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语言文学教育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要给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因为生活是语言的源泉,只有丰富的生活,才能为丰富的语言提供良好的环境。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给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增长幼儿知识,开阔幼儿视野,扩大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促进幼儿思维发展,培养幼儿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
1.畅通语言教育的主渠道,上好语言课
语言课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语言教育的主体,当前幼儿园语言课教学与研究的重点要放在:
1.1针对“听”进行语言课教学。听力既是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又是语言教育进一步展开的基础。在幼儿的语言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听与说的关系以及“听”的能力培养。除了听字、听词、听句、听简短的故事和对话之外,还要听音、听响、听音乐等等。听除直接影响说之外,强调听还有利于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素质 。
1.2要使幼儿思维和语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和标志之一,所以有人说语言即思维,有序的口语表达即有声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语言课教学中,立足点要放在思维这个高度,让幼儿在“听——想——说”的思维链中学习语言。重点和难点是把握住幼儿的思维特点、思维的素材和启发思维的时机,不能脱离幼儿实际无限拔高。
2.将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幼儿的语言学习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2.1在音乐课的活动中渗透。音乐是陶冶人的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凭着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可在音乐活动中适当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孩子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2.2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在美术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作的画进行讲述。如:在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再请小朋友给画中的小动物说句话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3在计算活动中渗透。在上计算课时,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计算知识。如:在学习4时,让幼儿讲一讲猴子在干什么?使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孩子可能会说:小猴在爬树,小猴在吃桃子,小猴子荡秋千。在此基础上,可请幼儿一起数一数桃树上有几只猴子。这样,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4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在爬、跳、跑等一系列活动中,应采用先请幼儿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然后请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活动,最后请幼儿讲一讲你是怎样做好的等方法。这样,既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又使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讲出了各种活动的特色,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周围环境来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学习语言始终是伴随着具体事物的形象进行的,他们对具体事物感兴趣,易理解形象,记忆力较强。因此,应注意在幼儿整个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具有愿意表达的情感。然而在以往的活动中,幼儿只有在上课时才能举手发言,一些活动中都不允许幼儿随便说话。孩子们互相交谈议论、练习说话的机会,无形中被剥夺了,这就限制了幼儿语言的正常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给幼儿交谈的时间,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相互交谈,议论,使幼儿口语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对此,教师可以让孩子多观察,给孩子提供相互交谈、议论的机会。如:某一天,孩子离园时下起了大雪,教师可以布置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看一看雪是什么样?看见了什么等问题,第二天孩子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告诉老师……。
3.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边看边说。如:冬天到了,幼儿园内的各种树木发生了变化,在户外自由活动时,让孩子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幼儿园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在观察中议论、想象,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观察过程中,很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利用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的零碎时间组织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如午餐、午点前、洗手时,另外还有午餐后、离园前的一些零碎时间,我们就是利用这些小时间组织一些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语言活动,培养了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本学期我们将重点放在餐前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各种语言活动。
