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幼儿园在贯彻国家文件的基本精神时应根据地方环境、资源等条件,从本园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并实
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传统工艺、饮食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地区更彰显其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1]。为了使优良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应该合理有效地运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这不仅能体现园本课程生活化并凸显办园特色,提高幼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能让民族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中,增强幼儿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保障园本课程中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条件
1.1国家关于幼儿及幼儿课程等方面的政策指引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幼儿园在贯彻国家文件的基本精神时应根据地方环境、资源等条件,从本园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并实施适合本园的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亦提出,要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让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这些文件为少数民族族文化融入园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也指明了二者融合的基本方向。
1.2文化传承、师资方面的现实需要与基础
1.2.1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
藏文化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并发展而成的文化,正是由于这些发展变化,才显示出藏文化的勃勃生机,显示出它兼收并蓄的文化融合能力,使它走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藏人民拥有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它既是植根于藏族社会的民族文化,又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它产生于青藏高原,既是这块土地上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其他各民族人民精神创造的成果[3]。藏文化既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天文、历算、藏医药等各种具体文化形式,又包括伦理道德、心理、审美等较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时无刻不随着丰富多彩的藏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藏文化亟待传承发展,这必须由新一代发扬光大。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幼儿处于对各种知识(包括民族知识)初步学习阶段,幼儿园教育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园本课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有效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1.2.2师资、家长、社区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作为开发园本课程的主体,是连接少数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纽带,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藏族地区幼儿教师的选拔、培训都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核,逐步成立双语幼儿园。藏区的幼儿教师许多都是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这些师资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融入、整合进园本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园本课程在强调幼儿教师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突出了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4]。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要打破传统的家长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获得有效反馈,等等。幼儿家长及社区为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保障。
2.园本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
2.1能够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获得民族文化知识
哪些民族文化资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具有教育价值呢?如何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如何获得民族文化知识的资源作为园本课程的资源呢?以藏族文化为例,其有流传至今的民间工艺,如制作藏纸、银饰加工、唐卡、坛城艺术等;具有富有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如六弦琴、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竖笛、骨笛、大号、号、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特产美食有酥油、糌粑等;有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如赛牦牛、骑马、爬山、射箭等[5]。藏区幼儿园可根据本园家长和社区资源的实际情况,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有序地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让幼儿更深地了解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知识,感受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还能让幼儿通过参观藏文化博物馆、观察藏区人民生活、欣赏藏族服饰、音乐和舞蹈等,欣赏藏族民间文化艺术,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2开发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源
园本课程的实施以主题活动为主。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6]。主题教学活动的特征:它是一种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师生共同建构、共同完成的活动;强调教师、幼儿、环境、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强调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多种多样形式对主题认知的表达;是一种既强调过程与结果又强调经验与分享的活动。幼儿教师(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主体)应根据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实际情况和活动的“民族特色化”的需要来选择主题活动的资源。比如教师根据自己和幼儿收集到的资源,包括藏族民间故事、民间歌舞、藏族服饰、美食和自然风光等的材料,设计实施多个特色的活动。此外,幼儿园也可以开展相关的节日主题活动,如传统藏族节日:沐佛节、萨嘎达瓦节、雪顿节、藏历年这些都能使主题活动体现出独特的本土的、民族的文化气息。幼儿在参与这些贴近生活的民族特色活动中,全面地、多维度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民情,使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3.园本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实施路径
3.1在主题活动中灵活运用
为了增进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幼儿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各个主题活动中,例如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藏族文化融入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中:在语言活动中融入藏族童谣、歌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文学、历史资源,使幼儿在发展汉语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同时,熟练表达书写本民族的语言;在音乐活动中利用藏族民歌民乐、舞蹈、民族乐器等开展欣赏、表演、打击乐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藏族工艺品如唐卡、堆秀、雕刻等并尝试动手操作,让他们体验到参与民间文化活动的乐趣,探索对藏族文化的兴趣;在体育活动中将藏族体育游戏摔跤、赛马等民间活动进行创新运用,增强幼儿的体质,并让他们感受到民间游戏的趣味性,此外,在区域活动的角色游戏中,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藏族节日、特色小吃和民风民俗等,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在智力游戏中可以开发利用藏族棋类运动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其思维能力。
3.2创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动环境
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和运用,为幼儿创设富有民族特色和民间文化气息的活动环境。以藏族文化资源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和公共走廊、楼梯的空间环境,提供幼儿容易接受的色彩鲜明的藏族文化图片、文字和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比如在活动室内,教师可以用一些精美的藏族工艺品如唐卡、堆绣等装饰活动室的墙面和窗户,以及一些自然风光的图画等;还可以灵活运用有藏族族艺术特色的悬挂物装饰活动室上方。在户外的走廊墙面,教师可以粘贴一些有代表性的藏族文化作品,如师幼共同用纸制作的或幼儿画的藏族文化图案;也可以用特制小木板布置墙面,木板上用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文化;还可以是写有藏族文字的藏纸,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藏族文化的美。另外,也可以在回廊转角处用画有56个民族娃娃的图片进行装饰,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知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懂得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
总之,园本课程建设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联合社区、家长各方力量,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土丰富的民间资源,进一步增强幼儿与现实生活的联系[7]。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园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幼儿教师应加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提高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有助于形成富有特色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园本课程,能更好地支持每个幼儿的发展。在园本课程的实施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对促进幼儿在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有特殊的教育作用[8]。尤其是幼儿园的墙饰及空间环境对幼儿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也是最能展现幼儿园特点和幼儿表现自我、获取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地方。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活动环境的创设中,不仅可以向幼儿传递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而且可以使幼儿在充满民族特色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孟瑾.促进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的管理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
[3]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4]高立云.浅谈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5]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6]岳秀珍.浅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认识[J].幼教园地,2014.
