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叙事视角下的“对话”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tar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穿条纹衣服的男孩》是以二战为背景,以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九岁的儿子布鲁诺的所见、所闻、所感为视角,编织了隐含作者与理想读者,不同民族、成人与儿童、不同阶层等之间的“对话”,对人类看似理性的“非理性”行为进行质疑,谱写了一曲个人悲剧、家庭悲剧、民族悲剧和人类悲剧。
  关键词:儿童视角 对话 悲剧
  一 引言
  约翰·伯恩(John Boyne,1971-)是爱尔兰新锐作家,《穿条纹衣服的男孩》(The Boy in the Striped Pajamas,2006)是他的第四部小说,一经发表就得到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与赞誉,并且获得了英国图书奖、波克夏图书奖等多个奖项,还成为中国教育部推荐的中小学生的必读丛书之一;2008年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在美国上映。故事描述了小主人公布鲁诺随父母、姐姐搬到奥斯维辛集中营之后,在百无聊赖的一天,他从自己房间的窗户观察到他家花园外围有铁丝网向远处无限延伸,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像电线杆一样的柱子支撑着铁丝网,铁丝网顶部又有无数个带刺的铁丝球。铁丝网里面只有低矮的小屋以及两三个烟囱,到处都是高、矮、老、小的人走来走去,有士兵似乎在大声喊着对他们发出命令。有的人还拄着拐杖,缠着绷带,有的人被士兵列队行进到另一个地方就消失不见了,还有一群挤在一起的小孩子。这些人都穿着一模一样的衣服—— 一身条纹睡衣和一顶条纹帽子。没有人告诉他那是什么地方。布鲁诺喜欢探险故事,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探险家,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探险之旅,在探险中遇见了铁丝网里住着的犹太小男孩希姆尔,也揭开那段历史下的个人、家庭、民族以及人类悲剧。
  二 小说中的对话
  巴赫金认为对话式的对立是一切的中心,在人类生活中,一切关系和表现形式都是由对话所组成。在对话小说中,每个角色都具有独立的自我意识和话语的独立主体,从而在各个角色之间,主角与作者,甚至是作者与读者之间展开对话,从而在对话中揭示一个时代的深层图景。《穿条纹衣服的男孩》这部小说从儿童视角描绘了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年纪之间的大型意识对话。
  1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之间的对话
  “隐含作者”就是处于某种创作状态、以某种立场来写作的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区别就是处于创作过程中的人和处于日常生活中的这个人的区分。
  “隐含读者”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读者,或者说文本中预设的读者,这是一种跟隐含作者完全保持一致、完全能够理解作品理想化的阅读位置。
  这部小说基本上是作者以小主人公布鲁诺为视角来描述他所看到、所听到、所感受的事情,读者需要自己体会由各种片段所拼贴的故事,体会人类战争的荒诞与残忍。
  布鲁诺把他们所住的地方叫做“一起出去”(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口误),他和他姐姐对“一起出去”铁丝网那边的世界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是农场,可是为什么既没有奶牛、猪、羊、马、鸡、鸭,也没有任何农作物?布鲁诺对于这个未知的世界十分向往,认为命运对他来说太不公平:为什么他只能住三层楼而铁丝网里面的希姆尔却有那么大的地方?为什么他没有玩伴儿,希姆尔却有好几百个孩子一起“玩”?书中没有向读者透露小布鲁诺视听之外的事情,而了解历史真相的读者读到这儿,却会明白布鲁诺所抱怨的“不公平”是多么的幼稚天真。这就是孩子的视角,是孩子的视、听所拼贴的世界。
  布鲁诺对家里的仆人侍者帕维尔的身份也很困惑。一个医生怎么成了一个削土豆、端茶倒水的仆人侍者?为什么无论餐桌需要什么都能第一时间送到的他有一天却连连出错?“他脸颊上的颜色好像完全被抽干了一样”,“他的眼睛饱含泪水,只要一眨眼,眼泪就会如山洪般倾泻出来”。至于帕维尔为什么会这样?布鲁诺当然不敢询问,作者也没有交代,只能靠读者自己去想象。
  当然还有很多问题。比如,“一起出去”里面的烟囱是用来干什么的?人在列队前进后去了什么地方了?希姆尔的父亲为什么会“不告而别”?真相需要理相读者去想象。在同名电影中,导演的解释是,这些烟囱是焚烧犹太人的焚尸炉,列队行进的人就是进入毒气室后然后被焚烧,希姆尔的父亲恐怕难逃厄运。作者虽然没有直接交代布鲁诺的结局,对于理想读者来说却不难想象,他穿上和希姆尔一样的条纹衣服钻到了铁丝网的那一边,成为了像希姆尔一样的“犹太人”,列队行进到一间屋子,门被关上,所有的行进者都发出了大声的喘息声,屋外则传来了刺耳的金属铃声,而天真的布鲁诺认为这一切都是让人防雨以免感冒。
  2 不同民族之间的对话
  犹太与纳粹之间已经是个老话题了,大屠杀和后大屠杀书写“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代人的‘基本教养’”。奥斯威辛集中营这一极端事件超出了任何道德和伦理底线,甚至施暴者都觉得这是只能做不能说的行为。这部小说描述了布鲁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附件的所见所闻,以及他和一个在集中营的犹太小男孩之间的友情和悲剧。
  布鲁诺开始与他新朋友之间有着分歧与怀疑,比如布鲁诺问希姆尔是哪个国家的,希姆尔回答是波兰。
  “波兰,”布鲁诺小心地用舌尖体会着发音,“它没有德国好,是吗?”