4.1表演类。充分利用儿童善于观察、喜于模仿的特点,让他们扮演成人的种种社会角色,例如:“小主人”、“记者采访”、“给患者看病”、“小小售货员”等等使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的满足感。例如: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带来玩具、水果、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放在教室里用桌椅搭起的柜台上,把教室当成商场,让孩子们模拟商品交易。教师也可以采用课本中的小故事,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加深他们的理解。
4.2猜测类。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同时游戏也增强了儿童的求知欲。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戏来展示“要”表示即将这个语法项目:
(1)教师拿起粉笔,说:“我要做什么?”提示让幼儿使用句型“你要……。”
(2)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你要写字”、“你要画画”……
(3)教师再画一、两笔,让幼儿继续猜“我要画什么?”……直到幼儿猜出。
通过这样的展示,孩子们对“要”已经有了很多的感性认识,在不知不觉中也会说会用了。大可不必向他们灌输条条框框的规则。“提示猜词”、“20个问题”、“‘吗’字连环问”等语言游戏同属此类。
4.3动作类。在教词语或句子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例如“作对”游戏词,教师说“站”,学生马上坐下;说“大”,学生用手比划出一个小圆圈;说“哭”,学生做出哈哈大笑状。孩子们在教师的指示下手脑并用,既学习了语言,又活动了身心。这个游戏多用来复习反义词、练习动词。“抢椅子”,“我说你做”,“我说你画”等也是动作类的游戏。考虑到儿童生长发育还不完全,动作类游戏应该具备活动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动作类的游戏中有一部分属于快速反应的,利用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富于节奏感的活动的特点。例如“数七”游戏和“大西瓜小西瓜”游戏等等。
4.4记忆类。主要利用儿童短时记忆强的特点,在竞争的环境中增加儿童的有效记忆。例如:教师将事先分好类的多个词语(词语数量根据学生情况而定,最好不少于10个。)事先写在黑板上,要求大家在规定时间内记住这些词,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一个队员,第一组的队员背对黑板,面向大家,第二组的队员将其中一个词语擦去,第一组队员转身说出所擦掉的词语,并用该词造句。猜出者获胜。教师将擦掉的词语补上,游戏继续。
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地进步和对语言活动浓厚的兴趣,使我们感到教育改革的重要,也坚定了我们走语言教育的决心,在下一阶段,我们还将深入开展,探索语言整合教育的其他方面,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用,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
1.畅通语言教育的主渠道,上好语言课
语言课是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和语言能力培养的主渠道,是语言教育的主体,当前幼儿园语言课教学与研究的重点要放在:
1.1针对“听”进行语言课教学。听力既是幼儿语言能力的关键,又是语言教育进一步展开的基础。在幼儿的语言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听与说的关系以及“听”的能力培养。除了听字、听词、听句、听简短的故事和对话之外,还要听音、听响、听音乐等等。听除直接影响说之外,强调听还有利于培养幼儿集中注意力的心理素质 。
1.2要使幼儿思维和语言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语言的表达能力,是思维能力的体现和标志之一,所以有人说语言即思维,有序的口语表达即有声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语言课教学中,立足点要放在思维这个高度,让幼儿在“听——想——说”的思维链中学习语言。重点和难点是把握住幼儿的思维特点、思维的素材和启发思维的时机,不能脱离幼儿实际无限拔高。
2.将培养幼儿语言能力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幼儿的语言学习仅靠语言课及相应的语言活动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幼儿的语言训练渗透到各种活动之中。
2.1在音乐课的活动中渗透。音乐是陶冶人的情操的一种艺术,生活中处处有音乐,凭着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可在音乐活动中适当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如:可让孩子欣赏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后,对孩子进行提问。通过提问和回答,不仅能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更能使幼儿根据不同的音乐性质用相应的语言来表达。
2.2在美术活动中渗透。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在美术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幼儿对自己作的画进行讲述。如:在孩子作完一幅画后,请孩子把画面内容讲出来,再请小朋友给画中的小动物说句话等等。这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培养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2.3在计算活动中渗透。在上计算课时,可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计算知识。如:在学习4时,让幼儿讲一讲猴子在干什么?使幼儿能充分发挥想象。孩子可能会说:小猴在爬树,小猴在吃桃子,小猴子荡秋千。在此基础上,可请幼儿一起数一数桃树上有几只猴子。这样,不仅发展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孩子的学习兴趣。
