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读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塑到读书内容的筛选以及读书方法的指导,不断引领学生精神的成长,体味生命的意义,感悟读书之乐,传承国学精髓,服务社会,成就辉煌的人生。
关键词:读书意义 读书方法 中华经典 主动思考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190-02
书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需要用一生的时光去欣赏。
人生第一大快事,莫如读书,读书之乐来源于自我提升的满足。教师积极引领学生打开快乐阅读之旅,领略天地神奇之美,探究未知世界之谜——世界如同一本摊开的书,等待我们如探险家一般去亲自触摸、实地勘查、寻寻觅觅、惊奇发现、豁然开朗……真是别有一番情怀愉悦在心间。悦读,永远在路上,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我们常常自问读书意义何在?价值几许?对一个人生命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意义又是什么?一本书或一段文字穿越时空,记录那段特定岁月的特殊记忆,能真真切切影响或改变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生命轨迹。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灵魂发育的最佳季节,让读书融入生活,接纳人类智慧的结晶,以深厚的道德滋养、丰厚的人文底蕴,奠定一生的人文根基,决定灵魂的高度和成色。在青春期找寻钥匙般的书,作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祈望她能开启懵懂的生命之门,获取面对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博大深厚的民族情怀无限度释放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由此,珍惜当下,服务社会,开创未来。人人如此,众志成城,国运必盛世安康,定会实现美丽的中华腾飞梦。
吉林五中历来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塑,李校长在全地区率先开设读书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毕业时乃至多年后仍然能记得曾在吉林五中度过那么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读书生活,那时的读书课,让我们感知共度读书时光带给我们生命的意义远远高出读书本身,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认清自己,如何善待生命,彰显生命的美好,读出了独特的人生体验,真正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人生境界。明白自己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发现、发展、成就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富有高雅情趣的,有益于社会的大写的人,活出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读书,永远在路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科学万象、名人传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都是我们精神的必修。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加我们的阅历,培养绝佳的气质和情操。
教学中分析筛选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如《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百孝经》《中华24孝故事》《论语》《大学》《孟子》《中华圣贤经》《逍遥游》《中华字经》《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用PPT形式展示分享《中国茶文化》《中国书法》《中国酒文化》《中华服饰演变史》《中国文字演变史》《诗歌发展史》《古玩鉴赏》《饮食文化》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诵读,让中华传统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重温经典,偶遇那久违的怦然心动,体味那快意的酣畅淋漓,感悟那意会的心有灵犀,进行那绝佳的生命之旅——知天地,晓人生,怡养性情,种下国学的种子,积聚能量,潜移默化,厚积薄发,假以时日,必会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社会的栋梁。
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开启向科学进军的脚步,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既富人文情怀又蕴含科学精神,引领思维向深度、广度延伸。课堂内,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快乐来自于自我超越的欣喜;课堂之外,还有一片灿烂的值得期待的天空等待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去思考……尝试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创新呢?即使失败,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收获呢?经历即财富,累积成生命的厚度,拓宽为生命的长度,提升了生命的高度,丰盈润泽了生命的内涵和色彩。
在指导学生怎么读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制订每学期读书计划、假期读书计划,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打开多种阅读方式,如何读一本书,怎样做读书笔记,如何运用思维导图高效阅读,如何进行碎片化阅读,如何以随笔形式捕捉稍纵即逝又俯拾即是的灵感顿悟瞬间……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这也正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贵有疑,尽信书不如无书。培养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用问题激发思考,点燃智慧之火,在互相讨论中懂得如何扬弃,取精华,弃糟粕。学会甄别,学会选择,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目的,鱼和渔兼得。在这个过程中体味不断求知的乐趣,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堂教学采取听、感、赏、读的形式,带领学生们亲近传统。用国学滋养心灵,以圣贤为师,同智者对话,在浸润濡染中开启智慧之门,知书明礼,优化人格,提升境界。以“立功、立言、立德”奠定人生根基,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格局,鉴古观今,心存高远,勇于担当,敢为天下先,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善于丰富课堂内容,设置情景,学以致用。