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概念的建构是以学生的前概念为基础的,并且要以学生前概念为载体展开概念转变学习。概念建立的过程就是抽象的过程,而抽象的过程的实质就是已有经验与新现象的互动、联接与印证。因此,如何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有效地构建科学概念,是当前科学课堂研究的热点之一。我试图让学生在活动中适时采用画图的方式来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当然,这里的画图指的是学生在科学探究学习过程中,用绘画或图示的方式记录表达自己观察、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是区别于语言、文字、表格、实物、模型等形式的一种记录方法。
一、画图,有利于呈现学生的前概念
画图法是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孩子们对概念的理解。小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发展还不成熟,有时他们不能完全清晰地通过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思,而画图可以更加简易地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能让每一位孩子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画图法使思维可视化的策略与其它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且图画形象、直观,富有儿童情趣,符合小学生感性经验为主的思维特点,也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
如教学《校园里的小动物》这课时,先让学生根据经验画出蚂蚁,暴露他们的前概念。结果学生画的五花八门,有身体分四部分的,有四条腿的,也有把足画到腹部的。对于学生来说蚂蚁并不陌生,但不陌生不等于认识清晰,不等于认识准确。接着教师提出: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我们画得小蚂蚁一样呢?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小蚂蚁到底是怎样的?这促使每个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小蚂蚁。
二、画图,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并且是处于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若没有思维的介入,那观察不再是观察,只是看看而已;实验也不再具有探究的意义,只是简单的动手罢了。如何让思维卷入更深,使探究活动更有效,是值得深思的。
例如教学《骨骼和肌肉》一单元时,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协调完成”这一科学概念,我用筷子、有褶皱的吸管和弹簧分别模拟手臂上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试图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手臂伸屈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关系”。在第一个班教学时,我发现实验时学生思维参与不深,模拟实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于是,我对实验要求做了一点补充,让学生在模拟实验时用画图的方式分别记录“手臂”伸、屈过程中弹簧、筷子和吸管的状态和联系。这样借助画图引领学生关注实验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完全卷入到活动中,使活动真正成为建构科学概念的载体,学生通过实验、画图和交流深刻地建构了“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这一科学概念。
三、画图,有利于细节的观察
科学探究中,许多矛盾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采集资料时观察不准确所致。准确的感官观察力,包括知道该寻找什么,这是值得加以培养和发展的。观察课上,引导学生观察对象时,对观察发现采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这样的记录图适合小学生记录观察和与他人分享信息,它比普通的文字记录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从而使观察活动更有效,使学生准确地积累对观察对象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建构科学概念。
如教学《给蚕宝宝记日记》一课,在让学生观察蚕时,让学生画出蚕的外形,就要求学生注意蚕的身体分几个部分,头部是怎样的,身体分为几节,足的位置、形态、数量又是怎样的,要求尽量细致地表达出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检索自己哪些细节没有仔细观察,就会更加仔细地观察那一部分的细节,记下每一个小的特点和线条。这样观察和画图就互相促进,有效地提高了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在这单元的后续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对蚕的其它形态(蛹、蛾)进行观察并画图,使学生对蚕的各个形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了丰富的、正确的感性认识后,学生会自主地对蚕的不同形态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如“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从而对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几个阶段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种画图的观察记录方式可以运用在对动物、植物的观察学习内容中。如蜗牛、蚂蚁、蚯蚓、蚕的一生等的观察记录,对大树、叶形、叶脉、根、茎、花、果实、种子等的观察记录,对显微镜下的微生物、细胞、叶子的气孔的观察记录等。
四、画图,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科学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是反映同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科学概念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经过实践研究、通过正确的思维而形成的,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但有时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建构的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还有区别,如何深化学生的科学概念?下面的案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探究活动应该是一个系列活动,是一个递进式发展过程,它的目标指向为核心概念的形成。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学生通过“用吸管把水从瓶中挤出”、“纸巾不湿”等活动,不断丰富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借助注射器来研究“水和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否会变化”,丰富“空气占据空间”的内涵,这些认识不断地同化进他们原有的图式中,最后用画图的方式把他们的思维显性化,帮助他们建立新
