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改善农民民生
(一)政策导向,现实需要
胡锦涛主席曾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二)我国几种已经取得成功的农业发展模式
1.农业合作社架起了农民与市场对话的桥梁
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1995年第31届代表大会对合作社做出的最新定义: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组成的自治性的社会组织,以通过共同所有制和民主控制的企业来满足社员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共同需求和渴望。
2.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
由于不同地方的农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不同,各种条件有差异,所以也要因地制宜的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
3.发展高新技术农业,让农业科技化标准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要想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就要产用科学管理技术种植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就是陕西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作为全国惟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杨凌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受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地农民自豪地说“打个电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就会出现在田间地头,乡农技员更是每天都来指导。
二、以四川金宝村为例探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金宝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概况
金宝村位于宏仁乡东北部,距梓潼县3.5公里,与县城隔河相望,全村7社,434户1364人,劳动力822人,常年外出务工人602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370亩,其中田723亩,地647亩。潼江河自北向南绕村而过(属县城生活用水水源地)、石鸡堰右干渠自北向南穿村而下,山坪塘14口、蓄水池34口,年蓄水35000立方米。交通便利,北与梓许路南与302省道相接的通村水泥路自北向南穿村而过。
金宝村距离县城较近且有上千亩的良田,绕村而过的河道为金宝村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穿村而过且与外界相连的水泥路为金宝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金宝村村后所依的黄豆山,全村的两千多株樱花,以及金宝村潼江河段的河景都可谓是金宝村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
(二)以前的金宝村
然而,以前的金宝村却并不富裕,村民一直以来被束缚在土地上,进行传统耕作,即使金宝村有千亩良田,多年来也是发展传统农业,小户耕种,产出率极低,农民收入务农收入只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由于务农收入很低,当地工业发展也比较落后,农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为提高收入,村里不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以前村民的房子是张家朝南、李家朝北,乱成一片,毫无章法,致使发展旅游的口号也就空喊了多年。
2008年的“5·12”地震给金宝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当时村中大部分村民的房子需要重建,金宝村正是抓住这一机遇,统一规划,重新布局,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农业,最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三)金宝村的转变发展之路
1.引进企业业主,使农业走上产业化
为了让村里的1000多亩良田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地尽其力,金宝村采取的是流转土地,引进业主发展现代农业,建土地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上班这一思路。 经过四处奔走多方协商后,金宝村引进了靓绿瓜果协会、科兴公司和东怡农家乐,靓绿瓜果协会发展三百亩大棚蔬菜,科兴公司发展七百亩葡萄。大棚种植,葡萄园,农业机械化,金宝村的农业第一次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每年全村承租给业主的1300亩土地,每年支付土地租金和当地村民的务工工资在360万左右,全村人平均比以前增收1000元以上。
通过建产业基地,促生产发展。规范流转土地,引进业主开发,吸引广大计生户积极参与产业基地建设,吸纳贫困计生户到基地务工的方法,使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又可以在这些企业上班,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2.建设景观民居,发展特色观光旅游业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金宝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做出建特色民居,发展观光旅游的规划。现在,全村灾后农房重建全部完成,统一为灰瓦白墙,并在墙上绘上山水画,有的题上了唐诗宋词。2010年3月,金宝村举办了首届樱花节,6000多名游客尽赏金宝樱花。目前全村已有3家农家乐和成都客户签订了合作协议,游客可在村民家租地种菜,可到基地自助采摘,实现互动发展。
综合以上,金宝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因地制宜,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不拘一格发展现代农业,加速了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牧民增产增收。
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在新的一年里金宝村绘制了依山临水由山上到潼江河,依次形成生态环山、民居和乡村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特色水产养殖等4个层次的总体产业布局的蓝图。
参考文献
[1] 李智勇.当代中国农业发展模式新探[N].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 杨明秀,祝海波.国外典型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视点,2008.
[3]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的实践与探索[J].四川改革,2011(5).