  希姆尔皱皱眉。“为什么没有德国好?”他问。
  “嗯,因为德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布鲁诺回答,他记得他父亲和祖父经常这么谈论,“我们至高无上。”
  当布鲁诺问他姐姐自己是不是犹太人的时候,他的姐姐很震惊,当布鲁诺问“那我们是什么人?”的时候,他姐姐对于这个问题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好说他们不是犹太人,他们是和犹太人相反的人。相反的人是没法和犹太人友好相处的。
  这些话虽然是从孩子们嘴里说出来,代表的却是成人的理念。布鲁诺知道这些言论是不友好的,因此尽量避免这些话题,而是寻求与朋友之间的“共同点”。希姆尔告诉布鲁诺说他父亲是个钟表匠,有一天一家人坐着一辆拥挤不堪的火车辗转到了这里。布鲁诺觉得自己找到知己:他也是因为“炎首”(元首的口误)到他们家后才被迫坐着火车来到这里的,只不过他们坐的火车很宽敞。   布鲁诺一直向往铁丝网的另一边希姆尔的生活,虽然希姆尔告诉他没人会想来这儿。最后在布鲁诺即将返回柏林的时候,希姆尔告诉布鲁诺自己的父亲失踪了,为了帮助朋友找到父亲,也为了能和朋友能在共同的“探险”中留下美好回忆,他决定进行终极探险:穿上了希姆尔拿给他的衣服,戴上了条纹帽子,几乎与希姆尔一模一样,不再分彼此。
  童心相通,布鲁诺与希姆尔虽然是来自不同的民族,有分歧,有困惑,却能够求同存异,在特殊的背景下建立特殊的友情,这让成人的屠杀显得尤为残忍疯狂。
  3 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对话
  在这部小说中,成人高高在上,就像布鲁诺父亲书房门口所挂的牌子:“禁止入内,绝无例外”。成人是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可以打破规则的人,儿童只能遵从成人的意志。大人说话布鲁诺不许插嘴,但是父母却可以让他闭嘴。布鲁诺被要求要有教养,可是父亲却对女佣甚至母亲却很粗鲁。“炎首”希特勒是他见过的最粗鲁、最可怕的男人:打断别人的话,吼自己的女伴,不感谢别人的招待,不为自己的女伴开门。成人自作聪明地认为儿童是容易欺骗的,比如,父亲告诉他“一起出去”里面的那些人根本就不是人,至于为什么,他则让布鲁诺不要操心。由于沟通的困难,布鲁诺心里的疑问自然也无法解开,他不懂却也不敢问。当他的好朋友希姆尔告诉他自己的父亲失踪了后,他说如果希姆尔需要,他可以问问自己的父亲,毕竟他父亲是“一起出去”的司令官,但在内心里他却希望希姆尔没有这个愿望,这并非是他不愿意帮助朋友,而是源于与父亲交流的恐惧。儿童成长中的冷暴力使他们怯懦屈服。布鲁诺的父亲原本是慈爱的,但却认为严厉地要求孩子是应该的,因为他自己的父亲也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他也是按照要求做的,这样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孩子需要无条件地服从父亲,崇拜父亲,为父亲而骄傲,这就是“纳粹”的童年?
