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堂成功的物理课,应如同奏乐,按照主旋律,曲调抑扬顿挫,音节疏密相间,节奏明快和谐,各个环节有机相联,让学生在艺术享受中掌握知识、发展智力,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就是物理课堂教的艺术节奏。那么,物理课堂教学的节奏技巧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呢?
一、快慢得宜
这里所说的“快慢”,是指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首先,“快”与“慢”本身是一对矛盾,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当“快”则“快”,宜“慢”须“慢”,一切应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定,不能刻意追求形式。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有重点与非重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平均用力。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则缓慢地讲;一般内容要交代,则简明地讲;新课引入宜快,时间不能拖得太长;需要学生记笔记的地方,则应适当放慢速度;学生易懂的问题可一带而过,学生易混的内容则要重锤敲打;两个小环节之间的过渡可以快些,而两个大环节之间的过渡就需慢些。例如,物理概念教学中,概念引入宜快,时间不能拖得太长;概念的形成过程必须慢一些,让学生有思考、探究的余地,理解内涵,掌握外延,体会运用的思维方法;巩固概念进行模仿性练习时,可先慢后快,让学生有个熟悉的机会;在复习深化概念、进行技能训练时,宜开始慢一些,然后逐步加快速度,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动静相生
这里的“动”和“静”是指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是课堂教学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氛围。高明的电影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和平衡观众的情绪;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若能巧于安排教学方式,如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作回答、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等双边活动按照科学顺序有机组合搭配起来,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将有助于学生消除疲劳、保持注意力,使学生在紧张而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三、疏密相间
这里所谓的“疏”和“密”是指教学活动信息的密度而言,即单位时间里教学内容数量的多少。当然,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作为培养人的教学工作,应当对于教学的密度予以足够的重视。一般地说,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要充分利用、发挥每一分钟的价值,但是,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好地接受教学信息,教师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也应注意疏密相间,因为构成教学节奏的疏和密将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疏”(间隔大,频率小,速度慢),给人以徐缓、轻松的感觉;“密”(间隔小、频率大、速度快),给人以急促、紧张的感觉。疏密相间,则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密而不疏,学生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会过于松弛,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既要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保证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有疏有密。要疏密有度、疏密相间,让学生按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以旺盛的精力,更好地接受教学信息,还要注意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起伏有致
这里所谓的“起”和“伏”,是指教学过程的态势而言,潮有涨落,山有峰谷,事物运动的过程往往呈现波浪式状态,教学过程也贵在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才能富于变化、引人入胜。如果45分钟只是一味地平铺直叙,那就乏味了,也不符合教学的改革;反之,“学生如果较长时间处于较高激动状态,对他们学习较困难的内容有干扰”。这就提醒我们要精心安排教学的序幕、发展、高潮和尾声,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起伏有致,形成节奏,在教学的黄金时间里出现高潮。在高潮之前要有几个小浪头作铺垫,这样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吸收新的知识。
五、抑扬顿挫
这里所说的“抑”与“扬”,是指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而言的,即指教学语言中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交替变化,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诚然,作为科学性很强的物理学科,教师讲课的语言首先要准确、鲜明、通俗易懂,一言一语都不失周密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但教学语言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交替变换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往往可以明显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率。
六、整体和谐
课堂教学节奏必须综合考虑、巧妙安排,使构成教学节奏的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教学艺术节奏的整体和谐程度,体现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教师在讲台上犹如乐队指挥,要用心调动每一种乐器,演奏出节奏和谐、旋律优美的乐曲。物理学是对智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许多学生对学习这门学科感到有困难,而具有整体和谐的教学艺术节奏的物理课堂教学,则可把紧密而严谨的思考或推导、演算变为学生自发的努力,轻松接受,使他们在身心愉悦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陶冶品德。要对提问、学生板演、讨论发言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评价,对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及时矫正和补救,从而起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一课一小结,教师在课堂的结尾要对本堂所讲内容予以小结,理清思路,指明重点,突出应用。
