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意蕴丰富,对待自然态度层面主张尊重自然界为人类生存提供的空间载体;行为原则方面主张禁止破坏自然环境;承担责任层面主张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尊重自然维度、顺应自然维度、保护自然维度三个维度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合理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使双方达到和睦协调、相互依赖、关系良好的目标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早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中就有所涉及,其精髓在于“天人合一”,主张将天与人放在同一个有机整体中去看待,把天道与人道相互贯通,追求天与人的平衡共生。探析儒家“天人合一”精髓,汲取可借鉴成分,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首要态度:尊重自然
“自然界为万物的本源”是儒家学派“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观点。儒家学派认为,万事万物皆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因此,首要态度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尊重。
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首先承认了万物的生命根本皆源自于自然界。例如,《易·说卦传》中有着“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的记载,用父亲与母亲养育孩童的例子意指天与地如同父母般养育人类。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将自然界视为生命之源、万物之本,认为是自然界孕育了世间万事万物。关于自然界的本质,笔者认为有两层内涵:一方面,自然界是空间载体,是人类发展的空间需求的满足者;另一方面,作为空间载体的自然界也是物质供给的摇篮,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
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派“天人合一”思想中尊重自然理念的精华部分,强调要“进一步树立生态意识,深刻认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是人类创造生活的舞台”,阐明了自然界这一客观存在的必要性与不可替代性。放眼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最初的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类依靠捕鱼打猎或食用野果来果腹,此阶段人类完全依靠自然界而存活,脱离自然界即意味着灭亡。进入农耕社会之后,人类主要是通过耕种土地获取粮食,此阶段的生存取决于土壤肥力的好坏以及自然环境是否适宜等因素。当今社会,各方关系的复杂化与资源的日益枯竭趋势表明人类生存更需要自然界的供给。[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空间载体,一旦破坏必定要付出沉重代价,人类应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
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爱护自然界,同时,生产活动需要顺应自然规律。这一观点既对破坏自然界的恶劣行为加之明确否定,又提出遵照自然规律办事的现实要求。
儒家学者认为,人类理应爱护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使其避免遭受破坏。张载在《西铭》中提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可见,他将人类与其他万事万物视作同一躯体的不同组成部分,在此视域之下,任何二人之间的关系皆为骨肉兄弟,世间的万物皆为亲密好友,人与人、人与物不可分割。因此,人类爱惜同类,也需要兼顾世间万物,把自然界视为骨肉兄弟般珍惜与爱护。
历史证明,工业革命时期,采用大机器生产,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污染。无论是否具有生命,也无论有机体或无机体,地球上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界是万物的载体,人类仅是其中渺小的存在。倘若为了经济,而破坏生态,人类最终将自食恶果。习近平曾提出的“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深刻揭示了这个道理,他强调人的活动应尽可能避免对自然产生负面影响,人类的发展进步包括理念层面的提高,也包括生态的改善,是多方面涵盖在内的全方位发展。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承担的重要责任:保护自然
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稳定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儒家学派主张的“重义轻利”暗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智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儒家学说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儒家学派在关于“义”和“利”的讨论中,始终将“义”字放在首位。[2]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体现了儒家学派重义轻利的主张,孟子的“舍身而取义”更是明确了“义”比生命更重要的观点。在以上观点中可以体味到,生态道德远重于经济利益,当两者出现冲突时,宁可舍弃“利”,重于“义”,选择生态道德而放弃经济利益。
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三者之间是一个统一整体。因此,人类不能不顾环境恶化,为了经济发展而肆意的污染自然界。具体来看,可从三个维度探求解决方法:第一,要树立严格保护自然的基本意识,对于承载能力已经接近于最大值的生态脆弱地区应该采取严格的限制开发的措施;第二,运用价值规律的杠杆作用,把自然资源的价格调控到稍高水平,通过此举措来引导人们节约自然资源;第三,从概念层面到制度层面皆强调对自然界的保护,只着眼于短期而忽视长期是错误的,必须加强对资源利用的合理约束和现实规划。
四、结语
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习近平汲取了儒家传统文化中值得傳承与发扬的思想精髓,并结合新时代背景,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赋予其时代内涵。我们应继续深析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取其精华,推动绿色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郑继江.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成机理[J].理论学刊,2020(06):122-131.
[2]李颂,曹孟勤.从万物一体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129-135.
