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探讨

来源 :考试·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ctaa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实施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倡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教学理念成为主流。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培养学生感悟文字、思考生活、增强交际能力等综合性能力的学科,一直在素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对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进行了一定分析,以期能对素质教育的更好实施提供积极有益的意见。
  【关键词】 语文学科 语文素质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061-02
  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涵盖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比如文字的语音、语意、语法、修辞等等,还涵盖运用语言文字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比如问题的思维能力、创作能力、演讲以及交际能力等等,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
  1 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理论基础
  语文教学不仅承担着语言文字的教学,更重要的是还参与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素质探索、审美、创造能力、人格情操的培养,对打造学生的综合能力,实施素质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1.1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能力
  随着现代语文教学理念的深入,变换教学主体、实施平等互动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同,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将灌输式的教学变成和学生的互动,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语言文字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方法的因素,使学生的听、说、读、写、想的能力都得到全面的训练,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欲望,真正会学、会探究、会从事有关语文的思维和实践,从而实现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的自我发展。
  1.2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担负起培养学生高尚审美情趣的任务
  语文教学本质上是美的教育,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审美能力,掌握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初衷和归宿。当今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教材编撰者精挑细选出来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拥有较好的文学艺术美,通过品读每一篇文章,学生常能从发现和体验自己日常生活中没有的或忽略了美的事物,为之感动和兴奋,受之震憾和启迪,有的甚至出现创造艺术美的冲动,这无疑是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审美观,提高了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语文学科的教学与学生的艺术审美素质培养的天然结合,是别的学科无法替代的。
  1.3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注重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的导入
  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美文充满了人生哲理,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素质教育是绝佳的案例。通过讲述这些饱含作者对社会人生的深沉思考和真知灼见的文章,不仅能够体现作者的理想指向,更能够对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起到指引作用,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与奉献、坚韧、求实、自强不息精神等良好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材料。教学中,可以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基本训练过程中自觉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养成高尚道德情操。显然,思想品德、人格教育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既是天然和谐的,也潜移默化的。
  1.4 素质教育下的语文教学要担负起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重任
  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对小孩子的溺爱也变得越来越严重,导致学生的心理素质存在很大的问题。好逸恶劳、自我、抗挫折能力差等等问题不断涌现,随便受到一点不如意,轻则逃学,重则自杀。近几年这样的报道屡见报端,如何在中小学学生中实施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当前教育工作者新的挑战。语文教学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认知社会、跟社会沟通的学科,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导入思想素质教育的理念,倡导各种优良的品德教育,优化学生的思想认知,增加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文教师要利用各种文章中的案例,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引导学生,从而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2 素质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性导入
  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教与学必须和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真正掌握一定的技能,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2.1 语文教学要善用引导学生,使学生善于学习,并爱上学习
  语文学科教学,教师的讲解引导作用异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在教材内容特点上、在教学方法上、在教学媒体运用上,在课堂教学结构上都必须有通盘考虑,真正将教师传授的知识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
  语文教学的过程既是教师展现自己理解教材的思维过程,也是与学生共同分析,探讨,发现的过程,教师的引导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示范,那么学生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学生会学了,有了成功感,自然也就乐学了。
  2.2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掌握学习方法,提升探求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语文学科以美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课文中曲折动人的故事,優美动人的描写,简洁有力的议论,饶有趣味的说明,巧妙的比喻,精警的哲理语句,都富有美学价值。但每一课的新知识却不及数理学科明显,一些知识还是循环的,容易导致学生兴趣滑坡。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必须给学生提供新信息、新知识。一方面可以从课文中发扬其蕴含着的能使学生增长见识的内容,如课文的时代背景,有关的风土人情,作者的生平趣闻轶事,等等;另一方面可向学生推荐与课文有关的课外读物,如,作者的创作谈,有关课文的争议、评论,甚至课文中某些词句用法的优劣比较,或浓度训练改变行文构思等。这些拓宽视野的知识介绍和激发兴趣的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
