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两位至关重要的人物,对早期的皖东北抗日斗争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们就是张爱萍与江上青。他们二人的携手与合作,既写下了皖东北抗日斗争史的重要一页,也为人们留下了可歌可泣的亲情轶闻。
张爱萍轻车简从闯敌后
为加快豫皖苏边区敌后根据地的开辟,中央军委于1938年9月成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1939年3月成立豫皖苏省委,张爱萍任书记。6月,在确定新四军游击支队行动方向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以彭雪枫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部队要向西发展,这是中央军委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制定的发展方向。而张爱萍认为,向西发展是中央军委在武汉失守前的指示,而且西面有国民党的三个军,空间狭小。而向东进入皖东北、洪泽湖一带,北靠华北,南连华中,可以在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战略意义更为重大。
为了摸清皖东北的军事、政治、社会状况,把向东发展的战略构想尽快付诸实施,张爱萍决定深入纵深,一探究竟。
第一次深入皖东北,张爱萍一身便衣,头戴斗笠,仅带了一名向导、一名随员,连一把手枪也没有带。完全是轻车简从,身无寸铁,体现了张爱萍的大智大勇。皖东北虽不是日伪的重点占领地区,但不时有日伪出入,危机四伏。在走到濉溪临涣集时,正在饭铺吃饭的张爱萍就遇到了从据点里出来巡查的日本兵。张爱萍压低了斗笠,镇定自若,埋头吃饭。日本兵从张爱萍身边走过,并没有发现异常,便离开了。
第二天,张爱萍一行继续东行。在宿县东北村时,遇到了黎纯一。黎纯一也是四川人,时任灵(璧)宿(县)行署主任。见到张爱萍,黎纯一非常热情,请张爱萍吃了饭。正在交谈中,便听到了密集的枪声。黎纯一慌忙撤离。张爱萍战斗经验丰富,听出枪声来自西北,便迎着枪响的方向走去。一打听,作战一方竟是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而且支队的司令、政委都是老熟人:彭明治、吴文玉。这可乐坏了张爱萍:有了八路军部队为后盾,深入皖东北再也不用如履薄冰了。
半个月后,张爱萍第二次进皖东北,情形大为改观。虽然还是3人:张爱萍、刘玉柱和一名警卫员,但张爱萍亮出了身份:“八路军办事处少将高参、新四军游击支队代表”,身穿军装,腰佩短枪,更重要的是有了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的配合。
二进皖东北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与皖东北的一号人物盛子瑾见面。沿途,张爱萍先是见了地方实力派人物灵璧县县长许志远。此人有桂系的后台,野心勃勃,与盛子瑾矛盾重重。好在许志远见张爱萍气度不凡,表示愿意合作抗日。
在前往泗县与盛子瑾会面的路上,张爱萍巧遇杨纯(当时化名陈光薇)。杨纯也是四川人,是“六抗”政治部民运科长,秘密身份则是皖东北特委书记。杨纯介绍了皖东北的政治军事形势、皖东北专员盛子瑾的抗战态度及为人,特别提到盛子瑾秘书、秘密党员、皖东北特委委员江上青所做的大量工作。张爱萍感到,皖东北的全民抗战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蓄势待发。同时,张爱萍迫切想见到江上青这位为开辟皖东北殚精竭虑的特殊人物。
江上青公开进入皖东北
江上青是先于张爱萍到达皖东北的。那是1938年11月,江上青受中共安徽省工委的派遣,随国民党安徽省第六区专员盛子瑾上任,进入了皖东北敌后。