关键词:传统文化;天人合一;生态文明理念;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理念之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合理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使双方达到和睦协调、相互依赖、关系良好的目标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早在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中就有所涉及,其精髓在于“天人合一”,主张将天与人放在同一个有机整体中去看待,把天道与人道相互贯通,追求天与人的平衡共生。探析儒家“天人合一”精髓,汲取可借鉴成分,对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首要态度:尊重自然
“自然界为万物的本源”是儒家学派“天人合一”思想的基本观点。儒家学派认为,万事万物皆以自然界的存在为前提。因此,首要态度是对自然界的敬畏与尊重。
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首先承认了万物的生命根本皆源自于自然界。例如,《易·说卦传》中有着“乾,天也,故称乎父;坤,地也,故称乎母”的记载,用父亲与母亲养育孩童的例子意指天与地如同父母般养育人类。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将自然界视为生命之源、万物之本,认为是自然界孕育了世间万事万物。关于自然界的本质,笔者认为有两层内涵:一方面,自然界是空间载体,是人类发展的空间需求的满足者;另一方面,作为空间载体的自然界也是物质供给的摇篮,为人类提供生存所需。
习近平继承并发展了儒家学派“天人合一”思想中尊重自然理念的精华部分,强调要“进一步树立生态意识,深刻认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空间,是人类创造生活的舞台”,阐明了自然界这一客观存在的必要性与不可替代性。放眼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最初的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类依靠捕鱼打猎或食用野果来果腹,此阶段人类完全依靠自然界而存活,脱离自然界即意味着灭亡。进入农耕社会之后,人类主要是通过耕种土地获取粮食,此阶段的生存取决于土壤肥力的好坏以及自然环境是否适宜等因素。当今社会,各方关系的复杂化与资源的日益枯竭趋势表明人类生存更需要自然界的供给。[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的空间载体,一旦破坏必定要付出沉重代价,人类应敬畏自然、尊重自然。
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顺应自然
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主张爱护自然界,同时,生产活动需要顺应自然规律。这一观点既对破坏自然界的恶劣行为加之明确否定,又提出遵照自然规律办事的现实要求。
儒家学者认为,人类理应爱护自然界的所有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使其避免遭受破坏。张载在《西铭》中提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可见,他将人类与其他万事万物视作同一躯体的不同组成部分,在此视域之下,任何二人之间的关系皆为骨肉兄弟,世间的万物皆为亲密好友,人与人、人与物不可分割。因此,人类爱惜同类,也需要兼顾世间万物,把自然界视为骨肉兄弟般珍惜与爱护。
历史证明,工业革命时期,采用大机器生产,在大量消耗资源的同时也产生了极大的污染。无论是否具有生命,也无论有机体或无机体,地球上的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相互依存,共同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其中,自然界是万物的载体,人类仅是其中渺小的存在。倘若为了经济,而破坏生态,人类最终将自食恶果。习近平曾提出的“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改善居民生活条件”深刻揭示了这个道理,他强调人的活动应尽可能避免对自然产生负面影响,人类的发展进步包括理念层面的提高,也包括生态的改善,是多方面涵盖在内的全方位发展。
三、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承担的重要责任:保护自然
实现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维持经济发展与生态稳定两者之间的平衡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儒家学派主张的“重义轻利”暗含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智慧,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儒家学说集大成者、宋代理学家朱熹认为,儒家学派在关于“义”和“利”的讨论中,始终将“义”字放在首位。[2]孔子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体现了儒家学派重义轻利的主张,孟子的“舍身而取义”更是明确了“义”比生命更重要的观点。在以上观点中可以体味到,生态道德远重于经济利益,当两者出现冲突时,宁可舍弃“利”,重于“义”,选择生态道德而放弃经济利益。
习近平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三者之间是一个统一整体。因此,人类不能不顾环境恶化,为了经济发展而肆意的污染自然界。具体来看,可从三个维度探求解决方法:第一,要树立严格保护自然的基本意识,对于承载能力已经接近于最大值的生态脆弱地区应该采取严格的限制开发的措施;第二,运用价值规律的杠杆作用,把自然资源的价格调控到稍高水平,通过此举措来引导人们节约自然资源;第三,从概念层面到制度层面皆强调对自然界的保护,只着眼于短期而忽视长期是错误的,必须加强对资源利用的合理约束和现实规划。
四、结语
儒家学派的“天人合一”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习近平汲取了儒家传统文化中值得傳承与发扬的思想精髓,并结合新时代背景,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赋予其时代内涵。我们应继续深析儒家传统文化精髓,取其精华,推动绿色发展,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郑继江.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成机理[J].理论学刊,2020(06):122-131.
[2]李颂,曹孟勤.从万物一体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5):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