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个发生在上海的,一个女演员和中国歌王的真实故事,一个用30年来完成的承诺。这个跨世纪的梦有点长,却又如此温暖……
清秀的眉眼,雅致的旗袍,款款一曲《五月的风》,游丝细软,袅袅婷婷,仿佛时代并没有留下任何代沟,那丝丝缕缕的温情,虽经岁月荏苒,却仍不绝于耳,不灭于心。这是上海老歌的风韵,更是歌唱者陈海燕的气韵。
一般来说,认识陈海燕的,总难忘她演唱的歌剧《江姐》《芳草心》等,她还曾是两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得主,可谓功成名就,实至名归。殊不知,出身于戏曲、投身于歌剧的她,在倾情演绎中国歌剧经典之前,还是上海第一个演唱和录制“老歌”(时代曲)专辑的人。而她与上海老歌的情缘,与“中国歌王”黎锦光,以及昔日上海百代男歌手代表人物、“金嗓子”周璇的前夫严华老先生的忘年之交,也由此开始。
留得情义在,美梦做不完。如今,整整30年过去了,陈海燕美丽依旧,歌喉依旧,也深情依旧,铭记着对老先生们曾经的承诺——在2016年上海书展期间,陈海燕推出了全新的《子燕海上——承诺》专辑,收录了十几首由她演唱的上海经典老歌,并由著名音乐人冯小波先生制作,将老歌焕发出全新的光彩。旧瓶装新酒,宝钻生光辉,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则是情怀。
与歌王的忘年之交
歌剧歌唱家出爵士流行翻唱专辑,是跨界?是玩票?非也,这背后,有一个关于“承诺”的动人故事。
1984年,江苏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陈海燕的《香格里拉——陈海燕80年代金嗓子》专辑。当时,从小学习京剧,十几岁改攻歌剧的陈海燕已是歌剧院的台柱,在流行歌曲开始复苏的大环境下,勇于探索和尝试的她开始试唱曾经的流行曲。对此,陈海燕至今难掩激动之情:“在当时少有人出专辑的情况下,我能出个人专辑,而且是演唱上海时代曲,对一个埋头于民族歌剧,从戏曲学校毕业的年轻女演员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荣耀!”而且编辑此专辑的是“中国歌王”——蜚声海内外的黎锦光。只是当时他的名字还不能被公开。后来,又因为在一次演出中演唱了黎锦光的三首作品,陈海燕得到了黎锦光的欣赏和喜爱,他们结为了忘年之交。
“也就在那台演唱会上,我见到了黎老,那年他已77岁,非常瘦弱,一头灰白的头发梳得纹丝不乱,一件深藏青色的中山装工整地稍稍撑起了他单薄的身体,一条皱巴巴的深灰色裤子下是一双黑色的松紧口布鞋,一副深色镜框的老花眼镜,架在他凹陷的脸颊上,越发显出他的脸色泛着青青的苍白,说话声音很轻,气如游丝,跟你说话时,目光是茫然的,从不看你。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严重营养不良,贫血的老人。”通过多次深入接触与了解,陈海燕吃惊地发现,原来曾经赫赫有名的《夜来香》《香格里拉》《五月的风》《星星相印》等许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中国及东南亚的“时代曲”,都是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老人写的旷世名曲!令人唏嘘的是,也因为这些时代曲,黎老先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遭受了冤枉,吃了苦头。
老歌将两代艺术家的缘分凝结在了一起。对于陈海燕而言,年近耄耋的黎锦光无疑是一座宝库,这里既有老歌诞生的历史背景,也有如何唱好老歌的不二法门。而对于这位忘年交,黎老几乎倾其所有,毫无保留,不仅告诉她当时如何创作歌曲,也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情感与效果,一一分析给陈海燕听,希望能通过她的歌喉,体现出作曲者的所思所想。老先生饱含深情地说:“你我要用我们的心来感应这些变化带给我们——作为上海人的一种自豪感!”
