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比如打电话,最初是借助一个仿真电话(借形联想),然后可以是一根香蕉(基本象形即可),再然后一块积木或是空手也可以(抓住了打电话是与远方对话这一实质)。
还记得用小勺给布娃娃喂饭吗?
还记得对着空气,假装拉开一扇门,演大灰狼小白兔?
还记得踏着老妈的皮鞋、挎上老妈的包,在家里演上班吗?
还记得和小伙伴们披上家里的浴巾演古装剧吗?
这类游戏充满我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童年时光,它们的学名叫做——
假装游戏。
一般而言,假装游戏可以分为3个阶段。
1~2.5岁:3秒钟剧情
比如:
拿起电话,放耳边“喂”,挂电话。
拿起玩具刀,对准“蔬菜”,切下去。
拿起铲子,伸向“锅”里,炒。
这个阶段道具的特征就是逼真。
从碗勺、食物、毛绒玩具、轨道、火车、摇铃到刀和蔬菜等等,都很逼真。
2~4岁:对手戏
相比第一阶段,2岁以上的宝宝们有3个显著变化:
不需要那么逼真的道具了,食物可以不是仿真蔬菜而用积木、沙子、果核等等来替代。
开始有了对手戏,角色偶尔会有2个了。
剧情不再是1-2-3-Cut这么简单了,动作步骤可以分解出5步以上,排片也能长达1分钟了。
比如——
当医生给病人看病:
摆好病床,请病人躺下,拿出听诊器,给病人听心音,扶病人起来,开药。
当老板卖东西:
摆好商品,招揽顾客,回答顾客价格,收钱,给顾客商品。
当厨师招待客人:
找材料,烹饪,摆盘,从厨房端出来,给客人品尝。
4~6岁:自编自导自演大片
这一阶段,孩子正式拉开自编自导的序幕:手边哪怕只有空气,也能演出一场大戏。
我女儿曾经拉着我在风雨篷下演了一小时,都是结合书上人物,即兴各种编:
“妈妈,你现在是修理工,我是丁丁。我打电话给你,请你过来修玻璃。”
我马上调整角色准备接戏。
女儿:“喂,是修理厂吗?我家的玻璃坏了,你能帮我修一下吗?”
我:“可以啊,你家玻璃是怎么样的?”
女儿:“……”
我赶紧补充:“方的还是圆的?”
女儿:“圆的。”
我又问:“直径多少?”
女儿:“……”(她没学过数学,懵了)
我将问题具体化:“1米还是2米?”
女儿:“2米。”
我:“好,给我地址,我马上过来。”
假装游戏的价值常常被低估,许多你意料不到的成长密码,都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过家家”演练。
学龄前孩子的假装游戏,从根本上说就是基于现实的模仿再现。
这个“现实”有的来自于生活观察,比如妈妈怎么切菜、和面、化妆、收拾家里;爸爸怎么洗碗、打电话、运动、拖地。有的来自于书本,比如波西皮普怎么骑滑板车、摔倒;丁丁怎么去找杜邦、杜庞帮忙;艾莎安娜怎么玩雪等等。
在模仿再现之前,孩子首先得记住故事人物以及出场顺序、动作台词以及他们之间的配合。这必须有专注的观察和记忆才行。然后再复述出来,就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中国家长常常焦虑孩子在课堂上不爱表现,其实他们小时候都很爱演,只是常常得不到支持罢了。
说完语言和记忆,再说“图式”这个重要的概念。
皮亚杰提出的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用大白话来翻译就是:一连串有固定顺序的动作模式。
比如宝宝观察到妈妈给她喝水的时候是:先拿杯子→走到水壶前→把杯子放在出水口下方→按按钮→水出来了→递给自己。这一连串的动作她观察很多次之后,会在某一天播放出来,去照顾她的毛绒玩具喝水。这是简单的图式。
再比如去旅游,要商量目的地、选择交通工具、确定时间、做攻略、订票、订酒店、收拾行李、掐指一天天盼出发,如果这个过程让大一点的孩子参与,他们也会对这些流程以及其中的细节了解并熟悉起来,这就是更复杂的图式。
