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0tl8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通过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全面的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低效”、“短效”现象,仍在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制约着学生的全面发展。
  1,重结果轻过程。教师教学中对各个教学环节的处理缺少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教学难点的处理缺少层次性。没有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探究的时间,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得不到体现。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已有知识的掌握了解得不够,教学没有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来展开,使学生没有真正经历“数学化”的过程,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2,重统一轻差异。由于大班教学的现实,使得许多教师的教学缺少针对性,教学中对如何体现差异,缺乏研究。
  3,重教学轻组织。有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顾着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了对课堂教学有效的组织,没有做到课堂的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影响数学教学有效性的原因还有很多方面。笔者仅就以上三方面的原因,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
  
  一、注重教学过程的“数学化”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是收集、整理、描述信息。建立数学模型,进而解决问题”的一门学科:数学课程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也得到进步和发展。”由此可见,数学教学应让学生真正经历“数学化”。因此,我们应采用多种教与学的方式,让学生在独立思考、探究学习、合作交流中学会学数学,用数学,并学会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亲历“数学化”过程中形成终身学习的学力。
  以“循环小数”一课为例,上课伊始,我先设计了一个小组竞赛的环节,给出几个算式:223÷500、3÷7、1÷3、7÷11、0.12÷2400。让小组任选其中一题进行计算,比比哪组算得又对又快。结果先选的小组都是选中间那三道数字较小的题目来做,可最后都输给了选第一、五两小题的同学。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们通过比较很快就发现了这几道题的特点,并指出这样的比赛不公平。这时学生的学习热情极其高涨,我相机引导他们给这几道题分类,找出它们的规律。学生在我的引导下积极探究、自主学习,一系列富有价值的问题自然生成,使得这节数学课顿时有了浓浓的“数学味”,学生在尝试解决一个个问题中不断走向深入,很快掌握了“有限小数”、“无限小数”、“循环小数”、“无限不循环小数”等概念。这样。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中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经历了一个“数学化”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应该说是有效的,而且对学生的影响是“长效”的。
  
  二、注重教学方法的层次性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实施分层次教学。要有意识地整合各种课程资源,不要拘泥于课本,充分激发每个学生发挥潜能去探究、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运用知识和技能的能力,实现每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这一目标。
  实施分层教学,首先要确定好分层教学的目标,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制定出具有整体性、差异性、层次性的目标。例如,关于计算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这样制定后进生能掌握基本计算方法,会算就可以了;中等生能根据数据特点,灵活选用算法,会正确、合理地计算;优等生会巧算拓展题。这样设计目标,就保证了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得好”,优等生“吃得饱”。
  实施分层教学,教师在课堂上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无论是新知的学习,还是练习,都应为学生留足’选择的空间和余地,珍视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知识的难易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多层次练习,由浅入深,逐步提高。例如,在教学“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的练习让学生自选。基本练习: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变式练习:按一定规律把几个分数排列起来。深化练习:看范例,根据分数的特点,选用较合适的方法来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通过练习发现,学生在自选的练习中成功的概率比较高,因此树立了信心,激励了他们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
  
  三、注重课堂管理的实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人们往往把注意力都集中到如何通过新颖的教学理念,独特的教学方式,使课堂出新出彩。而同样会影响教学有效性的课堂管理问题却常常被忽视了,从而导致了有些教师课堂教学的形式化和低效化。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课堂管理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地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就享受着它的利息。”学生良好的习惯是有效教学的基础。教师要不遗余力地在学生专心听讲;勤于动脑,独立思考;认真阅读课本;按时细致地完成作业;运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与人合作,敢于质疑,创新等习惯的培养上狠下工夫。其次,教师应注重教学环境的空间设计,学生的座位不宜安排得过于死板,应方便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同时,要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提高学生的专注率。最后,要坚持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让学生有自我表现的机会。要让学生常常体会到成功感。这样,课堂上才会有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果数学教学有效性的问题不能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势必影响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要以“有效”,特别是“有长效”作为课堂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取向,认认真真地从细节做起,扎扎实实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小学阶段刚开设英语课的时候,学生们对于英语充满了好奇。学习兴趣浓厚,随着英语课的普及,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明显减弱,有些学生甚至害怕学习英语了。作为英语老师,我们不得不反思这样的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做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上课时的真情流露是一门不可缺少的教学艺术。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教学,能激起学
针对传统带式输送机机尾适应能力差、使用寿命短、电缆等附属装置拖移不方便等问题,研发了新型综掘工作面重型胶带运输机自移机尾,介绍了主要结构和关键技术改造部分,对操作
天气指数型保险是一种创新型保险,肉羊天气指数型保险以牲畜草料为保险标的,为牧民提供因旱灾、雪灾所造成的肉羊饲养成本增长及因天气灾害致损的保险保障和风险对冲,即每当
【摘 要】 金氏兒科是起源于清代,隶属吴门的儿科世家,其继承了吴门医派代表人物叶天士的部分学术思想,结合幼科特点,形成了自己的理法方药特色。文章以三则验案分别阐述金氏儿科“平肝而非伐肝”的观点、“久病入络”思想、“治湿善用温燥”的特色以及“透热转气”法在儿科的应用。  【关键词】 吴门医派;金氏儿科;学术思想  【中图分类号】R24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21)1
Moodle是一种基于构建主义思想所建立的网上教学系统的平台。Moodle教学平台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提供各种需求的学习资源与支持服务,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另外,信
设施栽培甜樱桃盛果期单株产量约40 kg,若3月中旬上市,以50.00元/kg计算,单株产值可达2000元。按照株行距3 m×4 m计算,产值11万元/666.7 m2。如此高的效益,驱使越来越多
面对新课程,我们在探索中不断前进着。我们曾经追求品德课堂在教师的预先设计中有条不紊、精致完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认为最理想的教学活动就是完成预定的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然而新课程倡导的新理念不断地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学观。没有生成的课堂也许精致,但不可能是活力四射的。那么“生成”究竟有什么规律可循呢?教师该如何运用有效策略,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呢?下面选取一些典型案例,浅谈自己的点滴思考并与大家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