图式,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深刻建构了“空气会占据空间,而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这一科学概念。
综上所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适时地引入画图的方法,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高度卷入学生的思维,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概念的转变和建构。
【作者单位: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江苏】
一、画图,有利于呈现学生的前概念
画图法是通过画图的方式表达孩子们对概念的理解。小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发展还不成熟,有时他们不能完全清晰地通过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意思,而画图可以更加简易地让他们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尤其是能让每一位孩子展现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画图法使思维可视化的策略与其它方法相比有其自身的优势,且图画形象、直观,富有儿童情趣,符合小学生感性经验为主的思维特点,也符合儿童认知的规律。
如教学《校园里的小动物》这课时,先让学生根据经验画出蚂蚁,暴露他们的前概念。结果学生画的五花八门,有身体分四部分的,有四条腿的,也有把足画到腹部的。对于学生来说蚂蚁并不陌生,但不陌生不等于认识清晰,不等于认识准确。接着教师提出:我们捕捉来的小蚂蚁是不是与我们画得小蚂蚁一样呢?引起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小蚂蚁到底是怎样的?这促使每个学生从内心出发迫不及待想去观察小蚂蚁。
二、画图,有利于展示学生的思维
小学生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并且是处于抽象逻辑思维迅速发展的时期,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感性材料的支持。在探究活动中学生若没有思维的介入,那观察不再是观察,只是看看而已;实验也不再具有探究的意义,只是简单的动手罢了。如何让思维卷入更深,使探究活动更有效,是值得深思的。
例如教学《骨骼和肌肉》一单元时,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协调完成”这一科学概念,我用筷子、有褶皱的吸管和弹簧分别模拟手臂上的骨骼、关节和肌肉,试图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手臂伸屈过程中,骨骼、关节和肌肉的关系”。在第一个班教学时,我发现实验时学生思维参与不深,模拟实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于是,我对实验要求做了一点补充,让学生在模拟实验时用画图的方式分别记录“手臂”伸、屈过程中弹簧、筷子和吸管的状态和联系。这样借助画图引领学生关注实验的过程,使学生的思维完全卷入到活动中,使活动真正成为建构科学概念的载体,学生通过实验、画图和交流深刻地建构了“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这一科学概念。
三、画图,有利于细节的观察
科学探究中,许多矛盾现象的出现,都是因为采集资料时观察不准确所致。准确的感官观察力,包括知道该寻找什么,这是值得加以培养和发展的。观察课上,引导学生观察对象时,对观察发现采用图画的方式记录,这样的记录图适合小学生记录观察和与他人分享信息,它比普通的文字记录倾注更多的精力在细节上,从而使观察活动更有效,使学生准确地积累对观察对象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建构科学概念。
如教学《给蚕宝宝记日记》一课,在让学生观察蚕时,让学生画出蚕的外形,就要求学生注意蚕的身体分几个部分,头部是怎样的,身体分为几节,足的位置、形态、数量又是怎样的,要求尽量细致地表达出来。在画的过程中,学生检索自己哪些细节没有仔细观察,就会更加仔细地观察那一部分的细节,记下每一个小的特点和线条。这样观察和画图就互相促进,有效地提高了每个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认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在这单元的后续活动中,也可以让学生对蚕的其它形态(蛹、蛾)进行观察并画图,使学生对蚕的各个形态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有了丰富的、正确的感性认识后,学生会自主地对蚕的不同形态进行比较分析,概括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如“蛹的外形和蚕有什么不同”,“蚕蛾身体的各部分分别是蚕蛹的哪一部分发育而来的” ,从而对蚕的一生所经历的几个阶段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种画图的观察记录方式可以运用在对动物、植物的观察学习内容中。如蜗牛、蚂蚁、蚯蚓、蚕的一生等的观察记录,对大树、叶形、叶脉、根、茎、花、果实、种子等的观察记录,对显微镜下的微生物、细胞、叶子的气孔的观察记录等。
四、画图,有利于深化学生的科学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产物,是反映同类事物本质特征的思维形式。科学概念则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经过实践研究、通过正确的思维而形成的,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正确认识。但有时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建构的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还有区别,如何深化学生的科学概念?下面的案例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
探究活动应该是一个系列活动,是一个递进式发展过程,它的目标指向为核心概念的形成。如教学《空气占据空间吗》一课,学生通过“用吸管把水从瓶中挤出”、“纸巾不湿”等活动,不断丰富对“空气占据空间”的感性认识,然后让学生借助注射器来研究“水和空气占据的空间是否会变化”,丰富“空气占据空间”的内涵,这些认识不断地同化进他们原有的图式中,最后用画图的方式把他们的思维显性化,帮助他们建立新
图式,达到认识上的新平衡,深刻建构了“空气会占据空间,而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变化的”这一科学概念。
综上所述,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适时地引入画图的方法,可以充分暴露学生的前概念、高度卷入学生的思维,提高探究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概念的转变和建构。
【作者单位:常州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