盛子瑾,又名盛瑜,安徽和县南义镇人。九一八事变后曾参加东北抗战。抗战爆发后,加入了戴笠在上海组建的别动队,因作战勇敢受到戴笠的赏识。撤出上海后,戴笠给他一部电台,到安徽任六安县县长。当时六安的抗日救亡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六安沦陷后,盛子瑾在抗日救亡力量的支持下,一度收复六安城,名声大振。然而,当时安徽是桂系的天下。桂系采取明升暗降的方法,任命盛子瑾为地处皖东北的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根据盛子瑾的要求,中共安徽省工委宣传部长、安徽省“动委会”组织部总干事张劲夫,派出以江上青为首的一批秘密党员和“皖动八团”(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随盛子瑾到了皖东北。
江上青到皖东北后,先是专署民运科长后任专署秘书,而秘密身份则是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其任务是积极发展进步力量,伺机做好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准备工作。江上青利用盛子瑾愿意与各方合作、急于站稳脚跟、发展个人势力的企图,运筹帷幄,将公开职务与秘密使命巧妙结合起来,大力推动党领导下的抗日力量的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全民抗战。1938年底,江上青一到皖东北,就组织“皖动八团”和后来从武汉来的“抗演六队”等,深入农村,写标语,演唱抗日歌曲,开展救亡宣传,皖东北民众抗日热情不断高涨。
二是大力培养青年干部。江上青创办了皖东北抗日军政干校。盛子瑾任校长,江上青任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江上青亲自给学员上课。他的课鼓动性大,说服力强,切合青年人的心理,深受学生欢迎。干校先后培养了600多名学员,为皖东北抗日斗争培养了大批干部。
三是创办《皖东北日报》。江上青身兼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区政治部主任一职,他利用这一身份创办了《皖东北日报》,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并印发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重要著作。
四是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在江上青任特支书记期间,积极慎重地在“皖动八团”及干校学员中发展党员。在组织隶属关系调整后,江上青于1939年初派朱伯庸前往山东分局,将山东分局派出的杨纯(化名陈光薇)接到皖东北。成立了中共皖东北特委,杨纯任书记,江上青任委员。
五是掌握区、乡政权。专署秘书具有人事建议权,盛子瑾对江上青又是言听计从,所以江上青安排了多名党员担任皖东北核心区域泗县几个区的区长,使这些区乡的领导权都掌握在了共产党人的手中。
六是建立和发展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江上青的安排下,盛子瑾部的“六抗”三支队、特务支队、农民支队近3000人的武装都在共产党人掌握中。这些部队后来都成了党领导下人民抗日武装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赵汇川的部队成了以后张爱萍领导的新四军六支队四总队的重要力量。 到1939年6月,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江上青在党、政、军、群等方面已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张、江罗岗初逢如遇故知
张爱萍一行一到皖六区专署所在地罗岗,江上青就得到消息,来看望张爱萍了。名义上是为即将举行的张、盛会谈作准备,但在江上青的内心,急于见到张爱萍,是为了共商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大计,将皖东北的抗日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
当江上青一跨进屋子,无需介绍,张爱萍就认出这位戴着圆形黑色边框眼镜的青年就是江上青,脱口就喊出“上青”,江上青也很快作出判断,叫出“爱萍”,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江上青早就听说了这位年轻而阅历丰富的革命者。张爱萍进入皖东北后就不时听人说起江上青。彼此仿佛早有神交,所以初次相会就一见如故。的确,他们有着很多共同和相似的地方。
