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翻译活动所能够获得的最终翻译结果是否能够让人满意,是否能够忠实的表达原文的意思与意者的修养息息相关。在文中主要就意者的修养进行论述,为译者修养的提高提供借鉴。
关键词:翻译;译者;修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主题之一,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从事翻译实践的人员主要分为三类:第一是长期从事口译或笔译工作,并从中获取主要收入来源的专业人士;第二类是精通外语的高校教师或文学机构的职员,他们在本职工作之余,处于提高学术,改善生活水准的需求而从事翻译活动;第三类则是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而进行翻译活动的人士,包括一些颇有成就的文学家或翻译研究家。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译者,就其专业素养的培养都是必要的,重要的。本文主要从提高译者身份角度进行浅析。
译者应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包括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即目的语和原语两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基本功;丰富的知识,包括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及其其他知识(彭萍,2013:178-180)。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翻译工作与“杂学”》中提出“翻译中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非把它解决不能完成你的任务,其中最费事的就是这里所说的‘杂学’……要通过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提高(吕叔湘,2009:597)”;负责任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稿酬和其他权利;客观的看待批评;保守涉及客户的各种秘密(彭萍,2013:180-183)。坚守翻译职业道德,遵守翻译行规,是译者立足社会的根本。
译者要认清自己的所长所短,不善于说理的人不要勉强翻译理论书,不会做诗的人不要译诗,用哈哈镜介绍作品,无异于文艺的罪人;弄清楚自己属于浪漫派,古典派,写实派还是现代派。译者的界限与适应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见分晓(傅雷,1957)。同时,需谨记,翻译是有限度的(许钧,2013)。应该选择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作品来译,无所不译必然出现劣译(王佐良,1995:135)。
译者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需正确看待经济收入,翻译的质量高,译文出版便会好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地位也会提高。译者的自豪感,成就感也会提高。
翻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事。翻译工作者应受到重视。关于译者“显身”的研究或讨论都一定程度上为提高译者地位做贡献。不仅如此,虽然市场经济主体下,翻译经济为第一要务,但也应该同时让翻译发挥更大的作用。译者应拥有选择文本的权利,除了出版社或各种翻译活动的需要,译者能自主的选择自己想译的文本。并且,各种翻译协会及其个人应联合起来,呼吁在任何出版的译作上应写上译者的姓名,不仅在扉页,书脊,封面上都应与作者并列存在并取得同等地位。作为英语笔译的硕士生,应多培养译作版权及其他权利的意识。
“译者注”即给译文加注,加注的过程也是译员调查研究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译员负责任的态度,及其职业道德的过程。因而加注对于译员来说非比寻常。翻译也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思维等意识形态的转变。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时时用批判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的译作及注解。不是每一部分都要加注,但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属于本国国情或外来文化时需查找资料确定准确的信息后加在译文中。并且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所译文本的受众为同等级的专业人士,则关于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便不用多此一举的加注,而非本专业的知识则需要加注。如果受众是普通读者,那只要是涉及到专业的知识,或外来文化等都得加注。
细节决定成败。翻译中任何一个标点,拼写或格式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翻译结果。细节决定了读者是否信任译者及其译文。作为一名致力于翻译事业的译员,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一丝马虎都出不得。
译者地位的提高,不仅保证了译者本人的权利,也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推动了翻译活动的进步与发展,对读者,客户,出版社都是有利的,出版社反过来也会增加译者薪酬,读者,客户增加对译者的信任,这些又进一步提高了译者的地位,当然也保障了译者的收入。
国家应出台相应激励措施,英译中需要精品,而中译英人才却十分缺乏,翻译现状本就令人担忧,若再无激励措施,后果难以设想。注重创作,鼓励原创,但作为世界交流的语言——翻译来说,也应该受到重视。出版社除赚钱外,也应该注重对读者较少但价值较高的经典作品的出版,媒体也应该发挥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质量高的译作进行宣传,斥责劣译产品。最后,最重要的是译者本身,需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自身知识,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翻译任务。只有发自内心的喜爱翻译这一行业,才能在翻译上有所建树。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应提高自己的外语阅读与写作,夯实语言基本功,博览群书,丰富知识面,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增强中文的表达力及其对文章的理解力。
中国翻译现状复杂,对译者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但作为译者,无论是“隐身”还是“显身”,都应努力适应市场的需要,提高自身能力,本着“翻译虐我千百遍,我待翻译如初恋”的精神,力求将自己培养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译者。
参考文献:
[1]傅雷.翻译经验点滴[J].文艺报,1957(10).
[2]黄源深.中国翻译之现状,兴耶?衰耶?,《阅读》(mook)杂志,2012-3-14.
[3]吕叔湘.翻译工作与杂学[A].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修订版)[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97.
[4]彭萍.翻译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
[5]王佐良.中楼集[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0.