  4 不同阶层之间的对话
  在这部小说中,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身份,也存在着不同的阶层,主要体现在布鲁诺一家与“薪水太高”的女佣玛丽亚等仆人之间。
  强势阶层对弱势群体的压迫,以及弱势群体的逆来顺受在小说的对话中体现明显。女仆玛丽亚和他们家有渊源关系,她的母亲为布鲁诺的祖母工作,退休之后领到了一笔小小的抚恤金。因为生活所迫,玛丽亚在布鲁诺三岁的时候也来到他们家工作。布鲁诺父亲对玛丽亚是粗鲁的,这方面虽然没有直接描述,却有间接体现,比如,母亲告诉他不要像父亲那样对待玛丽亚——“把你的手从我的东西上拿开!”。因为有样学样,布鲁诺的姐姐也对玛丽亚颐指气使,甚至给13岁的她洗澡,她认为玛丽亚在这里就是为了干活,是一个只会干活没什么感情的机器人。布鲁诺开始也没有把玛丽亚当成一个有生命与经历的人,甚至认为她没有自己的前半生,因此她从来不讲自己的事情,只管做各种家务,接送布鲁诺上下学等,她唯一的角色就是女仆。她和布鲁诺说话都要小心谨慎,字斟句酌。当布鲁诺为玛丽亚鸣不平时,玛丽亚却告诉他,即使是对的也不要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因为这会给所有的人带来非常大的麻烦。
  玛丽亚认为布鲁诺的父亲是一个好人,因为他给了她这份工作,布鲁诺的父亲成了玛丽亚口中“灵魂很仁慈”的人,却做了让人悲愤的事情(暗指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所做的事情)。玛丽亚心理上已经认同了她的生活模式,认为得到了女仆工作是天大的恩情,即使做了非常大的错事在灵魂上也是仁慈的,值得尊敬的,内心的自我被迫隐藏了起来,接受了主/奴范式关系。
  三 不是结局的结局
  每个孩子都是一个探险家,支配他们感受世界的不是所谓的黑暗理性,而是他们的所看、所听与所感。对真相的渴求让他们去探索,可是真相对他们来说又太过残酷,是他们所不能理解的,这个真相不但毁灭了犹太的孩子,也毁灭了纳粹的孩子,而童话的毁灭也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因为它太让人绝望。这部小说就是以布鲁诺为视角,以他的眼光所观察的世界,编织了作者与读者、不同民族、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等之间的“对话”,对人类看似理性的“非理性”行为进行质疑,谱写了一曲个人悲剧、家庭悲剧、民族悲剧和人类悲剧,体现了文化隔阂与人性善恶。
  注: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2YJA752005)成果;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142400410291)成果;河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2015-ZD-153)。
  参考文献:
  [1] 约翰·伯恩,罗冉译:《穿条纹衣服的男孩》,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 骆莲莲:《浅析〈名利场〉中的复调艺术特色》,《湘潭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2年第3期。
  [3] 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4] 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花城出版社,2014年版。
  [5] 王焱:《奥斯威辛之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
  (刁曼云,河南安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其他文献
我在想  用什么把它包起来呢  我身体的一块骨头  多年后  它还要与我的肉身合葬  想到这些  我开始仔细打量这颗脱落的  牙  被磨秃的棱角  被虫子钻出的黑洞  无法剥离的烟渍与茶垢  覆盖了最初的纯白  一定还有一些  复杂的,一言难尽的东西  渗入了它的内里  比如说一些酸甜苦辣  比如说一些隐忍  看着看着  我忍不住用舌尖  舔了一下那记忆的缺口
期刊
今天是个开心的日子,邻居的老妈给我送来她自家泡发的绿豆芽,一位女友又给我送来她自家园子种的玉米,是秋天时候速冻的。这一个春风吹拂的早晨,我吃着香甜的玉米,吃着春韭炒豆芽,心情倍爽。生活在这扰攘喧嚣的尘世,有人惦记有人爱,怎么能不开心呢?  想想自己这大半生送出去的东西有很多,因为送的时候并没有想得到回报,也就不以为然。觉得送人玫瑰的事,香在自己手上。并没有刻意想得到什么。但是若干年以后,我还是经常
