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小练笔不能为练而练。在教学中,要找准练笔的切入点,点击情感的兴奋点,寻求内容的散发点。这样,练在当练时,练在理解的深入处,练在情感的共鸣处,练在主题的升华处……教师不问一句,不着一语,却能使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波澜里,遨游在思考的世界里,飞翔在想象的王国里。
课堂小练笔的关键就是教师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结合文章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从而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可以撬起地球”。
一、练在理解深入处——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涌话匣
练笔的落点只有在学生深层的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这样的练笔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在教学二年级《画风》一课时,学了文中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飘、转、斜、弯”等能表现风的词语,从而感受到他们画风的巧妙。然后再问:“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学生们纷纷举手,思维活跃,因为他们有生活经验,因为他们会说,他们也特别想说。这时,马上进行小练笔,让学生们用书面语言表达。教师给学生一个提示语:风来了,风来了,风把……
生: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小草吹弯了,风儿藏在弯弯的小草里。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红领巾吹飘了。风儿藏在飘扬的红领巾里了。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头发吹飘了,风儿藏在飘动的头发里。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灰尘吹飞了,风儿藏在漫天飞舞的灰尘里。
……
此时,信手拈来的点,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思绪飞扬。他们滔滔不绝,有话可说。有了文本的例子,他们学会了更加规范的语言表达,这对低年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文本就是他们最好的表达语言的例子。
二、练在情感共鸣时——水到渠成,情到浓时倾笔尖
在入情入境的深刻体验中,学生的心潮涌动了,文思打开了,倾诉的欲望才会油然而生。在执教《燕子专列》一课时,带着学生去品读那一个个感人的救护场面,去感受那浓浓的热爱生命的高尚情怀,在最后讲读“告别”一段时,安排了一个写的训练:让所有的学生都转换角色,此时的自己就是小燕子,然后以“你想感谢谁?为什么”这一点来练笔。练笔在教师的感情渲染中展开:“小燕子就要离开这个国家了,就要离开那些不顾一切救护你们的居民了。此时此刻,你心里一定有许多的话要对他们说。拿起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学生完全沉浸在情境中,忘记了这是课堂,忘记了这是学习。学生的情感和文本,和小燕子,和那些救助燕子的人们,和政府产生共鸣。听听孩子们笔端的声音吧:
“小贝蒂,你为救我们,冻红了脸,冻伤了手,可你什么也不在乎。你一个人救了我们那么多的姐妹,我们不知道怎样报答你。过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来看你。”
“亲爱的人们,你们对我太好了,要是没有你们不顾寒冷的寻找、救护和帮助,我早就冻死在山谷里了。谢谢你们!”
……
三、练在主题升华点——下笔无痕,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教《给予树》时,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陌生女孩对礼物的渴望,感受到了金吉娅为给陌生女孩买礼物而放弃了自己心爱的礼物,放弃了给兄弟姐妹的礼物。妈妈从刚开始的误会到后来由衷的赞许,终于被感动了。妈妈有许多的话要对这个善良、仁爱的女儿说,可是又说不出口,妈妈最后还是决定写信给金吉娅。妈妈会说什么呢?千言万语汇成了,就在妈妈的笔尖倾吐。
亲爱的孩子:
……
学生们奋笔疾书。十分钟左右,学生们有了一篇篇长短不同、感人肺腑的信。下面是从学生的信中截取的部分:
“孩子,你是天底下最善良的孩子,我为有你这样的孩子而感到高兴,更感到自豪。”
“孩子,你是妈妈的榜样,妈妈以你为荣,我们家以你为荣。”
“亲爱的孩子,对不起,刚开始妈妈误会你了,在这儿真诚地向你道歉。现在妈妈为你骄傲,妈妈永远支持你。你真棒!”