关键词:翻译;译者;修养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5--01
译者作为翻译活动主题之一,在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前,我国从事翻译实践的人员主要分为三类:第一是长期从事口译或笔译工作,并从中获取主要收入来源的专业人士;第二类是精通外语的高校教师或文学机构的职员,他们在本职工作之余,处于提高学术,改善生活水准的需求而从事翻译活动;第三类则是完全出于兴趣爱好而进行翻译活动的人士,包括一些颇有成就的文学家或翻译研究家。但无论是哪一类型的译者,就其专业素养的培养都是必要的,重要的。本文主要从提高译者身份角度进行浅析。
译者应具备基本的职业道德。包括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即目的语和原语两种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基本功;丰富的知识,包括文化知识,文体知识及其其他知识(彭萍,2013:178-180)。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在《翻译工作与“杂学”》中提出“翻译中会遇到或大或小的问题,非把它解决不能完成你的任务,其中最费事的就是这里所说的‘杂学’……要通过日积月累,自然会有提高(吕叔湘,2009:597)”;负责任的态度;正确地对待稿酬和其他权利;客观的看待批评;保守涉及客户的各种秘密(彭萍,2013:180-183)。坚守翻译职业道德,遵守翻译行规,是译者立足社会的根本。
译者要认清自己的所长所短,不善于说理的人不要勉强翻译理论书,不会做诗的人不要译诗,用哈哈镜介绍作品,无异于文艺的罪人;弄清楚自己属于浪漫派,古典派,写实派还是现代派。译者的界限与适应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见分晓(傅雷,1957)。同时,需谨记,翻译是有限度的(许钧,2013)。应该选择与自己风格相近的作品来译,无所不译必然出现劣译(王佐良,1995:135)。
译者在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需正确看待经济收入,翻译的质量高,译文出版便会好的社会影响力,社会地位也会提高。译者的自豪感,成就感也会提高。
翻译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事。翻译工作者应受到重视。关于译者“显身”的研究或讨论都一定程度上为提高译者地位做贡献。不仅如此,虽然市场经济主体下,翻译经济为第一要务,但也应该同时让翻译发挥更大的作用。译者应拥有选择文本的权利,除了出版社或各种翻译活动的需要,译者能自主的选择自己想译的文本。并且,各种翻译协会及其个人应联合起来,呼吁在任何出版的译作上应写上译者的姓名,不仅在扉页,书脊,封面上都应与作者并列存在并取得同等地位。作为英语笔译的硕士生,应多培养译作版权及其他权利的意识。
“译者注”即给译文加注,加注的过程也是译员调查研究培养思维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译员负责任的态度,及其职业道德的过程。因而加注对于译员来说非比寻常。翻译也不仅仅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思维等意识形态的转变。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需时时用批判的思维方式看待自己的译作及注解。不是每一部分都要加注,但在翻译的过程中遇到属于本国国情或外来文化时需查找资料确定准确的信息后加在译文中。并且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所译文本的受众为同等级的专业人士,则关于本专业方面的知识便不用多此一举的加注,而非本专业的知识则需要加注。如果受众是普通读者,那只要是涉及到专业的知识,或外来文化等都得加注。
细节决定成败。翻译中任何一个标点,拼写或格式问题都会影响整个翻译结果。细节决定了读者是否信任译者及其译文。作为一名致力于翻译事业的译员,我们要严格要求自己,一丝马虎都出不得。
译者地位的提高,不仅保证了译者本人的权利,也提高了其工作积极性,推动了翻译活动的进步与发展,对读者,客户,出版社都是有利的,出版社反过来也会增加译者薪酬,读者,客户增加对译者的信任,这些又进一步提高了译者的地位,当然也保障了译者的收入。
国家应出台相应激励措施,英译中需要精品,而中译英人才却十分缺乏,翻译现状本就令人担忧,若再无激励措施,后果难以设想。注重创作,鼓励原创,但作为世界交流的语言——翻译来说,也应该受到重视。出版社除赚钱外,也应该注重对读者较少但价值较高的经典作品的出版,媒体也应该发挥传承文化的功能,对质量高的译作进行宣传,斥责劣译产品。最后,最重要的是译者本身,需坚持良好的职业道德,丰富自身知识,严谨,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翻译任务。只有发自内心的喜爱翻译这一行业,才能在翻译上有所建树。作为翻译专业的学生,应提高自己的外语阅读与写作,夯实语言基本功,博览群书,丰富知识面,同时提高文学素养,增强中文的表达力及其对文章的理解力。
中国翻译现状复杂,对译者的要求也愈来愈高。但作为译者,无论是“隐身”还是“显身”,都应努力适应市场的需要,提高自身能力,本着“翻译虐我千百遍,我待翻译如初恋”的精神,力求将自己培养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译者。
参考文献:
[1]傅雷.翻译经验点滴[J].文艺报,1957(10).
[2]黄源深.中国翻译之现状,兴耶?衰耶?,《阅读》(mook)杂志,2012-3-14.
[3]吕叔湘.翻译工作与杂学[A].罗新璋,陈应年.翻译论集(修订版)[C].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597.
[4]彭萍.翻译伦理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3.1.
[5]王佐良.中楼集[M].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