我们常说的让孩子开阔视野多见世面,就是多经历一些图式。而假装游戏,恰恰是孩子对于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生活图式的演练,对其熟悉生活中各种常用图式(认知发展)、熟悉社会中各种角色职责特点和性格情绪特点(社会性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毕竟我们不可能靠亲身经历,来体验世间所有的职业角色以及其中的酸甜苦辣;而在演练互动的过程中,模拟各种应对策略,对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瑞吉欧创始人洛里斯·马拉古齐说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画画首先是一种,它更像是孩子的一种表达,而非艺术创作。和画画一样,假装游戏(高阶的可以称为“戏剧”)也是孩子的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
当他们在玩过家家、选角色然后做相应“工作”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表达他们对这些角色的理解,由于语言的驾驭能力有限,孩子就通过道具和简单的语言来复演生活。
比如打电话,最初是借助一个仿真电话(借形联想),然后可以是一根香蕉(基本象形即可),再然后一块积木或是空手也可以(抓住了打电话是与远方对话这一实质)。
从这个简单案例的发展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到儿童在玩假装游戏时,存在一个对于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行抽取的过程。而这,就是思维的发展。
假装游戏,其魅力就在于“假装”二字——孩子一假装,就必须在头脑中假想、想象、构思,思维的发展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既然假装游戏这么重要,那我们陪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在3秒剧情阶段,宝宝们暂时还不能天马行空对着空气想象,所以家长主要是做个道具师,根据娃的喜好,准备一些逼真度较高、材质舒适又安全的道具。
而对手戏阶段,家长的任务就是当好一个配角。不要小看病人、顾客、吃客这些角色,虽然咱们台词少、动作少,可是老前辈说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到了自编自导自演阶段,家长必须继续做个360度全方位金牌配角。要知道,关系先于教育,只要你能抹开面子,投入地和孩子演几场,你们之间就因此有了开心密码,有点什么小情绪,戏台上的幽默就能轻松化解掉——这就是平时往情感罐子里存钱,利息还特别高。
爱演的妈妈(比如我)估计要乐惨了,好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啊!
还记得用小勺给布娃娃喂饭吗?
还记得对着空气,假装拉开一扇门,演大灰狼小白兔?
还记得踏着老妈的皮鞋、挎上老妈的包,在家里演上班吗?
还记得和小伙伴们披上家里的浴巾演古装剧吗?
这类游戏充满我们记忆中不可磨灭的童年时光,它们的学名叫做——
假装游戏。
越来越复杂的剧情
一般而言,假装游戏可以分为3个阶段。
1~2.5岁:3秒钟剧情
比如:
拿起电话,放耳边“喂”,挂电话。
拿起玩具刀,对准“蔬菜”,切下去。
拿起铲子,伸向“锅”里,炒。
这个阶段道具的特征就是逼真。
从碗勺、食物、毛绒玩具、轨道、火车、摇铃到刀和蔬菜等等,都很逼真。
2~4岁:对手戏
相比第一阶段,2岁以上的宝宝们有3个显著变化:
不需要那么逼真的道具了,食物可以不是仿真蔬菜而用积木、沙子、果核等等来替代。
开始有了对手戏,角色偶尔会有2个了。
剧情不再是1-2-3-Cut这么简单了,动作步骤可以分解出5步以上,排片也能长达1分钟了。
比如——
当医生给病人看病:
摆好病床,请病人躺下,拿出听诊器,给病人听心音,扶病人起来,开药。
当老板卖东西:
摆好商品,招揽顾客,回答顾客价格,收钱,给顾客商品。
当厨师招待客人:
找材料,烹饪,摆盘,从厨房端出来,给客人品尝。
4~6岁:自编自导自演大片
这一阶段,孩子正式拉开自编自导的序幕:手边哪怕只有空气,也能演出一场大戏。
我女儿曾经拉着我在风雨篷下演了一小时,都是结合书上人物,即兴各种编:
“妈妈,你现在是修理工,我是丁丁。我打电话给你,请你过来修玻璃。”
我马上调整角色准备接戏。
女儿:“喂,是修理厂吗?我家的玻璃坏了,你能帮我修一下吗?”
我:“可以啊,你家玻璃是怎么样的?”
女儿:“……”
我赶紧补充:“方的还是圆的?”
