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病理学既是医学基础学科,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具有临床性质的学科,为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教学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考核手段等方面进行了适当调整,提出病理教学应结合专业特点,理论联系实际,侧重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以更好的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护理 病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37-02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能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人文素质良好,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护理专业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掌握护理临床工作中常见病理过程的理论知识,并初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护理学的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大脑视为储存知识的“仓库”一味地灌入知识,忽略了学生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严重脱节,完全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高护专业的病理教学,应从培养目标和实施教育的对象所具备的能力出发, 结合临床护理特点开展护理专业病理教学改革。我校病理學教研室结合多年的护理专业的病理教学实践,经过认真思考和总结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高职护理专业的病理教学改革:
一、明确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病理学是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学习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直接为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等后继课程服务,也为提高临床护士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判断的执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病理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通过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认识疾病,为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整体素质、适应职业变革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病理学课程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理解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总论及各论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转归。二是能力目标:能对病理标本病变进行肉眼和显微镜的观察及初步诊断;能做简单大体病理标本的处理;初步学会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常见典型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培养学生护理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三是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具备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根据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使本课程授课教师逐步树立“适应培养目标,服务岗位需要,突出能力培养,融入人文教育,强化职业意识”的课程理念。并将此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点。
病理学知识含量大、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而高职教育学制短、课时少,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感到无头绪、抽象、难记忆。同时,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护理对象也从单纯的生物人向整体人和社会人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观念,确立新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体现专业特点,以适应临床护理要求。因此,按照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内容上,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把讲授重点侧重于总论中基本病理过程的讲解,学生掌握以上基本病理过程之后,可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对复杂多变的病情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在各论中侧重大体标本和临床病理联系的讲解,用于解释和解决一些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2]。另外,适当增加与护理专业联系密切的内容,组织结构的变化可简单讲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重教学内容、轻教学方法、重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缺陷。病理学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科学,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育对象是具有高中学历以上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思维和自学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积极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讲授法虽然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但它往往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这些知识,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病理教学中应吸取讲授法的优点,通过“启发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弥补讲授法的不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摄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绪论的讲解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任务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可播放临床病理工作的视频,这样可使学生整体了解和熟悉病理学这门课程,通过这样的视频在讲解过程会使学生容易接受和记忆,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又如,在各论系统疾病的讲解过程中在每一系统课程之后,跟进典型病例或尸检进行讨论。通过病例引导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资料查询、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病理学问题,学习病理学知识。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点评。通过病理案例教学,再现临床的实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所获得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参与、体验、探究,将学生从对知识的理解导向为对知识的运用,导向为能力的延伸。从而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开阔思路,启迪智慧,让学生收获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他们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判断是非、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小型的病理疾病讲座的方式进行讲授,及时吸收新知识、新进展,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临床病理联系再到临床护理给学生系统讲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化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 开拓了学生视野,启迪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结合专业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的方法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既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少,过多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要增加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实践教学时数,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近于1∶1,以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其次,实践是病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标本、病理切片以及动物实验是目前病理实验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病理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再有,在实验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应用已学过的解剖和组织学知识与病理标本进行观察、辨别和对比,异中找同,同中查异,在共性中发现特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辨别能力。同时,通过提示引导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边看边想,启发联想进行比较。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物、大体联系镜下、形态联系机能、病变联系临床,来增强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最后,可通过录制实验教学录像,与实验同步,解决课次的重、难点,强化视听教学效果。实验课还应以病例为主线,以器官和病变为中心,辐射基础和临床相关学科,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
四、调整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理考核可安排平时阶段性测验和实习考查,考查成绩计入学习成绩,课程结束后进行全面系统复习和考试。平时阶段性测验中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由学生扮演患者或老师模拟患者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对情景操作的真实感,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综合考试中可适当的加入病例分析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平时也可以多加练习。
总之,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及要求,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如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实现护理教育的现代化,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值得护理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立,章冬瑛,邵爱和,等.对大专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6-848.
[2]张小红.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探索.医学教育,2010,14(6):567-568.
[3]李連宏,张朝,唐建武.谈病理学教学改革[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0(2).335-336.
