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和深入的背景下,学生探究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发展越来越重要,而传统单向传输式的教学方法只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停留在肤浅的层面上,根本无法实现学生的深入思考与探究。探究式教学策略以探究活动为主线,能有效克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将其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十分重要且尤为迫切。本文将从巧妙提出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与留有探究空间三方面出发,系统分析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具体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改善学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强调和倡导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深入到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去,以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与实践探究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把握新课标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推动数学教学的革新,以全面落实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的核心和主线,也是学生探究的基础和起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提供给巧妙提问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动机。具体来说,教师要先根据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来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难易适中、层次分明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教师则要把握恰当的教学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充分发挥出问题的作用,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展开思考、分析、推理、论证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时、分、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性趣,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问题如下: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一分钟有多少秒?一天有多少个小时?8:40分上学,11:400放学,那么上学时间为多少小时?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对问题产生了兴趣,开始围绕问题展开探索,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联系现实生活,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将数学知识教学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从生活角度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点燃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注意搜集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相关的实例与素材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以还原和创设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知识思维向应用思维的转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探究热情,笔者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们展开教学。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回去超市购物,善于观察的学生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商品的价格上总会出现类似于“5.5”元一样的“点”,那么这个点具有什么作用呢?这时,学生们便开始围绕商品价格中的“点”展开研究,经过学生们研究发现,这个“点”的作用是将不满足“1”的部分在小数点的右侧表示出来。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的探究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留有探究空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掌握了整个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课堂时间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几乎是没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的,这样不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禁锢和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适当地放手,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会“保留式”教学,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探究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发表观点、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最终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因数与倍数》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予了学生们充足的自学时间,并让学生们将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笔者根据学生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学生们之间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归纳推理的能力。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为学生留有探究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是变革教学方式的直接体现,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积极地转换思想观念,通过巧妙提出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与留有探究空间等方法的运用,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与革新,落实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精彩、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纪文胜.有效探究,活化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4):36-37.
[2]赵天清.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應用浅析[J].学周刊,2018(29):44-45.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策略;小学数学教学;应用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过去单方面传输的教学倾向,改善学生的接受学习、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强调和倡导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让学生真正深入到知识的生成与发展过程中去,以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探究式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这一要求,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主、合作与实践探究学习,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所以,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把握新课标基本理念和核心精神, 推动数学教学的革新,以全面落实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妙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问题是数学教学活动组织和开展的核心和主线,也是学生探究的基础和起点,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提供给巧妙提问来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动机。具体来说,教师要先根据数学知识的主要内容和逻辑结构来设计问题,保证问题的难易适中、层次分明且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教师则要把握恰当的教学时机,向学生进行提问,充分发挥出问题的作用,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起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对问题展开思考、分析、推理、论证与探究。
例如,在教授《时、分、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激发学生们的探究性趣,笔者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们精心设计了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学生们进行探究。问题如下:一个小时有多少分钟?一分钟有多少秒?一天有多少个小时?8:40分上学,11:400放学,那么上学时间为多少小时?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对问题产生了兴趣,开始围绕问题展开探索,经过学生们的思考与分析,学生们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巧妙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联系现实生活,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将数学知识教学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从生活角度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点燃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热情。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从现实生活入手,注意搜集与学生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相关的实例与素材并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以还原和创设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促进学生知识思维向应用思维的转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探究热情。
例如,在教授《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知识时,为了调动学生们的探究热情,笔者结合生活中的实例为学生们展开教学。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回去超市购物,善于观察的学生就会发现一个问题,商品的价格上总会出现类似于“5.5”元一样的“点”,那么这个点具有什么作用呢?这时,学生们便开始围绕商品价格中的“点”展开研究,经过学生们研究发现,这个“点”的作用是将不满足“1”的部分在小数点的右侧表示出来。通过导入生活中的实例,学生们的探究积极性得到明显提升。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联系现实生活,调动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三、留有探究空间,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数学教师掌握了整个课堂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课堂时间大多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几乎是没有自主思考和探究的时间的,这样不仅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禁锢和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适当地放手,转变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学会“保留式”教学,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和探究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发表观点、看法,提出问题和质疑,最终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例如,在教授《因数与倍数》这部分知识时,为了培养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给予了学生们充足的自学时间,并让学生们将自己在自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笔者根据学生们的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学生们之间也可以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归纳推理的能力。这样一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通过为学生留有探究空间,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总而言之,探究式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运用是变革教学方式的直接体现,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所以,小学数学教师更应该积极地转换思想观念,通过巧妙提出问题、联系现实生活与留有探究空间等方法的运用,来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改进与革新,落实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让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精彩、更有活力。
参考文献
[1]纪文胜.有效探究,活化数学课堂——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9(14):36-37.
[2]赵天清.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應用浅析[J].学周刊,2018(29):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