女儿:“圆的。”
我又问:“直径多少?”
女儿:“……”(她没学过数学,懵了)
我将问题具体化:“1米还是2米?”
女儿:“2米。”
我:“好,给我地址,我马上过来。”
他在里面get到了啥
假装游戏的价值常常被低估,许多你意料不到的成长密码,都来自于一次又一次的“过家家”演练。
语言和记忆
学龄前孩子的假装游戏,从根本上说就是基于现实的模仿再现。
这个“现实”有的来自于生活观察,比如妈妈怎么切菜、和面、化妆、收拾家里;爸爸怎么洗碗、打电话、运动、拖地。有的来自于书本,比如波西皮普怎么骑滑板车、摔倒;丁丁怎么去找杜邦、杜庞帮忙;艾莎安娜怎么玩雪等等。
在模仿再现之前,孩子首先得记住故事人物以及出场顺序、动作台词以及他们之间的配合。这必须有专注的观察和记忆才行。然后再复述出来,就需要良好的语言能力。中国家长常常焦虑孩子在课堂上不爱表现,其实他们小时候都很爱演,只是常常得不到支持罢了。
图式和社会性发展
说完语言和记忆,再说“图式”这个重要的概念。
皮亚杰提出的图式是指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用大白话来翻译就是:一连串有固定顺序的动作模式。
比如宝宝观察到妈妈给她喝水的时候是:先拿杯子→走到水壶前→把杯子放在出水口下方→按按钮→水出来了→递给自己。这一连串的动作她观察很多次之后,会在某一天播放出来,去照顾她的毛绒玩具喝水。这是简单的图式。
再比如去旅游,要商量目的地、选择交通工具、确定时间、做攻略、订票、订酒店、收拾行李、掐指一天天盼出发,如果这个过程让大一点的孩子参与,他们也会对这些流程以及其中的细节了解并熟悉起来,这就是更复杂的图式。
我们常说的让孩子开阔视野多见世面,就是多经历一些图式。而假装游戏,恰恰是孩子对于错综复杂的各种社会生活图式的演练,对其熟悉生活中各种常用图式(认知发展)、熟悉社会中各种角色职责特点和性格情绪特点(社会性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毕竟我们不可能靠亲身经历,来体验世间所有的职业角色以及其中的酸甜苦辣;而在演练互动的过程中,模拟各种应对策略,对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思维发展
瑞吉欧创始人洛里斯·马拉古齐说的“儿童有一百种语言”,画画首先是一种,它更像是孩子的一种表达,而非艺术创作。和画画一样,假装游戏(高阶的可以称为“戏剧”)也是孩子的一种语言、一种表达方式。
当他们在玩过家家、选角色然后做相应“工作”的时候,他们其实是在表达他们对这些角色的理解,由于语言的驾驭能力有限,孩子就通过道具和简单的语言来复演生活。
比如打电话,最初是借助一个仿真电话(借形联想),然后可以是一根香蕉(基本象形即可),再然后一块积木或是空手也可以(抓住了打电话是与远方对话这一实质)。
从这个简单案例的发展变化中,我们不难看到儿童在玩假装游戏时,存在一个对于生活中各种现象的本质进行抽取的过程。而这,就是思维的发展。
假装游戏,其魅力就在于“假装”二字——孩子一假装,就必须在头脑中假想、想象、构思,思维的发展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陪玩也有小秘诀
既然假装游戏这么重要,那我们陪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在3秒剧情阶段,宝宝们暂时还不能天马行空对着空气想象,所以家长主要是做个道具师,根据娃的喜好,准备一些逼真度较高、材质舒适又安全的道具。
而对手戏阶段,家长的任务就是当好一个配角。不要小看病人、顾客、吃客这些角色,虽然咱们台词少、动作少,可是老前辈说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到了自编自导自演阶段,家长必须继续做个360度全方位金牌配角。要知道,关系先于教育,只要你能抹开面子,投入地和孩子演几场,你们之间就因此有了开心密码,有点什么小情绪,戏台上的幽默就能轻松化解掉——这就是平时往情感罐子里存钱,利息还特别高。
爱演的妈妈(比如我)估计要乐惨了,好期待这一天的到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