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仕通CEO:面对寒冬

来源 :财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yu_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东不满意,很不幸。但是需要教育股东,理解我们独特的播种和收获期”
  
  62岁的苏世民(Stephen A. Schwarzman)8月的北京之行内容丰富。他观看了奥运会开幕式、中美篮球赛,还手握羽毛球和游泳比赛的门票。不过,这位圆脸、爱开玩笑的美国人并不只是奥运会的拥趸。作为百仕通(Blackstone,原译黑石)董事长和CEO,他还要拜访中国国家投资公司(下称中投公司),并面对股东和媒体的质疑。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即PE),百仕通在中国备受关注,部分是由于它的声望,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它吸引中投公司入股后产生的巨大浮亏。
  8月9日,苏世民在北京万豪酒店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兴致不减:“几乎世界上所有国家的股价都在下滑,而百仕通的情况比大多数新兴市场国家的股票市场要好。”
  不过,此前三天,百仕通刚刚公布的二季度财务报表仍不乐观,比去年同期减少了86%,杠杆融资业务亦大幅收缩,一派肃杀景象。
  按照百仕通8月12日每股收盘价18.33美元计算,2007年5月入股百仕通的中投公司,在一年间账面亏损已达约11亿美元。
  
  中国缘
  
  2007年5月,尚未正式成立的中投公司,通过一个名为“万德福”的子公司,以每股29美元、总价30亿美元购买了即将上市的百仕通近10%的股权。上市之初,百仕通股价一度上涨至每股35.06美元,但数天之后就掉头向下,至今股价缩水一半,而中投公司账面亏损11亿美元。
  “世界上没有人能够预测形势会变得有多糟。上市的时候我们不知道,投资者也不知道。”苏世民亦损失惨重——他拥有百仕通上市公司24%的股权。“我也很不高兴,但我知道这一切是暂时的。一旦信贷危机结束,投资回报就会变得丰厚。”
  在弱市中保持信心并不容易。百仕通的大股东之一、法国保险公司AXA去年买入3490万股百仕通股票,今年初已卖掉其中970万股;美国共同基金Invesco抛售比例更高,去年秋将所持有570万股中的440万股抛出。
  然而,中投公司没有太多选择。投资合同中有四年的锁定期,不能提前退出;同时,也不能加大投资摊薄成本,按照合同,其持股不能超过10%。
  今年4月,在香港的一次会议上,中投公司首席风险官汪建熙曾对媒体承认,“我们钱多但缺经验,这确实是个麻烦。”
  除了给中投公司带来的投资损失,百仕通自身在中国的投资亦不无争议。
  2007年9月,百仕通出资6亿美元,收购了中国化工集团旗下蓝星总公司20%的股份。对此,业内颇有异议,认为中投公司海外投资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疏解外汇储备压力、分散投资风险,如果资金返流,显然有违初衷。
  “这是对我们公司结构的误解。”苏世民解释称,中投公司投资的是基金管理公司,并非其管理的价值1194亿美元的投资基金,而后者才是投资蓝星的主体。
  当然,作为同时管理投资的普通合伙人,百仕通基金管理公司在各个投资项目中都有小比例的投资,蓝星亦不例外。据百仕通新闻发言人彼得·罗斯(Peter Rose)告诉《财经》记者,中投公司的资金通过百仕通回到蓝星的,总额不超过100万美元。
  百仕通加强中国战略的另一个举措,是新近开设了北京办公室。今年1月,百仕通宣布聘用前国家发改委官员付山担任中国区首席代表。
  