张爱萍比江上青大一岁。他们都是在上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于在家乡参加学生运动而受到地方反动势力的迫害。他们都是在1929年下半年离开家乡,到了中国当时的革命中心上海。到上海前都曾改名立志,张爱萍的原名是张端绪,“爱萍”取自“壮怀青萍,仗剑报国”;江上青的原名是江世侯,“上青”取自唐诗“江上数青峰”。到了上海后,他们边求学,边投身革命。张爱萍在中华艺术大学西画系学习,江上青在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学习。他们都曾参加上海党组织领导的飞行集会和游行,都因参加党的活动而被捕,先关押在提篮桥监狱西牢,后移至苏州监狱。他们同样爱好文学艺术,长于诗歌创作,擅长宣传演讲,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他们有着很多很多的共同语言。
江上青向张爱萍报告了来到皖东北后的工作开展情况,党的组织从特支发展到特委,群众抗日团体蓬勃兴起,皖东北中心地带区乡政权都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干校、报纸等机构的重要岗位也都是共产党员。盛子瑾虽心怀野心,但目前还是可以争取和影响他与八路军、新四军合作的。但此人毕竟是戴笠的人,对共产党和全面抗战缺乏正确认识。
张爱萍充分肯定了江上青到皖东北后在短短半年时间中,所做的大量开拓性工作,赞扬了江上青身处特殊环境,将公开身份与秘密使命巧妙结合,所体现出来的坚强党性和出色工作才能。张爱萍完全同意江上青对皖东北形势及盛子瑾态度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开展盛子瑾的工作、进一步打开皖东北的抗日局面进行了商讨和交流。
会谈后,张爱萍与江上青对皖东北的发展未来信心倍增。
协力开创抗日根据地
张爱萍与江上青分处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同心协力,推动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在江上青的安排下,张爱萍、刘玉柱很快与盛子瑾见了面,江上青、盛子瑾夫人杨文蔚在座。张爱萍先是对盛子瑾团结各方、坚持抗战的行为夸赞了一番。接着提出,为便于开展工作,合作抗战,八路军、新四军准备在皖东北设立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盛子瑾满口应允,并对张爱萍说,办事处的事,你同上青商量,你们认为怎么办好就怎么办。
江上青与张爱萍商量后,拟出了八路军、新四军与盛子瑾合作的七点协议。盛子瑾看了表示同意。具体内容包括:(一)划宿县、灵璧、泗县二区由八路军、新四军负责掩护,执行当地行政。另划泗宿公路以南及洪泽湖边为八路军、新四军活动区;(二)共同建立洪泽湖根据地;(三)民运工作由八路军、新四军供给干部;(四)行政方面由八路军、新四军方面保护;(五)每月供给八路军、新四军1万元军饷(不够再筹),八路军、新四军不再就地征粮;(六)准许八路军、新四军在皖东北设立公开的联络机关;(七)共同组成一设计委员会,作为此协定执行的权力机关。这一协议为八路军、新四军进入皖东北打开了通道,为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会谈结束后,在送张爱萍的路上,张爱萍叹了口气,苦笑了一声。江上青问,爱萍兄还有难言的苦衷吧?张爱萍笑着说,我这个不愿意当着人家的面说恭维话,但在这些场合又不能不说。江上青说,这与廉价、讨好的话完全不同。我们这是战斗,说出去的是好话,投出去的是枪,是剑。张爱萍坚定地说,如果让我自由选择,我宁愿选后者。
第二天,江上青、杨纯决定请张爱萍到军政干校给学员上一课,张爱萍欣然接受。这一天下午,盛子瑾、江上青都到了干校。张爱萍讲的题目是《巩固团结,坚持皖东北的游击战争》。张爱萍首先肯定了皖东北抗战的成绩,接着讲了坚持皖东北游击战争的意义和可能。张爱萍特别强调,要夺取皖东北抗战的胜利,就必须巩固和扩大皖东北的民族团结。张爱萍的讲话从皖东北的实际出发,有理有据,切中要害,令人信服。报告从下午一直讲到晚上。