[7]张水秀.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研究综述[J].四川:考试周刊,2014.
[8]李佳.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11.
我国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传统工艺、饮食文化等多姿多彩的文化传统,少数民族地区更彰显其特色。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1]。为了使优良的民族文化得到传承,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就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少数民族地区幼儿园应该合理有效地运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资源构建幼儿园园本课程,这不仅能体现园本课程生活化并凸显办园特色,提高幼儿教师开发课程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而且能让民族文化扎根于幼儿的心中,增强幼儿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1.保障园本课程中开发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条件
1.1国家关于幼儿及幼儿课程等方面的政策指引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了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幼儿园在贯彻国家文件的基本精神时应根据地方环境、资源等条件,从本园实际出发,结合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开发并实施适合本园的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2]。2012年颁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亦提出,要遵循幼儿的成长规律和年龄特点,丰富幼儿园的课程资源,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要让幼儿“能感受到家乡的发展变化并为此感到高兴”;“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各民族之间要互相尊重,团结友爱”。这些文件为少数民族族文化融入园本课程提供了政策保障,也指明了二者融合的基本方向。
1.2文化传承、师资方面的现实需要与基础
1.2.1文化传承的现实需要
藏文化是一种在特定社会历史环境下形成并发展而成的文化,正是由于这些发展变化,才显示出藏文化的勃勃生机,显示出它兼收并蓄的文化融合能力,使它走到人类社会发展的今天。藏人民拥有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它既是植根于藏族社会的民族文化,又是具有高原特色的地域文化。作为地域文化,它产生于青藏高原,既是这块土地上藏人民智慧的结晶,又是这块土地上生活的其他各民族人民精神创造的成果[3]。藏文化既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天文、历算、藏医药等各种具体文化形式,又包括伦理道德、心理、审美等较深层次的文化意识,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等更深层次的思想内容。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时无刻不随着丰富多彩的藏族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
藏文化亟待传承发展,这必须由新一代发扬光大。教育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制,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中起着巨大的作用。由于幼儿处于对各种知识(包括民族知识)初步学习阶段,幼儿园教育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园本课程中对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有效传承和发展民族文化。
1.2.2师资、家长、社区基础
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教师作为开发园本课程的主体,是连接少数民族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重要纽带,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藏族地区幼儿教师的选拔、培训都经过政府部门的审核,逐步成立双语幼儿园。藏区的幼儿教师许多都是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有较深的了解,在教学活动中能够自觉地开发和利用本民族的文化资源。这些师资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融入、整合进园本课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园本课程在强调幼儿教师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也突出了家长参与园本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4]。因此,要充分利用地域特色,调动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要打破传统的家长教育思想,提高家长的参与意识;要及时和家长沟通,获得有效反馈,等等。幼儿家长及社区为开发利用资源提供了保障。
2.园本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思路
2.1能够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获得民族文化知识
哪些民族文化资源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幼儿具有教育价值呢?如何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如何获得民族文化知识的资源作为园本课程的资源呢?以藏族文化为例,其有流传至今的民间工艺,如制作藏纸、银饰加工、唐卡、坛城艺术等;具有富有有民族特色的民族乐器,如六弦琴、牛角胡、贴琴、根卡、胡琴、竖笛、骨笛、大号、号、热巴鼓、达玛鼓、巴郎鼓、锣、镲、串铃等;特产美食有酥油、糌粑等;有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如赛牦牛、骑马、爬山、射箭等[5]。藏区幼儿园可根据本园家长和社区资源的实际情况,在园本课程建设过程中有序地开发利用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让幼儿更深地了解自己本民族文化的知识,感受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其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还能让幼儿通过参观藏文化博物馆、观察藏区人民生活、欣赏藏族服饰、音乐和舞蹈等,欣赏藏族民间文化艺术,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增强他们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2.2开发与主题活动相关的资源