期刊
身在北方,闲居乡村,遇雨遇雪,相思无限,诗意缠绵,这时候要是能有一杯酒,一盏茶,一知己,该是此生赏心乐事了吧?  命理学上说,我是好饮酒癖,嗜酒如命,大意就是我天生就是一个酒徒。为此我也曾细细考量过:我在初中的时候就喝醉过。但是那都是因为我有一个善饮的朋友。她是最喜喝酒的。她一生努力奋发,只是遇人不淑,终成憾事。她走的是仕途经济,很多事都是在酒桌上促成,或者说很多事都要通过酒来解决来定夺。所以她善
期刊
摘要 提到美籍华人作家夏志清,映入人们头脑中的首先是由于他的推崇与赞赏,使得被历史掩埋、被社会冷淡甚至遗忘的四位重要作家:张爱玲、张天翼、钱钟书以及沈从文得以价值发现,又重新掀起了对这四位大家的重视与研究。其次,直至今日仍引起很大争议的便是夏志清对于鲁迅的认识,即他将鲁迅从中国现代文学的神坛上拉下,以海外学者的视角刻意泯灭其神圣性,对于始终将鲁迅视为现代文学之父而予以过分赞誉的国人来说不能不为当头
期刊
那年冬天  雪特别大  他的泪落在雪地上  融化了整个冬天  却没能融化我的心  他因为去车站送我,而我急匆匆赶去检票口,没有回头和他说再见,他泪洒黄昏。他在信中说:你是那么绝情,甚至不能够回头看我一眼,你可知道,你一走我的心也跟着去了……他终于忍不住相思之苦,前来寻我。在呼啸的北风中,他走进我居住的小村子,第一个碰到的人竟然是我的父亲,所以当父亲领着他走进院子,我万分诧异。  他是因为看了我写的
期刊
一  寓言创作可不是个轻巧活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会员崔慕良(笔名老莫)先生自述:“学写过小说,学写过杂文,相比之下,寓言虽短,写起来并不易,有时为一二百字,苦思几月难成。”老莫写寓言,有近四十年的历史。他的寓言作品有十多篇发表在人民日报漫画刊《讽刺与幽默》上;结集出版了《寓言百则》;近日又有五篇作品入选《生命的真理》一书。《生命的真理》是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在成立三十周年之际,为全面、集中地展示我
期刊
摘要 新历史小说作为一种文学现象,与传统历史小说和革命历史小说的区别之一就是新历史小说重新发现了个人。本文通过分析新历史小说中传统英雄消解和民间形象突显两大特征,探讨了欲望、恶以及真实的生命体验对于个人的深刻内涵。  关键词:新历史小说 个人 人物内涵  新历史小说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出现的一股朝向历史的文学现象,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1989-1992年这段时期,最值得文学史记忆
期刊
摘要 爱情之于女人,好比鱼儿和水,王安忆作为一个深谙女性心理的作家,自然是明白爱情与女人之间剥不离剪不断的缕缕关系。相比较在《雨,沙沙沙》和《流逝》中对女性觉醒意识的强化描写,《长恨歌》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则显得犹抱琵琶半遮面。王安忆用一支伸到上海弄堂深处的笔,在诸多的少奶奶、名媛、上海卡门等上海女人形象中树立了一个特殊的王琦瑶形象。当我们在心田品一品王琦瑶的爱情观,不觉就咀嚼出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爱
期刊
摘要 大家所熟悉的现代小说《围城》是中国著名小说家钱钟书的代表作品,以其现今人生态度、万事之间的关系为特点,备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这部小说的主体所揭示出的人生愿望更是成为了人们对现实生活反思的出发点。小说主要从婚姻生活开始写起,小到日常起居大到无法回避的家庭问题,为我们诠释出了“围墙”的寓意。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小说的分析与论证来对《围墙》这部小说的主题内涵以及其审美意象进行问题,从而以包孕时空的现实
期刊
摘要 余华创作的《第七天》又重新回到了死亡的主题上,此部小说是以“寻找”为叙事主体,文章主要讲述的是主人翁杨飞的亡灵在阴阳界穿梭的故事,作者通过死亡来反映社会现实中的各种混乱伦理秩序,揭示出被诡异逻辑掩盖的荒诞生存,以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带来各种隐含的精神疾病,更是用来传达作者对于诗性正义吁求和召唤的一种手段,并通过亡灵在阴阳间的游荡,从精神层面展开了从现实到诗意的递进式描写以及作者创作的审美风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