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力:吸收全世界的智慧为我所用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说,知识是种能力,吸收全世界的智慧为我所用的能力。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感喟大学里的知识能被用到工作中的非常少,但是,我们还是不能不用功学习。俞敏洪说:“不喜欢的课你至少应该保证及格吧。无论如何,你是得要大学毕业的。”还是珍惜以后再也无法拥有的大学的闲在时光吧。这三条路也许可以帮你拥有更多课堂外的有用知识:
1. 选修其他你更感兴趣的课程;2. 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馆不是建造出来的,而是成长起来的。知识也一样。3. 培养一个兴趣吧。兴趣成就事业的故事不鲜见
(引言)要不是因为有过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今天的李开复也许只是个美国小镇上不快乐的小律师。
出场李开复 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档案1983年获得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后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1998年加入微软,2005年出任Google全球副总裁。
1981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一个年轻人正在遭遇前所未见的困扰。身处国际一流大学的热门学院,学习人人羡慕的专业,可这并不是他所热衷的事业,法律条文的死板乏味让他厌倦,终于,在一年半的糟糕体验之后,他决定不再理会同学们的不解,也不再恐惧那些繁杂的手续,他提交了调换专业的申请,进入当时默默无闻的计算机专业学习,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已经几近疯狂地爱上了电脑编程。7年后他开发的“语音识别系统”获得了“美国《商业周刊》最重要发明奖”,2006年,已经身为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的他为我们分享他的学习智慧。他,就是李开复。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著名教育家B. F. Skinner如是说。
李开复先生认为,在大学里,你所要学习的并不完全是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如何快速地获取知识。很多学生会有诸多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课程安排不合适。其实“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当你在无休止地抱怨时,你所得到的并不会有任何的增加,相反,由于情绪上的抵触,很有可能连老师讲的都没有听进去,凭什么去判断这不是你要的呢?李开复先生认为,在大学里,你有的是自己的时间用来增加自己的知识积淀,所以你最先要做到的是听清老师所讲的每一个字,弄清楚在老师的课程中提及的理论、方法和观点等等。进而有选择地自主进行知识的补足。
但无论未来的梦想怎样伟大,“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就是知识。
由于陈天桥、丁磊这些“数字时代英雄”的成功,“快钱”被一再地夸大,很多学生也有了这样的想法,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转眼间取得成功,浮躁之气一再地席卷大学校园,很多人开始只关注那些高精尖的科技,甚至有些人放弃学业进行创业。这里并不是说自主创业是错的,但是这种放弃“地基”而建造的空中楼阁往往不甚安全,很多都垮掉了,即使存在,也总是显得那么“岌岌可危”。其实,在大学阶段,完全不需要为将来的就业发愁,应该更多地对原始知识进行积累,打好地基。在李开复教过的学生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人,留学前的英语成绩好得惊人,本以为到美国的学习会非常轻松惬意,但是却发现由于对基础知识的相对缺乏,表现得对教学格外地不适应,甚至听不懂,也很难和同学进行交流。虽然这些人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但这种原始知识积累的缺失,也会造成在将来学习中相当的不便。
很多学生对这种基础学科知识的缺乏,总是提出没有兴趣云云的借口。李开复先生说:“虽然我一向鼓励大家追寻自己的兴趣,但在这里仍需强调,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兴趣也是必须要做的。例如,打好基础,学好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一类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你对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有兴趣,那你是幸运儿,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算你没有兴趣,你也必须把这些基础打好。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
熟练?理解?融会贯通
经过12年的“填鸭”式教育,国内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知道在老师以外,自己还能怎样获取知识,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自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大学之前,学习通常是如何“记住知识”,在大学里,则要求你在记住以后还要理解,只有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你才能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有目的地补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也是如此。在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能钻牛角尖,多多尝试更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很多时候,你所需要的只是“拐个弯”,绕过障碍,而不是死盯着障碍不放,千万不要成为书本和经验的奴隶,敢于创新,敢于问为什么,也许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你的下一个为什么,这种创新思维,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做到了真正的理解,你只是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则需要实践。“我听到的会被忘掉,看到的会被记住,只有自己动手做过的才能理解”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这样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不能放过实践的机会,只有自己动过手,才能将理论与实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才能应用到实际操作之中,才能知道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还应该积累什么样的知识。
