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梅文化”渗透到教学环境中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king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课外阅读是学生积累和吸收优秀文化营养的重要窗口,也是学生文化积累和建构的主要途径。我校地处苏州太湖邓尉山麓,有闻名遐迩的赏梅胜地香雪海。梅花独先天下春,以其形色高雅、刚毅、圣洁的品质,象征着铁骨铮铮、不屈不挠、洁身自好的君子风骨,自乾隆起就已成为了家乡精神风貌的代表。如何将这份家乡的梅文化融入到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为此,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领悟梅花精神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给学生创造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在大量的、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感悟梅文化的精神实质。课堂上,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已有教材,改革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如王安石的《梅花》一文,教师可以在学生理解的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利用媒体播放寒风呼啸的大雪纷飞的画面,使学生进入情境,然后再让学生画一画、诵一诵寒风中怒放的梅花,启发学生体会梅花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品格以及作者对梅花顽强精神的赞美。而《早》一文中那段对腊梅的描写文字优美,教师可先让学生自由读文,求得整体把握后,再划出文中反映梅花特点的词语,然后引导学生体会蜡梅的品质——早,随后引导学生沟通蜡梅的“早”和鲁迅的“早”两者的联系,感受文章借物喻人的用意,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解读梅花“东风第一枝”敢于争先的精神。而毛泽东的《卜算子 咏梅》则可以和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从比较学习中感受领袖笔下的梅花的坚强无畏与谦虚包容的可贵精神。
  二、在语文课外阅读中渗透梅花精神
  课外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更能丰富学生的阅读视野。学生在阅读优秀作品的同时也是一个受教育的过程。家乡香雪海历来就是探梅胜地,多少年来帝王将相、文人雅士慕名纷至沓来踏青赏梅,吟诗作画。留下了大量丰富的文化食粮——梅花诗画。教师可组织学生搜集古今名人为香雪海作的诗词:如《乾隆六次南巡题绝句两首》、明代宰相申时行《次黄山人邓尉看梅韵》,明代王穉登《探梅过元墓》等,当然还有现代剧作家田汉,词作家乔羽,画家刘海粟等在香雪海留下足迹和墨宝。
  这些宝贵的精神食粮,正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好选择。教师可利用语文活动课,甚至在阳春三月梅花盛开的时节里带领学生走进香雪海,在梅林中进行梅花诗文大比拼,通过班与班比、组与组赛、男女PK、你读我诵他吟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诵读大量经典梅花诗文的过程中领会梅花精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化品味和道德修养。
  三、在习作训练中内化梅花精神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俗话说,文学即人学,作文即做人,作文教学自然肩负着塑造学生心灵的重任。教师在平时指导学生写作过程中,除了强调选材的重要、构思的巧妙、语言的独到之外,更要关注学生写作品质的塑造和培养。“生活无小事,处处关语文”,从学生习作的点滴小事中往往能反馈出一个学生真实的心灵世界,从片言只语中能映射出一个学生做人处事的原则。教师可以通过提倡学生平时坚持写日忆、周记的方式,通过学生的文字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及其个性品质。当学生的文字内容流露出诸如因家庭关系的冷漠而时常自卑;因同学关系问题常有怨恨;因学习问题而产生厌学、弃学等的消极思想时,我们的语文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心理状况做出积极的反应和适当的辅导。
  如我班有位学生在一篇日记中反映,父母在外地做生意,从来无暇顾及他的生活和学习,自己成绩提不高都怪爸爸妈妈。我就在他作文后写了这样的评语:“看了你的这篇作文,老师对你多了几分了解和敬意。你多像香雪海的梅花呀,虽然没有一片绿叶的帮衬却能在寒风中如此灿烂地盛开,真是了不起!”讲评习作时,我还在课堂上对他大大地表扬了一番,然后建议他把习作再好好修改一下。果然修改后的习作中再无抱怨之意,反而表达出了努力学习,为父母分忧的意愿。还有位女生在《我为你高兴》一文中说,自己帮助的两个小徒弟在这次考试中取得了进步,她感到很高兴。我的评语是一句毛泽东的诗句——“但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和一个向上的大拇指。为此,那女生高兴了好一阵子,“师傅”工作做得更起劲了。
  素质教育爱为先,语文教学情至上。情感是滋长写作的一片沃土,在习作训练中,有意唤醒学生的爱心、善心,上进心,让家乡的梅花精神在学生的写作活动中得以内化,使他们充满信心和力量,像梅花一样在困难中成长,做一个像梅一样临危不惧,奋发向上,无私奉献的人。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将梅花精神渗透至各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习吸收家乡灿烂文化的同时,提高思想觉悟,培养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真正提升学生的思想品质,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中区光福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人人都说小孩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小,便比小孩还要小。”意思是说:大家都觉得小孩子很小,哪里知道小孩子人是小但是心不小。你如果小看小孩子,那就是比小孩子还要小。这首儿歌充分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尊重小孩,信任小孩,理解小孩。  一、尊重孩子,搭建与孩子沟通的桥梁  1、平等交流,拉近与孩子的距离。“老师不要总是站着,居高临下的跟孩子说话,这样孩子会觉得自己很小,拉大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期刊
