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青少年心理韧性及主观幸福感相关调查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yu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为探讨安徽省含山县留守青少年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状况以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本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对含山中学高一200名学生,使用了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和牛津幸福感问卷进行了测量。结果该校高一学生的心理韧性水平中等偏上,主观幸福感中等偏上;女生在家庭支持得分上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留守男生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主观幸福感上与非留守男生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女生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主观幸福感中得分与留守男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呈现非常显著正相关且回归效应显著,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一定的预测效用。
  【关键词】高中生;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
  


  一.引言
  “你幸福吗?”成为当下青少年见面问候的热词。“主观幸福感”即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是衡量个体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是反映某一社会中个体生活质量的重要心理学参数。关于心理韧性,主要存在三种定义:结果性定义,过程性定义和品质性定义。结果性定义重点从发展结果上定义心理韧性。如:面对严重威胁,个体的适应发展仍然良好所具有的一些品质;过程性定义将心理韧性视为个体与环境诸因素相互作用的的动态发展过程;品质性定义强调心理韧性个体拥有共同的良好应对压力或逆境的能力或品质。近年来关于心理韧性的研究逐渐增多。那么,留守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如何?其主观幸福感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如何是本研究感兴趣的话题。
  安徽省含山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位于安徽省中东部,巢湖之滨。含山县是安徽的劳务输出大县,全县农村劳动力20万人,其中常年外出务工的就有14.6万人,高达73%。含山当地的留守未成年人接近4万人,在安徽省内首屈一指,因此本文选取含山县留守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安徽省含山县中学高一25个班中随机抽取6个教学班抽取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差,删除不合格的问卷之后,获得有效问卷368份,有效率为92%,其中参与男生90人,女生 90人,留守青少年(男)27人,青少年(女)32人。抽查的学生年龄段为15~16岁,青少年心理韧性问卷有效为188份,牛津幸福感问卷有效为180份。
  (二)研究工具
  (1)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由胡月琴,甘怡群编制,共27个题目,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5个维度。[1]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大于0.7。
  (2)牛津幸福感问卷(修订版),共29个题目,总分越高,表示总体幸福感越强。在本调查中以主观幸福感总分的每题均分作为高中生积极情绪状态的指标,“1.5”为均分的中等水平。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26[2]。
  (三)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
  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问卷测试。测试前使用统一指导语,介绍测试目的和填答要求,鼓励学生真实作答。由被试自己完成问卷,完成后现场收回。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主要统计方法包括描述统计,t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三、结果
  (一)本次调查中学生的心理韧性以及主观幸福感总体情况
  见表1,心理韧性中的目标专注、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四个维度的得分处于2~2.99之间,属于中等偏上水平;积极认知维度得分介于3~3.99之间,属于较高水平;心理韧性平均得分为2.39,属于中等偏上水平。抽查的学生主观幸福感均分为(1.50±0.35),属于中等偏上水平。
  表1:心理韧性总及各维度和主观幸福感得分情况
  目标
  专注
  情绪
  控制
  积极
  认知
  家庭
  支持
  人际
  协助
  心理
  韧性
  主观
  幸福感
  均值
  2.3156
  2.2022
  2.9375
  2.4157
  2.1574
  2.3909
  1.5027
  标准差
  .6335
  .7672
  .7202
  .7617
  .8970
  .4762
  .3474
  注:*P<0.05,**P<0.01
  (二)不同性别和是否是留守青少年的各维度和主观幸福感的得分情况及差异检验,见表2。
  将参与调查的学生分成四类:“1—男生且留守”“2—男生非留守”“3—女生且留守”“4—女生非留守“,并进行分析比较。首先比较的是总体男生和总体女生在各个维度以及主观幸福感上的差异,男生和女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人际协助、主观幸福感这几项上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在家庭支持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在家庭支持这项上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见表2-1。
  表2-1不同性别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及主观幸福感差异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主观幸福感
  男生
  2.25±0.67   2.22±0.78
  2.90±0.66
  2.31±0.78
  2.19±1.02
  1.52±0.37
  女生
  2.37±059
  2.18±0.76
  2.98±0.78
  2.52±0.74
  2.12±0.76
  1.48±0.32
  t值
  2.58
  0.00
  0.396
  6.58*
  1.230
  0.499
  注:*P<0.05,**P<0.01
  接下来比较的是“男生且留守“以及”男生非留守“的情况,在目标专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这三项中得分不存在差异,而在情绪控制(t=8.74,P<0.01),积极认知(t=4.338,P<0.05),主观幸福感(t=2.462,P<0.05)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在这几项得分上非留守男生显著高于留守男生。见表2-2。
  表2-2男生是否留守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及主观幸福感差异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主观幸福感
  男留守
  2.13±0.63
  2.05±0.68
  2.66±0.72
  2.30±0.57
  2.12±0.87
  1.48±0.36
  男非
  留守
  2.30±0.69
  2.29±0.81
  3.00±0.61
  2.32±0.85
  2.23±1.09
  1.54±0.37
  t值
  0.380
  8.74**
  4.338*
  0.8695
  1.404
  2.462*
  注:*P<0.05,**P<0.01