  “寒冬”来临
  
  “市道”沉浮。仅仅是一年多前,仍然是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高歌猛进的年代。在2005年至2007年间,每隔几个月,华尔街私募股权收购的纪录都会被刷新一次。
  2006年,KKR和贝恩资本、美林公司斥资316亿美元购得美国HCA连锁医院(Hospital Corporation of America);2007年2月,百仕通支付390亿美元买下美国办公物业公司(Equity Office Properties Trust);2007年10月,KKR等公司再度联合收购能源公司TXU,总价450亿美元。并购市场当时甚至认为PE的下一个目标已对准了微软。
  然而,到了2008年8月6日,百仕通公布的二季度财务报表中,大量依靠杠杆融资的私募股权投资收入已大幅减少,总额只有9240万美元,同比下降77%。
  “原来过高的杠杆率大约不会再重演了。”苏世民表示,“那时你能借到10倍的钱,而现在只有4倍至5倍,差不多只有原来的一半。”
  在贷款难求的局面下,杠杆收购单宗交易的规模缩小。百仕通首席运营官汉密尔顿·詹姆斯(Hamilton James)在8月6日的电话会议中说,次贷危机引发的信贷紧缩导致融资困难,目前200亿美元规模的杠杆收购基本没有,超过50亿美元的很难进行,大部分的交易总价都在10亿美元左右。
  不过,百仕通利用自有资金投资的总量并没有减小,甚至有所扩大。“去年次贷风暴这么厉害,我们在私募股权方面的投资是60亿美元,基本和过往持平,还略多一点。”苏世民称。
  根据百仕通公布的数据,2007年5月至2008年6月间,该公司股权交易共22起,这一交易数量成为百仕通有史以来的最高峰。
  “去年我们做了很多交易,赚取不少费用。我们也卖了不少公司,形成很多收入。但是今年形势不好,我们不能从项目中退出,收益自然就没那么高。”苏世民坦言。
  对于经济周期的影响,苏世民同样乐观。“私募股权的黄金时代是经济衰退后的一两年间,那时人们对未来的预期还比较悲观。比如,2002年美国经济衰退结束,我们当年成立的基金回报率基本保持了每年50%。”苏世民说,“最糟糕的时期是经济繁荣期,人人都很乐观,媒体使劲赞颂私募股权。这时候我们买的资产越来越贵,投资收益反而不高。”
  “现在我们进行的交易大部分在亚洲和欧洲。”詹姆斯在电话会议中说,“对于美国市场我们看法悲观,仍在观望中。现在能买到的,以后会更便宜。”
  市场的看法并不乐观。7月底瑞信集团的一份报告称,百仕通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信贷环境恶化使得发债与融资成本上升;二是股市低迷导致PE退出获利的渠道更为困难,此外有新税法议案要求对上市PE提高税率,均对其股价产生了压力。
  在等待金融市场触底爬升的同时,百仕通也在扩大非传统项目的投入,其中最成功的是并购对冲基金GSO。
  百仕通的业务分为股权投资、财务顾问、房地产、可售另类资产管理(Marketable Alternative Asset Management,MAAM)四部分。成立于2005年的对冲基金GSO为百仕通今年二季度带来50亿美元的收入,使得MAAM部门收入同比上升40%,达到310亿美元。同时,还为母公司收购天气频道提供了4.5亿美元的贷款。
  “现在资本很稀缺。GSO不仅仅是对冲基金,我们也可以用它来借款融资。”苏世民说,“收购GSO,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很棒的交易。”
  


  不过,依靠GSO 融资进行购并,亦有市场分析认为是以牺牲风险基金部门收益为代价的,可能会伤害投资者利益。
  不久前,GSO 与百仕通分别购入相当数量的折扣杠杆融资债券,意图在市场低迷时寻找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但市场分析认为,如果目标公司破产机会上升,同时持有股权与债券的百仕通风险较大。根据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预测,未来12个月内,无法偿付高收益债券利息的公司数量将翻三番。
  
