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能指之洞和甩头舞

来源 :艺术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ong1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3月2日至5月7日间,在北京黑桥ACTION空间进行了一个艺术项目—《额滴神呐》,期间蔡东东将空间改造成一个“庙”,持续邀请艺术家创作“神”并供奉其中。有意思的是在这个项目中 “艺术”与“神”的叠加,让我联想到当代艺术在创作逻辑上的某种普遍的现象,对人存在缺失的一种西西弗斯式的回应——重复、无意义、带有催眠意味的一种行动。我说的并不是哪件具体的作品,而是整个项目本身背后设定的逻辑。我理解“神”从某种角度上说是匮乏的替补。简单的说就是你没有的,以为他有,通过认同(信仰),而确立自身的存在意义。没了上帝,是意义担保的缺失,人在焦虑中寻找替代物。传统的无神论以为将大家从神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了,上帝死了,解放的却是“众神”,众神以各种面貌出现:艺术、大众文化、理性、多元主义或者试图退行到有机体意义上的健康生活等等。代表神的符号与其他的符号重叠了,就像这个项目一样,而这样的一个后果,却是符号的狂欢。人如果作为一个无神论者,在无意识的层面可能容易相信更多的东西。但符号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背后其实什么都没有,它是一个以差异性为基本原则的半封闭的能指替代系统。主体的建立依赖于对他关系的处理,不同的关系结构不同症状的主体。但他的麻烦是只有许诺,却从不兑现,或兑现不足。 广州的双色球小组在《无穷循环(假)剧本》中提到钱与物的交换,我想补充说,钱本身就最纯粹的许诺,也是最纯粹的符号,虽然它也是一个交换的媒介。守财奴恰恰是无法面对兑现不足的后果,宁愿让自己停留在永远的期许中,可期许就是满足。这跟中世纪文学中的骑士,不搭梯子上阳台是一个道理。所以有人说,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最让人兴奋,一个是艺术,一个是钱。但这样一种冲动的释放,是个误认的结果,也因为语言的规制总有剩余(不满足)。不足的结果是期待下一次的许诺,这对主体来说是一个被迫的困局。存在的匮乏被误认为是符号的匮乏,以为创造一个新的能指能够弥补这一切,这是创作的动力。但就像前面艺术家们的作品(神)一样,它不可能是最后一个,而是重复、重复、然后,再重复。


  杨波的文章《怎样活着摆脱身体》,里面描述了为了摆脱语言对身体的殖民,进行的各种绝望式的努力,切碎句子、吸毒、犯罪、纵欲、极限体验甚至自杀。但这里的身体,并不是我们语言上谈论的身体,也不是肉体,恰恰是那语言之外的那个身体,是语言所不能到达的那个身体,就像词语所不能到达的那个疼痛。而这个不能到达,成为了语言追逐的对象,我们用各种方式来试图触及那个不可言说之物。有意思的是,这个不可言说之物,恰恰与语言共存,就像水墨着笔之后的空白。能指只能围绕着它,却永远无法到达。这是能指之洞,始终在能指的边缘诞生。也许德勒兹无器官的身体就是那没有孔洞的身体,摆脱了能指之洞的身体?文中提到的巴勒斯,觉得沉默是逃脱的第一步,但这只是象征性的解决,语言并非只是工具,还建构了主体的运作模式与欲望。巴勒斯说最后的疗法总是:“放手、跳!”,但类似日本那种带有强烈仪式意味的剖腹方式除外。仪式赋予死亡以意义,并让死亡复活了,通过否定自身,并没有否定这个世界,意义得到了追认,语言通过仪式回到了身体,语言似乎成为了不死之物。语言的这种悖论与不可能性,激发了语言的坚持,成为了艺术家关于能指符号的创作激情。而激情则是症状的一种表达,没有天才,唯有症状。杜拉斯前后通过4、5个版本,将那个赤裸裸的卖淫经历逐步改写为浪漫的异国爱情。这是她的痛,但这个痛无关道德。她爱钱,满手的钻戒直到死也没有脱下来。杜拉斯的母亲说她的写作充满谎言,而她辩解说从不撒谎。两个人其实都没错,杜拉斯用小说标记了那个她无法释怀的位置。她只能在写作中生活。她还说不写作,我会杀人,像一个走投无路的人的应激反应。博伊斯将自己在二战期间飞机被盟军击落作为自己作品的起点。有人认为不可信,关于那些不可证实的细节,但这不重要了。这是个典型的创伤性事件,被博伊斯在事后追溯。他的作品始终围绕着这个具有象征性的记忆,像一道伤口,唤起了人们被抛入这个世界的原始场景。个人的命运恰好与德国被分裂的历史联系在了一起,引起了公众的共鸣,为了回到那神话般的起点,一个没有冲突的世界。这样我们才能理解他那相当跳跃的身份与行动的意义。理解他用黄油对身体的包裹,对蜜蜂的推崇,像小孩过家家一样抱着兔子谈论艺术,参加绿党,冲击学院办公室等等。但艺术不能只是对症状的承担,虽然相对于以前这是更加人性的一种实践。现代艺术开发了语言的各种可能性,相对于传统,更加满足了个人的不同需求。但人一生的不适总是存在,投机、背叛、焦虑、恐惧、无奈、愤怒、傲慢,不能简单的用人性就是这样来回避。 “社会雕塑”与“人人都是艺术家”是博伊斯最让人熟悉的两个概念。不过我更喜欢他的另外一句,“如果你是个自觉的人,削土豆也是艺术”。博伊斯认为艺术是关于自觉的实践,这也是为什么他批评基弗堕落了的原因。没有这句,前面(那两个概念)可能就是一锅煽情的鸡汤。但又不能教条化的将这句话理解为伦理式的命令,成为左右你的欲望,自觉反而是离开任何可能规训你的秩序。