  还有“女生且留守”及“女生非留守”的比较,结果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2—3。
  表2-3女生是否留守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及主观幸福感差异情况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主观幸
  福感
  女留守
  2.27±0.62
  2.19±0.81
  2.98±0.83
  2.52±0.84
  2.28±0.75
  1.55±0.37
  女非留守
  2.44±0.57
  2.18±0.73
  2.98±0.75
  2.50±0.67
  2.03±0.75
  1.44±0.29
  t值
  -1.364
  0.32
  -0.005
  0.84
  1.515
  -1.527
  注:*P<0.05,**P<0.01
  最后是“男生且留守”及“女生且留守”的比较,男生和女生在目标专注、情绪控制、人际协助三项中没有显著差异,但是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主观幸福感三项中得分存在显著差异,留守女生在这三项的得分上均比留守男生高。见表2—4。
  表2-4不同性别留守学生心理韧性各维度得分及主观幸福感差异情况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主观幸福感
  男留守
  2.13±0.63
  2.05±0.68
  2.66±0.72
  2.30±0.57
  2.12±0.87
  1.48±0.36
  女留守
  2.27±0.62
  2.19±0.81
  2.98±0.83
  2.52±0.84
  2.28±0.75
  1.55±0.37
  t值
  0.021
  0.412
  2.260*
  4.343*
  0.978
  3.38*
  注:*P<0.05,**P<0.01
  (三)心理韧性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由表3心理韧性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相关可以看出,心理韧性的五个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具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表3:心理韧性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相关
  目标专注
  情绪控制
  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
  人际协助
  主观幸福感
  0.668**
  0.534**
  0.443**
  0.674**
  0.684**
  注:*P<0.05,**P<0.01
  (四)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以心理韧性的五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主观幸福感均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由表四心理韧性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回归分析可以看出,心理韧性的五个维度均进入了回归方程,R?=0.441,说明主观幸福感的总变异中可以用心理韧性的五个维度来解释的部分比例有44.1%。   表4:心理韧性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回归分析
  自变量
  标准化β
  R2
  t
  Sig.
  积极认知
  0.027
  0.241
  12.775
  0.000**
  目标专注
  0.117
  0.251
  11.952
  0.000**
  情绪控制
  -0.072
  0.267
  -14.704
  0.000**
  家庭支持
  -0.091
  0.344
  -17.992
  0.000**
  人际协助
  0.133
  0.441
  24.124
  0.000**
  注:*P<0.05,**P<0.01
  四.分析与讨论
  (一)高一学生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总体状况
  本次调查中该校高中生心理韧性平均得分为2.39,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1.50,属于中等水平。总的来说,该校高一学生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均较好,在与该校老师的沟通中可以感受到老师对于学生的负责,老师办公室里学生总是络绎不绝,在这样良好的师生沟通氛围中,心理韧性中目标专注以及积极认知的分数是中等偏高的。主观幸福感均分是中等偏上,这可能是因为由于高一学生刚刚升到高中,开始读高一,该高中是含山县最好的高中。虽然高中的学习过程,学习氛围,学习的竞争激烈程度都是和在初中时是完全不同的,但是面对全新的学习环境,新的老师和同学,高中的学习生活紧张,涉世不深,高一的学生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和梦想,所以有着较好的主观幸福感。
  (二)高一学生在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的差异
  在性别差异方面,差异比较突出的是家庭支持维度,女生在家庭支持这一维度上与男生有着显著差异,有一些研究支持这样的观点:女性青少年知觉到的社会支持水平高于男性[3]。其次就是男生的情绪控制能力高于女生。在个性方面,一般看法是男生具有爱冒险、果断、不拘小节、适应性能力较强的特质,而女生则更多的是细腻、敏感、感情丰富的特质。这样的个性差异导致了男生女生在日常的生活、学习、为人处世之中的差别,女性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细腻,容易接收到某件事中含有的更多信息,这样也造成了女生更容易产生压力,于是在情绪控制方面没有男生表现好。另外女生的目标专注能力普遍高于男生,可能是因为男生精力充沛,比女生好动,易被新鲜事物吸引,转移了原本应该放在学习上的注意力。
  在是否留守青少年差异方面,非留守男生在情绪控制和积极认知维度得分上显著高于留守男生。一般留守家庭里只有爷爷奶奶或亲戚来照顾留守少年,孩子的父母外出工作,这样就造成了留守男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缺少来自父母的管教,也缺少来自父母的亲情。而在与父母为时不长的交流中,父母往往只是关注自己孩子的物质需求,忽略了自己孩子的内心世界和情感需求,更多的青少年都是从同龄伙伴处寻求情感安慰,但是又不知道正确方法,导致很多行为或方法是粗暴的,甚至可能带来伤害,而部分选择封闭自己,造成性格孤僻或心理压抑,这就导致了留守男生在生活,学习方面都没有办法很好地约束自己,所以分数有显著差异。
  在留守男生和留守女生的比较中,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这两项具有显著的得分差异。同上面留守男生和非留守男生的看法类似,女生在学习方面比男生可以更好的约束自己不被别的事物所干扰,而且一般看法就是:女生比男生“乖”。而在其它维度,留守女生的得分都比留守男生高,这说明了同样是父母不在身边的情况下,女生比男生各方面表现的都更好。
  (三)高一学生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心理韧性各维度和主观幸福感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这一结果也与国内外许多研究结论保持了一致;并且心理韧性各维度对主观幸福的回归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预测作用。有研究将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因素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体因素,包括个人的人格特质和对于事情的应对方式等;另一类是环境因素,包括了社会支持和生活事件等方面[4]。而在心理韧性的五个维度中,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表现的是个人的人格特质和面对困难如何解决的方式上,属于个体因素。而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则是来自社会的支持,是属于环境方面的影响因素。两种因素都能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五、结论
  (1)高一留守学生具有较好的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留守青少年虽然没有非留守青少年得分高,但是依然处在一个较好的水平上。