这样,一堂课既重点突出、难点化解,又有巩固性的检测,还有查漏补缺以及从更高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把握整体知识,不仅使课堂显得主次分明、结构紧凑,更重要的是把教师从繁琐的旧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指导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快乐中得到知识。
一、快慢得宜
这里所说的“快慢”,是指教学进程的速度而言。首先,“快”与“慢”本身是一对矛盾,在具体的施教过程中,当“快”则“快”,宜“慢”须“慢”,一切应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定,不能刻意追求形式。教学内容有难有易,有重点与非重点,所以,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宜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切忌平均用力。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则缓慢地讲;一般内容要交代,则简明地讲;新课引入宜快,时间不能拖得太长;需要学生记笔记的地方,则应适当放慢速度;学生易懂的问题可一带而过,学生易混的内容则要重锤敲打;两个小环节之间的过渡可以快些,而两个大环节之间的过渡就需慢些。例如,物理概念教学中,概念引入宜快,时间不能拖得太长;概念的形成过程必须慢一些,让学生有思考、探究的余地,理解内涵,掌握外延,体会运用的思维方法;巩固概念进行模仿性练习时,可先慢后快,让学生有个熟悉的机会;在复习深化概念、进行技能训练时,宜开始慢一些,然后逐步加快速度,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二、动静相生
这里的“动”和“静”是指教学活动的外部表现而言,是课堂教学中两种相辅相成的氛围。高明的电影导演,总是在闹场之后安排一个静场,以调节和平衡观众的情绪;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若能巧于安排教学方式,如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提问学生作回答、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辅导等双边活动按照科学顺序有机组合搭配起来,使教学活动在动静交替中有节奏地进行,将有助于学生消除疲劳、保持注意力,使学生在紧张而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中发展智力、形成能力。
三、疏密相间
这里所谓的“疏”和“密”是指教学活动信息的密度而言,即单位时间里教学内容数量的多少。当然,作为一名物理教师,作为培养人的教学工作,应当对于教学的密度予以足够的重视。一般地说,在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要充分利用、发挥每一分钟的价值,但是,为了适应学生的认知特点,更好地接受教学信息,教师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也应注意疏密相间,因为构成教学节奏的疏和密将影响学生心理感受的变化。“疏”(间隔大,频率小,速度慢),给人以徐缓、轻松的感觉;“密”(间隔小、频率大、速度快),给人以急促、紧张的感觉。疏密相间,则会给学生带来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保持旺盛的精力;密而不疏,学生精神长时间紧张,容易疲劳;疏而不密,学生情绪会过于松弛,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节奏时,既要从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能力出发,又要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思维,保证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有疏有密。要疏密有度、疏密相间,让学生按有张有弛的心理节律,以旺盛的精力,更好地接受教学信息,还要注意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四、起伏有致
这里所谓的“起”和“伏”,是指教学过程的态势而言,潮有涨落,山有峰谷,事物运动的过程往往呈现波浪式状态,教学过程也贵在曲折起伏、跌宕有致,才能富于变化、引人入胜。如果45分钟只是一味地平铺直叙,那就乏味了,也不符合教学的改革;反之,“学生如果较长时间处于较高激动状态,对他们学习较困难的内容有干扰”。这就提醒我们要精心安排教学的序幕、发展、高潮和尾声,使教学过程有起有伏,起伏有致,形成节奏,在教学的黄金时间里出现高潮。在高潮之前要有几个小浪头作铺垫,这样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吸收新的知识。
五、抑扬顿挫
这里所说的“抑”与“扬”,是指教师教学语言的特点而言的,即指教学语言中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交替变化,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诚然,作为科学性很强的物理学科,教师讲课的语言首先要准确、鲜明、通俗易懂,一言一语都不失周密的科学性、严密的逻辑性,但教学语言节拍的强弱、力度的大小等交替变换以及句子长短、语调升降的有规律变化,往往可以明显增强表达力和感染力,提高教学效率。
六、整体和谐
课堂教学节奏必须综合考虑、巧妙安排,使构成教学节奏的各要素搭配合理、穿插得体、衔接有序、融洽统一,以构成整体节奏的和谐美。教学艺术节奏的整体和谐程度,体现着教师教学艺术的水平。教师在讲台上犹如乐队指挥,要用心调动每一种乐器,演奏出节奏和谐、旋律优美的乐曲。物理学是对智力要求很高的学科,许多学生对学习这门学科感到有困难,而具有整体和谐的教学艺术节奏的物理课堂教学,则可把紧密而严谨的思考或推导、演算变为学生自发的努力,轻松接受,使他们在身心愉悦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陶冶品德。要对提问、学生板演、讨论发言等多种形式进行反馈评价,对学生尚未掌握的知识及时矫正和补救,从而起到查漏补缺的目的。
一课一小结,教师在课堂的结尾要对本堂所讲内容予以小结,理清思路,指明重点,突出应用。
这样,一堂课既重点突出、难点化解,又有巩固性的检测,还有查漏补缺以及从更高的角度和不同的侧面把握整体知识,不仅使课堂显得主次分明、结构紧凑,更重要的是把教师从繁琐的旧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指导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在快乐中得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