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9年,改革开放第一年。这年的除夕夜,消失多年的交谊舞第一次出现在人民大会堂的联欢会上。
舞禁初开头四年
大会堂里舞禁初开,民间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已经嗅到了肢体解放的味道,迪斯科悄然流行。这个名字还是后来的舶来品,当时人们都称之为摇摆舞。公园里开始有大胆的年轻人试着摇摆,在那个夏天的颐和园,摄影家李晓斌拍下了一对北京的时尚青年,西服、蛤蟆镜,脚蹬懒汉鞋。他们的舞蹈引起了游客的围观,板砖录音机里放的音乐是《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摄影师回忆,围观的人心情都比较复杂,看得很过瘾,又挺犯怯。
那时候交谊舞仅在小范围里流行,男女之间私下保持着距离,摇摆舞更是时髦到极致的年轻人才敢为之的体验。
那时候文艺青年们四处想找些乐子,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圆明园露天舞会。
起先是1980年的清明节,一帮文艺青年开始在圆明园聚会。他们包括四月影会和星星画展的青年艺术家、诗人北岛、芒克以及后来的第五代导演何群。这些人去那边玩,聊天、跳舞。后来,吸引的人越来越多,思想比较开放的年轻人都去那里扎堆儿,露天舞会已经徒具形式,年轻人们只是需要一个固定的思想交流之地。
在露天舞会上,围观的人群明显要比下场尝试的人多。舞场中间明显要时髦得多,已经开始有男人穿碎花衬衫和白色T恤,那基本上属于当时最扎眼的打扮。
整个舞会的音乐伴奏皆来自于一部单卡录音机,被年轻人形象地称为板砖,牌子是三洋的,价钱在260元到270元之间,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干部半年的工资。
北京的时髦姑娘喜欢去樱桃沟跳舞,她们中间流行清一色的打扮,花阳伞、绿军裤、针织毛衣,以红色和黄色为佳。那是1980年的中国,物资还挺贫乏,青年人向往美好。
民间舞会潜行了有一年多,到了1980年6月,时风陡转。
公安部和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取缔营业性舞会和公共场所自发舞会的通知》。
《通知》将跳交际舞视为“舞姿低级庸俗、伤风败俗”的娱乐项目,称人民群众坚决要求取缔,并对营业性舞会的主办者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治安处罚,严重的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时间,交谊舞处境不妙。思想界乍暖还寒,那时的报纸上,就曾产生过集体讨伐交谊舞的一番讨论。
那两年社会治安也不太好,人们对于社会风气的普遍担心集中到交谊舞上,穿着时髦几乎成了流氓的代名词,跳交谊舞被指第三者插足。到了1983年,社会上开始“严打”,交谊舞的热情降至冰点。那时候,不要说在公园里跳舞,就是晚上两个青年男女在一起走路,也要遭受警察的盘问。
穿红裙子的恶魔
1984年,街上流行红裙子。那年夏天,北京长安街上两个骑自行车穿红色连衣裙的女子,被摄影师李晓斌记入了镜头。前面一个女子的裙子长度已经缩短到了膝盖以上,那是当年最时髦的打扮,来自于一部时尚电影的跟风。电影的名字叫《红衣少女》,讲的是上海纺织女工,比赛穿漂亮衣服的风潮。电影为那个年代的现实生活贡献了若干时尚新词,比如“斩衣”“斩裙”“斩得落花流水”,斩在当时差不多是炫耀、显摆的意思。
片子一公映,立时成为时尚的标签,红裙子插着恶魔的翅膀,风靡全国。每个追赶时髦的年轻女子都要赶着去买一条红裙子“斩”现风采。
那一阵子,红裙子解放了思想,交谊舞的解禁重又被提上了议程。
1984年10月19日,中宣部、文化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语气略微松动,改禁为限,这一做法,划开了中国娱乐业封冻的冰面。
当年,北京市批准了四家舞厅的開放,但只允许四种类型人进入:外籍人士、外国留学生、华侨和华侨带进来的中国人。
怎么打开这个缺口,需要来自自下而上的尝试。随后,天津市领风气之先,搞起了舞厅试点。当时李瑞环担任天津市长,大搞舞厅示范。1985年4月,天津市文化局、公安局联合组建天津市舞会管理办公室,将全市营业性交谊舞会纳入统一管理的轨道,改变了之前的多头管理。当年10月,这个城市已经有了56家营业性舞厅,并且运营正常。
1986年,王蒙复出,担任了文化部部长,这个酷爱交谊舞的作家,上任之初就干了一件大事:让交谊舞解禁。
身体摇摆的晴雨表
回顾身体摇摆的历史,交谊舞的风行仿佛轮回,从来都是大气候的显示计。
作家王蒙始终是个交谊舞爱好者,后来他在小说《活动变人形》中,对于解放初期交谊舞的兴废,有过意味深长地回顾。他写道:
革命的人也跳舞,这是史沫特莱女士的《中国之战歌》书中写道的。书中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革命领袖的舞姿。我当时还有点想不通,怎么能在延安跳舞呢?
到了50年代,城市人学跳交谊舞成风;那个年代因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除了扫文盲,还要学习苏联老大哥,得扫舞盲。据说国家领导人都在跳,老百姓还会不学?