作者简介:候元梅(1988-),女,汉族,贵州贵阳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责任编辑:刘晶晶)
(一)政策导向,现实需要
胡锦涛主席曾强调,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强调要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二)我国几种已经取得成功的农业发展模式
1.农业合作社架起了农民与市场对话的桥梁
根据国际合作社联盟1995年第31届代表大会对合作社做出的最新定义:合作社是人们自愿联合组成的自治性的社会组织,以通过共同所有制和民主控制的企业来满足社员经济、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共同需求和渴望。
2.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
由于不同地方的农村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拥有的各种自然资源不同,各种条件有差异,所以也要因地制宜的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各个地方的比较优势,推动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化步伐。
3.发展高新技术农业,让农业科技化标准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要想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就要产用科学管理技术种植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这方面的杰出代表就是陕西的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其作为全国惟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杨凌模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受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地农民自豪地说“打个电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教授就会出现在田间地头,乡农技员更是每天都来指导。
二、以四川金宝村为例探索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一)金宝村地理环境,自然资源概况
金宝村位于宏仁乡东北部,距梓潼县3.5公里,与县城隔河相望,全村7社,434户1364人,劳动力822人,常年外出务工人602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370亩,其中田723亩,地647亩。潼江河自北向南绕村而过(属县城生活用水水源地)、石鸡堰右干渠自北向南穿村而下,山坪塘14口、蓄水池34口,年蓄水35000立方米。交通便利,北与梓许路南与302省道相接的通村水泥路自北向南穿村而过。
金宝村距离县城较近且有上千亩的良田,绕村而过的河道为金宝村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条件,穿村而过且与外界相连的水泥路为金宝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金宝村村后所依的黄豆山,全村的两千多株樱花,以及金宝村潼江河段的河景都可谓是金宝村所拥有的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自然资源。
(二)以前的金宝村
然而,以前的金宝村却并不富裕,村民一直以来被束缚在土地上,进行传统耕作,即使金宝村有千亩良田,多年来也是发展传统农业,小户耕种,产出率极低,农民收入务农收入只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问题,由于务农收入很低,当地工业发展也比较落后,农民没有其他收入来源,为提高收入,村里不少青壮年都外出务工。以前村民的房子是张家朝南、李家朝北,乱成一片,毫无章法,致使发展旅游的口号也就空喊了多年。
2008年的“5·12”地震给金宝村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当时村中大部分村民的房子需要重建,金宝村正是抓住这一机遇,统一规划,重新布局,发展产业化,规模化农业,最终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大家面前。
(三)金宝村的转变发展之路
1.引进企业业主,使农业走上产业化
为了让村里的1000多亩良田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地尽其力,金宝村采取的是流转土地,引进业主发展现代农业,建土地工厂,让村民在家门口上班这一思路。 经过四处奔走多方协商后,金宝村引进了靓绿瓜果协会、科兴公司和东怡农家乐,靓绿瓜果协会发展三百亩大棚蔬菜,科兴公司发展七百亩葡萄。大棚种植,葡萄园,农业机械化,金宝村的农业第一次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每年全村承租给业主的1300亩土地,每年支付土地租金和当地村民的务工工资在360万左右,全村人平均比以前增收1000元以上。
通过建产业基地,促生产发展。规范流转土地,引进业主开发,吸引广大计生户积极参与产业基地建设,吸纳贫困计生户到基地务工的方法,使农民既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又可以在这些企业上班,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水平相应提高。
2.建设景观民居,发展特色观光旅游业
在灾后重建过程中,金宝村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根据当地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做出建特色民居,发展观光旅游的规划。现在,全村灾后农房重建全部完成,统一为灰瓦白墙,并在墙上绘上山水画,有的题上了唐诗宋词。2010年3月,金宝村举办了首届樱花节,6000多名游客尽赏金宝樱花。目前全村已有3家农家乐和成都客户签订了合作协议,游客可在村民家租地种菜,可到基地自助采摘,实现互动发展。
综合以上,金宝村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动力,因地制宜,全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基地,不拘一格发展现代农业,加速了农牧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牧民增产增收。
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在新的一年里金宝村绘制了依山临水由山上到潼江河,依次形成生态环山、民居和乡村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特色水产养殖等4个层次的总体产业布局的蓝图。
参考文献
[1] 李智勇.当代中国农业发展模式新探[N].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4).
[2] 杨明秀,祝海波.国外典型农业发展模式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视点,2008.
[3]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社的实践与探索[J].四川改革,2011(5).
作者简介:候元梅(1988-),女,汉族,贵州贵阳人,就读于西南财经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方向:农村金融。
(责任编辑: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