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点。思想政治作为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科,对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导向、素质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科学精神作为政治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的理性思维、个人成长、行为选择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那么,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呢?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此展开研究。
关键词:高中政治;科学精神;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保持理性思维意识具有极大的引导作用。同时,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辩证认知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以讲学练、划重点为主要讲授方式,忽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本文从科学精神的实际意义和培养策略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际意义
正处于心智发展关键期的高中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思想政治方向,保持高昂的社会热情和理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加强。此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也是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所在,对学生的品德建设、行为意识等方面都具有科学的价值导向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有利于塑造学生批判精神、求真精神、探索精神等优良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向上发展。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培养措施
1、设置课堂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课堂问题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究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觀能动性。因此,在政治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灵活设置课堂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心理,并在解析思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素养发展。如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电视剧《大宅门》中“七爷”购买黄连的视频节选播放给学生,并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如为什么“七爷”要放出口风还需要1000斤黄连?为什么说市场上的黄连多了反而价格降了?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商品的价格到底由什么决定的?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导入,可以推导出市场供需平衡与商品价格所产生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引入社会热点,把握学生价值导向
政治知识本就枯燥乏味,加之理论观点的深奥难懂,进而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动力。将社会热点引入其中,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的价值导向和行为选择得到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目的。因此,在政治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引入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把握学生价值导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观色彩。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年一次的“双11购物节”“618狂欢节”,以消费者彻夜守点、疯狂购物的现象展开讨论。学生在热点话题的讨论中,潜移默化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保持理性的价值导向,有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3、展开小组讨论,树立学生批判精神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要求创设“活动型学科课程”,以辨析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不仅是树立理性的思维观念,还要对日常事物保持批判性辨识能力,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政治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灵活设置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发学生对内容进行思考和辨识,使学生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中,突破常规的思维界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观点,从而达到有效培养的效果。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故事背景,在一处偏僻且风景秀丽的山村里,村民保持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处于贫困阶段。某天村里的年轻人发现此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请问,要不要破山开发呢?听到故事的内容后,学生都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开发矿产资源,另一个人说破坏自然环境,有的说不开发,那他们将会继续贫穷下去。面对颇有争议的话题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使学生在相互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树立理性的评判思维。同时,教师还应在最后的时候,引导学生向适度开发这一方面进行延伸,保持科学理性的发展观点,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问题、引入热点、小组讨论等环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良性发展。此外,加强对学生个体的思维引导,把握学生的价值导向,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科学精神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立足学生本质,不断优化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徐赣.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之科学精神的探究[J].新课程(下),2019(3).
[2] 王丽丽.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思考与实践——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16).
基金项目: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立项编号FZ2018ZX044研究成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科学精神;核心素养
科学精神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对学生认清社会发展规律、保持理性思维意识具有极大的引导作用。同时,科学精神的有效培养,有助于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导向,提高辩证认知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以讲学练、划重点为主要讲授方式,忽视对学生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学习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本文从科学精神的实际意义和培养策略两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
一、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实际意义
正处于心智发展关键期的高中生,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有助于学生树立坚定的思想政治方向,保持高昂的社会热情和理性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加强。此外,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也是当前立德树人的教育所在,对学生的品德建设、行为意识等方面都具有科学的价值导向作用。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精神,有利于塑造学生批判精神、求真精神、探索精神等优良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向上发展。
二、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培养措施
1、设置课堂问题,培养学生理性思维
课堂问题往往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探究意识,调动学生的主觀能动性。因此,在政治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变化,灵活设置课堂问题,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心理,并在解析思疑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促进学生科学精神的素养发展。如在“影响价格的因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电视剧《大宅门》中“七爷”购买黄连的视频节选播放给学生,并设置相应的探究问题,如为什么“七爷”要放出口风还需要1000斤黄连?为什么说市场上的黄连多了反而价格降了?影响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商品的价格到底由什么决定的?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问题导入,可以推导出市场供需平衡与商品价格所产生的内在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2、引入社会热点,把握学生价值导向
政治知识本就枯燥乏味,加之理论观点的深奥难懂,进而影响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动力。将社会热点引入其中,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概念的学习兴趣,还使学生的价值导向和行为选择得到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目的。因此,在政治课堂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合理引入社会热点话题,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把握学生价值导向,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具有主观色彩。如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年一次的“双11购物节”“618狂欢节”,以消费者彻夜守点、疯狂购物的现象展开讨论。学生在热点话题的讨论中,潜移默化的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保持理性的价值导向,有助于科学精神的培养。
3、展开小组讨论,树立学生批判精神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要求创设“活动型学科课程”,以辨析式的方法引导学生树立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科学精神不仅是树立理性的思维观念,还要对日常事物保持批判性辨识能力,从而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行为习惯。因此,在政治课堂活动中,教师应灵活设置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引发学生对内容进行思考和辨识,使学生在不断讨论的过程中,突破常规的思维界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意识,提出新的见解和理论观点,从而达到有效培养的效果。如教师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故事背景,在一处偏僻且风景秀丽的山村里,村民保持着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传统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处于贫困阶段。某天村里的年轻人发现此地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请问,要不要破山开发呢?听到故事的内容后,学生都纷纷表述自己的观点:有的说开发矿产资源,另一个人说破坏自然环境,有的说不开发,那他们将会继续贫穷下去。面对颇有争议的话题故事,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辩论,使学生在相互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树立理性的评判思维。同时,教师还应在最后的时候,引导学生向适度开发这一方面进行延伸,保持科学理性的发展观点,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设置问题、引入热点、小组讨论等环节,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良性发展。此外,加强对学生个体的思维引导,把握学生的价值导向,还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提升课堂学习的质量。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科学精神的培养过程中,需要广大教师,立足学生本质,不断优化教学形式,丰富课堂内容,从而为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 徐赣.高中政治核心素养之科学精神的探究[J].新课程(下),2019(3).
[2] 王丽丽.高中思想政治课培育学生科学精神的思考与实践——以《文化创新的途径》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19(16).
基金项目: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下高中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立项编号FZ2018ZX044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