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文章结合农村初中日常课堂教学的实践,从学习环境、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方面对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数学教学要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
一、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1. 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和师表形象最容易让学生亲近、感染和敬佩,亲近了就会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外,还应注意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与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还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增强亲和力,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学生的差异,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以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开展讨论,将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探索事物的底蕴,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智力的发挥。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将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他们对学习就没有热情,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 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创设适度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不等式》一节时,提出一个问题:“学校准备组织七年级学生包车去春游,如果每个车坐45个学生,还有15个学生没座位;如果每个车坐50个学生,最后一辆车还剩若干个座位空着,你知道七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包多少辆车吗?”面对这个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新知的渴望。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类型,精心策划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时变换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的兴趣。如讲七年级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时,我采用“试验观察法”,先把一张方纸对折,再用剪刀随意剪一个图形,然后展开方纸,这时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我要求学生仿照我的做法动手“做一做”,即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又如讲七年级的《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一节时,我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然后小组讨论能展成多少个不同的平面,并用竞赛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钥匙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上自立自主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学会学习,才可能创新,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1. 学会阅读
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掌握预习的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2. 小组讨论
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去讲。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特别是在教学图形的折叠等内容时,更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试验——观察——猜想——论证”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白实践操作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4. 总结和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养成反思的习惯。
5. 学会“复习”
给学生介绍复习的方法和技巧,注重当天的课后复习和经过一段时间后的系统复习。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创新,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合作与交流中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创新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倡导“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理念,强调数学教学要使每个学生的数学素质水平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及自我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因此,教师需要解决知识的无限性与在校学习时间的有限性这个矛盾,使学生从“学会”上升为“会学”。
一、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1. 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师的亲和力
孔子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力量和师表形象最容易让学生亲近、感染和敬佩,亲近了就会乐于听从老师的教诲。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让学生有一种敬佩感。教师除了精心备课、设计教学流程外,还应注意教态的自然亲切、语言的精练与幽默、板书的简明工整等;还要善于调控自己的情感,增强亲和力,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罗杰斯提出:“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发挥创造性,必须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选择,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注重学生的差异,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以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开展讨论,将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想象的能力。
二、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探求知识的心理倾向,它能激发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感情和意志上探索事物的底蕴,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和智力的发挥。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关键就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的思维就会保持在积极的探索状态之中,将学习作为自己内心的需要,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如果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他们对学习就没有热情,就会感到学习是一种负担,就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1. 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创设适度的问题情境,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如在教学《不等式》一节时,提出一个问题:“学校准备组织七年级学生包车去春游,如果每个车坐45个学生,还有15个学生没座位;如果每个车坐50个学生,最后一辆车还剩若干个座位空着,你知道七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包多少辆车吗?”面对这个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发现原来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激发了他们对新知的渴望。
2. 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师要根据每节课的类型,精心策划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适时变换教学手段,激发学习的兴趣。如讲七年级的《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一节时,我采用“试验观察法”,先把一张方纸对折,再用剪刀随意剪一个图形,然后展开方纸,这时一个轴对称的图形就呈现在学生面前。接着我要求学生仿照我的做法动手“做一做”,即通过“试验——观察——猜想——论证”的教学模式教学,引出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知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教学效果很好。又如讲七年级的《立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一节时,我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然后小组讨论能展成多少个不同的平面,并用竞赛方式激励学生去探索更多的可能性。这样,课堂上学生积极主动、兴趣盎然,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钥匙
德国著名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强调了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因为学会学习是学生学习上自立自主的一个必要前提,只有学会学习,才可能创新,才可能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应改进课堂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学会”,更要指导他们“会学”。
1. 学会阅读
开始可以为学生编好阅读提纲,并指导学生“读一读、画一画”,掌握预习的方法,逐步学会归纳整理,善于抓住重点以及围绕重点思考问题的方法。
2. 小组讨论
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难以掌握的内容,应引导学生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去讲。对于学生出现的差错、漏洞,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帮助他们逐步正确地表述。
3. 实践操作
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特别是在教学图形的折叠等内容时,更应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试验——观察——猜想——论证”中得出结论,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明白实践操作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方法。
4. 总结和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总结的机会尽可能地放给学生,有意识地让学生总结,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解题后反思知识点和解题技巧,养成反思的习惯。
5. 学会“复习”
给学生介绍复习的方法和技巧,注重当天的课后复习和经过一段时间后的系统复习。
总之,要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并在学习中创新,教师必须转变角色,为学生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并在合作与交流中创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渭县平襄镇店子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