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对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当前,对于采用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相关报道较少。在文中,主要就一例中医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病例进行介绍。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医案
【中图分类号】R5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046-01
张金红老师系恩施州民族医验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证经验丰富,辨证用方思路明确,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举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
邓某,男,65岁,已婚。2019年8月10日初诊。
诉双下肢水肿三月余。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眼睛干涩,双下肢浮肿,饮食减退,畏寒肢冷,小便减少,大便正常。无心慌、胸闷、喘气,无发热及盗汗。人院后查体:T 36.5℃, P 72次/分,R 19次/分,BP 130/80mmHg。发育正常,形体肥胖,神清,检查合作。慢性病容,步履迟缓;两侧甲状腺无明显肿大。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双下肢呈非凹陷性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腻,脉弦细。辅助检查:T3 1.94mmol/L,T4 22.6nmol/L,TSH 66.4mIU/L,ASO ≥500U,RF阳性,TG 2.76mmolL。CT片:甲状腺上极符合甲状腺机能减退征象;彩超右侧甲状腺内见1.3cm x 1.0cm包块回声,边界清晰。
西医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辨证:脾肾阳虚,痰湿郁滞。治疗:温肾健脾,化痰利湿。
方药:陈皮12克,青皮9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全瓜蒌12克,贝母12克,淫羊藿15克,补骨脂12克,鹿角片12克,薏苡仁20克,肉桂6克,附片3克。一日1剂,水煎服。甲状腺素片20mg,一日三次。
服药一周后,患者下肢水肿减轻,仍诉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继上方去补骨脂,加黄芪15克,一日一剂,水煎服;甲状腺素片加至40mg,一日三次。
又服药一周后,患者浮肿明显减轻,乏力好转,精神食欲可。守原方继服一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诸症好转。嘱甲状腺素片递减,至停药,守原方善后,一年后复查,一切正常。
按: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谢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或萎黄,易疲劳乏力,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嗜睡,便秘,颜面、眼睑和手皮肤水肿,声音嘶哑等基础代谢率减低等症状。甲减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对应的病名,历代医家根据病变部位及临床症状,将甲减的治疗归于“瘿病”“虚劳”“水肿”等范畴。
此患者证属脾肾阳虚,痰湿郁滞。张老师方中运用薏苡仁、茯苓化痰利湿行水,法半夏燥湿化痰散结,行气开脾;全瓜蒌、贝母为化痰要药;陈皮、青皮理气健脾;淫羊藿、补骨脂、鹿角片补肾精,温肾阳;芡实益肾固精,健脾除湿; 肉桂、附片为大热之品,补火助阳,散寒通络;二诊时加用黄芪补脾益气,佐以利尿消腫,标本兼治; 全方以温肾健脾,化痰利湿为纲要。
中医认为百病皆有痰作祟,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肾两脏功能减退,阳虚生内寒所致。而痰饮水湿正是脾肾阳虚所派生出来的病理产物,痰湿泛滥慵滞而反作用于脏腑,又进一步影响脏腑功能。所以,及时清除痰饮水湿是治疗甲减的首要任务,脾肾阳虚,则宜缓缓图之。
张老师在治疗此病人时指出:
1、祛痰兼以行滞,补阳勿妄伤阴。痰湿郁滞,胶着难去,临证仅以化痰利湿恐难奏效,需佐以行气解郁之品,气行则水行,痰饮自消。以陈皮、青皮化痰行气,或加枳实,或加蓄蒲等以加强行气解郁之力。在温补牌肾时,桂附量宜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大辛大热损伤真阴,鹿角片、补骨脂、淫羊藿等补阳较为平和,可长期使用。
2、利湿宜以淡渗,利水不可竣逐。甲减引起的水肿,多为粘液性水肿,呈非凹陷性。治疗上一般以茯苓、白术、薏苡仁等淡渗利湿即可,慎用猪苓、泽泻、姜皮等以防攻伐太过。
3、初期中西结合,后期中药收功。甲减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甲状腺素片是一种替代疗法,近期改善临床症状较好,但如长期使用,有可能抑制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因此,在治疗初期,以少量的甲状腺素片替代,至功能恢复正常后,应逐渐减量,同时用中药以调理,使甲状腺素的分泌保持稳定,直至撤掉甲状腺素片。
目前西医治疗此病主要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病人常需终身使用替代疗法,并且临床常存在明显症状,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中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病人体质,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焦婷婷, 娄锡恩.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药研究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 2019, 38(3):92-94.
[2]韩升萍. 探讨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辨证治疗规律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11):349-350.