……
此时的落笔无痕,此时的落笔无声。通过妈妈的信,抒发母亲对孩子的情;通过妈妈的信,抒发学生对金吉娅的心;通过妈妈的信,更抒发学生对文本以及自身生活体验的综合情感,从而有语言的外化,有内心真诚的表达。同时,这也是对文本主题的深入、情感的升华。小练笔成为阅读的加油站,写作的练兵场。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带上一颗慧心,巧妙挖掘训练“泉眼”,先让学生“心动”,而后“笔动”。这样使学生依托教材在不断实践、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其赏析语言的能力,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让课堂小练笔成为阅读教学的及时雨、添花树、引水渠、抒情海,更成为学生书面表达语言的训练营。
(责编侯艳星)
课堂小练笔的关键就是教师能够“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结合文章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从而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可以撬起地球”。
一、练在理解深入处——信手拈来,滔滔不绝涌话匣
练笔的落点只有在学生深层的理解文本的基础之上,这样的练笔才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在教学二年级《画风》一课时,学了文中三个小朋友是怎样画风的,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飘、转、斜、弯”等能表现风的词语,从而感受到他们画风的巧妙。然后再问:“你还有什么办法画风?”学生们纷纷举手,思维活跃,因为他们有生活经验,因为他们会说,他们也特别想说。这时,马上进行小练笔,让学生们用书面语言表达。教师给学生一个提示语:风来了,风来了,风把……
生: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小草吹弯了,风儿藏在弯弯的小草里。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红领巾吹飘了。风儿藏在飘扬的红领巾里了。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头发吹飘了,风儿藏在飘动的头发里。
风来了,风来了,风把灰尘吹飞了,风儿藏在漫天飞舞的灰尘里。
……
此时,信手拈来的点,让学生的思维活跃,思绪飞扬。他们滔滔不绝,有话可说。有了文本的例子,他们学会了更加规范的语言表达,这对低年级学生是非常重要的,文本就是他们最好的表达语言的例子。
二、练在情感共鸣时——水到渠成,情到浓时倾笔尖
在入情入境的深刻体验中,学生的心潮涌动了,文思打开了,倾诉的欲望才会油然而生。在执教《燕子专列》一课时,带着学生去品读那一个个感人的救护场面,去感受那浓浓的热爱生命的高尚情怀,在最后讲读“告别”一段时,安排了一个写的训练:让所有的学生都转换角色,此时的自己就是小燕子,然后以“你想感谢谁?为什么”这一点来练笔。练笔在教师的感情渲染中展开:“小燕子就要离开这个国家了,就要离开那些不顾一切救护你们的居民了。此时此刻,你心里一定有许多的话要对他们说。拿起笔,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吧。”学生完全沉浸在情境中,忘记了这是课堂,忘记了这是学习。学生的情感和文本,和小燕子,和那些救助燕子的人们,和政府产生共鸣。听听孩子们笔端的声音吧:
“小贝蒂,你为救我们,冻红了脸,冻伤了手,可你什么也不在乎。你一个人救了我们那么多的姐妹,我们不知道怎样报答你。过不了多久,我们一定会来看你。”
“亲爱的人们,你们对我太好了,要是没有你们不顾寒冷的寻找、救护和帮助,我早就冻死在山谷里了。谢谢你们!”
……
三、练在主题升华点——下笔无痕,此时无声胜有声
在教《给予树》时,学生们充分感受到了陌生女孩对礼物的渴望,感受到了金吉娅为给陌生女孩买礼物而放弃了自己心爱的礼物,放弃了给兄弟姐妹的礼物。妈妈从刚开始的误会到后来由衷的赞许,终于被感动了。妈妈有许多的话要对这个善良、仁爱的女儿说,可是又说不出口,妈妈最后还是决定写信给金吉娅。妈妈会说什么呢?千言万语汇成了,就在妈妈的笔尖倾吐。
亲爱的孩子:
……
学生们奋笔疾书。十分钟左右,学生们有了一篇篇长短不同、感人肺腑的信。下面是从学生的信中截取的部分:
“孩子,你是天底下最善良的孩子,我为有你这样的孩子而感到高兴,更感到自豪。”
“孩子,你是妈妈的榜样,妈妈以你为荣,我们家以你为荣。”
“亲爱的孩子,对不起,刚开始妈妈误会你了,在这儿真诚地向你道歉。现在妈妈为你骄傲,妈妈永远支持你。你真棒!”
……
此时的落笔无痕,此时的落笔无声。通过妈妈的信,抒发母亲对孩子的情;通过妈妈的信,抒发学生对金吉娅的心;通过妈妈的信,更抒发学生对文本以及自身生活体验的综合情感,从而有语言的外化,有内心真诚的表达。同时,这也是对文本主题的深入、情感的升华。小练笔成为阅读的加油站,写作的练兵场。
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带上一颗慧心,巧妙挖掘训练“泉眼”,先让学生“心动”,而后“笔动”。这样使学生依托教材在不断实践、积累和创新的过程中,提高其赏析语言的能力,养成锤炼语言的习惯。让课堂小练笔成为阅读教学的及时雨、添花树、引水渠、抒情海,更成为学生书面表达语言的训练营。
(责编侯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