作为一个教师,原以为,孩子只要学习好,在学校不用家长操心,顺顺利利考上一所好的大学,就是孩子的成功,做父母的会感到莫大的骄傲。但在中国教育报上看到的一个真实的故事,改变了我的想法。这个故事让我陷入深深的反思,我们让孩子从懂事起就开始学习,学习,但孩子到底学到了什么,什么才是对他一生成长最重要的?我认为,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应该是成长教育中最重要的一步。  一、自理能力是父母、教师对孩子进行的起步教育
期刊
刚刚踏上工作岗位,作为一名新教师,面对28位孩子,我也不是那么有自信。每当家长把孩子交到我们手上,那便是一份份的责任。对于从没带过小班的我来说无疑是个挑战,这是我第一份工作,也是新的开始,也是爱的开始!  一、胆小的孩子多鼓励  【案例一】体验班的第一天,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可对另一些孩子来说简直是恶梦的开始。幼儿园里没有自己依赖的爸爸、妈妈,也没有爷爷奶奶在身边,“分离焦虑”的孩子便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不断认识、利用和改造着自然。我们在享受生活、享受文明的同时,却惊骇地发现,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遭受着日益严重的破环。因此绿色环保教育已越来越迫切,正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那要如何进行环保教育呢?我觉得要从孩子抓起,首先在教学活动中渗透绿色环保教育,让幼儿感受变废为宝的神奇,其次在日常生活中渗透绿色环保教育,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然后在环境中渗透绿色环保教育,让幼儿树立
期刊
0.引言  我国的流动人口数量不断扩张,流动人口的子女教育也成了当前研究的重要话题,人口变迁的复杂性对孩子的教育影响十分深远,特别是造成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没有一个长期性的培养。小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成绩之间前者应该更有优先教育的地位,因此应该要受到极大的重视。  1.给流动人口子女提供良好的学习外部环境  流动人口子女上学难的问题正在逐步解决中,如今如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比较大的难题。在促成
期刊
工作中,时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孩子怎么啦?小小年纪,就厌学,你让他做作业,他就发脾气……确实,这类同学,虽然在班级中是极个别的,但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在语言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或智力发展等诸多方面较同伴差,在班集体中显得那么突兀,表现为情绪失控、行为失常等。对这些小学生身上表现出来的“行为偏差”,我们决不能简单的把他归纳为品德差,而要想到有可能是心理方面的因素造成的。  一、平等源自尊重  美
期刊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就是要积极引导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体验、理解和应用探究问题的方法。那么,数学课如何改变单纯讲授知识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呢?笔者以苏教版《平行四边形的认识》为例,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创设情境,在导入中培养探究能力  创设教学情境,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以境生情”,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
期刊
教学评价是一种有效的课堂组织形式,贯穿着课堂始终的纽带。而有效的教学评价对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之间更是一种润滑剂,能拨动学生的心弦,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增强自信心、勇于探索进取能产生积极作用。而这些心理因素对学生取得新的进步又起到了推动和催化作用,从而使学生能进入一个不断发展的良性循环之中,它更是提高我们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  一、有效评价,点拨激励学生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愿
期刊
语言文字是人们社会生活实践必需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是人类认知世界、传承和发展人类文化的最重要的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提出第一学段识字的目标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艰巨的学习任务。作为教师,如何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采用最佳的教学方法,营造识字
期刊
体育教学中的实践性决定了学生可以通过身体练习得到身体素质的锻炼。它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促进学生生理上的发展,更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随着对“快乐体育”的不断探索,“成就感”作为快乐的基础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成就感是人必不可少的心理需求。本文试通过对教材标准、评价、自我认识三方面的研究,寻找体育教学中的“成就感”。  一、成就感来源于明确的教材达标标准,包括教材技术结构性标准和各水平阶段达标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