文化经典蕴藏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道理,是民族智慧的载体,无古不今,把学生的日常表现与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融入其中,使学生易懂、乐学并主动去做。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形成诚信、宽容、谦让、和谐、友爱、互助的氛围,凝心聚力,为生命打好精神底色,为人生打开新的篇章。让德行和知识契合,寻找心灵的那份绿地,那方沃土,构建人文情怀,提升核心素养,胸怀天地,立己达人,赢得未来。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充分酝酿、自由畅谈自己的读后随感,提倡个性化阅读,尊重个性化表达,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和片段。人人各抒己见,大胆交流,不断碰撞思维火花,总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得失,反思着自己的言行,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摒弃了小我的狭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且触发了新的认知、新的想法、新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塑造一个全新的大我形象。
读书的厚度和广度,影响着人生格局和眼界心胸。在期中期末考试卷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精神在成长,灵魂在拔节。
例如:
学生(1):通过读书课学习国学传统,诵读古圣先贤的为人处世之道,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既为父母减轻负担,也锻炼了我的生活技能,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2):我明白了换位思考的重要,将心比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待他人,懂得包容、諒解、不苛求。
学生(3):凡事要自强自立,天助自助者,我要努力奋斗,克服困难,日日进步,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学生(4):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提升修养,确实感悟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涵。让经典伴我成长,活出青春最美的模样,让青春绽放异彩。
学生(5):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习和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沉浸在书海中,尽情体会读书的乐趣。
的确,这里时时处处荡漾着人文情怀,读书读到了学生的心里、骨子里,已内化于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外化于行,终身受益无穷。
家长也有相同的感悟:
“诵读国学经典,使孩子变得懂事、谦让、聪慧、仁爱、守信。”
“读书已融入我们三口之家的日常生活,每天都有一段亲子阅读时光,丢下手机、电脑,读自己喜欢的书,分享收获,其乐融融。”
“孩子的心灵更加纯洁,思想更加积极向上,分析问题、评判事物越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作为师者,我们拓宽了教育视野,提升了文化修养,增长了教育智慧,提高了教学水平,在反思中成长,在交流中提高。可谓教学相长,乐在其中。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打造更美的书香校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人文底蕴,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育人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忘初心,孜孜以求,砥砺前行,抵达精神的远方。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孙瑶
关键词:读书意义 读书方法 中华经典 主动思考 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2-0190-02
书是人生旅途中最美的风景,需要用一生的时光去欣赏。
人生第一大快事,莫如读书,读书之乐来源于自我提升的满足。教师积极引领学生打开快乐阅读之旅,领略天地神奇之美,探究未知世界之谜——世界如同一本摊开的书,等待我们如探险家一般去亲自触摸、实地勘查、寻寻觅觅、惊奇发现、豁然开朗……真是别有一番情怀愉悦在心间。悦读,永远在路上,永远是现在进行时。
我们常常自问读书意义何在?价值几许?对一个人生命的真实意义是什么?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意义又是什么?一本书或一段文字穿越时空,记录那段特定岁月的特殊记忆,能真真切切影响或改变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生命轨迹。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灵魂发育的最佳季节,让读书融入生活,接纳人类智慧的结晶,以深厚的道德滋养、丰厚的人文底蕴,奠定一生的人文根基,决定灵魂的高度和成色。在青春期找寻钥匙般的书,作为精神的巢穴,生命的源泉,祈望她能开启懵懂的生命之门,获取面对现实的强大精神力量,以博大深厚的民族情怀无限度释放生命,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由此,珍惜当下,服务社会,开创未来。人人如此,众志成城,国运必盛世安康,定会实现美丽的中华腾飞梦。
吉林五中历来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塑,李校长在全地区率先开设读书课,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毕业时乃至多年后仍然能记得曾在吉林五中度过那么一段具有特殊意义的读书生活,那时的读书课,让我们感知共度读书时光带给我们生命的意义远远高出读书本身,教会我如何思考、如何认清自己,如何善待生命,彰显生命的美好,读出了独特的人生体验,真正把自己投向更广大更高远的人生境界。明白自己未来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而发现、发展、成就自己,成为一个充满正能量,富有高雅情趣的,有益于社会的大写的人,活出自己曾经渴望的模样。
读书,永远在路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都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天文地理、诗词歌赋、科学万象、名人传记、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都是我们精神的必修。用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增加我们的阅历,培养绝佳的气质和情操。