江上青对张爱萍在短时间内对皖东北情况掌握得如此之熟,感到佩服和惊讶。他将张爱萍讲话的记录稿在《皖东北日报》全文刊载。这是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在皖东北第一次公开演讲。演讲和文章在皖东北产生了广泛影响。
张爱萍痛失擎友江上青
地方实力派许志运和盛子瑾之间的矛盾是发展皖东北抗战的一大障碍。
为维护和发展皖东北的抗日局面,张爱萍、江上青决定召集许志远、盛子瑾举行一次和谈,以消除矛盾,促进各方团结合作。时间是在1939年8月29日下午,地点是灵璧县北部的张大路村。
为保证和谈顺利进行,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大队提前来到这里,作了警戒。按照约定时间,许志远、盛子瑾带着各自的卫队,先后来到张大路村。按照张爱萍的安排,各自的卫队都留在村外,只允许带一名副官进入。
在一间普通农舍的中间,放着一张大方桌,一边坐着盛子瑾和江上青,一边坐着许志远和他的副官。张爱萍和吴文玉作为中间人分坐两侧。张爱萍主持了这次和谈,他说,今天把二位司令请在一起,其目的是化误解为和解,化干戈为玉帛,以更好地贯彻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协议,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盛子瑾、许志远虽接受调停,但仍互相指责,火药味甚浓。最后,双方口头表示,不再磨擦,共同抗日。会谈看似在妥协中握手言和了,孰知面和心不和,矛盾在进一步激化。
会谈结束时,太阳已经偏西。张爱萍先是送走了许志远。在送盛子瑾、江上青时,张爱萍建议走大路,盛子瑾却刚愎自用地坚持小路。盛子瑾的这一错误选择导致了许志远阴谋的得逞。
从小路回泗县,途中有个大柏圩子村,村里的恶霸地主柏逸荪,手上有支武装,且与许志远关系密切,他们沆瀣一气,组织武装500多人,设伏于小湾。当盛子瑾、江上青的马队到此时,枪声突然从树林中响起。那天,盛子瑾穿的是便衣,而江上青却穿着军装。盛子瑾和江上青都戴有眼镜,并排骑行在队伍的前面。枪声响起后,盛子瑾慌忙下马躲进河坎。而江上青却奋不顾身,策马上前,迎着枪声响起的地方,高喊:“不要误会,这里是盛专员!……”对方丝毫不予理会,子弹如雨而至。还没等江上青再说出话来,已经身中数弹,鲜血从胸前汩汩涌出,瞬间,便从马上跌落在地……
江上青牺牲后,人们在管镇、青阳等地举行了追悼大会,参加者有数千人。张爱萍在追悼会上沉痛地说:“……上青的殉国,不仅使我失去了一位知音,失去了一位战友,而且使皖东北抗日民主阵线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使中国革命大厦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栋梁……”
数年后,张爱萍在回忆自己的革命征程时认为,开辟皖东北之初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最苦、最困难的时候。虽然与江上青的交往时间不长,但江上青却是他在战争年代中牺牲的、最为难忘的诸多战友之一。张爱萍不时为这位才华横溢的战友而痛惜。在1979年5月写的一份回忆江上青文章中,张爱萍详细介绍了江上青对开辟皖东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后来,张爱萍为江上青烈士墓题了字,为江上青纪念文集题写了书名。
(编辑:王 庆)
张爱萍轻车简从闯敌后
为加快豫皖苏边区敌后根据地的开辟,中央军委于1938年9月成立了新四军游击支队,彭雪枫任司令员兼政委。1939年3月成立豫皖苏省委,张爱萍任书记。6月,在确定新四军游击支队行动方向时,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以彭雪枫为代表的观点认为,部队要向西发展,这是中央军委为新四军游击支队制定的发展方向。而张爱萍认为,向西发展是中央军委在武汉失守前的指示,而且西面有国民党的三个军,空间狭小。而向东进入皖东北、洪泽湖一带,北靠华北,南连华中,可以在陇海路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战略意义更为重大。
为了摸清皖东北的军事、政治、社会状况,把向东发展的战略构想尽快付诸实施,张爱萍决定深入纵深,一探究竟。