  PE上市争议
  
  今年62岁的苏世民是百仕通的创始人、董事长和CEO,公司的另一位创始人、美国前商务部长彼得·彼德森(Peter Peterson)今年已经82岁。在百仕通上市之初,即有推测称,这两位创始人借股市高点出售股权,有套现退休的嫌疑。
  对此,苏世民的回答很简洁,“我觉得自己很年轻。如果没有意外,我还将继续管理百仕通很长时间。”
  不过,苏世民也强调,一个得力的“二把手”十分重要。“詹姆斯是个投资高手,至少跟我一样好,甚至在管理方面比我更好。”苏世民说。
  在百仕通,合伙人每年只能出售手中八分之一的股票,意在防止公司核心人物套现退出。不过,彼得彼德森是一个例外。苏世民说,彼德森的股票基本都已卖掉,大部分的钱都捐给了慈善机构。
  “他想在真正变老之前,把股票都变现,然后捐出去。”苏世民说。
  近期德意志银行的一份报告称,自2008年8月12日到2009年6月21日,百仕通合伙人手中的近四分之一的非流通股将获得可转让资格,市场疑虑依然存在。
  2007年百仕通的上市开了PE先河。这家管理公司上市,并在招股说明书中注明股东不能参与投资决策、不能干扰管理公司运作,种种安排均不无争议。从上市之初每股30美元的高价,到如今每股17美元的局面,百仕通的声誉更是大受影响。
  苏世民则坚持称,上市没有给百仕通带来任何负面影响。面对着眼于季报和年报的股市周期,苏世民更强调行业特有的节奏,“对我们商业模式的判断,不能在一个短期里面进行,需要等待一个长的周期。现在我们是上市公司,只能按期公布我们的盈亏数据。不过,如果人们想每个季度看到的数据都是稳定的,就不应该买我们的股票。”
  “股东不高兴,很不幸。但是需要教育股东,理解我们独特的播种和收获期。”他说。
  “我们就像农夫一样,撒种、培育农作物,然后等待将来收获的价值。当农夫播种时,没有人会去要求他什么,只是等作物长大成熟,才去看他生产了多少。”苏世民说,“现在我们就是在播种期,等市场价格涨得更高,我们将会收获。”■
  (苏世民相关采访参见《财经网》视频频道http://magazine.caijing.com.cn/videos/)
其他文献
前有经济衰退悬崖,后有通货膨胀追兵,各国决策者计无所出,中国的外需进一步恶化    经济学家们的预测终于应验——全球经济萧条已在眼前。这也意味着,中国外需的环境面临全面恶化的风险。  肇始于美国的次贷危机,目前已波及全球范围内的实体经济。步美国后尘,欧盟和日本的经济在二季度都出现了萎缩——分别比一季度下降0.2%和0.6%。  疲弱的数据不仅引来经济学家们的累牍评论,更令当政者忧心忡忡。前有经济衰
期刊
“偿付能力”取代“投资收益”成为最新关键词,防范风险成为保险业第一要务    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问题,成为今年以来业内最重磅的话题。  在7月15日召开的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定富表示,全国共有12家保险公司陷入了偿付能力不足的窘境。随后公布的一批中报显示,几家大型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市场顿时哗然。偿付能力充足率,是指保险公司偿还债务的能力,相当
期刊
奥运会是一种象征。它为中国的全球化进程提供了一个平台,不仅从市场的角度,同时也从全球政治秩序的角度    2008 年8 月9 日下午4 点,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在澳驻华使馆接受《财经》杂志专访后,动身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晤。    陆克文(Kevin Rudd) 澳大利亚总理  8月9日,在接受《财经》专访的同一天中午,专程前来出席奥运会开幕式的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举行了一次特别
期刊
再没有什么,能比8月8日晚8时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更集中地折射了焦灼与兴奋中的中国人身上所纠结的奇妙矛盾。  ——虽然在其他绝大多数对外场合,我们强调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能承担与此相称的责任;但在全世界都注目的那一夜,我们尽情地展示富足,挥洒主人的豪情与慷慨;  ——我们几乎想尽一切办法,在开幕式所有节目中注入温情、善意与创造力;但也不得不动用了数千名训练有素的解放军战士作演员,确保大型群众
期刊
Single Page中国惟一一例外资控股的矿业公司陷入纠纷    亚美大宁案彰显了中国投资环境的复杂性,也暴露了政府管理、资源性国资监管乃至法律上的诸多漏洞    高涨的能源需求,连年攀升的煤炭价格,使得外资进入并控股中国煤炭企业的机会,变得弥足珍贵。  山西亚美大宁能源有限公司(下称亚美大宁)——中国第一家、也许也是最后一家外资控股的合资煤矿企业,成立于2000年,位于中国产煤第一大省山西省晋
期刊
碧桂园以大风险博小收益,与美林签下罕见股份掉期合约,令人体味到地产公司受迫资金压力而千方百计融资的苦涩    在这个突然到来的市场严冬里,碧桂园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02007,下称碧桂园)已经蛰伏起来,不复去年上市后大规模扩张的“豪迈”气概。但是,碧桂园8月14日在中期报告中显示,一份半年前签下的股份掉期合约,给碧桂园带来了4.428亿元浮亏。  对于这家正在储蓄能量“过冬”的地产公司,
期刊
世界不会仅仅着眼于8月这两个星期    路透社全球总编辑史进德认为,在这短暂的30 年时间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史进德(David Schlesinger)路透社全球总编辑  “冷战”年代,“驻莫斯科记者”往往是一名记者攀向职业生涯顶峰的关键一站;现在,这关键的一站成了“北京”。路透社全球总编辑史进德(David Schlesinger)对中国并不陌生。他在香港加入路透社,担任编辑
期刊
个性化、企业家精神和其他推进力将继续推动美国经济和社会以较快速度发展;美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在于政府管制的扩张    近来,有关美国地位在下降的声音又出现了。悲观的人们看到令人悲观的景象,诸如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出现崩溃,油价持续攀高,经济增长放缓和就业机会减少。悲观的人们过度强调了中国、印度和巴西的增长,过于渲染世界关注的焦点将转移到这些快速增长的国家。还有一些人声称,美国已经老了,就像老欧洲,忍受着
期刊
必须建立和实施着眼于反恐治本的长期综合性战略    奥运之际,在距北京万里之遥的新疆,接连发生了令人震惊的恐怖袭击案。  8月4日,奥运会召开前四天,新疆喀什一组正常执勤的公安边防战士在出操时遭到恐怖袭击,造成16死16伤的惨剧;8月10日,奥运会启幕后仅30小时,新疆库车发生连环爆炸事件,爆炸点多达17处,主要针对平民目标,且造成两人死亡、五人受伤。  两事件之后,又有8月12日的新疆疏勒县公路
期刊
控制信息不再可能,开放和透明于是十分重要    WPP 集团CEO 苏铭天表示,信息不是力量,管理和理解信息的能力才是力量。    苏铭天(Martin Sorrell)WPP集团CEO  “苏铭天”——Martin Sorrell爵士的中文名字很“中国”。  他一手操作了全球传播业几起最大收购案,几年之内把一个生产超市购物篮的英国小工厂WPP,变为统领奥美广告、伟达公关等一流传播公司的世界四大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