50年代后期,舞会的口子日益缩小。到了1960年,三年灾荒,吃都吃不饱,谁还跳舞,单位的舞会从此就彻底结束了。
(摘自《扬子晚报》2008.7.16)
舞禁初开头四年
大会堂里舞禁初开,民间一些时髦的年轻人已经嗅到了肢体解放的味道,迪斯科悄然流行。这个名字还是后来的舶来品,当时人们都称之为摇摆舞。公园里开始有大胆的年轻人试着摇摆,在那个夏天的颐和园,摄影家李晓斌拍下了一对北京的时尚青年,西服、蛤蟆镜,脚蹬懒汉鞋。他们的舞蹈引起了游客的围观,板砖录音机里放的音乐是《阿里巴巴是个快乐的青年》。摄影师回忆,围观的人心情都比较复杂,看得很过瘾,又挺犯怯。
那时候交谊舞仅在小范围里流行,男女之间私下保持着距离,摇摆舞更是时髦到极致的年轻人才敢为之的体验。
那时候文艺青年们四处想找些乐子,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圆明园露天舞会。
起先是1980年的清明节,一帮文艺青年开始在圆明园聚会。他们包括四月影会和星星画展的青年艺术家、诗人北岛、芒克以及后来的第五代导演何群。这些人去那边玩,聊天、跳舞。后来,吸引的人越来越多,思想比较开放的年轻人都去那里扎堆儿,露天舞会已经徒具形式,年轻人们只是需要一个固定的思想交流之地。
在露天舞会上,围观的人群明显要比下场尝试的人多。舞场中间明显要时髦得多,已经开始有男人穿碎花衬衫和白色T恤,那基本上属于当时最扎眼的打扮。
整个舞会的音乐伴奏皆来自于一部单卡录音机,被年轻人形象地称为板砖,牌子是三洋的,价钱在260元到270元之间,相当于当时一个普通干部半年的工资。
北京的时髦姑娘喜欢去樱桃沟跳舞,她们中间流行清一色的打扮,花阳伞、绿军裤、针织毛衣,以红色和黄色为佳。那是1980年的中国,物资还挺贫乏,青年人向往美好。
民间舞会潜行了有一年多,到了1980年6月,时风陡转。
公安部和文化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取缔营业性舞会和公共场所自发舞会的通知》。
《通知》将跳交际舞视为“舞姿低级庸俗、伤风败俗”的娱乐项目,称人民群众坚决要求取缔,并对营业性舞会的主办者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给予治安处罚,严重的以“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追究刑事责任。
一时间,交谊舞处境不妙。思想界乍暖还寒,那时的报纸上,就曾产生过集体讨伐交谊舞的一番讨论。
那两年社会治安也不太好,人们对于社会风气的普遍担心集中到交谊舞上,穿着时髦几乎成了流氓的代名词,跳交谊舞被指第三者插足。到了1983年,社会上开始“严打”,交谊舞的热情降至冰点。那时候,不要说在公园里跳舞,就是晚上两个青年男女在一起走路,也要遭受警察的盘问。
穿红裙子的恶魔
1984年,街上流行红裙子。那年夏天,北京长安街上两个骑自行车穿红色连衣裙的女子,被摄影师李晓斌记入了镜头。前面一个女子的裙子长度已经缩短到了膝盖以上,那是当年最时髦的打扮,来自于一部时尚电影的跟风。电影的名字叫《红衣少女》,讲的是上海纺织女工,比赛穿漂亮衣服的风潮。电影为那个年代的现实生活贡献了若干时尚新词,比如“斩衣”“斩裙”“斩得落花流水”,斩在当时差不多是炫耀、显摆的意思。
片子一公映,立时成为时尚的标签,红裙子插着恶魔的翅膀,风靡全国。每个追赶时髦的年轻女子都要赶着去买一条红裙子“斩”现风采。
那一阵子,红裙子解放了思想,交谊舞的解禁重又被提上了议程。
1984年10月19日,中宣部、文化部、公安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舞会管理问题的通知》,语气略微松动,改禁为限,这一做法,划开了中国娱乐业封冻的冰面。
当年,北京市批准了四家舞厅的開放,但只允许四种类型人进入:外籍人士、外国留学生、华侨和华侨带进来的中国人。
怎么打开这个缺口,需要来自自下而上的尝试。随后,天津市领风气之先,搞起了舞厅试点。当时李瑞环担任天津市长,大搞舞厅示范。1985年4月,天津市文化局、公安局联合组建天津市舞会管理办公室,将全市营业性交谊舞会纳入统一管理的轨道,改变了之前的多头管理。当年10月,这个城市已经有了56家营业性舞厅,并且运营正常。
1986年,王蒙复出,担任了文化部部长,这个酷爱交谊舞的作家,上任之初就干了一件大事:让交谊舞解禁。
身体摇摆的晴雨表
回顾身体摇摆的历史,交谊舞的风行仿佛轮回,从来都是大气候的显示计。
作家王蒙始终是个交谊舞爱好者,后来他在小说《活动变人形》中,对于解放初期交谊舞的兴废,有过意味深长地回顾。他写道:
革命的人也跳舞,这是史沫特莱女士的《中国之战歌》书中写道的。书中描写了毛泽东、朱德、彭德怀等革命领袖的舞姿。我当时还有点想不通,怎么能在延安跳舞呢?
到了50年代,城市人学跳交谊舞成风;那个年代因响应党中央的号召,除了扫文盲,还要学习苏联老大哥,得扫舞盲。据说国家领导人都在跳,老百姓还会不学?
50年代后期,舞会的口子日益缩小。到了1960年,三年灾荒,吃都吃不饱,谁还跳舞,单位的舞会从此就彻底结束了。
(摘自《扬子晚报》2008.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