第一次深入皖东北,张爱萍一身便衣,头戴斗笠,仅带了一名向导、一名随员,连一把手枪也没有带。完全是轻车简从,身无寸铁,体现了张爱萍的大智大勇。皖东北虽不是日伪的重点占领地区,但不时有日伪出入,危机四伏。在走到濉溪临涣集时,正在饭铺吃饭的张爱萍就遇到了从据点里出来巡查的日本兵。张爱萍压低了斗笠,镇定自若,埋头吃饭。日本兵从张爱萍身边走过,并没有发现异常,便离开了。
第二天,张爱萍一行继续东行。在宿县东北村时,遇到了黎纯一。黎纯一也是四川人,时任灵(璧)宿(县)行署主任。见到张爱萍,黎纯一非常热情,请张爱萍吃了饭。正在交谈中,便听到了密集的枪声。黎纯一慌忙撤离。张爱萍战斗经验丰富,听出枪声来自西北,便迎着枪响的方向走去。一打听,作战一方竟是八路军苏鲁豫支队,而且支队的司令、政委都是老熟人:彭明治、吴文玉。这可乐坏了张爱萍:有了八路军部队为后盾,深入皖东北再也不用如履薄冰了。
半个月后,张爱萍第二次进皖东北,情形大为改观。虽然还是3人:张爱萍、刘玉柱和一名警卫员,但张爱萍亮出了身份:“八路军办事处少将高参、新四军游击支队代表”,身穿军装,腰佩短枪,更重要的是有了八路军苏鲁豫支队的配合。
二进皖东北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与皖东北的一号人物盛子瑾见面。沿途,张爱萍先是见了地方实力派人物灵璧县县长许志远。此人有桂系的后台,野心勃勃,与盛子瑾矛盾重重。好在许志远见张爱萍气度不凡,表示愿意合作抗日。
在前往泗县与盛子瑾会面的路上,张爱萍巧遇杨纯(当时化名陈光薇)。杨纯也是四川人,是“六抗”政治部民运科长,秘密身份则是皖东北特委书记。杨纯介绍了皖东北的政治军事形势、皖东北专员盛子瑾的抗战态度及为人,特别提到盛子瑾秘书、秘密党员、皖东北特委委员江上青所做的大量工作。张爱萍感到,皖东北的全民抗战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基础,抗日根据地的创建蓄势待发。同时,张爱萍迫切想见到江上青这位为开辟皖东北殚精竭虑的特殊人物。
江上青公开进入皖东北
江上青是先于张爱萍到达皖东北的。那是1938年11月,江上青受中共安徽省工委的派遣,随国民党安徽省第六区专员盛子瑾上任,进入了皖东北敌后。
盛子瑾,又名盛瑜,安徽和县南义镇人。九一八事变后曾参加东北抗战。抗战爆发后,加入了戴笠在上海组建的别动队,因作战勇敢受到戴笠的赏识。撤出上海后,戴笠给他一部电台,到安徽任六安县县长。当时六安的抗日救亡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六安沦陷后,盛子瑾在抗日救亡力量的支持下,一度收复六安城,名声大振。然而,当时安徽是桂系的天下。桂系采取明升暗降的方法,任命盛子瑾为地处皖东北的安徽省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专员。根据盛子瑾的要求,中共安徽省工委宣传部长、安徽省“动委会”组织部总干事张劲夫,派出以江上青为首的一批秘密党员和“皖动八团”(安徽省动员委员会第八工作团),随盛子瑾到了皖东北。
江上青到皖东北后,先是专署民运科长后任专署秘书,而秘密身份则是中共皖东北特别支部书记,其任务是积极发展进步力量,伺机做好开辟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准备工作。江上青利用盛子瑾愿意与各方合作、急于站稳脚跟、发展个人势力的企图,运筹帷幄,将公开职务与秘密使命巧妙结合起来,大力推动党领导下的抗日力量的发展,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积极推动全民抗战。1938年底,江上青一到皖东北,就组织“皖动八团”和后来从武汉来的“抗演六队”等,深入农村,写标语,演唱抗日歌曲,开展救亡宣传,皖东北民众抗日热情不断高涨。
二是大力培养青年干部。江上青创办了皖东北抗日军政干校。盛子瑾任校长,江上青任副校长,负责全面工作。江上青亲自给学员上课。他的课鼓动性大,说服力强,切合青年人的心理,深受学生欢迎。干校先后培养了600多名学员,为皖东北抗日斗争培养了大批干部。
三是创办《皖东北日报》。江上青身兼第五战区第五游击区政治部主任一职,他利用这一身份创办了《皖东北日报》,宣传党的抗日救国主张,并印发了毛泽东的《论持久战》《论新阶段》等重要著作。
四是发展党的组织、加强党的领导。在江上青任特支书记期间,积极慎重地在“皖动八团”及干校学员中发展党员。在组织隶属关系调整后,江上青于1939年初派朱伯庸前往山东分局,将山东分局派出的杨纯(化名陈光薇)接到皖东北。成立了中共皖东北特委,杨纯任书记,江上青任委员。