“以软件开发专业为例子,”李开复先生说,“微软在招聘程序员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实践经验,他们要求应聘者至少有十万行的编程经验,因为编程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性的工作,实践性的技术要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丰富你的周边力
大学里,课本并不再是唯一获取知识的资源,以往死读书读死书的方式再也无法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这个时候就需要寻求更多的途径以取得更新更丰富的知识。查阅书籍文献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这为你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比如,当我们发现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该积极地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纵向地了解这个问题的前因后果,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理论,最近流行的见解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横向地了解这个问题的内涵外延,现有的各种不同看法乃至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应用,这样做不仅仅有利于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会锻炼你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是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此外,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以前烦琐的图书文献检索工作被简化成了搜索引擎,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源,我们能很轻易地从网上了解到相关问题的最新动态,这些问题更新速度甚至可以缩短到几分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周围的老师、同学甚至网友都可能为你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帮助,因此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拿出来大家讨论,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李开复博士是幸运的,在他的大学生涯中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这位教师还曾经获得过“图灵奖(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向这位老师求教的机会,只要心存疑惑就马上提出来,非要完全弄懂才罢休。大学里只要你需要,身边就会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合作的人。就像李开复刚刚进入大学时,他没少向师兄请教最浅显的问题,没少在讨论中提出肤浅的看法。他曾经一度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演说人才,于是他会每月至少三次进行演讲,并在之后征求听众的看法;每月至少一次地去听别人的演讲,并学习别人优秀的经验。在这些之后,他不仅克服了之前的紧张心理,还树立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演讲特点,比如多多进行自己擅长的回答问题,相应地缩短宣讲时间;比如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而不是照”稿”宣科。后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一个演讲的天才,其实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一切都来源于别人中肯的经验和意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早在《礼记•学记》中就有这样的名言。
“经过大学四年,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离开大学时,只要做到了这些,你最大的收获将是一对什么都可以拥有的自信和渴望。
弗朗西斯•培根说过,“知识就是力量”。我们说,知识是种能力,吸收全世界的智慧为我所用的能力。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人会感喟大学里的知识能被用到工作中的非常少,但是,我们还是不能不用功学习。俞敏洪说:“不喜欢的课你至少应该保证及格吧。无论如何,你是得要大学毕业的。”还是珍惜以后再也无法拥有的大学的闲在时光吧。这三条路也许可以帮你拥有更多课堂外的有用知识:
1. 选修其他你更感兴趣的课程;2. 充分利用图书馆。图书馆不是建造出来的,而是成长起来的。知识也一样。3. 培养一个兴趣吧。兴趣成就事业的故事不鲜见
(引言)要不是因为有过硬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今天的李开复也许只是个美国小镇上不快乐的小律师。
出场李开复 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
档案1983年获得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学士,后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1998年加入微软,2005年出任Google全球副总裁。
1981年,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一个年轻人正在遭遇前所未见的困扰。身处国际一流大学的热门学院,学习人人羡慕的专业,可这并不是他所热衷的事业,法律条文的死板乏味让他厌倦,终于,在一年半的糟糕体验之后,他决定不再理会同学们的不解,也不再恐惧那些繁杂的手续,他提交了调换专业的申请,进入当时默默无闻的计算机专业学习,因为在那个时候,他已经几近疯狂地爱上了电脑编程。7年后他开发的“语音识别系统”获得了“美国《商业周刊》最重要发明奖”,2006年,已经身为Google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的他为我们分享他的学习智慧。他,就是李开复。
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亮蜡烛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著名教育家B. F. Skinner如是说。
李开复先生认为,在大学里,你所要学习的并不完全是知识,更多的应该是如何快速地获取知识。很多学生会有诸多抱怨,老师教得不好,懂得不多,课程安排不合适。其实“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当你在无休止地抱怨时,你所得到的并不会有任何的增加,相反,由于情绪上的抵触,很有可能连老师讲的都没有听进去,凭什么去判断这不是你要的呢?李开复先生认为,在大学里,你有的是自己的时间用来增加自己的知识积淀,所以你最先要做到的是听清老师所讲的每一个字,弄清楚在老师的课程中提及的理论、方法和观点等等。进而有选择地自主进行知识的补足。