  (2)女生在家庭支持得分上显著高于男生;非留守男生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和主观幸福感得分上显著高于留守男生;留守女生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及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留守男生。
  (3)心理韧性各维度与主观幸福感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心理韧性对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预测作用。
  参考文献:
  [1]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8):902- 912.
  [2]ALAN C,郑雪,译. 积极心理学.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6-10,40.
  [3]辛自强,池丽萍,耿柳娜,等.青少年社会支持评价量表的修订与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6):379- 385
  [4]宋海燕.我国主观幸福感的研究现状与趋势[J].社会心理科学,2006,22(2):172- 176
  基金项目:阜阳师范学院2014年度校级教学研究项目“地方高校网络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体育课程对全面培养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小学体育教学是教育体系中重要的一环。《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把增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核心任务。要实现新课程的要求,小学体育教学必须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践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中提高学生的体质和身心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
期刊
【摘要】对于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忽视且又亟待解决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情感缺失问题。因此,情感教育势在必行。而现实情况是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热情不高,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情感的培养。这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以及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本文依据现阶段高中英语教学在学生情感教育方面的现状,结合英语科目的特点和教育心理学知识,尝试提出几个有助于加强
期刊
新时期,随着新课程教育教学的推进,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课堂上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作业布置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布置不科学,
期刊
背景说明  在新课程标准下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英语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情景说明  我教授的
期刊
【摘要】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教师必须树立新的理念,改进习作教学的策略。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实践,主要从以下五方面就如何更好地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进行了探究,以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写作兴趣;写作素材;作文修改    作文是一项创造性、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体现。作文教
期刊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成功的英语老师能有效的激励学生课堂学习的热情,使得学生能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在目前课堂教学手段呈现出日新月异的今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已经成为教育体制和教育方法改革必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在实际教学当中,学案导学对促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有着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学案导学式教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强调
期刊
当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多媒体时代已走进了学校的课堂。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多媒体在学生 “快乐学习、创新学习”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学科课程整合己成为各国信息技术教育乃至整个教育教学热点和发展趋势。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育的整合,让多媒体信息技术成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声、光、像等多种功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多听多
期刊
“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中,小组学习是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讨论的基本形式,也是提高学习效益的有效途径。但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不高的现象,如组内个别成员过分依赖优等生,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不高等现象。那么我们教师该怎样更有效地开展好合作小组学习,积极寻求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呢?  一、优化组合,准备“合作”  在数学学习中,小组成员的组合要怎样才能达到有凝聚力、才能共同促进呢?在实践教学
期刊
《基础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持续提升的过程,初中学段侧重对信息技术基本特征的归纳和总结能力的培养,注重主动学习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方法的熏陶,关注与信息素养相关的认知能力、判断能力、想象能力、批判能力的培养。为了更加高效地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设计恰当、有效的任务---“任务教学法”成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一个不容忽视的急待
期刊
【摘要】劳动实践教育是综合实践教育活动是使学生的想发现、研究、探索的求知得到满足和释放的最佳途径。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超越书本,超越明亮宽敞的课堂,面向自然、面向社会、面向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经验,在广阔的时空中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和成长,增长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的评价体验,发展学生劳动的实践能力。劳动实践教育活动使学生可以从他们自己的生活中选择感兴趣的问题作为研究、探索、学习的对象,自然地、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