五是掌握区、乡政权。专署秘书具有人事建议权,盛子瑾对江上青又是言听计从,所以江上青安排了多名党员担任皖东北核心区域泗县几个区的区长,使这些区乡的领导权都掌握在了共产党人的手中。
六是建立和发展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江上青的安排下,盛子瑾部的“六抗”三支队、特务支队、农民支队近3000人的武装都在共产党人掌握中。这些部队后来都成了党领导下人民抗日武装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赵汇川的部队成了以后张爱萍领导的新四军六支队四总队的重要力量。 到1939年6月,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江上青在党、政、军、群等方面已做了大量的铺垫工作,为抗日根据地的开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张、江罗岗初逢如遇故知
张爱萍一行一到皖六区专署所在地罗岗,江上青就得到消息,来看望张爱萍了。名义上是为即将举行的张、盛会谈作准备,但在江上青的内心,急于见到张爱萍,是为了共商创建皖东北抗日根据地大计,将皖东北的抗日斗争推向一个新阶段。
当江上青一跨进屋子,无需介绍,张爱萍就认出这位戴着圆形黑色边框眼镜的青年就是江上青,脱口就喊出“上青”,江上青也很快作出判断,叫出“爱萍”,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江上青早就听说了这位年轻而阅历丰富的革命者。张爱萍进入皖东北后就不时听人说起江上青。彼此仿佛早有神交,所以初次相会就一见如故。的确,他们有着很多共同和相似的地方。
张爱萍比江上青大一岁。他们都是在上中学时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由于在家乡参加学生运动而受到地方反动势力的迫害。他们都是在1929年下半年离开家乡,到了中国当时的革命中心上海。到上海前都曾改名立志,张爱萍的原名是张端绪,“爱萍”取自“壮怀青萍,仗剑报国”;江上青的原名是江世侯,“上青”取自唐诗“江上数青峰”。到了上海后,他们边求学,边投身革命。张爱萍在中华艺术大学西画系学习,江上青在上海艺术大学文学系学习。他们都曾参加上海党组织领导的飞行集会和游行,都因参加党的活动而被捕,先关押在提篮桥监狱西牢,后移至苏州监狱。他们同样爱好文学艺术,长于诗歌创作,擅长宣传演讲,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他们有着很多很多的共同语言。
江上青向张爱萍报告了来到皖东北后的工作开展情况,党的组织从特支发展到特委,群众抗日团体蓬勃兴起,皖东北中心地带区乡政权都掌握在共产党人手中,干校、报纸等机构的重要岗位也都是共产党员。盛子瑾虽心怀野心,但目前还是可以争取和影响他与八路军、新四军合作的。但此人毕竟是戴笠的人,对共产党和全面抗战缺乏正确认识。
张爱萍充分肯定了江上青到皖东北后在短短半年时间中,所做的大量开拓性工作,赞扬了江上青身处特殊环境,将公开身份与秘密使命巧妙结合,所体现出来的坚强党性和出色工作才能。张爱萍完全同意江上青对皖东北形势及盛子瑾态度的分析,并就下一步如何开展盛子瑾的工作、进一步打开皖东北的抗日局面进行了商讨和交流。
会谈后,张爱萍与江上青对皖东北的发展未来信心倍增。
协力开创抗日根据地
张爱萍与江上青分处不同的位置,从不同的角度,同心协力,推动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在江上青的安排下,张爱萍、刘玉柱很快与盛子瑾见了面,江上青、盛子瑾夫人杨文蔚在座。张爱萍先是对盛子瑾团结各方、坚持抗战的行为夸赞了一番。接着提出,为便于开展工作,合作抗战,八路军、新四军准备在皖东北设立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盛子瑾满口应允,并对张爱萍说,办事处的事,你同上青商量,你们认为怎么办好就怎么办。
