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下的物理探究式教学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高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wei521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探究式教学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一系列多种形式的开放的探究式学习活动,通过发现和提出问题,有目的地搜集、分析、鉴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并在应用相关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经历,强调学习的过程性和体验性。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 创设情境 精心设问 合作交流
  现行的物理课程标准,将探究教学置于核心地位,明确提出“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教师是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新的教育理念是以促进学生的知识发展为核心,教学过程已不再是如何“教”的过程,而是引导学生如何“学”的过程。但就目前我们实施的教学现状来看,教师讲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重教轻学倾向还没有根本的改观,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教学中,我们仍然缺乏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的具体教学策略。
  一、创设情境、注重引入
  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新课的引入能否提升学生的兴趣,已经决定了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引入虽只有几句话,但它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好的新课引入,不但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联系着旧知和新知,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拨动学生的心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当然引入的方法要依据教学的任务和内容,及实际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切不可千人一面。例如,在讲到平抛运动时,从同学们的梦想,当一名飞行员,驾驶战机翱翔天空,保卫祖国的领空。现在有一艘敌船正在逃跑,让你驾驶飞机炸毁敌船,你能做到吗?使学生对课题产生浓厚兴趣。
  二、精心设问,营造探究
  课堂提问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如其分的,而且可以开启学生心灵,诱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作情感的双向交流。疑即问题,设疑即创设问题。通过设疑与释疑,能暴露学生个体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能更全面的了解班级学生知识掌握的态势。通过针对性强、有效性高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回忆、对比、分析、综合和概括,达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运用发问的技巧,提出有激发性的、开放的问题,鼓励更多学生间多方面求证知识,分析研究知识,就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
  探究源自问题,问题始于质疑。我觉得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要注重突现出质疑和提问的重要作用。要“故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认知问题,这将是学生探究的心理动力和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契机。教师在问题的探究过程中,做好引领和启发作用,切忌大小包揽,教师的提问只能用来弥补学生探究活动的遗漏和不足。真正做到使学生面对“矛盾”而主动去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创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和碰撞,还能够集中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
  三、重视学生实验探究的设计和操作
  美国探究教学专家萨齐曼认为,教学就应该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和养成随时发现新事物的习惯。当前的新课程改革十分重视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的统一。尤其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新课改下的实验教学倡导自主实验,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不给学生过多的限制。教师要做的只是把问题交给学生,让自己设计多种实验方法,并对此帮助他们完成评估和分析,在操作中作出正确的指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通过实际设计与操作,使学生认识科学探究方法的重要性,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实验检验真理”的深刻含义,让学生在“做”中探求新知,亲历过程并成为“发现者”。通过探究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已有的知识经验应用和比较,不但可以将知识进行拓展和加深,还能够在解决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使得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具有更深层次的认识理解。
  四、开展合作交流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学生个体和条件之间的差异,学生的探究和认知结果可能会出现一些差异,教师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开展交流和合作,从中给予必要的点拨、引导,认真做好激励和参谋的作用,在讨论中要注意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但又不唯书不唯上,实事求是,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见解,乐于合作交流,善于取人所长的良好品质。通过交流中的“冲突”的解决不但可以发挥集体的智慧和力量。通过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也是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的好方法。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物理表述能力。
  事实证明,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学习气氛更活跃,而且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大提高了,不但顺利完成了学习目标,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实行教学民主,优化创新环境应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因为创新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将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反应,同时也受其他心理因素的制约,所以实行教
含参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这种命题方式提高了思维的技巧。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下面我们结合例题,谈谈线性规划问题中设置参变量的特点,以及求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方法。
在人们的生活中,衣食住行样样都离不开高分子化合物。我们吃的米、面、水果、蔬菜、鱼、肉,穿的棉、麻、丝、毛等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而用的合成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则都
课堂评价是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教学环节,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激励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作用,其地位是不可被替代的。同时,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也是
一个是冷冰冰的工业设计,一个是手术室中的抢救与移植,一个是前卫时尚的泳衣和眼镜,这些完全不相干的事件会有相通之处吗?——答案是肯定的。最近,全新的3D打印技术为我们制造了诸
21世纪之初,为适应新的国际教育形势的变化,新课改全面启动。在这种新的课标要求下,中学历史的素质内涵相应的也发生了改变,其提高途径也要围绕这个目标做较大的调整。
我国诗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内容涉及气象和气候知识的为数不少。其中借气象、气候景观表达真情实感的最为亮丽,或热情奔放、直抒情怀,或诙谐洒脱、令人神往,或寓意深刻、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下面精选几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科学道理。  一、东边日出西边雨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该诗形象地描绘了夏季局地热雷雨的奇特现象。在炎热
假如地球表面温度再上升4℃,地球将会变成什么样子?科学家警告称,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上升4℃后的最严重后果,是许多土地都将不适合居住。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将使许多海滨城市淹没在2米深的海水下。如果格陵兰岛冰原和南极洲部分冰原也发生融化,那么海平面将会升得更高。  在过去的100年里,地球表面的温度升高了大约0.5℃。这听起来似乎并不多,但是即使仅仅0.5℃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星球。根据美国环保局(
一、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分析
针对中职学生不重视政治学科,学习主动性不高的现状,本论文引入新课程理念,尝试把"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融入政治课教学中,从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