园本课程的实施以主题活动为主。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特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将各种学习内容围绕一个中心有机连接起来,让学习者通过该单元的活动,获得与“中心”有关的较为完整的经验[6]。主题教学活动的特征:它是一种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师生共同建构、共同完成的活动;强调教师、幼儿、环境、幼儿园、家庭、社区的互动;强调幼儿在主题活动中多种多样形式对主题认知的表达;是一种既强调过程与结果又强调经验与分享的活动。幼儿教师(园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主体)应根据幼儿的基本发展水平、实际情况和活动的“民族特色化”的需要来选择主题活动的资源。比如教师根据自己和幼儿收集到的资源,包括藏族民间故事、民间歌舞、藏族服饰、美食和自然风光等的材料,设计实施多个特色的活动。此外,幼儿园也可以开展相关的节日主题活动,如传统藏族节日:沐佛节、萨嘎达瓦节、雪顿节、藏历年这些都能使主题活动体现出独特的本土的、民族的文化气息。幼儿在参与这些贴近生活的民族特色活动中,全面地、多维度地认识和了解自己家乡的民风民俗民情,使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文化。 3.园本课程中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实施路径
3.1在主题活动中灵活运用
为了增进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幼儿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各个主题活动中,例如在集中教学活动中,可以将藏族文化融入五大领域的教育内容中:在语言活动中融入藏族童谣、歌谣、民间故事、神话传说、民间文学、历史资源,使幼儿在发展汉语表达和阅读能力的同时,熟练表达书写本民族的语言;在音乐活动中利用藏族民歌民乐、舞蹈、民族乐器等开展欣赏、表演、打击乐活动;在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通过仔细观察藏族工艺品如唐卡、堆秀、雕刻等并尝试动手操作,让他们体验到参与民间文化活动的乐趣,探索对藏族文化的兴趣;在体育活动中将藏族体育游戏摔跤、赛马等民间活动进行创新运用,增强幼儿的体质,并让他们感受到民间游戏的趣味性,此外,在区域活动的角色游戏中,教师也可充分利用藏族节日、特色小吃和民风民俗等,增强幼儿的民族认同感;在智力游戏中可以开发利用藏族棋类运动以拓展幼儿的知识面,提高其思维能力。
3.2创设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活动环境
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加工和运用,为幼儿创设富有民族特色和民间文化气息的活动环境。以藏族文化资源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活动室内外门窗、墙面和公共走廊、楼梯的空间环境,提供幼儿容易接受的色彩鲜明的藏族文化图片、文字和各种各样的手工制品。比如在活动室内,教师可以用一些精美的藏族工艺品如唐卡、堆绣等装饰活动室的墙面和窗户,以及一些自然风光的图画等;还可以灵活运用有藏族族艺术特色的悬挂物装饰活动室上方。在户外的走廊墙面,教师可以粘贴一些有代表性的藏族文化作品,如师幼共同用纸制作的或幼儿画的藏族文化图案;也可以用特制小木板布置墙面,木板上用图片和文字介绍藏族文化;还可以是写有藏族文字的藏纸,让幼儿身临其境,感受藏族文化的美。另外,也可以在回廊转角处用画有56个民族娃娃的图片进行装饰,让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感知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懂得其他民族的文化知识。
总之,园本课程建设应从幼儿园实际出发,联合社区、家长各方力量,充分开发与利用本土丰富的民间资源,进一步增强幼儿与现实生活的联系[7]。少数民族文化可以成为园本课程的重要资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幼儿教师应加以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让幼儿在参与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提高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逐步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同时,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中,有助于形成富有特色而不是整齐划一的园本课程,能更好地支持每个幼儿的发展。在园本课程的实施中,环境是一种潜在的课程资源,对促进幼儿在认知、社会性等多方面的发展,有特殊的教育作用[8]。尤其是幼儿园的墙饰及空间环境对幼儿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也是最能展现幼儿园特点和幼儿表现自我、获取知识和提高审美能力的地方。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活动环境的创设中,不仅可以向幼儿传递大量的民族文化信息,而且可以使幼儿在充满民族特色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受到熏陶。
参考文献:
[1]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2]孟瑾.促进幼儿园园本化课程建设的管理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1.
[3]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4]高立云.浅谈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
[5]曲甘·完玛多杰.藏族十明文化[M].青海:青海人民出版社,2013.
[6]岳秀珍.浅谈对幼儿园园本课程的认识[J].幼教园地,2014.
[7]张水秀.幼儿园园本课程的研究综述[J].四川:考试周刊,2014.
[8]李佳.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及对策[J].教育导刊,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