  2012年与2013年欧洲分别举办了柏林双年展与威尼斯双年展。我觉是从两个维度,试图重新讨论艺术是为了什么。一个是对于社会可能性的想象与实践,柏林双年展的策展人阿图尔·祖米卓斯基(Artur Zmijewski)甚至要求参与的艺术家首先要明确公开表达自己的意识形态立场,宣称要重新夺回艺术的工具性。另一个是基于个人真理的探求,以荣格为例。在我的理解里,他们应当成为一件事。如果不能理解在主体结构上他们是连续的一面,我们将反复陷入到一种启蒙的困境:我明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但我还是做了相反的事情;或者,我不知道那是对的,因为我无意识当中就是看不见它。对拉康来说,主体在大他的场域中生成,不同的成长遭遇与社会背景会结构不同的主体,也结构了主体的审美与情感(朝鲜阅兵场上女兵面对金正恩的激动,与国内粉丝见到偶像的激动没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场域是能指的集合与运作的场所,能指的表征不足,使主体始终处在不确定性当中,主体总是分裂的。人无法面对这样的分裂,那是个可怕的场景。一个人总是会坚持能够缝合其主体意义的能指,或者更确切的说,主体是被这样的能指所俘获,而个人在这样的背景中,身体享乐与主人能指粘着在一起。这样的一种身心的经验,并非通过理论或逻辑就能改变的。2014年在望京元典美术馆的元旦晚会 (崔灿灿与二楼出版机构共同策划),是一个由甩头舞、街边烧烤和卡拉OK组合的元旦PARTY。朋友说他非常赞同我们对审美平等的诉求,但现场的节目仍然让他感到不适。作用他身体知觉的能指并不是他嘴中的道理,而是在其他的地方。权力就是通过这样的认同来运作,资本也通过这样的许诺来运作,对于这种认同的摆脱,才是解放的真正核心。应该深入个人偶然与必然的缠绕,理解自身的历史。这样能够看到在威尼斯双年展中,假设作为艺术家的荣格,艺术的实践可以是关于个人真理的探寻。这样的探寻,与普遍知识对于个人偶然性的覆盖是不一样的。普遍性的知识总是为主人服务,忽略基于个体自身的差异与偶然性。精英们用这样普遍的知识来规训弱势群体的情感,将反抗变成了对秩序的认同。最近一期由皮村打工文艺小组参加的中国梦想秀,主持人周立波赤裸裸展示了这样的覆盖,通过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及远方家人的叮嘱,让工人产生的道德愧疚感,深化了他们对秩序的认同,转移了制度暴力造成他们自身处境的真实背景。也不要沉迷在艺术的语境中,艺术总是某种眼光的历史,即便从单一的某个视角,也无法盖棺定论,总有例外,所有的大他者的秩序都是如此,这跟语言的情况也是一样的。语言用“无”标识那不能命名的东西,这里的无不是没有,而是不在秩序之内或总是存在的那个例外。谢德庆谈论自己的作品时说,生命是无意义的消耗,我只是用一种方式来消耗自己。他用了艺术的方式,来对无意义的消耗进行了命名。接着他用艺术的名义对沉默再次命名,只是例外再一次从这里滑走了。我觉得重要的反而是对无意义的承担,而不是表达,表达带来的结果总是对表达的再次追逐。而对于语言的这个例外,艺术家通常充满了焦虑,试图通过作品填补这样的例外,让自己成为秩序的核心能指,其实只是为了满足秩序的要求。然而意义始终在滑动,因为总有作品冒出来,信息的变动,让意义无法确定,任何一个信息的添加,都让意义的解释发生变化,意义是回溯产生的。因此博伊斯的遗产,需要再次得到重新强调,我们是真真切切的忘了,将他的实践理解为语言或观念的拓展,而不是去成为那自觉的人。艺术家对资本与系统的依附,并非一个简单的利益问题,而是主体被权力的能指俘获,是被组织的身体快感以及一旦失去之后面对虚无的恐惧。分裂的主体在存在意义上的个体创伤被压抑了。从这样的基础出发,艺术才有可能避开所谓的什么景观问题、权力问题,误认中的自我满足,挫败的转移,对专业化的迷恋,日常美学的陷阱等等。这是一个开放的实践,是要去到那绝对性的差异。在这样的意义上,才能重新说艺术是个人的。
其他文献
展览日期  2014年1月18日—2月18日  展览地点  空间站(北京)  水墨在近年来的当代艺术圈成为话题,抛开商业资本的因素,与其被通常认定为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代言形式有关。年近八十岁高龄的老先生王秉复固守传统的笔墨、古老的题材,却展示出清新鲜活的另类当下状态。先生的个展“画史氏曰”,引而不发,余音绕梁,给急功近利地奔走在当代艺术阴沉雾霾里的新青年们上了一堂扎实的绘画课。
