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规定历史课程的性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是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阐释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和规律,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历史课程中的名人对学生的人格形成有较大的影响,怎样在教学过程中让历史名人对学生人格形成产生积极的影响,笔者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人格是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教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是每个人个性、需要能力和价值观的表现,主要受个人的需要、动机、利益和价值的左右。一个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文化熏陶不同,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心理和个性。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生对名人崇拜的心理、利用历史名人的影响力,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让学生体验历史名人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而专注的感情,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国魂”,也是全国人民对祖国产生向心力、凝集力、创造力的源泉。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教材中的名人他们身上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如勇赴国难、守土保家、奋战疆场、甘洒热血的关天培、冯子材等英雄人物;凛然傲骨、严守纪律、威武不屈、慷慨成仁的林详谦、李大钊等革命烈士;胸怀大志、不断探索、鞠躬尽瘁、振兴中华的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领袖;不忘国耻、爱国为先、大义为重、联共抗日的张学良、杨虎城等民族功臣;才智超群、标新立异、成果显赫、远播国威的詹天佑、冯如、茅以升、钱学森等科学精英;热爱家乡、勤俭清廉、点滴做起、專门利民的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著名模范。让学生摘抄名人的爱国名言,每次课前三分钟诵读。如钱学森:“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巴斯德:“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学者却有他自己的祖国。”等等。向学生介绍名人说这句话的背景,用这些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让学生体验历史名人的雄才大略。古代中国的许多政治家,他们心怀天下、文武双全。如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贞观之治”,让中国走上封建王朝的巅峰;康熙帝巩固统一了多民族的国家,他是第一个主持自卫反击外来侵略的皇帝,也开创了康干盛世。他们把个人和国家、民族紧密结合在一起,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当然他们都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名人,我们要一分为二的从他们身上吸收人生观。
让学生体验历史名人的人文精神:举世公认的历史名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文素质的三大要素:吃苦、做人和创新。名人的思想情操能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励其为人类、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奋斗的信念。大多数历史名人对事业的选择,是以国家、民族甚至是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对解放人类,服务人类的崇高使命的追求,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中,可以利用“名人事迹”,产生“名人效应。”特别是同龄人的英雄事迹,更能使其心灵受到震撼。例如:用左权抗日、林则徐禁烟、冯子材身先士卒、刘胡兰英勇就义等事迹,培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义务感,从而增强国家、民族意识。
多媒体展示历史名人的风采。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用视频展示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领略列宁的伟人风采和人格魅力。截取大型电视连续剧《毛泽东》的片段,展示毛泽东在哪艰苦的岁月里坚强的毅力、农民的情怀、团结的精神、指挥的策略等等。通过视频、幻灯片等形象化历史名人,再现历史名人的时代背景,给学生启迪、感染。
研究性学习了解历史名人的成长之路。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和优秀率为目的,历史课与现实脱离,与学生身心发展脱离。注重死记硬背,缺少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公民观、民主观、法律观、创新精神等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标准提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在学习历史名人孔子时,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料等做《从今天的学校生活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和谐思想对我们今天诚信的影响》研究报告,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孔子的美好人格。《从马克思与燕妮的革命爱情说起》,让学生体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通过研究性学习,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探索他们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有个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健全学生人格,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名人的效应丰富学生人格教育,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重塑学生健康的人格是高中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我们不懈探索。
人格是在个人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在教育条件的作用下形成的,是每个人个性、需要能力和价值观的表现,主要受个人的需要、动机、利益和价值的左右。一个人由于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所受的文化熏陶不同,就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心理和个性。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生对名人崇拜的心理、利用历史名人的影响力,健全学生的人格,是历史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让学生体验历史名人的爱国情怀。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而专注的感情,是一个国家赖以生存、发展的“国魂”,也是全国人民对祖国产生向心力、凝集力、创造力的源泉。课程标准强调:“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核心,教材中的名人他们身上都闪烁着爱国主义的光芒。如勇赴国难、守土保家、奋战疆场、甘洒热血的关天培、冯子材等英雄人物;凛然傲骨、严守纪律、威武不屈、慷慨成仁的林详谦、李大钊等革命烈士;胸怀大志、不断探索、鞠躬尽瘁、振兴中华的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伟大领袖;不忘国耻、爱国为先、大义为重、联共抗日的张学良、杨虎城等民族功臣;才智超群、标新立异、成果显赫、远播国威的詹天佑、冯如、茅以升、钱学森等科学精英;热爱家乡、勤俭清廉、点滴做起、專门利民的焦裕禄、王进喜、雷锋等著名模范。让学生摘抄名人的爱国名言,每次课前三分钟诵读。如钱学森:“我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但不能放弃祖国。”;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已,岂因祸福避趋之。”巴斯德:“科学虽然没有国界,但学者却有他自己的祖国。”等等。向学生介绍名人说这句话的背景,用这些名人名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学生的国家、民族意识,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撼。
让学生体验历史名人的雄才大略。古代中国的许多政治家,他们心怀天下、文武双全。如秦始皇兼并六国、建立中央专制集权国家,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唐太宗在推动中国封建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创造了“贞观之治”,让中国走上封建王朝的巅峰;康熙帝巩固统一了多民族的国家,他是第一个主持自卫反击外来侵略的皇帝,也开创了康干盛世。他们把个人和国家、民族紧密结合在一起,胸怀天下、心系百姓。当然他们都是中国封建时代的名人,我们要一分为二的从他们身上吸收人生观。
让学生体验历史名人的人文精神:举世公认的历史名人身上集中体现了人文素质的三大要素:吃苦、做人和创新。名人的思想情操能增强学生的时代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励其为人类、为国家和民族事业奋斗的信念。大多数历史名人对事业的选择,是以国家、民族甚至是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的。他们对祖国的忠诚与热爱,对解放人类,服务人类的崇高使命的追求,对学生道德情操的培养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中,可以利用“名人事迹”,产生“名人效应。”特别是同龄人的英雄事迹,更能使其心灵受到震撼。例如:用左权抗日、林则徐禁烟、冯子材身先士卒、刘胡兰英勇就义等事迹,培养“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义务感,从而增强国家、民族意识。
多媒体展示历史名人的风采。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用视频展示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基本史实,领略列宁的伟人风采和人格魅力。截取大型电视连续剧《毛泽东》的片段,展示毛泽东在哪艰苦的岁月里坚强的毅力、农民的情怀、团结的精神、指挥的策略等等。通过视频、幻灯片等形象化历史名人,再现历史名人的时代背景,给学生启迪、感染。
研究性学习了解历史名人的成长之路。长期以来历史教学以追求升学率、及格率和优秀率为目的,历史课与现实脱离,与学生身心发展脱离。注重死记硬背,缺少与时代要求相适应的公民观、民主观、法律观、创新精神等人文素养教育。课程标准提出: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我们在学习历史名人孔子时,让学生通过网络、资料等做《从今天的学校生活看孔子的教育思想》、《孔子和谐思想对我们今天诚信的影响》研究报告,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孔子的美好人格。《从马克思与燕妮的革命爱情说起》,让学生体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和主要理论贡献,体会其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而不懈奋斗的探索精神。通过研究性学习,认识历史人物所进行的各项重大活动,探索他们既受到历史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又有个人矢志不渝的追求;帮助高中生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杰出人物身上汲取历史智慧和人生经验,进而确立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健全学生人格,学校教育是最重要的因素,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名人的效应丰富学生人格教育,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重塑学生健康的人格是高中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需要我们不懈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