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吴门多才俊。
光福、东渚、相王弄、园林路、齐门路……散落在苏城各处的玉雕作坊、名家工作室,使苏州成为全国玉器从业者和玩家心中的向往。目前,苏州专业玉雕人员逾三万。杨曦先生是全国公认的苏州玉雕界领军人物,他对传统玉雕技艺的传承,以及对现代玉雕技艺和风格的发展与变革,作出了积极探索和突出贡献。
对于资深玉器玩家来说,杨曦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不过,由于他甚少参加公众活动,对于圈外人士和许多初级玩家来说,知道他的并不多。在玩玉之初,我这个苏州人竟然是从北京玩玉前辈口中听到杨曦先生的名号。他说:“你是苏州人,一定认识杨曦大师,下次去苏州,一定要给引见引见啊!”那神情,那语气,可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多年后,成为杨先生一个不入门的学生,与先生提起此事,他只是淡淡一笑。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拜访杨先生并非难事。每周除周日休息外,他每日上午在家创作或上机雕刻,中午至南石玉雕工作室。杨先生的工作室位于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北面百米处。午后小憩片刻,杨先生开始设计并监制每一件工作室的作品,直至17时左右工作室下班。除了实在无法推脱的交际应酬,他这个作息习惯十数年来雷打不动,因此算准了时间前去,不用预约,定能见到先生。
杨先生浑身透着江南文士的清秀儒雅,这种沁润到骨子里的苏州千年人文气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先生话很少,更多的时候是静静地倾听。初识的朋友会感觉先生性格孤僻冷峻,其实,他内敛、温和,真诚而不张扬。
杨先生生于1964年,父亲是一位普通工人,母亲是苏州评弹团演员。由于他白幼体弱,为了将来能有一技傍身,9岁起,父亲就让他开始学习绘画,然后他的学习更多的是“自学”和“自习”,父亲从新华书店买来很多工农兵画册,要求他每日临摹一幅。当同伴们放学后尽情玩耍时,他却必须完成这特殊“家庭作业”,实在是一件无奈的事。
直至进入初中,并且参加了学校绘画兴趣小组后,杨先生真正喜爱上了绘画。初中毕业后,他考取了苏州工艺美校,分配在玉雕班,然而老师们都来自苏州工艺美术中专,并不会玉雕,因而传授的内容几乎也都是关于绘画。当时,他认为,玉雕只是一门手艺,而绘画才是真正的艺术。他很享受三年学习生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正是这段时间的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功底。
毕业后,杨先生很希望能从事绘画专业,却被分配进入了苏州玉雕厂工作。得益于绘画技巧上的优势,他的练习作品得到厂里师傅的赞扬,渐渐地,他对玉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年,他作为优秀青年员工,被厂里选送到上海玉雕厂进修半年。其间,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先生的指点。萧海春大师的言传身教,对杨先生之后的创作道路,产生了弥足深刻的影响。
《天工开物》中说:“良师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然而,杨先生在上海玉雕厂培训期间,感受到苏州玉雕厂与上海玉雕厂之间的差距,主要是在雕刻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环境上的差异,导致苏州玉雕没有创新作品,精品更是难得一见。而上海玉雕在行业中独树一帜,各种雕刻技艺结合运用纯熟,将玉料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涌现了一批精品佳作。
1992年,杨曦先生离开了每况愈下的苏州玉雕厂,创办了个人工作室,接一些加工活,特别是得到了一些台湾客户的青睐。2002年,杨先生正式将工作室定名为“南石玉雕工作室”,并成为苏州第一个注册自有商标的玉雕工作室。汲古而不泥古,是为大成,杨先生也希望通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使苏州玉雕摆脱纯粹仿古工艺的老路。南石玉雕工作室对原料的选择尤其严格,坚持只做和田籽料,而且在一定白度要求的基础上,原料必须细腻。无论是杨先生亲工的“南石”款,工作室出品的“龙”款,还是朋友来料加工的“辰”款,先生都一丝不苟地认真把关,让每件作品都成为艺术品。
这一年,在酣畅淋漓的创新和变革的同时,杨先生改进玉雕作品专用配套底座的设计。他将玉器底座设计与玉器本身一同创作,如最新创作的《持莲观音》底座,就揉进了青花瓷和苏州青砖的元素。他对玉器底座的成功设计,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以至于近几年各大奖项上获奖的作品90%以上都有其专用底座。
2006年,对杨曦先生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年初,他荣获“中国玉器雕刻大师”称号,这是业界对他多年孜孜不倦的创作和高超技艺的肯定。同年6月,杨先生在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了首次个人玉雕作品展。这次展览很成功,对于苏州同行和工作室是不容错过的,长三角地区的许多同行也赶到苏州,甚至还有来自河南、北京等地的同行,大家对许多构思新颖的作品发出了真诚的赞叹。由于当时馆内禁止拍照,很多同行甚至拿出纸笔,当场进行临摹。
