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看法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zc8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在小学开设《品德与社会》,目的是将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让学生学会认识社会,正确了解社会,养成良好品质,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认真地落实课程目标,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的合格人才。然而,在小学的品德课的教学中仍然流于形式,只是把它当作一门副带的课程,由教师兼职。从这些方面可以反映出对品德课的不够重视。对此我想谈谈以下看法。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引起重视
  要上好品德课首先学校上下要在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只有真正从思想上提高了认识,教师才会主动去教,才能真正上好这门课程。作为一名教师,在品德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了以下几点:
  (1)完善管理制度。学校应该制定相关的品德课教育教学的管理制度,对品德课的任课教师在备课、上课、教学等各个方面都作出明确的要求,重视品德课的教育教学,学校要严格按照计划开设品德课,不得随意减少课时或提前结束课程。
  (2)提高责任意识。不管是兼职的老师,还是专职的教师,只要你教这一课,你就要尽心尽力的把它教好,不能有偷懒思想。更不能应付,要把品德学科放到一个重要的地位。
  (3)吃透教材内容。作为这门课程的教师,首先,必须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真正的吃透教材,多学习与新课程改革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一堂生动的思品课。
  二、结合实际,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结合
  (1)让学生亲身到生活中去体验。教师在使用教材时,要引导学生感受教学内容的真实,讓他们明白学习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学习。设计教学内容要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入手,注重学生的观察、体验、交流,同时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要真实、贴进学生生活。放手让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
  (2)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孩子总有独特的想法,教师一定要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有针对性地展开个别教育的同时,也要因势利导地对其他学生产生教育作用,达到同受教育的目的。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选用容易接受的方式去启发、教育他们。孩子都是有独立性格的,要在了解学生的前提下下结论,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并且在身心留下深刻的影响。
  三、形式多样,全面优化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课程源于生活,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中才能有意义的学习。教师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要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真实的反应学生的生活,要让学生把课堂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课堂具备真实性、有效性、灵活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2)游戏活动。游戏是学生喜欢的一种活动,教学时可以以生活中的游戏为载体,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在玩中发展道德认知能力。通过游戏活动,学生的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能顺利地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游戏活动能够使学生注意集中,全神贯注,很快认定目标,进行反馈,并产生感受,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创造性,产生最高程度的快乐体验,使自我教育得以实现。、
  (3)角色扮演。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总之,只要我们重视它、认识它、理解它,那么我们就能解决它。同时我们只要下苦功夫,就能将这些问题迎刃而解,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能够达到《课程标准》中提到的目的和要求,从而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走进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历经沧桑的岁月,几千年来依然长盛不衰。其中蕴藏着古人优秀的智慧和文化。将其与对小学生行为的影响结合起来,有利于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促使小学生选择正确的成长道路,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还可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弘扬、小学行为  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多丰富的教育资源,其范围广泛,
期刊
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英语的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英语写作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标准对学生语言技能的一项要求,它能有效地促进语言知识的内化。英语写作是中学生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它不仅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且书面表达在考试中分值也很高,然而中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头痛,就害怕,并且在考试中失分较多。尤其是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
期刊
I.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 One: Warming up  Play a piece of news about a heavy rainstorm happening in April,2015 and ask the students a question “What was happening in the video?”  Step Two: Leading
期刊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机器人小车的组装方法。②WER新拼装小车功能调试于测试。(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实操来进行本课的学习,在学习拼装机器人小车和接线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主要是以示意图展示和老师拼装指导为辅,学生操作为主的方式进行本课。(3)情感态与价值观。有意识培养学生的讨论、及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精神,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
期刊
摘要:在初中历史的学习过程中加入阅读史料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对历史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上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当学生对历史理解更加深刻,对比现今国家现状,会进一步幫助学生形成爱国心理、家国情怀。现阶段,山区初中教育中,由于地区偏远、消息闭塞,素质教育的普及不够广泛,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容易忽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综合素质的培养。本文通过具体案例阐述了如何通过史料阅读提高山区初中生家国情怀的途径。  关键字:史
期刊
摘要:情境教学法是教师通过创设典型的情境,使用抽象的语言形式变成生动、具体、可视的语言,从而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一种教学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真实的语境中学习感受词和句的意义,同时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而且还培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孩子们在生活中理解应用所学的语言。  关键词:情境教学语言环境创设环境  英语是一门语言,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其实
期刊
摘要:阐述历史教学中四种比较典型的比较法, 进而引导学生对历史本质和现象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比较法 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 历史朝代 历史人物 中外历史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通过比较可找出事物间的不同点,使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把握事物的特殊性和本质特征;也可找出事物间的相同点,建立起一事物同其他事物的联系,在事物的整体关系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历史比较法
期刊
摘要:在英语这门语言课程中,词汇积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基于此,本文就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对自然教学发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自然拼读法;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应用  自新课程改革后,小学英语教学涉及的词汇量大大增加,这也对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高效的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词汇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期刊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阅读名著的过程,是读者与文人墨客展开心灵对话的过程,在充满矛盾冲突的情境中思辨,从而促使自己的思想境界跨上一个大台阶。由此可见,在初中阶段开展名著阅读既是对优秀文化的传承,也是提升学生文学修养的重要途径。名著阅读符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为例进行初中名著阅读的教学研究。  
期刊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对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一些因素已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如充满个性的琅琅书声,基于文本的阅读体验和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等,但对于标准问题的探讨也一直没有停过。到底怎样的语文课才是一堂好课,是一堂高效的课,专家们的观点似乎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对待语文有效课堂的评价标准上,我认为,语文教学是否有效,可以从三方面去审视:①这堂课是否关注学生的发展,是否关注效益意识;②这堂课是否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