2.4在体育活动中渗透。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比较大,兴趣很高,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在爬、跳、跑等一系列活动中,应采用先请幼儿观看老师的示范动作,然后请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活动,最后请幼儿讲一讲你是怎样做好的等方法。这样,既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又使幼儿通过自身的体验,讲出了各种活动的特色,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利用周围环境来扩展幼儿的词汇量,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幼儿学习语言始终是伴随着具体事物的形象进行的,他们对具体事物感兴趣,易理解形象,记忆力较强。因此,应注意在幼儿整个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去发展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意识,发展口语表达能力。幼儿对自己生活的环境,具有愿意表达的情感。然而在以往的活动中,幼儿只有在上课时才能举手发言,一些活动中都不允许幼儿随便说话。孩子们互相交谈议论、练习说话的机会,无形中被剥夺了,这就限制了幼儿语言的正常发展。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多给幼儿交谈的时间,有意识地引导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相互交谈,议论,使幼儿口语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对此,教师可以让孩子多观察,给孩子提供相互交谈、议论的机会。如:某一天,孩子离园时下起了大雪,教师可以布置孩子在回家的路上看一看雪是什么样?看见了什么等问题,第二天孩子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告诉老师……。
3.2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边看边说。如:冬天到了,幼儿园内的各种树木发生了变化,在户外自由活动时,让孩子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幼儿园有什么变化。让幼儿在观察中议论、想象,及时地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观察过程中,很自然地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4.利用一日活动中的生活环节的零碎时间组织幼儿进行多种形式的语言活动。如午餐、午点前、洗手时,另外还有午餐后、离园前的一些零碎时间,我们就是利用这些小时间组织一些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语言活动,培养了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本学期我们将重点放在餐前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各种语言活动。
4.1表演类。充分利用儿童善于观察、喜于模仿的特点,让他们扮演成人的种种社会角色,例如:“小主人”、“记者采访”、“给患者看病”、“小小售货员”等等使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成长”的满足感。例如: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带来玩具、水果、生活用品、学习用具等,放在教室里用桌椅搭起的柜台上,把教室当成商场,让孩子们模拟商品交易。教师也可以采用课本中的小故事,让幼儿扮演其中的角色,加深他们的理解。
4.2猜测类。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同时游戏也增强了儿童的求知欲。例如,可以采用以下的游戏来展示“要”表示即将这个语法项目:
(1)教师拿起粉笔,说:“我要做什么?”提示让幼儿使用句型“你要……。”
(2)教师每次画一、两笔,让学生继续猜:“你要写字”、“你要画画”……
(3)教师再画一、两笔,让幼儿继续猜“我要画什么?”……直到幼儿猜出。
通过这样的展示,孩子们对“要”已经有了很多的感性认识,在不知不觉中也会说会用了。大可不必向他们灌输条条框框的规则。“提示猜词”、“20个问题”、“‘吗’字连环问”等语言游戏同属此类。
4.3动作类。在教词语或句子时,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做动作,甚至做夸张的动作或用夸张的朗读语调,孩子们特别喜欢。例如“作对”游戏词,教师说“站”,学生马上坐下;说“大”,学生用手比划出一个小圆圈;说“哭”,学生做出哈哈大笑状。孩子们在教师的指示下手脑并用,既学习了语言,又活动了身心。这个游戏多用来复习反义词、练习动词。“抢椅子”,“我说你做”,“我说你画”等也是动作类的游戏。考虑到儿童生长发育还不完全,动作类游戏应该具备活动简单、便于操作的特点。动作类的游戏中有一部分属于快速反应的,利用儿童生性活泼好动,喜欢富于节奏感的活动的特点。例如“数七”游戏和“大西瓜小西瓜”游戏等等。
4.4记忆类。主要利用儿童短时记忆强的特点,在竞争的环境中增加儿童的有效记忆。例如:教师将事先分好类的多个词语(词语数量根据学生情况而定,最好不少于10个。)事先写在黑板上,要求大家在规定时间内记住这些词,幼儿分成两组,每组选出一个队员,第一组的队员背对黑板,面向大家,第二组的队员将其中一个词语擦去,第一组队员转身说出所擦掉的词语,并用该词造句。猜出者获胜。教师将擦掉的词语补上,游戏继续。
看到孩子们一点一滴地进步和对语言活动浓厚的兴趣,使我们感到教育改革的重要,也坚定了我们走语言教育的决心,在下一阶段,我们还将深入开展,探索语言整合教育的其他方面,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促进幼儿全面素质的提高。总之,在培养幼儿的语言时,要把握每个幼儿的实际,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用,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那么,幼儿的语言一定会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