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网络成瘾量表,用spss软件对济南市某中学学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得出中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女生在心理健康某些因子上的差异有显著性,心理健康程度与网络成瘾之间有较高的相关,其中学习压力、焦虑两个因子能较好的预测网络成瘾。
关键词:心理健康强迫焦虑网络成瘾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b)-0235-01
多年来,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都一直受到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研究也有不少,但很多都是在说明中学生上网会影响心理健康[1]。本研究通过调查济南市某中学380名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旨在探索心理健康中哪些因子會影响网络成瘾,以期能为该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能为中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上网提供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与工具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某中学的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各3个班的学生410名,其中女生218名,男生192名。收回有效问卷380份;女生209名,男生171名。
1.2 研究工具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1998),该量表为由60个项目组成,采用五点计分法,从1到5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量表包括10个因子,分别评定其总均分和10个因子均分。总均分及其各因子均分5表示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4.00~4.99表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3.00~3.99表示存在中度心理问题,2.00~2.99表示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小于2表示正常。
网络成瘾量表。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问卷(1996)。该量表由8个项目构成,对8个问题中的5个问题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判定为网络成瘾。
1.3 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
调查活动由该校心理咨询教师配合,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担任主试,给予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统计处理通过SPSS 17.0软件完成。
2 结果分析
2.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网络成瘾状况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382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属正常范围的占69.5%,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7.3%,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占3.5%,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有1名,不存在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380名学生具有网络成瘾症状的约占8.2%。
2.2 心理健康水平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对380名该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得到的网络成瘾与心里健康及其各因子的相关值为:总分:0.452,强迫:0.333,偏执:0.351,敌对:0.363,人际关系敏感:0.365,抑郁:0.359,焦虑:0.389,学习压力:0.456,适应不良:0.353,情绪不稳:0.367,心理不平衡:0.354。从这些数值可以看出,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所含各因子,均与网络成瘾有较高的相关,尤其是学习压力、焦虑,相关更高。
2.3 心理健康各因子对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以网络成瘾为因变量,心理健康各因子为自变量,在逐步回归中产生了下面的结果。学习压力和焦虑进入了回归方程,能对网络成瘾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具体数据如表1。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有27.3%的中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3.5%的中学生存在中度的心理问题。当然,心理健康的有些理论认为[2],所谓健康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它是由不平衡态过渡到平衡态;心理不健康是指这一平衡化机制丧失了正常的机能,即心理系统不能借助自身的力量恢复到平衡态。而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可以经主体的自我调整后恢复到平衡态。所以,该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还是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落实于发展性而非治疗性。
男女生的心理健康评分有些因子如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源自于该校的学生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农村。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的社会期望不同。[3]同时,由于男女生心理成熟期的不同,男生略微滞后,这也为适应不良提供了解释的可能。
该校具有网络成瘾症状的学生占到全部学生的8.2%,和其他网络成瘾的研究得到的数据接近。[4]如今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已经不可忽视,很多的研究集中于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5][6]也有研究说明了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7]本研究对心理健康水平和网络成瘾的关系的结果分析发现,学习压力与焦虑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网络作为一个广大的交流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不了的心理需求,所以他们转向网络,从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慰藉。尤其是学习压力比较大时,焦虑情绪比较强时,网络特有的便于交流的功能便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如此,不断强化,便有极大的可能网络成瘾。
参考文献
[1] 蔡琛.中学生网瘾与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探索[J].科教文汇,2007(10).
[2] 窦愈.戒除网瘾健康成长[J].中学教学参考,2010(72).
[3] 孙梦哲,程凤霞.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校园心理,2010(10).
[4] 刘芳.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研究.硕士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9.
[5] 侯成飞.网络成瘾的高职生网络使用、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5.
[6] 高飞,韩蕾.医学专科生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学习和生活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10).
[7] 杨晓峰.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8] 谢妩.职高学生心理问题现象分析与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16期.