接着,黎老又向陈海燕介绍了他的好朋友严华先生(周璇的前夫)。没想到,严华竟然和陈海燕曾在美国“飞虎队”任职的大姨夫是相识的老朋友。为此,陈海燕的大姨夫还专程从美国飞回上海与严华又见了一面,二人相见,一个拥抱已是热泪满眶,畅叙旧时事,交谈更甚欢……后来,几乎每个星期天,陈海燕都会受两位老人的邀请,来到华亭路上严华的家中,弹琴唱曲,从京剧到老歌,一个下午的时光飞逝而去,美好的情感则随着动人的乐曲流传了下来。每每在这样的星期天下午,三人切磋技艺,看着太阳的光照从窗边由左移向右,当严太太端上红枣赤豆汤时,老少三人的美好一天就在这甜甜的满足中结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人的相处也渐渐变得更为放松和随意。有一次,在吊完嗓子后,陈海燕突然心血来潮,在二位行家前辈面前,完全用周璇的腔调,模仿演唱了一曲《天涯歌女》。乐得他们前仰后合,黎老笑得假牙也掉落了下来,直摆着手说:“真没想到你这个会唱京剧的小丫头,竟学得如此像!真像!好玩!”陈海燕得意地说:“周璇的许多歌我都很喜欢,在模仿学唱的过程中也仔细琢磨研究过她的发声、吐字的特点。因为她是常熟人,说话都是前鼻音,缺乏后鼻音。我抓住这个前后鼻音不分的特点加以夸大,用直白式的大嗓、单纯的声音表达,再加上表演,模仿得就像喽!”对此,二老评价为:调皮的夸张!
通过这段时间你拉我唱的了解与磨合,两位前百代公司的高手,为陈海燕这个“会唱京剧的小丫头”解析加工、严抠细唱了许多首老上海的时代曲,使她逐步掌握了演唱那个年代歌曲的风格。至今想来,这段难得的缘分都令人羡慕不已!
倾情演绎时代曲
“老少乐”并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事实上,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陈海燕收获了全新的“成果”——在黎锦光先生的大力推荐下,江苏音像出版社邀请陈海燕录制个人专辑(全部都是黎锦光作曲的歌曲)《香格里拉》。得知消息后,陈海燕惊诧得双手捂着嘴,瞪大了眼睛,差一点跳了起来。她用发抖的声音问黎老:“这是真的吗?”黎老眯着眼睛,边拍着她的肩膀边笑着,还是轻声细语地说:“好好唱!好好唱!”
清秀的眉眼,雅致的旗袍,款款一曲《五月的风》,游丝细软,袅袅婷婷,仿佛时代并没有留下任何代沟,那丝丝缕缕的温情,虽经岁月荏苒,却仍不绝于耳,不灭于心。这是上海老歌的风韵,更是歌唱者陈海燕的气韵。
一般来说,认识陈海燕的,总难忘她演唱的歌剧《江姐》《芳草心》等,她还曾是两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主角奖得主,可谓功成名就,实至名归。殊不知,出身于戏曲、投身于歌剧的她,在倾情演绎中国歌剧经典之前,还是上海第一个演唱和录制“老歌”(时代曲)专辑的人。而她与上海老歌的情缘,与“中国歌王”黎锦光,以及昔日上海百代男歌手代表人物、“金嗓子”周璇的前夫严华老先生的忘年之交,也由此开始。
留得情义在,美梦做不完。如今,整整30年过去了,陈海燕美丽依旧,歌喉依旧,也深情依旧,铭记着对老先生们曾经的承诺——在2016年上海书展期间,陈海燕推出了全新的《子燕海上——承诺》专辑,收录了十几首由她演唱的上海经典老歌,并由著名音乐人冯小波先生制作,将老歌焕发出全新的光彩。旧瓶装新酒,宝钻生光辉,变化的是时代,不变的,则是情怀。
与歌王的忘年之交
歌剧歌唱家出爵士流行翻唱专辑,是跨界?是玩票?非也,这背后,有一个关于“承诺”的动人故事。
1984年,江苏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了陈海燕的《香格里拉——陈海燕80年代金嗓子》专辑。当时,从小学习京剧,十几岁改攻歌剧的陈海燕已是歌剧院的台柱,在流行歌曲开始复苏的大环境下,勇于探索和尝试的她开始试唱曾经的流行曲。对此,陈海燕至今难掩激动之情:“在当时少有人出专辑的情况下,我能出个人专辑,而且是演唱上海时代曲,对一个埋头于民族歌剧,从戏曲学校毕业的年轻女演员来说,是莫大的肯定和荣耀!”而且编辑此专辑的是“中国歌王”——蜚声海内外的黎锦光。只是当时他的名字还不能被公开。后来,又因为在一次演出中演唱了黎锦光的三首作品,陈海燕得到了黎锦光的欣赏和喜爱,他们结为了忘年之交。