  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鉴赏力最常用的方法是设计能让学生多维思考的问题。特别是提出能让学生显示思维活动过程的述理性、扩散性的问题,一般有“你是怎样思考的?你为什么会这样认为?”让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不满足是与非的判断问题或简单的复述、陈述性问题。例如,认知课文内容和作者写作意图上的“写了什么?作者想表现什么?”分析作者写作思路和艺术表现的作者写作思路和艺术表现的“作者是怎样写的?”探究设疑上的“为什么要这样写?不这样写会怎么样?”发现性总结思考的“作品的成功或不足在何处”依据是什么?联系发散性的“这类文体与其他文体特征异同如何?阅读欣赏或写作该类文体时如何把握?”——当然,不同的体裁作品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和不同思考方向,教师创设问题,必须切合文意 文理,从而逐渐形成学生自身对作品的审美认识,以培养和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导与学才能达到和谐统一。   2.3 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锻炼培养一定的科学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时教师会教善教,其实就是善于展现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分析思维过程。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思维方法——会用联系、发展、辩证的方式思考问题,具有探究性、发现性和敏感设疑、探究原因、寻求规律的思维方式,使思维过程科学化,思路畅通活跃,学生才会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大多是形象思维(人物塑造、情节构思、语言运用等)和逻辑思维(层次结构、中心思想表现等)相结合的典范文章。学生在教师的导引中对课文作有关的思考会对教师的讲解提出质疑或否定,这不能不说是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是会思维会学习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时,学生学习了鲁迅的几篇杂文后,对鲁迅这一立场坚定、嫉恶如仇的革命家、文学家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也有学生提出,鲁迅措辞严厉是不是近乎刻薄呀?有的学生提出,《雷雨》除了人物之间矛盾冲突,还应该有人物自身内心的矛盾冲突;《雷雨》和《窦娥冤》的故事悲剧究竟个人因素大还是社会因素大?……
  显然,学生的疑问,牵涉到作者的思想、历史事件的是与非、政治与文学、艺术与生活等问题,也关系到欣赏品味的差异、时代隔阂等问题,学生能提出带有挑战性的问题虽有时难免肤浅或怪异,却是善于思考的良好表现,更是科学思维的结果。只要教师是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甚至不怕学生推翻自己的见解,这便会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
  2.4 学生敢想敢说、积极交流是掌握良好学习策略,具有良好学习交往素质的表现
  学生在教师启发进行思考,虽然也懂得思考的方法,但仍然是内在的思维活动。
  好学会学的学生总是希望自己见解之正误及时得到验证,通过思考——交流——再思考——再交流而形成见解。即使一时不能形成看法的学生也是希望听听同学怎么说的,以开启自己的思路。因此,教師应用激励学生多说的课堂讨论形式,让学生陈述见解、谈感想、作评论,甚至演讲、答辩等,使学生畅所欲言。这样,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意识,使学生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又可激发学生的灵感,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潜在素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积极导入素质教育的精髓,时时刻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真正践行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育教学的又好又快发展。
其他文献
【摘要】 “矛盾对立、统一、转化”律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定律,也是客观世界事物相互联系、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这条规律适用于所有学科,中学数学中许多概念与内容及方法都体现了这一规律。本文对这一规律在“数与形”“有限与无限”等矛盾对立体中的应用作了探讨。  【关键词】 数学 哲学 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2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
期刊
【摘要】 新课程很重视课堂有效教学,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是高效的。本文介绍了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教学一些做法,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生生的互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15-01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
期刊
【摘要】 高中生物教学中相近概念的辨析相当重要。如果学生对相近概念混淆不清,似是而非,是无法学好生物的。因此,对生物相近概念,应从本质入手,辨清异同,准确掌握,这对于提学生的生物素养和学习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关键词】 生物教学 相近概念 辨析举例  【中图分类号】 G6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19-01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
期刊
【摘要】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开拓学生视野,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具有其他活动不可替代的作用。可是,当前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让人忧虑。针对这一现状,语文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指学生阅读方法,完善读书评价制度,持之以恒,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逐步达到预期的课外阅读目标。  【关键词】 读书、兴趣、方法、制度  【中图分类号】 G420
期刊
【摘要】 习题解析课在物理教学中很重要,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指点学生方法,透彻分析习题的同时,必须落实好几个要求。  【关键词】 习题解析 要求 优化  【中图分类号】 G61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13-01  习题解析课是物理教学中的一种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单元习题的解析,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前阶段的学习情况,从而巩固“双基”、查漏补缺
期刊
【摘要】 初中政治课作为学生德育和情感教育的主要方式之一,其对未成年学生的情感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但目前,在我国初中政治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情感教育却并不乐观,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初中政治情感教学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引起老師的反思,促进政治课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 初中 政治 情感教学 现状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
期刊
【摘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产生了兴趣,学生便会乐此不疲、如饥似渴地主动学习,收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艺术手段做到“课伊始,趣亦生”,“课正兴,趣正浓”,“课已毕,趣未尽”,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全过程,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語文教学 艺术手段 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 G42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
期刊
【摘要】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有效的开展数学试卷讲评,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查漏补缺,更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实践。本文结合当前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的现状,就如何提升高中数学试卷讲评课效果提出了一系列改进意见,从而提升数学课堂学习效果。  【关键词】 高中数学 讲评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18-01  1
期刊
【摘要】 高中文言文教学很重要,但历来老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厌倦,为了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笔者谈论了以下一些小策略,以示抛砖引玉。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 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5(b)-0108-01  文言文在教材中所占比例大,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是很重要的。但面对如此重要的教学内容,
期刊
【摘要】 在高中化学课堂中做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是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其中,有效教学是非常重要的途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有用的知识,让学生不但要学,而且要心甘情愿的去学习。文中,笔者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如何才能做好高中化学教学展开论述,对以后在教学过程中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 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