教学中分析筛选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代表,如《弟子规》《三字经》《增广贤文》《百孝经》《中华24孝故事》《论语》《大学》《孟子》《中华圣贤经》《逍遥游》《中华字经》《朱子家训》《曾国藩家书》等,用PPT形式展示分享《中国茶文化》《中国书法》《中国酒文化》《中华服饰演变史》《中国文字演变史》《诗歌发展史》《古玩鉴赏》《饮食文化》等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诵读,让中华传统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重温经典,偶遇那久违的怦然心动,体味那快意的酣畅淋漓,感悟那意会的心有灵犀,进行那绝佳的生命之旅——知天地,晓人生,怡养性情,种下国学的种子,积聚能量,潜移默化,厚积薄发,假以时日,必会长成参天大树,成为社会的栋梁。
阅读法布尔的《昆虫记》,开启向科学进军的脚步,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既富人文情怀又蕴含科学精神,引领思维向深度、广度延伸。课堂内,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快乐来自于自我超越的欣喜;课堂之外,还有一片灿烂的值得期待的天空等待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体验、去思考……尝试的过程何尝不是一种创新呢?即使失败,又何尝不是一种别样的收获呢?经历即财富,累积成生命的厚度,拓宽为生命的长度,提升了生命的高度,丰盈润泽了生命的内涵和色彩。
在指导学生怎么读时,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制订每学期读书计划、假期读书计划,推荐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打开多种阅读方式,如何读一本书,怎样做读书笔记,如何运用思维导图高效阅读,如何进行碎片化阅读,如何以随笔形式捕捉稍纵即逝又俯拾即是的灵感顿悟瞬间……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大胆质疑。这也正是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学贵有疑,尽信书不如无书。培养问题意识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用问题激发思考,点燃智慧之火,在互相讨论中懂得如何扬弃,取精华,弃糟粕。学会甄别,学会选择,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的目的,鱼和渔兼得。在这个过程中体味不断求知的乐趣,明白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堂教学采取听、感、赏、读的形式,带领学生们亲近传统。用国学滋养心灵,以圣贤为师,同智者对话,在浸润濡染中开启智慧之门,知书明礼,优化人格,提升境界。以“立功、立言、立德”奠定人生根基,树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格局,鉴古观今,心存高远,勇于担当,敢为天下先,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善于丰富课堂内容,设置情景,学以致用。文化经典蕴藏着丰富的为人处事的经验和道理,是民族智慧的载体,无古不今,把学生的日常表现与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融入其中,使学生易懂、乐学并主动去做。师生互动,生生交流,形成诚信、宽容、谦让、和谐、友爱、互助的氛围,凝心聚力,为生命打好精神底色,为人生打开新的篇章。让德行和知识契合,寻找心灵的那份绿地,那方沃土,构建人文情怀,提升核心素养,胸怀天地,立己达人,赢得未来。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充分酝酿、自由畅谈自己的读后随感,提倡个性化阅读,尊重个性化表达,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分享自己喜欢的声音和片段。人人各抒己见,大胆交流,不断碰撞思维火花,总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学生明白了自己的得失,反思着自己的言行,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摒弃了小我的狭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且触发了新的认知、新的想法、新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不断认识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提升自我,不断塑造一个全新的大我形象。
读书的厚度和广度,影响着人生格局和眼界心胸。在期中期末考试卷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们精神在成长,灵魂在拔节。
例如:
学生(1):通过读书课学习国学传统,诵读古圣先贤的为人处世之道,我懂得了百善孝为先,要孝顺父母,尊敬长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既为父母减轻负担,也锻炼了我的生活技能,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2):我明白了换位思考的重要,将心比心,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善待他人,懂得包容、諒解、不苛求。
学生(3):凡事要自强自立,天助自助者,我要努力奋斗,克服困难,日日进步,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
学生(4):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陶冶情操,提升修养,确实感悟到了“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内涵。让经典伴我成长,活出青春最美的模样,让青春绽放异彩。
学生(5):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习和掌握了一些读书的方法,善于从书中汲取营养。养成了爱好读书的习惯,沉浸在书海中,尽情体会读书的乐趣。
的确,这里时时处处荡漾着人文情怀,读书读到了学生的心里、骨子里,已内化于心,成为生命的一部分,外化于行,终身受益无穷。
家长也有相同的感悟:
“诵读国学经典,使孩子变得懂事、谦让、聪慧、仁爱、守信。”
“读书已融入我们三口之家的日常生活,每天都有一段亲子阅读时光,丢下手机、电脑,读自己喜欢的书,分享收获,其乐融融。”
“孩子的心灵更加纯洁,思想更加积极向上,分析问题、评判事物越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了。”
作为师者,我们拓宽了教育视野,提升了文化修养,增长了教育智慧,提高了教学水平,在反思中成长,在交流中提高。可谓教学相长,乐在其中。
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打造更美的书香校园。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培养人文底蕴,让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育人工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不忘初心,孜孜以求,砥砺前行,抵达精神的远方。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希贵.面向个体的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孙瑶