“也就在那台演唱会上,我见到了黎老,那年他已77岁,非常瘦弱,一头灰白的头发梳得纹丝不乱,一件深藏青色的中山装工整地稍稍撑起了他单薄的身体,一条皱巴巴的深灰色裤子下是一双黑色的松紧口布鞋,一副深色镜框的老花眼镜,架在他凹陷的脸颊上,越发显出他的脸色泛着青青的苍白,说话声音很轻,气如游丝,跟你说话时,目光是茫然的,从不看你。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严重营养不良,贫血的老人。”通过多次深入接触与了解,陈海燕吃惊地发现,原来曾经赫赫有名的《夜来香》《香格里拉》《五月的风》《星星相印》等许多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风靡中国及东南亚的“时代曲”,都是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老人写的旷世名曲!令人唏嘘的是,也因为这些时代曲,黎老先生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遭受了冤枉,吃了苦头。
老歌将两代艺术家的缘分凝结在了一起。对于陈海燕而言,年近耄耋的黎锦光无疑是一座宝库,这里既有老歌诞生的历史背景,也有如何唱好老歌的不二法门。而对于这位忘年交,黎老几乎倾其所有,毫无保留,不仅告诉她当时如何创作歌曲,也将歌曲所要表达的意境、情感与效果,一一分析给陈海燕听,希望能通过她的歌喉,体现出作曲者的所思所想。老先生饱含深情地说:“你我要用我们的心来感应这些变化带给我们——作为上海人的一种自豪感!”
接着,黎老又向陈海燕介绍了他的好朋友严华先生(周璇的前夫)。没想到,严华竟然和陈海燕曾在美国“飞虎队”任职的大姨夫是相识的老朋友。为此,陈海燕的大姨夫还专程从美国飞回上海与严华又见了一面,二人相见,一个拥抱已是热泪满眶,畅叙旧时事,交谈更甚欢……后来,几乎每个星期天,陈海燕都会受两位老人的邀请,来到华亭路上严华的家中,弹琴唱曲,从京剧到老歌,一个下午的时光飞逝而去,美好的情感则随着动人的乐曲流传了下来。每每在这样的星期天下午,三人切磋技艺,看着太阳的光照从窗边由左移向右,当严太太端上红枣赤豆汤时,老少三人的美好一天就在这甜甜的满足中结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三人的相处也渐渐变得更为放松和随意。有一次,在吊完嗓子后,陈海燕突然心血来潮,在二位行家前辈面前,完全用周璇的腔调,模仿演唱了一曲《天涯歌女》。乐得他们前仰后合,黎老笑得假牙也掉落了下来,直摆着手说:“真没想到你这个会唱京剧的小丫头,竟学得如此像!真像!好玩!”陈海燕得意地说:“周璇的许多歌我都很喜欢,在模仿学唱的过程中也仔细琢磨研究过她的发声、吐字的特点。因为她是常熟人,说话都是前鼻音,缺乏后鼻音。我抓住这个前后鼻音不分的特点加以夸大,用直白式的大嗓、单纯的声音表达,再加上表演,模仿得就像喽!”对此,二老评价为:调皮的夸张!
通过这段时间你拉我唱的了解与磨合,两位前百代公司的高手,为陈海燕这个“会唱京剧的小丫头”解析加工、严抠细唱了许多首老上海的时代曲,使她逐步掌握了演唱那个年代歌曲的风格。至今想来,这段难得的缘分都令人羡慕不已!
倾情演绎时代曲
“老少乐”并不是茶余饭后的消遣,事实上,在日积月累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陈海燕收获了全新的“成果”——在黎锦光先生的大力推荐下,江苏音像出版社邀请陈海燕录制个人专辑(全部都是黎锦光作曲的歌曲)《香格里拉》。得知消息后,陈海燕惊诧得双手捂着嘴,瞪大了眼睛,差一点跳了起来。她用发抖的声音问黎老:“这是真的吗?”黎老眯着眼睛,边拍着她的肩膀边笑着,还是轻声细语地说:“好好唱!好好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