但无论未来的梦想怎样伟大,“万丈高楼平地起”,地基就是知识。
由于陈天桥、丁磊这些“数字时代英雄”的成功,“快钱”被一再地夸大,很多学生也有了这样的想法,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转眼间取得成功,浮躁之气一再地席卷大学校园,很多人开始只关注那些高精尖的科技,甚至有些人放弃学业进行创业。这里并不是说自主创业是错的,但是这种放弃“地基”而建造的空中楼阁往往不甚安全,很多都垮掉了,即使存在,也总是显得那么“岌岌可危”。其实,在大学阶段,完全不需要为将来的就业发愁,应该更多地对原始知识进行积累,打好地基。在李开复教过的学生中,曾经出现过这样的人,留学前的英语成绩好得惊人,本以为到美国的学习会非常轻松惬意,但是却发现由于对基础知识的相对缺乏,表现得对教学格外地不适应,甚至听不懂,也很难和同学进行交流。虽然这些人得到了继续深造的机会,但这种原始知识积累的缺失,也会造成在将来学习中相当的不便。
很多学生对这种基础学科知识的缺乏,总是提出没有兴趣云云的借口。李开复先生说:“虽然我一向鼓励大家追寻自己的兴趣,但在这里仍需强调,生活中有些事情即便不感兴趣也是必须要做的。例如,打好基础,学好数学、英语和计算机的使用就是这一类必须做的事情。如果你对数学、英语和计算机有兴趣,那你是幸运儿,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但就算你没有兴趣,你也必须把这些基础打好。打基础是苦功夫,不愿吃苦是不能修得正果的。”
熟练?理解?融会贯通
经过12年的“填鸭”式教育,国内学生最缺乏的就是独立思考的能力,不知道在老师以外,自己还能怎样获取知识,获取什么样的知识。微软公司曾做过一个统计:在每一名微软员工所掌握的知识内容里,只有大约10%是员工在过去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得到的,其他知识都是在加入微软后重新学习的。自学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大学之前,学习通常是如何“记住知识”,在大学里,则要求你在记住以后还要理解,只有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你才能提出问题,只有提出问题,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而有目的地补充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条条大路通罗马”,学习也是如此。在学习的时候千万不能钻牛角尖,多多尝试更换思考问题的角度,很多时候,你所需要的只是“拐个弯”,绕过障碍,而不是死盯着障碍不放,千万不要成为书本和经验的奴隶,敢于创新,敢于问为什么,也许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你的下一个为什么,这种创新思维,敢于向权威挑战的勇气,在将来的学习工作中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只有在学习中敢于创新,善于从全新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潜在的思考能力、创造能力和学习能力才能被真正激发出来。”
做到了真正的理解,你只是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则需要实践。“我听到的会被忘掉,看到的会被记住,只有自己动手做过的才能理解”一句关于实践的谚语这样告诉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不能放过实践的机会,只有自己动过手,才能将理论与实际更紧密地联系起来,才能知道所学的知识如何才能应用到实际操作之中,才能知道为了完成自己的目标还应该积累什么样的知识。
“以软件开发专业为例子,”李开复先生说,“微软在招聘程序员的时候就非常重视实践经验,他们要求应聘者至少有十万行的编程经验,因为编程归根结底是一门实践性的工作,实践性的技术要从实践中得到锻炼。”
丰富你的周边力
大学里,课本并不再是唯一获取知识的资源,以往死读书读死书的方式再也无法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这个时候就需要寻求更多的途径以取得更新更丰富的知识。查阅书籍文献就是一种非常好的手段,这为你提供了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比如,当我们发现了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就应该积极地去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纵向地了解这个问题的前因后果,历史上曾经建立的理论,最近流行的见解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横向地了解这个问题的内涵外延,现有的各种不同看法乃至可能会产生的各种应用,这样做不仅仅有利于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会锻炼你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熟练和充分地使用图书馆资源,是大学生必备的技能之一。此外,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也为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以前烦琐的图书文献检索工作被简化成了搜索引擎,丰富的网络资源极大地丰富了知识源,我们能很轻易地从网上了解到相关问题的最新动态,这些问题更新速度甚至可以缩短到几分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周围的老师、同学甚至网友都可能为你的学习带来巨大的帮助,因此在发现问题的时候拿出来大家讨论,往往会收到更好的效果。李开复博士是幸运的,在他的大学生涯中遇到了一位非常优秀的教师,这位教师还曾经获得过“图灵奖(有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之称)”,他从来没有放弃过任何向这位老师求教的机会,只要心存疑惑就马上提出来,非要完全弄懂才罢休。大学里只要你需要,身边就会有很多可以互相学习、相互合作的人。就像李开复刚刚进入大学时,他没少向师兄请教最浅显的问题,没少在讨论中提出肤浅的看法。他曾经一度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演说人才,于是他会每月至少三次进行演讲,并在之后征求听众的看法;每月至少一次地去听别人的演讲,并学习别人优秀的经验。在这些之后,他不仅克服了之前的紧张心理,还树立了不少属于自己的演讲特点,比如多多进行自己擅长的回答问题,相应地缩短宣讲时间;比如用自己的话讲故事,而不是照”稿”宣科。后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甚至有人觉得他是一个演讲的天才,其实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这一切都来源于别人中肯的经验和意见。“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早在《礼记•学记》中就有这样的名言。
“经过大学四年,你会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离开大学时,只要做到了这些,你最大的收获将是一对什么都可以拥有的自信和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