江上青与张爱萍商量后,拟出了八路军、新四军与盛子瑾合作的七点协议。盛子瑾看了表示同意。具体内容包括:(一)划宿县、灵璧、泗县二区由八路军、新四军负责掩护,执行当地行政。另划泗宿公路以南及洪泽湖边为八路军、新四军活动区;(二)共同建立洪泽湖根据地;(三)民运工作由八路军、新四军供给干部;(四)行政方面由八路军、新四军方面保护;(五)每月供给八路军、新四军1万元军饷(不够再筹),八路军、新四军不再就地征粮;(六)准许八路军、新四军在皖东北设立公开的联络机关;(七)共同组成一设计委员会,作为此协定执行的权力机关。这一协议为八路军、新四军进入皖东北打开了通道,为八路军、新四军驻皖东北办事处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会谈结束后,在送张爱萍的路上,张爱萍叹了口气,苦笑了一声。江上青问,爱萍兄还有难言的苦衷吧?张爱萍笑着说,我这个不愿意当着人家的面说恭维话,但在这些场合又不能不说。江上青说,这与廉价、讨好的话完全不同。我们这是战斗,说出去的是好话,投出去的是枪,是剑。张爱萍坚定地说,如果让我自由选择,我宁愿选后者。
第二天,江上青、杨纯决定请张爱萍到军政干校给学员上一课,张爱萍欣然接受。这一天下午,盛子瑾、江上青都到了干校。张爱萍讲的题目是《巩固团结,坚持皖东北的游击战争》。张爱萍首先肯定了皖东北抗战的成绩,接着讲了坚持皖东北游击战争的意义和可能。张爱萍特别强调,要夺取皖东北抗战的胜利,就必须巩固和扩大皖东北的民族团结。张爱萍的讲话从皖东北的实际出发,有理有据,切中要害,令人信服。报告从下午一直讲到晚上。
江上青对张爱萍在短时间内对皖东北情况掌握得如此之熟,感到佩服和惊讶。他将张爱萍讲话的记录稿在《皖东北日报》全文刊载。这是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在皖东北第一次公开演讲。演讲和文章在皖东北产生了广泛影响。
张爱萍痛失擎友江上青
地方实力派许志运和盛子瑾之间的矛盾是发展皖东北抗战的一大障碍。
为维护和发展皖东北的抗日局面,张爱萍、江上青决定召集许志远、盛子瑾举行一次和谈,以消除矛盾,促进各方团结合作。时间是在1939年8月29日下午,地点是灵璧县北部的张大路村。
为保证和谈顺利进行,八路军苏鲁豫支队一大队提前来到这里,作了警戒。按照约定时间,许志远、盛子瑾带着各自的卫队,先后来到张大路村。按照张爱萍的安排,各自的卫队都留在村外,只允许带一名副官进入。
在一间普通农舍的中间,放着一张大方桌,一边坐着盛子瑾和江上青,一边坐着许志远和他的副官。张爱萍和吴文玉作为中间人分坐两侧。张爱萍主持了这次和谈,他说,今天把二位司令请在一起,其目的是化误解为和解,化干戈为玉帛,以更好地贯彻国共两党联合抗日的协议,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盛子瑾、许志远虽接受调停,但仍互相指责,火药味甚浓。最后,双方口头表示,不再磨擦,共同抗日。会谈看似在妥协中握手言和了,孰知面和心不和,矛盾在进一步激化。
会谈结束时,太阳已经偏西。张爱萍先是送走了许志远。在送盛子瑾、江上青时,张爱萍建议走大路,盛子瑾却刚愎自用地坚持小路。盛子瑾的这一错误选择导致了许志远阴谋的得逞。
从小路回泗县,途中有个大柏圩子村,村里的恶霸地主柏逸荪,手上有支武装,且与许志远关系密切,他们沆瀣一气,组织武装500多人,设伏于小湾。当盛子瑾、江上青的马队到此时,枪声突然从树林中响起。那天,盛子瑾穿的是便衣,而江上青却穿着军装。盛子瑾和江上青都戴有眼镜,并排骑行在队伍的前面。枪声响起后,盛子瑾慌忙下马躲进河坎。而江上青却奋不顾身,策马上前,迎着枪声响起的地方,高喊:“不要误会,这里是盛专员!……”对方丝毫不予理会,子弹如雨而至。还没等江上青再说出话来,已经身中数弹,鲜血从胸前汩汩涌出,瞬间,便从马上跌落在地……
江上青牺牲后,人们在管镇、青阳等地举行了追悼大会,参加者有数千人。张爱萍在追悼会上沉痛地说:“……上青的殉国,不仅使我失去了一位知音,失去了一位战友,而且使皖东北抗日民主阵线失去了一位卓越的领导者,使中国革命大厦失去了一位杰出的栋梁……”
数年后,张爱萍在回忆自己的革命征程时认为,开辟皖东北之初是他一生所经历的最苦、最困难的时候。虽然与江上青的交往时间不长,但江上青却是他在战争年代中牺牲的、最为难忘的诸多战友之一。张爱萍不时为这位才华横溢的战友而痛惜。在1979年5月写的一份回忆江上青文章中,张爱萍详细介绍了江上青对开辟皖东北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后来,张爱萍为江上青烈士墓题了字,为江上青纪念文集题写了书名。
(编辑:王 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