[9] 孙晓霞.高职院学生网瘾调查与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31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强迫焦虑网络成瘾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7(b)-0235-01
多年来,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研究都一直受到关注,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越来越丰富,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之间的关系研究也有不少,但很多都是在说明中学生上网会影响心理健康[1]。本研究通过调查济南市某中学380名中学生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的关系,旨在探索心理健康中哪些因子會影响网络成瘾,以期能为该校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能为中学生更加科学合理的上网提供理论指导。
1 研究对象与工具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取样的方法选取某中学的初一、初二、初三三个年级各3个班的学生410名,其中女生218名,男生192名。收回有效问卷380份;女生209名,男生171名。
1.2 研究工具
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采用王极盛编制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卷(1998),该量表为由60个项目组成,采用五点计分法,从1到5分别表示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量表包括10个因子,分别评定其总均分和10个因子均分。总均分及其各因子均分5表示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4.00~4.99表示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问题,3.00~3.99表示存在中度心理问题,2.00~2.99表示存在轻度心理问题,小于2表示正常。
网络成瘾量表。采用Young编制的网络成瘾问卷(1996)。该量表由8个项目构成,对8个问题中的5个问题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就可以判定为网络成瘾。
1.3 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
调查活动由该校心理咨询教师配合,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研究生担任主试,给予统一指导语,以班级为单位集体施测。统计处理通过SPSS 17.0软件完成。
2 结果分析
2.1 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网络成瘾状况分布
调查结果显示,382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属正常范围的占69.5%,存在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7.3%,存在中度心理问题的占3.5%,存在较严重心理问题的有1名,不存在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同学。380名学生具有网络成瘾症状的约占8.2%。
2.2 心理健康水平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
对380名该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及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网络成瘾的相关分析,得到的网络成瘾与心里健康及其各因子的相关值为:总分:0.452,强迫:0.333,偏执:0.351,敌对:0.363,人际关系敏感:0.365,抑郁:0.359,焦虑:0.389,学习压力:0.456,适应不良:0.353,情绪不稳:0.367,心理不平衡:0.354。从这些数值可以看出,无论是心理健康,还是所含各因子,均与网络成瘾有较高的相关,尤其是学习压力、焦虑,相关更高。
2.3 心理健康各因子对网络成瘾的回归分析
为了进一步验证心理健康各因子与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逐步回归分析,以网络成瘾为因变量,心理健康各因子为自变量,在逐步回归中产生了下面的结果。学习压力和焦虑进入了回归方程,能对网络成瘾有很好的预测作用,具体数据如表1。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有27.3%的中学生存在轻度心理问题,3.5%的中学生存在中度的心理问题。当然,心理健康的有些理论认为[2],所谓健康是一个动态性的过程,它是由不平衡态过渡到平衡态;心理不健康是指这一平衡化机制丧失了正常的机能,即心理系统不能借助自身的力量恢复到平衡态。而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还是可以经主体的自我调整后恢复到平衡态。所以,该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还是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落实于发展性而非治疗性。
男女生的心理健康评分有些因子如学习压力、适应不良、情绪不稳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源自于该校的学生绝大部分还是来自于农村。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对不同性别的孩子的社会期望不同。[3]同时,由于男女生心理成熟期的不同,男生略微滞后,这也为适应不良提供了解释的可能。
该校具有网络成瘾症状的学生占到全部学生的8.2%,和其他网络成瘾的研究得到的数据接近。[4]如今中学生的网络成瘾问题已经不可忽视,很多的研究集中于网络成瘾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5][6]也有研究说明了心理健康与网络成瘾之间是互为因果的关系。[7]本研究对心理健康水平和网络成瘾的关系的结果分析发现,学习压力与焦虑对网络成瘾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这可能是因为,网络作为一个广大的交流平台,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中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满足不了的心理需求,所以他们转向网络,从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寻找慰藉。尤其是学习压力比较大时,焦虑情绪比较强时,网络特有的便于交流的功能便起到了很大的缓解作用。如此,不断强化,便有极大的可能网络成瘾。
参考文献
[1] 蔡琛.中学生网瘾与心理健康问题分析与探索[J].科教文汇,2007(10).
[2] 窦愈.戒除网瘾健康成长[J].中学教学参考,2010(72).
[3] 孙梦哲,程凤霞.贫困大学生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J].校园心理,2010(10).
[4] 刘芳.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形成机制研究.硕士论文,江西师范大学,2009.
[5] 侯成飞.网络成瘾的高职生网络使用、心理健康、社会支持状况研究.硕士论文,山东师范大学,2005.
[6] 高飞,韩蕾.医学专科生网络成瘾对心理健康、学习和生活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10).
[7] 杨晓峰.大学生网络使用、网络成瘾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硕士论文,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8] 谢妩.职高学生心理问题现象分析与对策.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16期.
[9] 孙晓霞.高职院学生网瘾调查与思考.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