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 445000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医案
【中图分类号】R5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6-046-01
张金红老师系恩施州民族医验院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临证经验丰富,辨证用方思路明确,疗效显著,笔者有幸随师侍诊,获益良多。现举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1例。
邓某,男,65岁,已婚。2019年8月10日初诊。
诉双下肢水肿三月余。三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疲乏无力,眼睛干涩,双下肢浮肿,饮食减退,畏寒肢冷,小便减少,大便正常。无心慌、胸闷、喘气,无发热及盗汗。人院后查体:T 36.5℃, P 72次/分,R 19次/分,BP 130/80mmHg。发育正常,形体肥胖,神清,检查合作。慢性病容,步履迟缓;两侧甲状腺无明显肿大。心率72次/分,律齐无杂音。双下肢呈非凹陷性水肿。舌质淡,苔薄白腻,脉弦细。辅助检查:T3 1.94mmol/L,T4 22.6nmol/L,TSH 66.4mIU/L,ASO ≥500U,RF阳性,TG 2.76mmolL。CT片:甲状腺上极符合甲状腺机能减退征象;彩超右侧甲状腺内见1.3cm x 1.0cm包块回声,边界清晰。
西医诊断: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辨证:脾肾阳虚,痰湿郁滞。治疗:温肾健脾,化痰利湿。
方药:陈皮12克,青皮9克,法夏12克,茯苓15克,全瓜蒌12克,贝母12克,淫羊藿15克,补骨脂12克,鹿角片12克,薏苡仁20克,肉桂6克,附片3克。一日1剂,水煎服。甲状腺素片20mg,一日三次。
服药一周后,患者下肢水肿减轻,仍诉倦怠乏力。舌淡,苔薄白,脉弦细。继上方去补骨脂,加黄芪15克,一日一剂,水煎服;甲状腺素片加至40mg,一日三次。
又服药一周后,患者浮肿明显减轻,乏力好转,精神食欲可。守原方继服一周后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诸症好转。嘱甲状腺素片递减,至停药,守原方善后,一年后复查,一切正常。
按: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之一,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谢综合征。其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或萎黄,易疲劳乏力,怕冷,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嗜睡,便秘,颜面、眼睑和手皮肤水肿,声音嘶哑等基础代谢率减低等症状。甲减在中医学中没有相对应的病名,历代医家根据病变部位及临床症状,将甲减的治疗归于“瘿病”“虚劳”“水肿”等范畴。
此患者证属脾肾阳虚,痰湿郁滞。张老师方中运用薏苡仁、茯苓化痰利湿行水,法半夏燥湿化痰散结,行气开脾;全瓜蒌、贝母为化痰要药;陈皮、青皮理气健脾;淫羊藿、补骨脂、鹿角片补肾精,温肾阳;芡实益肾固精,健脾除湿; 肉桂、附片为大热之品,补火助阳,散寒通络;二诊时加用黄芪补脾益气,佐以利尿消腫,标本兼治; 全方以温肾健脾,化痰利湿为纲要。
中医认为百病皆有痰作祟,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脾肾两脏功能减退,阳虚生内寒所致。而痰饮水湿正是脾肾阳虚所派生出来的病理产物,痰湿泛滥慵滞而反作用于脏腑,又进一步影响脏腑功能。所以,及时清除痰饮水湿是治疗甲减的首要任务,脾肾阳虚,则宜缓缓图之。
张老师在治疗此病人时指出:
1、祛痰兼以行滞,补阳勿妄伤阴。痰湿郁滞,胶着难去,临证仅以化痰利湿恐难奏效,需佐以行气解郁之品,气行则水行,痰饮自消。以陈皮、青皮化痰行气,或加枳实,或加蓄蒲等以加强行气解郁之力。在温补牌肾时,桂附量宜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防大辛大热损伤真阴,鹿角片、补骨脂、淫羊藿等补阳较为平和,可长期使用。
2、利湿宜以淡渗,利水不可竣逐。甲减引起的水肿,多为粘液性水肿,呈非凹陷性。治疗上一般以茯苓、白术、薏苡仁等淡渗利湿即可,慎用猪苓、泽泻、姜皮等以防攻伐太过。
3、初期中西结合,后期中药收功。甲减是一种难治性疾病,甲状腺素片是一种替代疗法,近期改善临床症状较好,但如长期使用,有可能抑制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因此,在治疗初期,以少量的甲状腺素片替代,至功能恢复正常后,应逐渐减量,同时用中药以调理,使甲状腺素的分泌保持稳定,直至撤掉甲状腺素片。
目前西医治疗此病主要采用甲状腺激素替代疗法,病人常需终身使用替代疗法,并且临床常存在明显症状,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中药治疗可以明显缓解病人临床症状,改善病人体质,使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焦婷婷, 娄锡恩.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中医药研究概况[J]. 内蒙古中医药, 2019, 38(3):92-94.
[2]韩升萍. 探讨女性甲状腺功能减退中医辨证治疗规律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 2019, 29(11):349-350.
湖北民族大学医学部附属恩施州中心医院 4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