期刊
展览时间  2013年9月15日-12月8日  展览地点  时代美术馆(广州)  皮皮洛蒂的作品是能让人静下来的。无论如何,任何作品都需要静下来去看。但静下来细细观看却在今天的当代艺术展览中变得极其艰难,格罗伊斯深刻地体会这一点,他说面对某件作品,我们总是暗暗告诫自己再看一眼,再多看一眼。观看是需要平心静气的,但我们却不能,这源于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集体病症:焦虑。一方面,在快速变化、流转和更新的社会
期刊
1869年5月28日,尼采在巴塞尔大学发表就职演说,题为《荷马和古典语言学》,自此他成为巴塞尔学术界的精英和当地上流社会的新宠。  陈晓云个展《黑更黑,死更死,火更火,拾阶而下》个展在北京香格纳画廊举行,展期从9月7日至10月6日。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比较文学系张英进教授将于9月16-18日应邀来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研究生部讲学。  “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
期刊
著名的阿根廷社会主义政治理论家厄尼斯托·拉克劳(Ernesto Laclau),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于4月13日去世,享年78岁。  拉克劳1935年出生于阿根廷一个律师和外交家家庭,早年在布宜诺斯爱丽丝学习历史,70年代来到英国就学于牛津大学,后任教于埃塞克斯大学(ESSEX University),并合他多年的工作和生活伙伴比利时籍妻子哲学家穆佛(Chantal Mouffe)一起
期刊
穿过幽暗狭长的地底通道,我终于抵达目的地。管理员费劲地搜寻着索引,终于在 《地狱大百科》“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当代艺术”分条目中找到了有关我的词条:“早年作为策展人,后随策展的覆灭成为艺术家,活跃于21世纪初,死于中国首都那场著名的光化学烟雾事件……”实际上,“策展”甚至一度失去了作为一个词汇的基本资格,像亚特兰蒂斯一样湮没于已死的历史之中。如今我却在时空边缘再次勾勒策展时代的形状。  
期刊
阿多诺致本雅明  伦敦,1936年3月18日  亲爱的本雅明先生:  现在,我准备将我对你非凡研究《技术复制时代的艺术》的一些笔记寄给你,当然,我无意对你的研究提出批判性的分析,也不打算对你的研究做出一个适切的回应。此刻我承受着相当大的工作压力——有待完成的论逻辑的大书;关于贝格的论集中有待我完成的部分(虽然我已经完成了除几处音乐分析的大部分);还有对爵士乐的研究。这些压力使得我任何试图回应你的努
期刊
LZH: Since I believe people have no idea about your work in China, I will ask you some basic questions. How would you describe yourself? As an artist?  ST: I call myself a professional ‘in-betweener’,
期刊
本质上讲,艺术家都是小生产者,不管是你自己做,还是雇上几个人或几十人被称作老板,仍逃不出这样的“政治面貌”划分,作为个体劳动者,自然或多或少都沾点“右”的底色。当然,这么说偏简单化了,“左”“右”的划分本来就复杂,艺术家的知识来源和对事物的理解也很乱,往往自己都分不清,那种作品中的“政治清晰”,反倒让人怀疑,通常是被消费的素材而已,几十年前“左”和“右”的鉴别关乎前程和未来;在今天也一样影响着艺术
期刊
哲学家在艺术的评价上有过的最大“丑闻”,大概要算海德格尔对梵高《鞋》的那段著名评价,海德格尔犯了一个著名又不著名的“低级错误”。梅耶·夏皮罗不确定海氏到底评论的是哪一幅画,因为有三幅符合海氏的描述,于是他去信询问,而最终在回信中被海氏确定的描述对象,那双鞋梵高只在城市里穿过。但这个理论史事件却没有得到什么重视。在理论教育中,虽然有着明确的对象,但是由于生成出了“艺术是真理的自行介入”这一论断,论述
期刊
在今天的艺术圈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变得热衷于“讨论”。把展开讨论作为一种积极的良药介入到已麻木的艺术活动中,甚至成为阶段性的目的。  如果觉得当下的现状必须做出改变,“讨论”自然显得紧迫起来,绕开作品和方法,直接面对艺术实践的目的和意义,使“讨论”显得激进,并希望它能催生出某种新的实践来。  讨论是必要的,但当讨论成为一种策略手段,或是把讨论变成文本又纳入到美术馆体系时,它又表现出悖论的一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