.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没有算入的因素。正常情况下,一个社会存在一定的失业率是正常的,也就是凯恩斯说自然失业率。而且一定的社会失业率可以让劳动者有一定的警惕性,避免道德选择和逆向选择的出现。但是我国面临的就业缺口问题已经开始造成社会问题了——大学应届生就业,农民工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对整个国民教育的提高是无益的,农民工就业问题难以解决也对提高农民工的收入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也是有害的。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增加社会需求,减少非自愿失业,这900万新增的就业岗位的创造就是比较直接的创造劳动力需求的表现。另外,迅速充分的就业信息,适时的再就业培训,大学生就业指导,合理调整就业结构,各种鼓励创业政策等都是相关的效果比较直接明显的政策。
――8183亿: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3185亿: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中央财政拟安排3185亿元;――632亿: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这一系列的数据是政府对整个国家经济的调控的表现。从整体上说,我国的经济政策更多的是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宏观经济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金融监管不够完善,快速经济发展超过的了部分资源的负担能力。因此,必须制定出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求得总供求的平衡以防止严重的衰退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总的来讲,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力量和上行力量同时存在,政府以防通胀以及流动性控制为宏观调控核心的决心是明显的。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经一步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不平衡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影响下,中国外部环境恶化,贸易冲突,出口拉动经济已经成为过去。而政府的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区域发展计划、民生工程、收入倍增计划于新的消费刺激带来了强烈的宏观刺激效应。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规划的会让中国在崛起之路上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若干热点问题[M].红旗出版社,2005年9月.
[2]刘元春.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3]李文溥.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
冯轶男(1991.4—)女,贵州遵义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在读。
关键词:CPI;通胀;失业;宏观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3.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11)11-0025-02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起到了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在世界经济的重要性也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
据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日本2010年第三季度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9%,达1.372万亿美元;中国三季度GDP达1.415万亿美元,中国由此连续第二个季度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样的数据无疑是让国人高兴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宏观经济状况仍然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如何做好相应的宏观调控工作是中国和平崛起的重要组成。
下面就2010年中国经济的8个关键数据分析我国宏观经济现状:
――8%: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3%:CPI(消费者物价指数)涨幅3%左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2010年10月我国的CIP涨幅已经达到了4.4%,而11月份则高达5.1%。人民生活幸福感开始下降,通货膨胀压力加大。高涨的物价红了网络上各种讽刺物价上涨的视频,其实这只是老百姓表达自己无奈的方式罢了。对整个社会而言,通货膨胀并没有降低人们的购买能力,因为物价的上涨和市场上流通的货币数量是同幅度增长的,但是就单个市场主体而言,通货膨胀会影响社会收入分配和财产分配格局。因此,目前我国面临的物价上涨以及通货膨胀问题是值得我们提高警惕的。对于GDP,中国传统上总是对数字很在意,尽管我们一再强调绿色GDP,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使用的仍然是纯数字的衡量方式。诚然,GDP反映了各国家的经济繁荣程度,但是如果人民的生活水平没有相应的提高的话,那么GDP也就仅仅是数字。则单纯的GDP数字不能反映社会成本,比如赌博和黄色交易盛行的地方很可能GDP很高,但人民生活水平不见得会很高,它更不能反映出经济增长付出的环境代价。另外,中国过去高速的经济增长主要来自投资,长期的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的模式让央行的货币政策对货币调控能力局限在了一定的范围内,政府的财政政策和央行的货币政策往往还具有时滞性。在物价涨幅明显,经济面临通胀危险的现在,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从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到依靠消费拉动越来越重要,只有百姓消费得起买得起,经济的增长才是有意义的。让人惊喜和欣慰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单纯的GDP数字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8000万:新增80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这个数据是中国经济开始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900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4.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个数字看起来很小,但是实际上还有很多没有算入的因素。正常情况下,一个社会存在一定的失业率是正常的,也就是凯恩斯说自然失业率。而且一定的社会失业率可以让劳动者有一定的警惕性,避免道德选择和逆向选择的出现。但是我国面临的就业缺口问题已经开始造成社会问题了——大学应届生就业,农民工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等。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导致读书无用论的抬头对整个国民教育的提高是无益的,农民工就业问题难以解决也对提高农民工的收入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消费能力也是有害的。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办法是增加社会需求,减少非自愿失业,这900万新增的就业岗位的创造就是比较直接的创造劳动力需求的表现。另外,迅速充分的就业信息,适时的再就业培训,大学生就业指导,合理调整就业结构,各种鼓励创业政策等都是相关的效果比较直接明显的政策。
――8183亿:中央财政拟安排“三农”投入8183亿元,比上年增加930亿元;――3185亿: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中央财政拟安排3185亿元;――632亿:中央财政拟安排保障性住房专项补助资金632亿元,比上年增加81亿元。这一系列的数据是政府对整个国家经济的调控的表现。从整体上说,我国的经济政策更多的是以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我国目前的情况看,宏观经济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经济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金融监管不够完善,快速经济发展超过的了部分资源的负担能力。因此,必须制定出适当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求得总供求的平衡以防止严重的衰退和严重的通货膨胀。
总的来讲,中国宏观经济下行力量和上行力量同时存在,政府以防通胀以及流动性控制为宏观调控核心的决心是明显的。在发达国家经济复苏经一步放缓,失业率居高不下贸易不平衡人民币升值等原因影响下,中国外部环境恶化,贸易冲突,出口拉动经济已经成为过去。而政府的新兴产业振兴计划、区域发展计划、民生工程、收入倍增计划于新的消费刺激带来了强烈的宏观刺激效应。今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有理由相信新的规划的会让中国在崛起之路上走得更好。
参考文献:
[1]中宣部时事报告杂志社,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若干热点问题[M].红旗出版社,2005年9月.
[2]刘元春.中国通货膨胀成因的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1月.
[3]李文溥.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5月.
冯轶男(1991.4—)女,贵州遵义人,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本科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