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全面实施,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之时,已经逐渐将数学“计算”与“应用”结合在了一起,以此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算用结合在数学教学当中的运用,从而不断提高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能力。本文以自身教学经验为例,对小学数学教学当中算用结合的研究进行了一番阐述和说明。
关键词:小学数学;算用结合;创设情境;走进生活;动手操作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之时,经常是只侧重于数学教学的某一方面,如只侧重于数学计算教学,或者只侧重于数学应用教学,却很少将数学“计算”与“应用”结合在一起,让两者共同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教学价值,导致有的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较高,却不懂得如何应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而有的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之后,却不能进行准确计算,长此以往,将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将数学“计算”与“应用”结合在一起,并采用效果显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从而实现让学生进行高质量数学学习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数学知识时,经常会为学生创建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计算与应用的学习,从而降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难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用的实效性,还可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以“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讲述教材内容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小学生在商店购买笔记本以及圆珠笔等的情境图,并结合图片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小明去商店购买文具,已知一本笔记本为6.5元,一支圆珠笔为1.5元,小明一共购买了3本笔记本,5支圆珠笔,那么,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呢?然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解答出上述问题,我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了题目,并对题目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了题目的有关要求,并知道了题目中各个数据对于解题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对题目的分析,列出了相应的算式:6.5×3+1.5×5。在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之后,我让学生对算式进行了观察,并尝试对算式进行了计算,使学生初步接触了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然后,我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述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并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上述算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算式的最终结果为27。最后,为了巩固学生掌握的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我为学生出了几道不同的数学应用题,让学生自己进行了解答,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了计算。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不仅提高了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用的实效性,还提高了學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走进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之时,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并能够通过计算准确得到问题的答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走进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数学计算与应用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例,为了让学生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为学生讲述了本节课的有关知识之后,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出了一道数学应用题: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了参观博物馆的活动,已知博物馆的门票为13元/人,经统计,我们班一共有28名学生要参加此次活动,现在,老师带了400元钱,够吗?为了让学生能够解答出上述问题,我让学生相互之间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究,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列出了对应的算式:13×28;为了能够快速地计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学生采用了估算的方法,对上述算式进行了计算:13≈10;28≈30;10×30=300<400,即老师带的钱是够的。这样,教师通过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了数学计算与应用学习,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动手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数学知识时,还需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以此可以让学生明确数学计算算理以及有关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可以避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例如,以“表内除法”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除法运算的意义,并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讲述教材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老师手中有12颗糖果,现在,老师想将这12颗糖果平均分给4位学生,那么,每位学生可以得到多少颗糖果呢?然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平均分”,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木棍,亲自动手进行了操作,将12根木棍,平均分成了4份。在学生分完之后,我让学生主动站了起来,讲述了自己分木棍的过程,例如,有的学生是一个一个的分,有的学生是两个两个的分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讲解了本节课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了除法算法。最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为学生出了一道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数学应用题: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已知二年级学生一共种了24棵树,一共种了6行,那么,平均每行种了多少棵树呢?为了让学生能够解答出上述问题,我带领学生阅读了题目,并分析了题目,理清了题目中的各个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列出了算式:24÷6;并让学生根据乘法口诀,求出了算式的结果为4。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构建了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将数学“计算”与“应用”结合在一起,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以此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获得数学知识的技巧,从而实现构建高收益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银云. 浅析小学数学中如何进行算用结合[J]. 神州,2017(35):91-91
[2]张晓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算用结合[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6):71-71
关键词:小学数学;算用结合;创设情境;走进生活;动手操作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之时,经常是只侧重于数学教学的某一方面,如只侧重于数学计算教学,或者只侧重于数学应用教学,却很少将数学“计算”与“应用”结合在一起,让两者共同发挥出它们应有的教学价值,导致有的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较高,却不懂得如何应用自己已有的理论知识,而有的学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之后,却不能进行准确计算,长此以往,将会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将数学“计算”与“应用”结合在一起,并采用效果显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从而实现让学生进行高质量数学学习的目的。
一、创设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数学知识时,经常会为学生创建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数学计算与应用的学习,从而降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难度。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情境的创设,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用的实效性,还可以提高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例如,以“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在讲述教材内容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出示了小学生在商店购买笔记本以及圆珠笔等的情境图,并结合图片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小明去商店购买文具,已知一本笔记本为6.5元,一支圆珠笔为1.5元,小明一共购买了3本笔记本,5支圆珠笔,那么,他一共花了多少钱呢?然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解答出上述问题,我指导学生仔细阅读了题目,并对题目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了题目的有关要求,并知道了题目中各个数据对于解题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学生根据自己对题目的分析,列出了相应的算式:6.5×3+1.5×5。在学生列出相应的算式之后,我让学生对算式进行了观察,并尝试对算式进行了计算,使学生初步接触了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然后,我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讲述了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律,并让学生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对上述算式进行了计算,得出了算式的最终结果为27。最后,为了巩固学生掌握的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我为学生出了几道不同的数学应用题,让学生自己进行了解答,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了计算。这样,教师通过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不仅提高了算用结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应用的实效性,还提高了學生探索数学知识的兴趣。
二、走进生活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之时,要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掌握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当中,并能够通过计算准确得到问题的答案。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走进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数学计算与应用学习,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例如,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为例,为了让学生学会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在为学生讲述了本节课的有关知识之后,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为学生出了一道数学应用题: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组织了参观博物馆的活动,已知博物馆的门票为13元/人,经统计,我们班一共有28名学生要参加此次活动,现在,老师带了400元钱,够吗?为了让学生能够解答出上述问题,我让学生相互之间对问题进行了交流与探究,并让学生结合自己对问题的分析,列出了对应的算式:13×28;为了能够快速地计算出上述问题的答案,学生采用了估算的方法,对上述算式进行了计算:13≈10;28≈30;10×30=300<400,即老师带的钱是够的。这样,教师通过走进学生的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结合生活进行了数学计算与应用学习,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
三、动手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在为学生讲解有关数学知识时,还需要让学生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以此可以让学生明确数学计算算理以及有关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可以避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出现偏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构建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例如,以“表内除法”为例,为了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除法运算的意义,并能够应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讲述教材内容时,我先向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老师手中有12颗糖果,现在,老师想将这12颗糖果平均分给4位学生,那么,每位学生可以得到多少颗糖果呢?然后,为了让学生能够认识“平均分”,我让学生利用手中的木棍,亲自动手进行了操作,将12根木棍,平均分成了4份。在学生分完之后,我让学生主动站了起来,讲述了自己分木棍的过程,例如,有的学生是一个一个的分,有的学生是两个两个的分等等。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讲解了本节课的有关内容,使学生初步认识了除法算法。最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根据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为学生出了一道与本节课内容有关的数学应用题:学校组织学生去植树,已知二年级学生一共种了24棵树,一共种了6行,那么,平均每行种了多少棵树呢?为了让学生能够解答出上述问题,我带领学生阅读了题目,并分析了题目,理清了题目中的各个数量关系。在此基础上,我让学生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列出了算式:24÷6;并让学生根据乘法口诀,求出了算式的结果为4。这样,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不仅使学生构建了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体系,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要重视将数学“计算”与“应用”结合在一起,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以此可以让学生掌握不同的获得数学知识的技巧,从而实现构建高收益小学数学教学课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银云. 浅析小学数学中如何进行算用结合[J]. 神州,2017(35):91-91
[2]张晓庆.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算用结合[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6):7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