作者简介:
付玉环(1972-),女,汉族,河北唐山,讲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肿瘤病理学研究。
【关键词】高职护理 病理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2.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8-0237-02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毕业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教育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能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人文素质良好,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1]。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规律的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护理专业开设本门课程的目的在于掌握护理临床工作中常见病理过程的理论知识,并初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护理学的临床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传统的病理学教学方法把学生的大脑视为储存知识的“仓库”一味地灌入知识,忽略了学生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差,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础知识与临床知识严重脱节,完全不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要求。因此,高护专业的病理教学,应从培养目标和实施教育的对象所具备的能力出发, 结合临床护理特点开展护理专业病理教学改革。我校病理學教研室结合多年的护理专业的病理教学实践,经过认真思考和总结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高职护理专业的病理教学改革:
一、明确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病理学是临床护理工作岗位要求学习的一门必修的基础医学课程,其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直接为基础护理学、临床护理等后继课程服务,也为提高临床护士对疾病发生、发展过程认识判断的执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学习病理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能通过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认识疾病,为学习护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整体素质、适应职业变革和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病理学课程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目标:理解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总论及各论常见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及转归。二是能力目标:能对病理标本病变进行肉眼和显微镜的观察及初步诊断;能做简单大体病理标本的处理;初步学会运用病理学知识分析常见典型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培养学生护理疾病的临床思维能力。三是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具备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具备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根据课程定位和课程目标,使本课程授课教师逐步树立“适应培养目标,服务岗位需要,突出能力培养,融入人文教育,强化职业意识”的课程理念。并将此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调整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体现专业特点。
病理学知识含量大、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而高职教育学制短、课时少,学生在学习时常常感到无头绪、抽象、难记忆。同时,现代医学模式已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护理对象也从单纯的生物人向整体人和社会人方向转变,这就要求我们要更新观念,确立新的教学思路,优化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体现专业特点,以适应临床护理要求。因此,按照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在病理学课堂教学中应把教学重点放在实用性和操作性较强的内容上,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把讲授重点侧重于总论中基本病理过程的讲解,学生掌握以上基本病理过程之后,可观察病情变化,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工作,对复杂多变的病情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在各论中侧重大体标本和临床病理联系的讲解,用于解释和解决一些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2]。另外,适当增加与护理专业联系密切的内容,组织结构的变化可简单讲解。
三、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理论联系实际。
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重教学内容、轻教学方法、重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缺陷。病理学是理论性很强的一门科学,高职护理专业的教育对象是具有高中学历以上的学生,他们具有较强的思维和自学能力。因此,教学方法应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积极启发和诱导学生的内在学习需求。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
讲授法虽然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系统的知识,但它往往不能使学生直接体验这些知识,学生往往被动地接受知识,难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因此,在病理教学中应吸取讲授法的优点,通过“启发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等多种方法弥补讲授法的不足,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由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摄取知识,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在绪论的讲解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任务和研究方法等内容可播放临床病理工作的视频,这样可使学生整体了解和熟悉病理学这门课程,通过这样的视频在讲解过程会使学生容易接受和记忆,有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又如,在各论系统疾病的讲解过程中在每一系统课程之后,跟进典型病例或尸检进行讨论。通过病例引导和教师指导下的课堂讨论、资料查询、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分析、讨论有关病理学问题,学习病理学知识。讨论中,引导学生思考和发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时点评。通过病理案例教学,再现临床的实境,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所获得的生活经验去思考、参与、体验、探究,将学生从对知识的理解导向为对知识的运用,导向为能力的延伸。从而纵横联系,融会贯通,开阔思路,启迪智慧,让学生收获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培养他们语言表达、逻辑推理、判断是非、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小型的病理疾病讲座的方式进行讲授,及时吸收新知识、新进展,从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临床病理联系再到临床护理给学生系统讲解,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化了书本知识,又培养了临床思维能力, 开拓了学生视野,启迪了学生对生命科学研究的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二)结合专业特点,强化实践教学的方法
病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既要注重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首先要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学时分配少,过多依附于理论教学,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课多的弊端,要增加与护理专业有关的实践教学时数,使理论与实践教学时数的比例近于1∶1,以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素质培养的结合。其次,实践是病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体标本、病理切片以及动物实验是目前病理实验教学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来验证理论知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病理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再有,在实验过程中应教会学生应用已学过的解剖和组织学知识与病理标本进行观察、辨别和对比,异中找同,同中查异,在共性中发现特性,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辨别能力。同时,通过提示引导学生应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边看边想,启发联想进行比较。通过上述教学方法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物、大体联系镜下、形态联系机能、病变联系临床,来增强学生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最后,可通过录制实验教学录像,与实验同步,解决课次的重、难点,强化视听教学效果。实验课还应以病例为主线,以器官和病变为中心,辐射基础和临床相关学科,充分发挥桥梁作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学生的分析、综合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3]。
四、调整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病理考核可安排平时阶段性测验和实习考查,考查成绩计入学习成绩,课程结束后进行全面系统复习和考试。平时阶段性测验中可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由学生扮演患者或老师模拟患者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这样既增加了学生对情景操作的真实感,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在综合考试中可适当的加入病例分析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和运用能力,在平时也可以多加练习。
总之,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特点及要求,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而如何适应和满足社会发展和卫生事业发展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要,实现护理教育的现代化,培养适应21 世纪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是值得护理教育者深思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梁立,章冬瑛,邵爱和,等.对大专护理教育课程设置的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1):846-848.
[2]张小红.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学教学探索.医学教育,2010,14(6):567-568.
[3]李連宏,张朝,唐建武.谈病理学教学改革[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0(2).335-336.
作者简介:
付玉环(1972-),女,汉族,河北唐山,讲师/主治医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肿瘤病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