“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法之可采者融之”,徐悲鸿大师的名言正是杨曦先生一直遵循的创新方向。杨先生在玉雕界以风格多变,不断推陈出新而闻名。近几年,他的创作设计如天马行空,愈发大胆,愈发新颖。如他正在创作的《江南》和《水乡》系列,大量使用了现代美学的几何构图,通过点线面的结合,来表现了古老苏州的秀美风景,挥洒自己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光福、东渚、相王弄、园林路、齐门路……散落在苏城各处的玉雕作坊、名家工作室,使苏州成为全国玉器从业者和玩家心中的向往。目前,苏州专业玉雕人员逾三万。杨曦先生是全国公认的苏州玉雕界领军人物,他对传统玉雕技艺的传承,以及对现代玉雕技艺和风格的发展与变革,作出了积极探索和突出贡献。
对于资深玉器玩家来说,杨曦的名字可以说是如雷贯耳。不过,由于他甚少参加公众活动,对于圈外人士和许多初级玩家来说,知道他的并不多。在玩玉之初,我这个苏州人竟然是从北京玩玉前辈口中听到杨曦先生的名号。他说:“你是苏州人,一定认识杨曦大师,下次去苏州,一定要给引见引见啊!”那神情,那语气,可谓身不能至,心向往之。多年后,成为杨先生一个不入门的学生,与先生提起此事,他只是淡淡一笑。
熟悉的朋友都知道,其实,拜访杨先生并非难事。每周除周日休息外,他每日上午在家创作或上机雕刻,中午至南石玉雕工作室。杨先生的工作室位于贝聿铭大师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北面百米处。午后小憩片刻,杨先生开始设计并监制每一件工作室的作品,直至17时左右工作室下班。除了实在无法推脱的交际应酬,他这个作息习惯十数年来雷打不动,因此算准了时间前去,不用预约,定能见到先生。
杨先生浑身透着江南文士的清秀儒雅,这种沁润到骨子里的苏州千年人文气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先生话很少,更多的时候是静静地倾听。初识的朋友会感觉先生性格孤僻冷峻,其实,他内敛、温和,真诚而不张扬。
杨先生生于1964年,父亲是一位普通工人,母亲是苏州评弹团演员。由于他白幼体弱,为了将来能有一技傍身,9岁起,父亲就让他开始学习绘画,然后他的学习更多的是“自学”和“自习”,父亲从新华书店买来很多工农兵画册,要求他每日临摹一幅。当同伴们放学后尽情玩耍时,他却必须完成这特殊“家庭作业”,实在是一件无奈的事。
直至进入初中,并且参加了学校绘画兴趣小组后,杨先生真正喜爱上了绘画。初中毕业后,他考取了苏州工艺美校,分配在玉雕班,然而老师们都来自苏州工艺美术中专,并不会玉雕,因而传授的内容几乎也都是关于绘画。当时,他认为,玉雕只是一门手艺,而绘画才是真正的艺术。他很享受三年学习生活,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正是这段时间的学习,为他打下了扎实的美术功底。
毕业后,杨先生很希望能从事绘画专业,却被分配进入了苏州玉雕厂工作。得益于绘画技巧上的优势,他的练习作品得到厂里师傅的赞扬,渐渐地,他对玉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84年,他作为优秀青年员工,被厂里选送到上海玉雕厂进修半年。其间,得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先生的指点。萧海春大师的言传身教,对杨先生之后的创作道路,产生了弥足深刻的影响。
《天工开物》中说:“良师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然而,杨先生在上海玉雕厂培训期间,感受到苏州玉雕厂与上海玉雕厂之间的差距,主要是在雕刻的设计理念和文化环境上的差异,导致苏州玉雕没有创新作品,精品更是难得一见。而上海玉雕在行业中独树一帜,各种雕刻技艺结合运用纯熟,将玉料与艺术完美地结合,涌现了一批精品佳作。
1992年,杨曦先生离开了每况愈下的苏州玉雕厂,创办了个人工作室,接一些加工活,特别是得到了一些台湾客户的青睐。2002年,杨先生正式将工作室定名为“南石玉雕工作室”,并成为苏州第一个注册自有商标的玉雕工作室。汲古而不泥古,是为大成,杨先生也希望通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使苏州玉雕摆脱纯粹仿古工艺的老路。南石玉雕工作室对原料的选择尤其严格,坚持只做和田籽料,而且在一定白度要求的基础上,原料必须细腻。无论是杨先生亲工的“南石”款,工作室出品的“龙”款,还是朋友来料加工的“辰”款,先生都一丝不苟地认真把关,让每件作品都成为艺术品。
这一年,在酣畅淋漓的创新和变革的同时,杨先生改进玉雕作品专用配套底座的设计。他将玉器底座设计与玉器本身一同创作,如最新创作的《持莲观音》底座,就揉进了青花瓷和苏州青砖的元素。他对玉器底座的成功设计,在业内引起了巨大反响,以至于近几年各大奖项上获奖的作品90%以上都有其专用底座。
2006年,对杨曦先生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年初,他荣获“中国玉器雕刻大师”称号,这是业界对他多年孜孜不倦的创作和高超技艺的肯定。同年6月,杨先生在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成功举办了首次个人玉雕作品展。这次展览很成功,对于苏州同行和工作室是不容错过的,长三角地区的许多同行也赶到苏州,甚至还有来自河南、北京等地的同行,大家对许多构思新颖的作品发出了真诚的赞叹。由于当时馆内禁止拍照,很多同行甚至拿出纸笔,当场进行临摹。
“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法之可采者融之”,徐悲鸿大师的名言正是杨曦先生一直遵循的创新方向。杨先生在玉雕界以风格多变,不断推陈出新而闻名。近几年,他的创作设计如天马行空,愈发大胆,愈发新颖。如他正在创作的《江南》和《水乡》系列,大量使用了现代美学的几何构图,通过点线面的结合,来表现了古老苏州的秀美风景,挥洒自己对家乡的深厚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